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
摘 要:《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文章主要分析《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孙子兵法》;核心思想;分析
春秋战国期间,诸侯间战乱不断,列国之间纷纷追求富国强兵之道,也高度重视军事上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国泰民安,免百姓受战乱之苦。诸侯为了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不仅治军严谨,而且还引起大批军事人才,助自己一臂之力,基于此种环境下,相关军事书籍也应运而生。春秋末年的孙子便是当时军事思想家之一,其攥写的《孙子兵法》总结了各类战争经验,倘若当时统治者对其研究通透定能够发挥意想不到效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这也成为了本文研究关键所在。
一、分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一)《孙子兵法》中争利。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以人性追逐私利为理论依据,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上来说,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同样孙子本人也是及其重视国家利益,而这也正是《孙子兵法》中蕴含51个“利”的原因之所在。例如:《火攻》篇中提及到:“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有关费留的释义有很多种。有人认为在战争中打了胜仗之后,获得了土地和城池之后,倘若不能利用有效措施确保城池安稳,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人认为“费”的字面意义是浪费资源。“留”的字面意义则是延长时间。在综合诸多学者观点后,得出一个较完整答案。其将“费留”释义为如若在攻取城池并取得胜利之后,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确保城池安稳,拖延的时间,最终使得自身处于危险境地,浪费的不仅仅是国家资源,还得不到任何实际利益,等同于白费力气。在《火攻》篇中还提及到“非利不动”从表面上就能够看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没有涉及国家利益情况下应当按兵不动,如果在这场战争中能够获得足够利益就应当动兵。
(二)《孙子兵法》中“非战”思想。在孙子的《火攻》篇中还提及到“非危不战”特指当国家没有遭遇战争处于和平时期时,不应该主动发动战争。从表面意义上来说孙子并不主张为了所谓的“利益”发动战争,因为这样不仅会让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还会阻碍国家发展。纵观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全书,只有在《用间》这一篇章中提及到“仁义”两字。在此孙子没有在其它篇章中提及,并没有像《用间》里面所讲述到的“非仁义不能用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仁义”只能够适用于主人与其指派深入帝国的间谍之间,在两军交战过程中并不适用。再者说来,在两国交战之中适用间谍的初衷和目的在于报恩,无视自身生命为国家求得重要情报,确保本国利益不受侵害。基于此,篇章中所提及到儒家的王道,并非像我们往常所理解的那样,其是君王的用人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间谍舍生忘死去求得情报,进而帮助本国军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这与我们潜意识所理解的有本质不同。
二、《孙子兵法》中“争利”与“非战”两者关系
纵观《孙子兵法》整本书,其侧重于表现“争利”,孙子在《作战》中提及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也。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一种方式来说在用兵过程中要详细知道好处和坏处,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作战战略。在孙子看来,用兵全然是好处。因为当打完胜仗之后能够获得足够多粮草供本国军队日常所需,这都是其“争利”思想的本质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孙子攥写《孙子兵法》的初衷和目的便是为了争利,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中都有所显现。但是在一般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其断定孙子提倡战争,并希望从战争中获取利益,但是并不提倡侵略,“争利思想无非就是被人强加。再有,孙子一直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相对于“百战百胜”来说,前者才是用兵的最高竞争,这样既能够从中获取利益,又能够将损失降到最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略克敌制胜。总而言之。《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争利”,至于用兵的最高境界才是“非战”也就是上述提及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值得一提的是,在否定无“利”而战方面。有人会说孙子既然主张有利而战,为何又举出无“利”而战呢,两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利而战和无利而战分别指两个方面,一个是战争利益另一个则是胜利条件,两个“利”字虽然相同,但是所有表达的意思却有天壤之别。以“战争利益”为例进行分析,其特指在战争过程中所获取的利益,也就是《火攻》篇章中所表述的“非利不动”。在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不能能使国家富强。还能够给予平民百姓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减少国家战乱发生。而胜利条件中的“利”与战争利益有本质不同,其特指帮助战胜的事项昂、方针、战法等,与此同时也是《孙子兵法》中集中讨论的问题。
三、结语
在春秋末年那个年代,战乱频繁,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国统治者以求在战争中获得更多优势,就引进军事人才。《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争利”便有效解决了古今中外有关战争的重要问题,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论证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更对用兵的最高境界才是“非战”做了简单描述,但这些并不能说孙子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再者,《孙子兵法》核心思想同儒家思想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所要表现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因为不能从一部以军事思想为主的著作中,不可能完整显现出孙子的人格理想。
参考文献
[1] 麻陆东.《孙子兵法》的和平思想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 余德仁.《孙子兵法》对企业管理的实践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作者简介:王枳樵,衡陽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