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彝刻画文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记忆遗产中最优秀的保护传承范例

2023-05-08 18:58 天下口碑数据库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中外记忆遗产 > 古彝文渊 >

打印 放大 缩小




本文转者按:
       经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中心、国土书画研究院、国土名片研究课题组2019年7月10日“美丽国土古彝刻画文字课题碰头会”一致确定,并经本文作者同意,原研究课题中的“古彝文”,同时可称谓“古彝刻画文字”。(天下口碑小编)

----------------------------------------------------------------------------------------------------------------------------------------------------------------------------------------------------------------



原标题: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记忆遗产中优秀保护传承范例
 
 
乔惠民
2016-8-3于毕节大方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高峰论坛
 
 
 
 
尊敬的吉狄马加书记、各位领导、专家、彝族父老乡亲:
    贵州好,好在处处藏龙匿宝,我以为其中更有了不起的世界三宝:
    酒好、茶早、字老。
    酒好,指茅台酒,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历届中国八大名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曾经在港连续四届向全球发布中华美酒名品100佳,茅台四届蝉联第一,赋予茅台的形象锦言是“中华国酒”。
    茶早,指贵州发现的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我1988年就和贵州财经学院马贤惠教授把古老的贵州茶籽化石写入《贵州茶叶产业研究》一书,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认为这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在中国贵州的一个铁证,2008年将其列入中华两岸四地共同文化遗产保护范例。
    字老,指古彝文,九年前我代表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与世界遗产研究院联手组织的“古彝文与世界古文字比较研究课题”,曾宣布一个阶段性评鉴结论:中国古彝文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活着的古文字,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至今我们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昨天晚上在“贵州彝都”毕节大方举办的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演,就是对古彝文源远流长历史发展的一个形象、生动、优美、精彩的展示与解读。
    对古彝文与世界古文字的比较价值研究,是九年来港澳台和内地汉族、彝族、高山族、土家族、客家人等多名学者,包括我这个彝汉血统各半的研究人员,还包括贵州彝族专家王继超、安金黎、禄绍康先生等的积极合作,也得到毕节市旅游局袁局长、戴局长的热情支持,大家共同以毕节彝区为主要背景地、样本地开展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前期研究在2007-2009年期间,大约用了两年多。记得当时在香港三次召开研讨会,专门研讨中国古彝文的母语文化保护价值、记忆遗产申报价值,最后将大家比较一致的认识作为纪要固定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份纪要,是2009年8月22日在香港正式形成的《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结题时大家认为目前发现的古彝文,包括大量密切相关的类古彝文刻画符号,距今可追溯8000年至1万年,其文字史足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世界上这六种古文字都是各各其美的原生古老文字,其他五种古文字原生形态早已“作古”,只能列为考古领域的“老古董”了,而古彝文最大的特色在于是“活化石”,目前保留着总计八万多个历史单字,并统一规范了49个辅音、10个元音的5598个通用彝文字,其整个语言文字系统虽也经历了一种传统文字必然经历的起源型、过渡型、成熟性阶段,但至今其表意字型和拼读方式基本保留着鲜明的本原形态,仍作为彝族方言区通行的文字被人们活学活用,因此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中唯一活生生的古文字。九年来,这个观点获得海内外学界诸多认同,包括诸多非彝族血统学者的认同,并在海内外各种媒体、网络广泛传播。
    回顾起来,这项课题的研究,由两件事情激发,一是2007年,我和香港著名学者桂强芳在铜锣湾古董店发现了一本文革刚结束时毕节彝文翻译组编写的手写油印本《彝文字典》,桂强芳立即掏了两万元港币买下,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在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倡导保护人类母语文化遗产,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这本《彝文字典》是人类母语保护的一份记忆遗产,很有价值,我们必须加以研究。所以,当时这本老式本钢板手刻、油印机印刷的《彝文字典》成为我们第一份宝贵的研究资料。二是当年我们据此到乌蒙山彝区调研,恰值8月10日纪念已故著名彝族作家李乔诞辰100周年,我们了解到李乔不仅是“当代彝族文学的拓荒者”,而且上世纪80年代是他组织彝族老毕摩识别出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是古彝文或类古彝文遗迹之一,揭开了彝族文字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的研究序幕。课题组就是这样满怀着对中华民族祖先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之情,由一批民间学者首先自发组织起来的,算是大家的一个“中国梦”。后来我们在毕节彝族翻译组发现已对油印本《彝文字典》妥善进行档案保存,于是根据桂强芳建议,把我们收藏的一本公益赠送给了山西皇城村皇城相府中国字典博物馆收藏,成为其镇馆之宝之一。
    2009年6月15日,我们课题组的港澳台和内地学者应邀齐聚毕节,开展世界古文字与彝族文字源流关系研究的学术交流。令各地专家、学者惊奇的是,在交流活动中,著名的彝文专家王继超教授,能用毕节地区的彝族文字解读被称为世界古文字中的苏美尔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姆文字、伊特鲁里亚字母、塞浦路斯字母的一部分,随后,毕节地区相关彝族文化研究学者也能部分解读出这些活跃在距今约2000—6500多年前的世界古文字。
    这里必须谈谈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独立研制的《世界古文字珍稀遗产价值评价体系》中研制有关指标、方法、流程的关键作用,当时这部体系的研制得到香港籍著名学者桂强芳团队指导,我和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秘书长吴淳,时任院长、新西兰籍专家梁众星等,用了半年时间研制出来加以应用,主要从古彝文的生命力——“长度”、古彝文字的影响力——“宽度”、古彝文字的文化力——“厚度”、古彝文字的传承力——“活度”、古彝文字的稳定力——“定度”、古彝文字的价值力——“值度”等六个维度建立研究评鉴体系,以六项内核评鉴单元构建了研究评鉴矩阵模型,选取了全球公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字进行比对参照,如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玛雅文字、腓尼基文字、哈拉般文字、阿拉姆文字、伊特鲁里亚字母等,以及中国甲骨文和国内4个考古区的远古文字文化符号,与彝族文字进行定量与定性比对分析评价,并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上百篇专家学者论文和文献资料作为例证数据,其中贵州毕节地区彝族手抄语言文字及文献占了很大比重,通过反复比较评价,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具体研究论证资料在网络空间搜索关键词就可查询,此不详述。
    多年前我曾经担任过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执行院长,并应邀担任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学术召集人和这个课题总指导,两个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是梁众星先生,现在我主要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土文化经济研究所、国土书画研究院做研究工作,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现任院长已经另聘中国著名乡村规划与营造学家骆中钊担任,学术院长由香港著名学者桂强芳和我兼任。这是香港两个很民间的学术研究机构,经费来源完全自理,没有向官方争取分文支持,研究工作困难重重,坚持下来,主要精神支撑是一种文化自信。近年来,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继续采取学术交流、课题共研的方式,深化研究中国古彝文的历史价值、遗产价值的步伐没有停下来。
    遗憾的是,早期参与研究这部体系的主要学者,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不在人世,有的已经离开原课题组,比如新西兰籍华裔商人、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和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首任院长、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协会常务副会长梁众星先生,在他身患重疾的最后时光,与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独立地、全公益性地启动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在他即将走完生命最后历程的时候,给课题组留下一段话,至今犹在耳际,他说:
    “我梁众星能参加这个研究,是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事情,目前阶段研究可以说明,中国古彝文确实堪称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文字史也就是民族史,这项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有可能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上下五千年”的概念延伸到“上下一万年”。所谓古彝文,就是今彝文,不是死古董,而是活化石,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中起源万年、形制独特、文献丰厚、薪火传承、应用广泛、生命力最长久古文字,从活化石、活遗产的角度看,彝族文字堪称中华民族一个最重要的母语文化瑰宝。”
    我作为内地研究人员,配合港籍学者桂强芳先生、新西兰籍梁众星先生等,从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起,在贵州做了很多研究课题,后来有关联合机构指定我为首席公信官,连续十三届发布中外避暑旅游排行榜,2006年给贵阳颁予“中国避暑之都”品牌,年年强势推举“避暑之都”和贵州诸多避暑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推举了毕节十一个年度以“阿西里西”形象锦言入选“中国避暑旅游名城”、推举韭菜坪连续九届以“清凉指南”形象锦言入选“中国避暑名山100佳”,推举毕节乌江源三大连湖入选“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蝉联第一名,包括后来推举大方县以“地球花篮”形象锦言蝉联“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等等,都离不开桂强芳、梁众星先生的主持、指导以及爱心资助。毕节优秀民歌《阿西里西歌》,就是首先由梁先生提议,而以“中国乌蒙 快乐洛姆形象锦言入选“首届中国城市形象主题歌30佳”的。我们一次次赴毕节彝区进行调研,绝大多数是公益性的,其中主要关注毕节珍贵的彝族母语保护状况、优越的避暑旅游气候、美丽的喀斯特山水旅游景观禀赋等,记得梁众星先生曾经不断点赞:贵州是世界喀斯特首府,是避暑天堂,毕节是乌蒙彝都、地球花篮、洞天湖地、花海鹤乡、天然氧吧。今天会上,我特别提及已故梁先生,是为了表达进一步坚定与毕节彝族专家、彝族群众一起,深化研究、挖掘毕节宝贵的彝文化、古彝文遗产价值及其助推合理开发利用的决心。
    贵州省和毕节市领导曾经听取过我们对古彝文申遗的建议,表示重视和大力支持。如今毕节市大手笔打造藏羌彝走廊、发展彝文化产业,更见其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眼光。近年来,我们和贵州的老专家,还保持交流关系,有关研究步伐没有停下来,我所在的国土文化经济研究所,在原课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以古彝文为视阈:加强国土民族珍贵母语保护和世界记忆遗产申报路径研究》课题,主要根据更广泛获得的贵州及西南彝族方言区语言文字资料,继续应用六维评价体系,深化研究中国古彝文捆绑申报记忆遗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们坚定认为,从古至今的彝族传统语言文字体系,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记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历史最悠久、保留最完整、不会被混淆的原生古文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中唯一的活化记忆遗产,是世界母语文化遗产中独特的保护传承范例,是藏羌彝走廊暨长江珠江上游历史文脉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抢救保护其菁华,正当其时。
    我们愿意与贵州省、毕节市牵头,并与黔滇川彝学界联手,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促进藏羌彝走廊构建世界珍贵母语保护区、古彝文记忆遗产保护地、善行旅游目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启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积极承办和推动的一项“有效促进遗产保护与人的发展”项目)。我们将继续从民间角度对原有研究成果精心规整、选择恰当角度与挖掘代表性传承载体,重点细分化研究彝族语言文字原生起源型、传统过渡型、普遍成熟型、活化保护型、交叉互容型、持续发展型等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进一步推动以毕节古彝文为代表的中国彝族传统语言文字整体抢救与保护,持续发展利用,申报或捆绑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希望在座专家给予支持合作,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希望贵州省、毕节市继续支持我们的建议。谢谢大家!
    (注:此为完整发言稿,因会议时间限制,发言时有所省略)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