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地区渼陂古村传统祠堂建筑艺术解析
《艺术科技》杂志 2021年4期
作者:李琰君 孙幸之
摘要:江西省吉安地区的传统建筑因风格古朴、端庄大气、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结构精巧而被世人熟知,加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建筑形态和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以吉安地区的传统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该地区渼陂古村中的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等基础资料;其次采用田野调研法对渼陂古村中的传统祠堂建筑进行了数据测量、图像采集和相关图纸绘制,对永慕堂和求志堂的建筑形态、装饰艺术及风格类型进行分析;最后对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祠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比较,较为客观地总结了其建筑艺术特色。
关键词:吉安地区;传统建筑;渼陂古村;祠堂;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2
江西省吉安市有“庐陵”的美称,又名“江南望郡”。清代以前,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形成了璀璨的庐陵文化。庐陵文化是江西省文化的重要支撑,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庐陵文化对当地的影响深远,吉安地区目前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古村落与古建筑群,每个古村中有大量的高等级祠堂和合院式的民居院落,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宗祠建筑。宗祠文化受庐陵文化、传统礼制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影响,传承和反映着吉安地区的建筑文化底蕴[1]。明清时期,江右帮、晋帮和徽帮是中国的三大商帮,其中江右帮回到家乡重建故居,为吉安地区古村落建筑的修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1 吉安渼陂古村传统建筑概况
吉安地区的古村落大多位于赣西南地区,古村中的传统建筑均为赣式民居建筑的样式。渼陂古村作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有着“文化第一村”的盛名,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在近代还是中央苏区建设的前沿发源地[2]。渼陂古村坐落于吉安市青原区富水河西部,作为吉安地区十分典型的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的传统古建筑具有其他地区的建筑不具备的特色。因此,本文从村域分布、建筑形制、建筑艺术、装饰特色等方面,分析渼陂古村中的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1.1 祠堂的村域分布
根据史料和文献记载,以前居住在渼陂古村中的村民大多为江右民系,村中有300多栋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古建筑。古村平面呈现为前村后街形态,建筑整体布局参差不齐,但细看却有条不紊,村中的巷道呈八卦状分布,街道路面以卵石装饰,村子被28个水池围绕,取二十八星宿之意。古村中部分建筑在明朝正德年间(约公元1519年)被重建,在清朝时期又加以改造,所以具备明清两个时期的风格。宗祠的建筑形态和装饰艺术语言非常丰富,祠中有许多传承下来的家训和精致无比的雕刻。20世纪30年代,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现在这里还保留着很多红色革命旧址,如二七会议旧址、曾山旧居和毛泽东旧居等。改革开放后,当地居民在修葺古建筑时,把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与原有建筑糅合,使经过改造的建筑与其他古建筑风格大相径庭。至今还有很多村民在此居住,古建筑也保存得相对完整。
1.2 祠堂建筑的形制
渼陂古村有一个总宗祠保存得较为完整,即梁氏宗祠。梁氏宗祠在南宋时期建立,元末被毁,明朝正德年间又重新修建。根据以前的宗族文化,总祠和房祠的形制各具特色,总祠一般是古村中院落和建筑体量最大并且装饰最丰富的,均为五开间,三进式双天井的结构形式。祠堂基本由门厅、享堂和寝堂构成,房间沿着轴线分布排列,三进建筑间的左右两边设有厢廊,一般第二进为厢房,所以整体形成了前后两个天井院落的布局。门厅一般是五开间,其中三开间后面会建成门廊,中门的尺寸明显大于两侧,其余两开间被石墙封锁;享堂是以前村民举办仪式的活动场地,其中的三开间都是开放的;寝堂是放置祖先灵牌的房舍,中部开间开放[3]。另外,在古村中也存在一些没有享堂的祠堂,總体被称作“房祠”。
1.3 祠堂的建筑艺术
渼陂古村里的祠堂建筑分为木构架和砖木混合两种结构体系,高等级的祠堂一般采用木构架,而家祠这类等级较低的祠堂更多使用砖木混合体系。祠堂中木构架体系为穿斗式结构,局部会结合穿斗结构和抬梁结构的特点来建造。吉安地区空气湿润,木质结构容易受潮腐烂,穿斗式结构方便后期替换建筑构件,而且建造穿斗式建筑的木材比其他材料更便宜,可以节省建造费用。
古村中的祠堂均为硬山屋顶,飞檐翘角,祠堂屋面的装饰重点基本都放在木构牌楼和内部抱厦的屋顶上,屋脊的装饰十分精致,两边的泥塑雕刻得栩栩如生。祠堂外山墙上也绘有精美的图案,屋檐下的水墨画被称为檐画,古村中各等级的祠堂建筑均绘有檐画,绘画多为传统山水画风格,内容以山水和日常生活为主题,两端题有诗文,绘制檐画是当时族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祠堂内部抱厦为歇山式屋顶,享堂的檐口会设计得比下厅高一些,整体呈现出简洁质朴、端庄大气的建筑风格。
古人认为收集雨水寓意聚财,有“四水归堂”之说。古村中建筑的天井也很有当地的特色,明清时期,祠堂内堂中央均用青石板建造回形的水渠,并且周边设有护栏。雨季来临时,降水量激增,雨水会从屋檐滴落到天井中的水渠里。
1.4 祠堂的装饰特色
渼陂古村中的建筑装饰融合了当时的审美思想和民俗文化,装饰图案种类多样,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神话历史等题材,较好地实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宗祠的堂顶有精致的藻井装饰图形,配合藻井和轩蓬结构进行顶部装饰,形成较为固定的鹤颈和船篷等样式,正堂中间通常使用藻井天花,体现出正堂在整体格局中的重要性和地位。祠堂外门的门仪基本使用红石门仪,少数使用木或青石等材料,侧门门罩上刻有诗句,并加以少许装饰。
渼陂的民居和其他地区一样,重视门楣和前厅的修饰,大多是单楼门罩,房屋的飞檐设计精致巧妙,室内顶面多用藻井装饰,有八卦状、长方状、方形状等,周边用彩绘加以装饰,部分装饰由石灰、桐油和糯米水制作而成,不易腐坏,保存时间更长。当地十分重视建筑内门窗的装饰,所以会在隔扇上雕刻精致的图案,隔扇最高可达3米,每个隔扇均有精致的透雕,部分还会镶嵌上花鸟图案,一列隔扇组成的大型屏风,能营造出古朴雅致的氛围。槅心两端的涤环板做工也十分精细,常以花草、祥禽瑞兽和神话故事为主题。檐坊上常有描金圆雕、浮雕或线雕,房内上方的木雕花板使用浮雕手法来体现花鸟和历史人物,有些还会刻上家训、对联、诗句等。这些精致的壁画和雕刻的对联、诗句等,丰富了渼陂古建筑的装饰内容,实现了艺术表现语言的锦上添花。
2 渼陂古村传统建筑形态分析
古村中最具备代表性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祠堂建筑为永慕堂(梁氏宗祠)和求志堂(轩公祠),分析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古建筑,能让大众对渼陂古村的建筑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
2.1 永慕堂——梁氏宗祠
永慕堂又称“梁氏宗祠”“渼陂永慕堂祠”,属于总祠,2006年12月18日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宗祠始建于南宋初年(约公元1127年),元末被毁,明朝正德年间(约公元1519年)重新修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共内战时期的红四军军部原址。
永慕堂大门位于南边,门廊结构为五开间,左右两开间为暗面用房,墙体以砖修筑,中部三开间为门廊入口,用一道厚石墙将内部和外部空间隔开,并在石墙上分别凿开3个门洞。祠堂大门宽1.4米,两个侧门宽1.2米,高3米,中间大门比其他侧门尺寸略宽。大门上的黑色石板匾额上刻有“梁氏宗祠”,两侧门上方分别题有“仁型”和“讲让”的字样,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入口处两侧对称置有抱鼓和石狮,抱鼓、石狮和门簪都以红砂岩石为材料,红砂岩石没有青石坚固,更方便工匠们雕刻精致的图案。门廊上方有一木构牌楼,牌楼上写有“翰林第”3个大字,以此鼓励族人勤勉學习,耕读持家,光宗耀祖。牌楼为官帽式结构,屋顶下面每一个圆形镂空的装饰翼板上都雕刻有文字和图案,木牌楼下两根八角形红砂岩石柱上还刻有对联。门廊上面搭建了天花藻井,藻井中的绘画堪称一绝,用传统的中国画形式把人物以及花草树木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绘画将历史故事真实地展现出来,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4]。柱础基本由红砂石建造,平面为八角形,部分刻有精致的图案。
进入下厅后视野开阔,下厅与内部享堂连为一体,使天井空间显得更加宽阔。堂中的抱厦伸向天井,堂前为四角亭,参亭使用的是双层坡屋面,下层的吊顶材料为樟木,并用红漆涂刷以营造端庄、大气、严肃的氛围。檐柱和门墙间建有藻井,梁架为穿斗式构架,梁架结构暴露在外,梁柱的尺寸较小,基本为月梁。地面主要使用鹅卵石和青石板铺装,堂中央设置了一米深的方形蓄水池,周围建有石质栏杆。
享堂前的抱厦建筑为参亭,前檐正中挂有“教授”的牌匾,左右分别挂着“文元”“登科”的小型牌匾,柱子上刻有对联,周围的石柱栏杆上也刻有精美的图案,轩梁为月梁的样式,并刻有龙凤主题的装饰图案。作为祠堂第一进的中心地区,参亭可以在本族人商议大事时,容纳下更多的族人。四周墙上题有“忠”“敬”“信”“笃”4个家训大字,梁氏祖先北宋时期就把“忠、信、笃、敬”4个字立为祖训。
2.2 求志堂——轩公祠
求志堂又称“轩公祠”,是渼陂古村中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房祠。求志堂大门位于古村216号,入口处是三开间的门廊,比梁氏宗祠的门廊少了两侧的暗间,屋顶的高度和总祠高度差不多,同样显得庄重典雅,在等级上似乎也不逊色于总祠。建筑两侧使用了具有赣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屋顶为单坡式硬山屋顶,坡度平缓,梁架结构相对简单,门廊的梁柱为穿斗式结构,同样用传统红漆涂刷,檐梁为月梁的样式,雀替雕刻成镂空的样式,顶上方的藻井绘有很多精美的彩画。大门门框用红砂岩石镶嵌,刻有金色楹联,为嵌字联,上联第一个字为“轩”,下联则是“公”,永慕堂的很多楹联都是嵌字联。大门两侧对称设置有抱鼓石,也以红砂岩石为材料,且抱鼓石雕刻有精致的花纹。大门额枋上的青石匾额上刻有“轩公祠”3个大字,十分庄重大气,侧门的门匾上题有“叙伦”和“修纪”的字样,体现出了本族先祖对祠堂的敬意和对后辈的传承期望[5]。
寝堂为开敞空间,用来安放祖先的灵牌,顶部藻井绘有巨型彩绘,分别为《百老图》和《百少图》,被称为渼陂的镇村之宝,体现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堂中正上方挂有木质匾额,题有“求志堂”3个大字,匾额后的横梁做成镂空的样式,下方安置了一排镂空的屏风,上面刻着镂空的花卉纹样。寝堂两侧用石墙分别隔开一个小房间,房门尺寸较小,宽度约1米,房间平面布局沿中轴线对称,一般作为服务用房。
3 结语
在传统礼制文化、宗族制度和庐陵文化的影响下,渼陂古村中的宗祠在平面形制、构造及装饰工艺上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宗族制度约束了各建筑的布局,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展现出了十分浓郁的地域色彩,当地宗祠建筑受庐陵文化的影响,风格古朴雅致,祠堂的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总祠的院落和建筑体量高大,建筑装饰也十分丰富华丽,体现出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渼陂古村在当地的建筑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形成了特有的建筑风格,展现了渼陂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范式和区域审美习惯,而这些文化和现象也是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安市志(1990—2000)[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37.
[2] 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2.
[3] 黄浩.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5.
[4] 余继平.乌江流域会馆建筑艺术研究[J].文艺争鸣,2010(22):100-106.
[5] 周永民,张翎.婺源传统木雕图案艺术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2010(02):91-93.
作者简介:李琰君(1962—),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等。
孙幸之(1996—),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环境设计。
--------------------------------------------------------------------
--------------------------------------------------------------------
三下乡| 渼陂古村,寻找红色之旅
2018-07-01 22:01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7月1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吉安市渼陂古村,展开了一场寻找红色革命的旅程。
渼陂古村座落在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
在渼陂村内,赣派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规模宏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渼陂村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曾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村里保留着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和战争年代的文物。
渼陂古村座落在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在渼陂村内,赣派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规模宏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渼陂村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曾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村里保留着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和战争年代的文物。
“二七会议”会址
“二七会议”会址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
二七会议,也称二七陂头会议,是指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的联席会议。
毛泽东在7日作了《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会议讨论了有关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苏维埃等重要问题,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
会议纠正了赣西特委、赣南特委的右倾悲观思想和迟迟不分配土地或按劳力分配土地的错误作法,加强了党对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领导。
渼陂古村将军馆
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了四位将军,两位中将,两位少将。
中国第一个王牌军——38军军长梁兴初中将,是一位英勇的虎将,把一生献给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场,可谓是战功赫赫。
有38军政委梁必业中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革命以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是党指挥枪的楷模。
还有文武双全的原兰州军区副政委,梁仁芥少将。
三位将军都是55年第一批授衔的,而且都是受当时在这里召开的著名的“二.七”会议和红军活动的影响,同年参加红军,投身革命,又在55年同时授衔,这在全国颇为罕见的,还有一位是2000年授衔的少将——梁必骎,现供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是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
毛泽东旧居
据说主席选中这个地方作为他的旧居,原因是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书斋,整个建筑构造像一张古床,当时主席就在这跟老百姓交流。
墙上写有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主席最喜欢这副对联,它也恰恰反映了主席的革命生涯,据说,后来主席把这副对联着带到中南海去了。
通过本次红色之旅,我们认识到了革命先辈走过的艰辛历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网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