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牛文化研学站|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牛文化的比较(作者:赵荣婕

2024-09-14 17:03 《青年时代》杂志  主页 > 村志 > 村庄典故志 > 牛文化 >

打印 放大 缩小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牛文化的比较



 
青年时代》杂志 2019年21期   作者:赵荣婕

 

摘 要:文学意象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象征性对事物的自然形式的人化,展示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的生成,并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意义。本文分析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的牛意象,并将二者进行对比。首先对石舒清与沈从文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研究意义;然后通过探析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的牛意象,对牛意象创造的意境进行分析;接着对宁夏回族地区与湘西苗族地区的牛意象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不同文化中牛的文学意象的文化表现与意义;最后对不同牛文化中的文化蕴含进行思考。

关键词:《清水里的刀子》;《牛》;文学意象;牛;文化

石舒清出生于宁夏海原县,作为宁夏文学的“三棵树”之一,他的小说中带著浓郁的地区民族文化,受宁夏这一多民族交汇迁移地区的影响。石舒清小说的创造会在其文化视域中呈现,但又不局限于文化视域,而是在创造中不断思考人们的生存境况、地区特点、文学作品的意义。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也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沈从文为湘西苗族作家,受其地域文化影响,他的小说有一类是以湘西的生活为题材描写湘西人的淳朴、自然的生命形式,并赞美人性之美。

“万物的生机蕴含于大地之中,牛拉动犁桦划开沉睡的大地,唤醒了蕴藏其中的生命种子。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而牛在中国也被誉为“六畜之首”,牛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的牛文化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牛文化最早产生于大禹治水时期,在《说文解字》中:“,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也就是说,牛,是大型牲口。牛,也有“件”的意思;件,表示事理分析。字形像角头三、封尾的形状。所有与牛相关的字,都采用“牛”作偏旁。牛作为农耕时期必不可少的功臣,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中华文化的农耕文明是借助牛力开垦土地与播种粮食的,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有与牛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对牛意象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牛意象的出现并不普遍,它还有探索挖掘的空间,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牛文化,在探索回族的牛意象与苗族的牛意象中,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牛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了解牛意象的蕴含意义。

一、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的牛意象

“意象是蕴含深刻的艺术形象,是意境的构成单位。”《清水里的刀子》中,牛意象与人物、环境相互联系产生了意境,就如同蒙太奇手法一样,将一个又一个的画面进行组合,最终得到一个能表达意蕴的片段。而意象组成的意境,能够让我们的阅读体验更加真实。就像王国维所说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清水里的刀子》为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马子善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其儿子耶尔古拜为了给母亲做四十天忌日准备宰杀家中唯一一头老牛的故事。《清水里的刀子》中牛意象的意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农耕文明下的牛。在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农耕工具,牛作为农耕时期必不可少的功臣,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中华文化的农耕文明是借助牛力开垦土地与播种粮食的,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当耶尔古拜打算宰杀家中唯一一头老牛时,牛不再只是一头牛,它还是与马子善老人一家相依为命的伙伴。当儿子耶尔古拜告诉父亲要搭救亡人时,马子善老人“他的心猛地一紧、他担心什么一般闭着眼睛、他凉凉地看了儿子一眼、他听到自己心里凉凉地说”。文中用了两个“凉凉地”对马子善老人的心理进行描写,体现出老人的不舍与无奈。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牛在这一片黄土地上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这是它在农耕文化中的意蕴所在。

第二,回族文化习俗下的牛。在回族文化习俗中要“搭救亡人”,“亡人”就是指逝者,为纪念亡人,要在第四十日请阿訇宰杀牲畜然后念经,宰杀牲畜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尊重,通过宰牛,可以看出回族文化中丧葬习俗的双重象征。在《清水里的刀子》中,马子善老人一回到家中,儿子耶尔古拜就跑过来问他如何“搭救亡人”,当耶尔古拜告知父亲宰杀牛为祭祀贡品时,“他就觉得这头牛已超越了其它一切牛,这头被举念了的牛已有了一种独特的品质与意义”。这头牛表达了耶尔古拜对母亲的哀思与尊重,耶尔古拜认为它可以帮助亡灵脱离尘世归真复命,就像文中所说“牛可以凭着它不改的忠厚和善良堂而皇之地走进一切巨大的宫殿之门”。这就是牛意象的双重象征,它是回族文化中的一种风俗习惯,同时也是人们表达哀思的一种寄托方式。

第三,拟人化的牛。《清水里的刀子》中体现了牛的勤劳、奉献、勇敢,具有牺牲精神。文中“老黄牛确乎是老了,经它拉朽的犁都有好几副了”,这体现了老牛勤劳、奉献的品质。耶尔古拜在“四十”宰杀牛的前几日,老牛就自我“净身”,为“搭救亡人”的仪式做好准备,这就体现出牛的勇敢和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而牛的这些品质在表达出回族人民精神品质的同时,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沈从文的《牛》为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湘西农村一隅,有一位绰号叫“大牛伯”的庄稼汉,因与自己的小牛生气而打断小牛的左后腿,小牛不能正常犁地后,他对小牛照顾、医治,当一切好转时,与大牛伯相依为命的小牛又被强行征收的故事。笔者同样从三个方面对沈从文《牛》中的牛意象进行分析。

第一,农耕文明下的牛。沈从文《牛》的创作时间为1929年,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的社会秩序混乱、经济落后、生产力低,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牛》取材于湘西农村,在当时没有机器的帮助,牛成为了耕地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农民的心中,牛与他们的命运已经连接到了一起,牛是不可替代的,而大牛伯与小牛之间的心理描写,也体现出大牛伯对小牛的爱惜。

第二,苗族文化习俗下的牛。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沈从文《牛》中虽然没有直接体现苗族习俗中的牛,但牛在苗族习俗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牛伯借牛之难就可体现这一点。在苗族中,最有名的节日之一为椎牛祭,苗族人民认为,椎牛祭能够迎接祖神,请祖神回到苗寨一同团聚,并为子孙后代禳灾赐福。

第三,拟人化的牛。在沈从文《牛》中,牛被赋予了灵性。在小牛被大牛伯打后,大牛伯细心地给小牛检查伤口时,小牛与大牛伯之间的眼神交流,就像文本中描写的那般,“那牛仿佛也明白了大牛伯心中已认了错,记起过去两人的感情了,就回头望着主人,大眼中凝了一泡泪,非常可怜的似乎想同大牛伯说一句有分寸的话”。文中很多细节都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让人与牛之间有了情感的交流,生动地体现出20世纪的湘西农村人与牛之间深厚的友谊,大牛伯与小牛之间产生了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二、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牛文化的对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文化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种文化,在农耕社会中,牛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的自身特点、历史文化、形象意义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把牛作为图腾崇拜最早出现在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只要治好一处,就需要将铸好的铁牛投入水中,用来镇住水患。商周时期,牛还没有用于耕种,人们将其画像雕刻于青铜器之上,作为器物的象征,经过历朝历代文人的抒写,牛勤劳的品质也得到了传播。牛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如今可从各民族的牛文化中看到它悠久的历史文化。苗族侗族地区就有牛崇拜的风俗,如今保存至今的风俗习惯就是斗牛,用以庆贺丰收,还有著名的椎牛祭,在湘西苗族作家沈从文的《牛》中,我们就能看到牛的重要性。当然,在回族地区丧葬习俗中也少不了牛的身影,牛作为大牲,在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回族地区丧葬习俗中牛的不可或缺与神圣性。

牛涉及中华民族畜牧业、农业、祭祀、运输等方面,它的存在不仅具有自身的意义,还影响了中华文化的进程,中华文化中包含着牛文化,而牛文化也影响着中华文化。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的牛意象,在农耕文明、文化习俗与拟人化这三个不同层面中都有所体现。通过上一章的分析,可以得出农耕文明与拟人化的牛都体现出牛文化在不同民族中不可缺少的特性。而不同的民族对牛文化的体现也会有所不同,就像回族习俗与苗族习俗中的牛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一样。

回族在中国属于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但回族分布特点总体属于大分散、小聚居,据统计,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在回族习俗中,“牛这一意象连缀起回族文化中的习俗、传说,从而具有民族、民俗文化意义”。回族的三個重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圣纪节),结束时都需要隆重的宰牲典礼,牛就是不可缺少的贡品。此外,牛在饮食习惯与丧葬习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就体现了丧葬习俗中牛的双重象征(搭救亡人与哀思)。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与回族一样,总体的分布特点属于大散居、小聚居,据统计,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人口普查中居第四位。苗族的信仰中包含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四种崇拜都是通过祭祀来体现的,而牛是祭祀的主要贡品之一。此外,苗族的牛文化还体现在苗族人民的服饰上,在服饰刺绣中的牛图腾会是一个牛头,或一对牛角,或几个牛漩。苗族人民认为牛是神物,既可耕田犁地,又能呼风唤雨,可以保证五谷丰登。在沈从文《牛》中,大牛伯对小牛的疼惜与借牛的迫切都体现出牛的重要性。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牛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展示了相同与不同的牛文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通过牛意象展示出不同民族的牛文化,让我们感受到回族、苗族不同于考古挖掘出的原始艺术意象,而是更具有现实的、生活气息的、返朴归真的民族情感,且牛意象构成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更加生动真实的另一番境界。

文学意象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象征性对事物的自然形式的人化,展示出深层次的意义。在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与沈从文《牛》中牛意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耕文明下、文化习俗下与拟人化的牛的同与异。

通过文学意象形象生动的描绘,我们从文本中看到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感受不同文化所绽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学博,叶航,周天一.生与死,简与繁,访《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3):95-101.

[2]许峰.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7(3):247-251.

[3]苏金玲.浅析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中的文化底蕴[J].文学教育(下),2017(10):32-33.

[4]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J].人民文学,2018,(8):4-8.

[5]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5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