国土名片】百姓祠-红宝祠|永胜毛氏宗祠:聪听彝训 诗礼传家

2024-04-12 23:41 《金色时光》杂志  主页 > 记忆 > 百家姓版图 > 百姓祠 > 红宝祠 >

打印 放大 缩小

栏头翰墨:百家联
署书点睛:乔杨、惠民
国土名片网钤印:王子廬
插播导读小编芬儿、张扬、李浩




原标题:永胜毛氏:聪听彝训 诗礼传家


2021-11-23 15:36:55  来源:2021年第11期《金色时光》杂志

在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毛家湾,一些村民近似湖南口音的方言及住宅门头上书写的“西河”字样令人倍感好奇。丽江永胜毛氏与湖南韶山毛氏有何渊源?毛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家规,又在永胜产生了哪些影响?
 
 
 
毛氏宗祠
 
中华毛氏源远流长
 
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负责人王建生说:“永胜毛氏的渊源,可追溯到中华毛氏第88代孙毛太华。”毛家湾是永胜毛氏和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在澜沧卫(今永胜)屯垦、生活过的地方。如今的毛家湾,是程海镇凤羽村委会南湾村民小组与北湾村民小组的统称,两个村民小组共有200户895人,毛姓村民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韶山毛氏五修族谱》记载:“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官入楚省,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时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两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家焉。”另据《永胜毛氏族谱》、碑文记载、有关专家和中华毛氏宗亲研究会等考证,确认毛氏始祖毛太华在元朝末年从江西宦游到滇西北的北胜州(今云南省永胜县)后,应募加入进军北胜州的征滇明军,在平定北胜州的过程中立下军功,升任百户,娶夷女王氏为妻,并奉命率其所部屯驻于程海湖西南畔凤凰山麓之下,并以行政长官姓氏将此地命名为毛家湾。
 
毛太华携妻子王氏、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离开云南后,次子毛清二和三子毛清三因“继承军户”留居毛家湾。目前,仅永胜县境内就有毛氏后裔近4000人。永胜毛氏和韶山毛氏已共同确认从毛太华至今两地毛氏的渊源和代系辈分,将其归宗入谱。
 
萃取家风精华
 
毛氏宗祠位于程海镇凤羽村委会北湾村民小组,是毛太华居住30余年的地方,由毛太华留居永胜的第12代孙毛翼圣始立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其后人于2003年进行修缮重建。
 
重修的毛氏宗祠仿明清建筑,掩映在红墙绿瓦中,飞檐斜阁、雕梁画栋,透出古朴、庄严之气。正殿大门上匾是“敦本堂”,殿中屏匾“聪听彝训”。前大门门坊上,为时任永胜县县长江勇手书“毛氏宗祠”牌匾。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注经世业”是毛氏先祖毛亨、毛苌对《诗经》的注解,代表诗礼传家的家风。下联“捧檄家声”则借用“奉檄色喜”的典故,强调以孝道传家的家训。毛氏家风以“聪听彝训”为核心,以《毛氏家戒十则》《毛氏家劝十则》《毛氏家训八条》《毛氏家族百字铭训》为主要内容,突出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相邻、教训子孙、矜怜孤寡、婚姻随宜、奋志耘窗、勤劳本业的家规家训。
 
“毛氏家风是中华传统优秀家风的典型代表。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爱国’‘正义’‘廉洁’‘进取’‘诚信’‘孝道’‘勤俭’‘和睦’八大方面,选取毛氏家族历史名人创树优秀家风的典型事例,精炼提取,展于此厅。”王建生介绍说,在展厅中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毛玠,他清廉公正、任人唯贤,被人们称为“廉公”;还有成语“毛遂自荐”的主角——中华毛氏第22代先祖毛遂,因“脱颖而出”一词的典故与其相关,永胜、韶山等地不少毛姓人家都挂有“脱颖家风”门匾,其用意在于宣扬毛姓先祖,期望子孙成才。
 
引领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毛氏后人对优良家风的重视,使其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20世纪40年代末出生于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清河村的毛诗奇,是毛太华始祖的第20代孙。毛诗奇自幼母亲早逝,父亲毛斌彩不满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黑暗,在就读国立丽江师范学校(今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加入民青组织,投身农民革命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大后,毛诗奇成为一名警察,同时也是一位满怀爱国热情的诗人。成长于和平年代的毛诗奇虽未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但他深受毛氏家风熏陶,创作出的诗歌饱含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当地另一毛氏后人毛志祥虽是客运司机,但只要提起他,认识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夸一句“好人”。从2008年开始,毛志祥在期纳镇与永胜县城之间跑客运。他恪守职责,安全驾驶,用心对待每一名乘客,赢得大家的信赖。有时,发现乘客将个人物品遗落在车上,毛志祥都会妥善收好,等乘客来取。若情况紧急,毛志祥会打电话或通过熟悉的人四处寻找失主,及时归还失物。每次失主找上门,毛志样都会让对方当面清点失物,失主给钱作为报酬,他总是断然谢绝。
 
在永胜,毛氏家风、家训、家规已成为丽江市家风建设的生动教材。据王建生介绍,当地成立了“毛氏文化讲习所”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将毛氏家风、家训、家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造学习教育阵地。而在乡村治理中,讲习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传承发扬毛氏家风、家训、家规,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全体村民的文化自信。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文  
 
永胜县边屯文化博物馆供图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