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牛文化研学站|牛文化漫谈(作者:肖文博

2024-09-14 16:34 《中国畜牧业》杂志  主页 > 村志 > 村庄典故志 > 牛文化 >

打印 放大 缩小








牛文化漫谈

 
中国畜牧业》杂志 2014年13期 文│肖文博(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在十二生肖中,牛排行第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写牛、画牛、雕牛、传颂牛,关于牛的神话和传说源远流长,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牛文化。

牛的神话与传说

古神话中,牛在玉帝殿前当差,时常在天宫和大地之间往返。一天,农夫托牛向玉帝请求赐点草籽,改变大地光秃秃的状态。玉帝欣然应允,并派自行请命的牛下凡完成任务——走3步撒1把草籽。然而,在南天门摔了一跤的老牛迷糊中将3步记成1步,导致大地杂草丛生,庄稼无法生长。玉帝震怒,罚牛及其子孙世代只能吃草,并帮助农夫干活儿。从那以后,牛勤恳踏实,拉车犁田,为农夫做了很多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古人认为牛拥有“五行”中土属性和水属性的神力,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五行中水能生木,所以牛的耕作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土能克水,所以铜牛、铁牛可以镇水魔。相传4000年前大禹治水,每治好一处,就将铸好的铁牛投入水底,以镇水患。唐代以后,铁牛就被放置在岸边。考古发现,在永济市城西15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镇有4尊黄河铁牛。

这些关于牛的神话和传说源远流长,广为传颂,使人们形成了爱牛、敬牛的习惯,并以牛的精神鼓舞自己与他人。

牛的诗词

我国古代描写牛的诗词很多,在诗词中,诗人将牛化身为不同的形象进行歌颂。

形象一:读书人的好助手

《三字经》中写道:“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尤苦卓。”后人又对其进行了详尽解释:“乌牛耳湿湿,乘之稳如舟。角挂汉家书,展诵行夷犹。”

形象二:牛是节义名士的伴友

宋代刘涣为款上令,在辞官后于庐山归隐,作《骑牛歌》,诗中写道:“我骑牛君莫笑,万事从吾好。”

形象三:读书人抒怀写志的吟咏对象

李纲在《病牛》中写道:“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形象四:勤劳工作的代表

臧克家在《老黄牛》一诗中写道:“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陆游在《饮牛歌》中写道:“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牛的艺术品

自古以来,许多画家都喜欢以牛为创作的题材对象,唐朝韩滉以画牛著称,他的《五牛图》被业界视为国画珍品。画家李可染以牛为师,因画牛而著称,他的画室名为“师牛堂”。著名画家、雕塑家韩美林创作过多幅牛画和多个牛雕作品,风格独具一格,被许多收藏家视若珍宝。现代广东画家刘启端以画牛闻名海内外,香港回归时他创作了“百牛图”向祖国表示祝贺,并举办画展,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人们不仅写牛、画牛,更将牛搬上了戏剧舞台,用以反映劳动人民的忠厚朴实、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例如《火牛阵》《天河配》《金牛关》《卧牛山》《斗牛官》《小放牛》等。

以牛为主产品的企业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将牛文化充分与营销相结合,在扩大牛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企业销售。例如:牛养殖企业可以举办“认养”活动,以牛肉为主的饭店可以举办“牛肉品尝大会”活动等。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