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人文国土|古代典籍中的龙:“呼风唤雨”8000年(作者:付顺利

2024-02-05 00:45 《北京纪事》杂志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打印 放大 缩小







古代典籍中的龙:“呼风唤雨”8000年

 
北京纪事》杂志 2024年2期  作者:付顺利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打上了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也已渗透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龙的古典记载

十二生肖中,唯有龙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因而它最具象征意义,最有神秘力量。在人们的想象中,龙有马一样的长脸,蛇一样的身躯,鸡爪一样的四肢,还有81片鳞。它既能在空中飞舞,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

有学者统计,出现在《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华阳国志》和《水经注》这样权威历史书籍关于龙的记载多达108次。

在古代动物分类中,龙属鳞部。《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龙的种类很多,《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方言》云:“龙未升天曰蟠龙。”《河图》曰:“青金千岁生黄龙,黄金千岁生青龙,赤白三金千岁各生龙。”而各式各样的龙,又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形貌与特性。《山海经》曰:“钟山之神,名曰烛龙,视为昼,瞑为夜,身长三千里。”《管子》曰:“蛟龙,水中之神名也,乘水则神立,失水则神废。”《南越志》曰:“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渭水而下,入于海,伤人即死。”显然,这些都出于人们的想象。

神话中有龙的王国,即所谓龙池。《括地图》曰:“龙池之山,四方高,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龙居之;多五花树,群龙食之。”看上去,这是个有山有水、树木葱茏的地方,而对于龙的生存来说,水是最为重要的。《荀子》曰:“积水成川,蛟龙生焉。”《楚辞》中也曾写道:“神龙失水而陆居,为蝼蚁所裁。”龙行动起来十分气派,因为有云相从。《淮南子》曰:“龙举而景云属。”《元命苞》则从阴阳相威解释这一特征:“龙之言萌也,阴中之阳。故言龙举而云兴。”

神话中的龙,常被附会到华夏民族的远古事迹,在那时的作用之一是成为帝王及仙人们的坐骑。《山海经》曰:“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乘两龙。”《汉武内传》曰:“王母乘紫云之辇,又驾九色之斑龙。”故而,传说中又有养龙、御龙之人。《左传》云:“古者蓄龙,故国有豢龙氏、御龙氏。”

在中国古代数术之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物或圣人的降临。《周易》曰:“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德失普也。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最著名的例子要算是孔子诞生了。《拾遗记》曰:“孔子当生之夜,二苍龙亘天而下,来附徵在房,因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空中而来,以沐浴徵在。”从这一点看,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也是理所当然的。

孔圣人由龙托梦而生,但他却没把自己看作是龙,而把这一荣誉让给了老子。《庄子》曰:“孔子见老聃,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何窥哉?子曰:人用意如飞鸿者,为弓弩射之;如游鹿者,走狗而逐之;苦游鱼者,钓缴以投之。吾今见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余口张不能噏,舌出不能言。”孔子、老子是否有过会面,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悬案。但孔子以龙比喻自己眼中的伟人,更说明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无怪乎历代皇帝要被称作真龙天子了。

龙是虚构的动物,所以它的行动极为自由,上天入地,无往不适。俗语曰:“龙之未升,与鱼鳖为伍;及其升天,鳞不可睹。”说的就是龙飞腾时的飘逸之状。又《楚国先贤传》记宋玉对楚王说:“神龙朝发昆仑之墟,暮宿于孟渚,超腾云汉之表。婉转四渎之里。”更说出了龙纵横天下,周游环宇的壮举。是介于推所谓:“有龙于飞,周遍天下”。这种超于物表的特性,使龙得到了人们的深深崇拜,并成为人间正义力量的庇护神。传说禹就仰仗龙的力量战胜邪恶。《括地图》曰:“禹诛防风氏,夏后德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经南方,防风神见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龙升,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瘗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国。”像禹这样的贤达之人得到龙的护佑,所表达的則是人类寄希望于龙的美好愿望。

龙的威严使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但在有些传说中,龙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与人有着友善而亲近的往还。葛洪《神仙传》曰:“费长房与壶公俱去。后壶公谢而谴之。长房忧不能到家,公与所用杖骑之。忽然如睡,已到家,以所骑杖投葛陂中,顾视之,乃青龙也。”这里,青龙甘为仙人之臣仆。又《列仙传》云:“陵阳子明好钓,于溪得白龙子,解钩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遂采五石脂服之。三年,白龙来迎,止龙阳山上百余年。”仙人救了白龙之子,白龙传人以成仙之法,可谓相得益彰。还有些方士,能将龙玩于股掌之中,则进一步利用龙为人类造福了。《抱朴子》记西域之事云:“外国方士能神咒者,临川禹步吹气,龙即浮出。初出乃长数十丈。方士吹之,一吹则龙辄一缩,至长数寸,乃取著壶中,以少水养之。外国常患旱灾,于是方士闻有旱处,便赍龙往卖之,一龙直千金,举国会敛以雇之。直毕,乃发壶中龙,著渊中,因复禹步吹之,长数十丈,须臾而雨四集矣。”表达的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龙具有超乎自然的力量,将龙驯服,也就可以左右自然,人们渴望在与自然抗争时,有龙这样能呼风唤雨的朋友或臣仆。

生活中,龙又用来形容那些超逸、杰出的人物。如《魏志》云:“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为友,号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又曰:“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之如龙。”这后一段话便是俗语“乘龙快婿”。龙,表示人中之杰。

许多地名冠以龙字,它们大都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要数龙门了。《三秦记》曰:“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而登龙门时的情景是:“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由此有了“鲤鱼跳龙门”的俗语。又如龙首山,《三秦记》曰:“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云昔有黑龙,从山南出,饮渭水,其行道成土山,故因以为名。”这是由地形引出传说,合而名之。诸如此类,还有许多,它们构成了中国人文地理中龙的景观。

古代文学家笔下的龙

还是看看古代文学家笔下的龙吧。古典文学作品中以龙为描写对象的着实不少,尤以“龙赋”描写得淋漓尽致。魏缪袭《青龙赋》云:“懿矣神龙,其知惟时。览皇代之云为,袭九泉以潜处,当仁圣而睹仪。应令月之风律,照嘉祥之赫戏。敷华耀之珍体,耀文采以陆离。旷时代以稀出,观四灵而特奇。是以见之者惊骇,间之者崩弛。观夫仙龙之为形也,盖鸿洞轮硕,丰盈修长,容姿温润,蜲蜿成章,繁虵虯蟉,不可度量。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琼瑶,薱若望飞云曳旗旌。或蒙翠岱,或类流星,或如虹晲之垂耀,或似红蘭之芳荣。焕璘彬之瑰异,实皇家之休灵,奉阳春而介福,咨乃国以嘉祯。”一片叹美之辞,可见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是光芒四射的。

我们似乎可以推论龙属于一种灵体动物,也就是说,龙出现的时间有限,形体上比较大,常藏于大海和江河之中,应该是属于一种两栖动物,并可借暴雨狂风腾空而上,遨游云雾间。若巧遇雷电袭击,则有可能坠落地面。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黄龙出现之地建庙立碑。东晋永和元年(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荣皝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腹部呈现红色,酷似画中之龙。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露出,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现龙,多次。此地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一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龙卷风

根据现代科学的解释,龙就是龙卷风。

龙卷风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鳞虫,在海上裹挟着水时它是半透明的(明),在陆地裹挟土的时候,它是各地不同土壤的颜色(幽),初起时细而短,升腾时巨而长,它总是伴随云的出现,尤其是乌云的出现。它不仅变化能力很强,而且几乎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它的活动季节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间的农历二月下旬到十月下旬。这些和上面古籍里所记录的龙的属性都十分贴切。即使在现代权威出版物中龙的定义也无例外。《辞海》对龙作了两条比较具有科学性的解释:“(1)古代传说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2)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兼有翼的爬虫。”

黄帝是在黄土高原上被龙卷风卷走的,所以有黄龙“垂胡须下迎”,这黄龙就是裹挟着黄土的一条龙卷风。和皇帝站在一起的群臣后宫等人位于龙卷风中心,所以从上而去。所谓龙髯不是黄帝的胡髯而是龙卷风的尾巴正在离地而去,所以“余小臣不得上”。黄帝上天以后,人们长时间以为他只是仙去并没有死。中国的神话研究者常常把神话和史实混为一谈,把上古时代的图腾和自然现象混为一谈。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神话,问题其实没有那么深奥玄妙。

而列子也是被龙卷风裹挟到很远的地方,以致走了15天才回到家。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郑国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中部一带,都城在现在的河南新郑,是龙卷风多发地。你看庄子把列子写得神乎其神,其实连龙卷风漩涡中的列子自己也不知道原因所在。

有關龙的古代绘画也有很像龙卷风的,隋朝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的彩色绢画有一幅女娲伏羲交尾图,展示的就是一幅很生动的龙卷风场景。

在我国先民早就发现,龙卷风分为两种,这就是发生于江河湖海上的水龙卷和发生在陆地上的陆龙卷。其多发地在我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关于陆龙卷,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沈括以后,北宋的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将龙卷风称为龙挂,见《辞源·龙挂》条:“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龙日,故五、六月间,雷起云簇,忽然而雨。浓云中远见若尾垂地,蜿蜒曲伸者,谓之龙挂。”其中“若尾垂地”正是《史记》中所说的“有龙垂胡髯”。民间形象地叫它龙挂。

中国龙形象的演变历程

据古代的传说:夏朝第一个君王禹是个治水英雄,当他受禅登基时,蟠龙迅速从它藏身的地方飞出来。夏王朝的大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中国古代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人、越人、粤人,西南的哀牢人和苗人,都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历史上各朝代均按当时的审美观,创作龙的形状。根据我国各历史时期出土的文物玉雕、石刻来看:红山文化(5500年前)的龙,为滚圆形,头部有纹,身上光素,眼睛特大,眼形多变,有圆、方、滴水形。

商代(3600年前)的龙,身短似大象,饰以云雷纹,顶上一角,底下一爪。

周代(3100年前)的龙,其身瘦长,纹饰稠密;战国(2400多年前)其龙形为S状。

汉代(2100多年前)龙形开始向盘旋曲折、四腿体型发展,称“马首蛇尾”龙。

唐代(1300多年前)龙形变得非常活跃,一般都是张口鼓舌,俯仰翻腾,其鳞以斜方格纹为多。

总的看来是:汉承战国,唐崇汉,宋仿汉崇唐,元仿唐。

明、清两代的龙更是飞舞腾跃而且配以各种云彩、龙珠、火球;线条流畅多变,难寻始末,但也各有其特点:明代为猪嘴龙,清代为披毛散发龙。龙的时代特征,已成为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