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邱雪茹: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

2023-05-18 11:34 重庆行政杂志  主页 > 关注 > 深呼吸数据库 > 深呼吸版图 >

打印 放大 缩小





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

 
重庆行政杂志 2018年1期 

 

□ 邱雪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在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要对长江流域及其支流实施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九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龙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如何顺应绿色发展要求,推进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一、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建设是加快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举措

龙溪河流域是三峡库区重要影响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作为重庆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腹地之一,龙溪河流域协同发展可以增加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腹地100至150公里,避免重庆市融入长江经济带过于依赖扁平化的东西方向,从而拓展南北方向厚度,有利于优化开发阵地、整合开发资源、提高开发效率,推动三峡库区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承接大都市、联动“万开云”、辐射“川东北”、推进“渝广达”的新节点;有利于增强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和成渝城市群战略核心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与对外开发战略格局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建设是实现流域环境共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加快推进流域环境共治。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统筹资源、综合施策,实施流域同治理、同保护、同利用,协同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提升治理措施的精准性,有效解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及流域饮水安全等问题。二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龙溪河流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统筹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创新联动,构建空间开发、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新格局,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建设是提升重庆市加强区域合作特别是成渝城市群建设广度的大势所趋

龙溪河流域三区县均属于成渝城市群范围,位于成渝双核之一的重庆核心、沿长江城市带和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之间,构成一个内部联系紧密而开放的组团。因此,建设龙溪河生态经济带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城镇体系建设由点到线,合理推动人口适度聚集和梯度转移,一方面弥补川东渝东地区城镇群建设的短板,另一方面通过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保护预留更加广阔的空间,继而加强成渝城市群东部片区的建设。

(四)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建设是回应广大干群的强烈期盼

一是群众反响强烈。三区县虽同属省(市)级行政区,但因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部分政策和执法差异、步调不统一、利益不均等问题,造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一致,尤其是河流污染问题群众反响强烈。二是区县愿望迫切。受行政区划阻隔,三区县经济社会空间拓展受到限制,特别是龙溪河流域环境污染难治、产业协作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互联互通不畅等大量现实问题,影响了龙溪河流域经济社会纵深发展。三区县在多场合多层次进行呼吁,并在全市两会期间密集提出龙溪河流域协同发展的相关提案。三是上级关注支持。近年来,市级层面开始关注龙溪河流域协同发展问题并以多种形式推动。如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等部门在龙溪河流域经济、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市级相关领导也曾多次关注并就加快龙溪河流域协同发展提出相关要求。

二、龙溪河流域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梁平区境内明月山,流域主要涉及梁平、垫江、长寿三区县,全域幅员面积4834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总量16.18亿方;该区域地域相邻、山水相依、地缘相似、人文相亲、交通相连,区域合作历史悠久,总人口约280万人,经济总量近900亿元。布局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3个;市级工业园区2个,农业园区6个(在建4个);小微(乡镇)企业孵化园近4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详情见以下三个统计图表。

(二)环境状况

水质方面:据监测结果显示,龙溪河源头水质较好,常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普顺、六剑滩、磨刀溪近年来水质不断改善。水生态方面:据资料显示,流域浮游植物103种,水生物168种。部分城镇河段存在黑臭水体,底泥污染严重水生态受到破坏。陆生生物方面:流域是常绿针、阔叶林植被带,植物资源135科492种,珍稀保护植物26种;陆生动物资源35科92种,列入国家保护动物7种。水土保持方面:龙溪河流域在三区县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0%,达到1190平方公里。其中,中度、强度侵蚀面积808平方公里,极强度侵蚀面积122平方公里。

表1 龙溪河流域“长垫梁”区域现状统计表

表2 2016年“长垫梁”三区县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单位:亿元、元

(三)交通状况

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以国省道、城市骨干道路为支撑,县乡道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网络。建有渝利、渝怀、达万、渝万等4条铁路(高铁),建有沪渝、渝万、长涪、梁忠及长寿湖旅游等高速公路,G243、G318等国道穿越其境,渝长高速复线工程加快推进。各区县乡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实现100%。

三、主要问题

(一)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水资源不足:据2011年水资源普查资料显示,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1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全国(2100立方米左右)和全市(1800立方米左右)平均水平,属于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区域。防洪保安设施不够:部分防洪保安工程不达标,防洪措施不完善,群众防洪意识差。水污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染物总量削减不到位,水环境质量未达到Ⅲ类水域功能要求,枯水季节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已无水环境容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缺乏环境支撑。

(二)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

农业产业布局分散,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工业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关联度较低;商贸不活,层次不高,吸附力不强;旅游业仍以过境游为主,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经济带开发深度不够、品质不高。

(三)城镇化水平较低

流域城镇化率仅48.3%,远低于全市59.6%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54.7%的平均水平,比“万开云”板块低1.8个百分点。城镇结构体系不优,部分场镇规划不合理,城镇建设不规范,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特色不突出。

(四)交通设施有待完善

流域内的公路和铁路等运输相互衔接不够,空运尚未发挥作用,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低,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升。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要素流动不畅,物流成本高,阻碍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四、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构想

贯彻新理念,保护龙溪河,涵养明月山,构建“二河三带四区”协同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二河”

生态河:即水质全面达标,水生态得到改善,两岸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美景河:即河水清澈、两岸翠绿、花果飘香、山清水秀、万顷田野、竞相争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河。

(二)“三带”

生态农业带:以龙溪河为中轴线,利用浅丘平坝、万顷良田,规划打造品种多样、创意独特、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带、生态农业观光带、农旅融合发展带。山水文化旅游带:深度挖掘长寿文化、牡丹文化、竹禅文化、非遗文化等,以明月山、龙溪河为载体,打造长寿湖、菩提山、牡丹园、百里竹海、双桂堂及龙溪河沿河景区的山水文化旅游带。绿色城镇带:分别以三区县城市为基础,打造精品城市。沿交通主动脉,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宜居宜业宜游的若干个特色风情集镇,构建龙溪河流域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绿色城镇带。

(三)“四区”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绿色生态为根本,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打造产业布局合理、管理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以绿色生态为核心,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创新多种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和构建创新平台,加快科技转化利用,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通过同城化推进,努力实现环境共治、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互补、文旅共融发展、服务共享一体,打造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即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成绿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龙溪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环境共治,山水共保,建设生态河美景河

1.共治污染,保护环境。按照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三区县协同治理工业、农业、生活三大污染源。完善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和企业治理设施,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提档提标升级;完善二三级污水管网,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大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统一并完善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分管理,彻底取缔禁养区各种养殖场。全面整治限养区、适养区畜禽养殖场,实现流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基本做到“零”排放。规范水产养殖,严禁肥水养鱼,推行循环养殖技术,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实施流域主要河段河道清淤、生态护堤、两岸绿化和水生态恢复。建立流域禁投清单,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产业,产业发展严格环境准入规定,控制新污染。健全流域环境治理、环境监管新机制。严格执法,实行“三联动”(环保执法与政法部门联动、三区县联动、区县及乡镇村联动),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流域主要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用5年时间实现流域主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通过全面治理,大力削减排污总量,腾出水环境容量,为流域特色工业、绿色城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2.严守红线,保护生态。根据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空间分布,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河道、水源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为重点,划定全流域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管理,严禁龙溪河流域两岸随意开发,实现山水林田湖整体生态功能最大化。划定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和合理利用区,构建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对明月山等主要山脉,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打造生态旅游景区。依法实施景区环境整治,重点整治矿山开采加工,恢复矿山生态,完善景区环保设施,确保景区干净整洁。进一步加强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和生态林建设。进一步实施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不断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建立纵向、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争取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政策倾斜,促进流域生态保护措施落地,提升流域绿色发展空间。以干净整洁为抓手,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全民共识的环保理念和优质生活意识,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整体推进,建设生态河美景河。

(二)生态兴业,打造流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培育生态工业集群,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为理念,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聚力培育新兴产业。突出流域“全产业链”协同布局,提高产业协作、链条融合和科技创新能力,联动发展生态工业,以“一区三组团”(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长寿、垫江、梁平三个组团)模式,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按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规划要求,在优化空间布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智力引进和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探索和实施协调一致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带,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将全流域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高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农产品就地加工;“全链条”完善粮油、蔬菜、林果、水产、药材等农业体系,形成农业生产高效、农村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循环农业。依托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着力将地方特色农产品做成“大产业”。二是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有机融合,拓展提升农业价值,以发展大生态农业为目标,在龙溪河流域内可划定20公里、30公里不等的贯穿全流域的带状区域,通过生态作物种植,美术作业构思,突出创意创新,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农业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区,丰富美景河的内涵。

(三)宜居立城,打造龙溪河流域绿色城镇带

建设绿色生态城镇。一是充分考虑龙溪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效管控城镇空间。坚持绿色生态,按照“适度、生态”的原则和“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编制龙溪河流域城镇发展规划。二是加快三区县城区提档升级。综合考虑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市开发等因素,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组织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长寿、垫江、梁平中心城区建成现代化的生态精品城市。三是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坚持发展一批、控制一批、淡化一批的原则,加大对区域内中心镇和重点镇扶持力度,发展一批人口适度、产业集聚、功能完善、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特色城镇。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