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旅游研究与实践》杂志 2020年3期
作者:田 瑾,明庆忠
(1.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221; 2.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国家政策的不断重视,国民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具有多样性、全面性的研学旅游开始兴起。我国关于研学旅游的研究起源20世纪末,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修学旅游”这一概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要求“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游”一词替代“修学旅游”进入研究视野[1]。山地区域具有丰富的地质地貌和生物多样性,其山地文化也较为独特,因此成为开发研学旅游的重要区域。2016 年原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其中以山地资源和文化为主的研学旅游基地达到了3家,山地研学旅游是研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研学旅游的研究起源于1996年,但是山地研学旅游的研究则兴起于近几年。国内对山地研学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内容:第一,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如段向宇等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为主题,从主题、资金、交通、时间、过程、评价等方面对山地研学旅游活动进行设计[2];吴文成以山地城镇为例,提出主题式与混合式混排的路线设计方式,以及契合教学课堂、师生开放生成等课程实施方式[3]。第二,山地研学旅游市场的开拓,江杰英、陶然等分析山地研学旅游市场的旅游动机、体验型评价、旅游意愿,提出了市场多元化、资源的充分挖掘、提升质量等扩展市场的措施[4][5]。国外山地研学旅游的研究内容较少,主要作为整个山地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如Prokofyeva从山地旅游业的本质和形象出发,探讨其有助于发现和探索文化的积极功能,以此研究山地研学旅游的形式和功能[6];Aneta认为在山地旅游特别是山地研学旅游开发中,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同时注意目的地管理组织、当地企业家和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7]。国内外对山地研学旅游的研究主要依托中小学地理课程,设计山地研学旅行,立足于定性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对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的整体梳理和研究较为缺乏[8][9]。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对传播山地文化、发展山区经济、保护山地生态的积极作用,本文对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性质与特征,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外驱动力、理论框架、开发模式和产品形式展开分析,力求对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理论构建,促进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山地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良性发展。
1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是指以山地自然和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增进技艺、增长知识为目的,在一定山地区域内被生产或开发出来的各类旅游形式的总和。
与其他的旅游产品不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具有一些独特性。第一,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具有双重性。产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因此具有消费性,可供旅游者购买并产生收益是包括旅游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的特性。但是,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是“山地+教育+旅游”的产物,其将教育作为旅游的首要或重要目的,而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学校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之一,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也属于一项公用事业,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具有消费性与公益性并存的重要特性。第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具有知识性,山地研学旅游是以山地知识探究性学习及求知为目的,是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校外补充。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知识成为其重要的资源形式。换句话说,蕴含在山地旅游资源中丰富的地学知识、生物知识、气候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基础。因此,对于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务必注重知识性,做到“游学相长”,利用“游”的休闲性和娱乐性促进“学”的效果。第三,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具有复合性,山地旅游资源是以山地区域为空间载体,由多种旅游资源组合而成的,其是以山地本身为核心,包括生物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景观、人文景观的资源综合体。而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必然具有复合性的特点,其所形成的不仅仅是拥有单一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更多的是集山地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气候特色、文化特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学旅游产品,旅游者在山地研学过程中通过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取对山地自然、人文生态的总体认知。最后,山地研学旅游产品还具有脆弱性。山地生态系统是在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其生态系统更加繁杂多样,也尤其脆弱,山地环境较易遭到破坏[10]。因此,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生态保护是第一原则。
2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驱动体系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是以增长知识为目的在山地区域开发的一系列活动和服务,其开发对传播山地文化、发展山区经济、保护山地生态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那么,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如何寻求一条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发展路径? 首先需要分析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驱动力,如图1所示。
图1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驱动体系
2.1 外部驱动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来自研学旅游兴起的有力带动。研学旅游起源于美国早期的营地教育,发展到今天,研学旅游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政策法规的逐渐重视、市场的日趋壮大,已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细分化和专业化成了研学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1.1 理念转变,促进研学市场逐渐兴盛
现代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互动教育,提倡全面和素质教育,教育的形式与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和扩张。调查显示,约75%的消费者了解研学旅游,4/5以上的消费者表现出参加研学旅游的意愿;从价格来看,80%以上的研学旅游消费者人均消费接受度在3 000~10 000元[11]。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让研学旅游的发展具有了基本的市场基础,同时,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将必然要求研学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和细化。山地研学旅游作为研学旅游产品的重要类型,也将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度和接纳度。
2.1.2 政策重视,推动研学产业成熟发展
2016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研学旅行已由单纯的旅游业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政府的重视标志着研学旅游发展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研学旅游产业逐渐成熟的同时,也具备了细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1.3 消费升级,助力研学业态不断细化
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 226 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1.2%[12],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休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消费支出迅速增长,传统消费模式不断升级,以研学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我国研学旅行市场增长迅速,出行人次增长率超过34%,市场规模增长率接近60%[12]。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者需求的逐渐增加,必然带来研学旅游产业的不断细化,这些都为山地研学旅游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2.2 内部驱动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内部驱动力来自山地发展的要求。山地是地球复杂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系统,世界上一半生物多样性集中在山地,而山地居民普遍贫困,当地的知识、文化、风俗流失和变异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山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较强的教育功能也促使人们通过知识传递的方式,增进对山地环境和山地文化的了解,从而促进山地生态与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2.2.1 山地旅游市场的培育需求
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促使人类的发展区域不断向平原和沿海地区转移。受制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工业化的发展,山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消费市场过窄上,消费者对山地区域不了解、不感兴趣,不太理解山地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严重制约了山地发展。
但是,山地凭借多样、丰富、完善的生态系统,必将成为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托,人类和历史的发展逻辑将机遇重新带回山地。这种机遇的回归首先应该体现在消费市场的培育上。通过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向大众宣传、普及山地知识和文化,不断促进山地的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市场普及并提高认可度,使消费者认同山地,对山地感兴趣,愿意为山地消费。促进市场经济活跃是山地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研学旅游产品向消费者宣传山地就是在培植未来的潜在消费市场。
2.2.2 山地文化内涵的传承需求
山地自然地理的多样性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是山地大国,山地构成了地域的基本框架,因此大部分的文化发展都依托于山地,可以说我国的地域文化是同时具有山水相依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和不同时空特征的地域文化。同时由于山地区域交通闭塞、地域独立、社会发展不平衡,山地的文化形态必然具有独特的风格[13]。同时,从类型上来看,山地文化包括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山地文化蕴含了独特的山地区域文化记忆,具有历史传承、民众科普、审美体验等多重价值。因此,山地的发展是要传承山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传递山地文化内涵,让游客了解山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旅游者通过研学旅游,了解山地的文化内涵,也促进山区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2.2.3 山地优良资源的挖掘需求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且拥有众多大山、名山、奇山,山地旅游资源所具有的雄、奇、险、幽、旷等美学特征[10],地学、生物多样性等科考特征,使山地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通过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对山地资源的知识性梳理,有助于分析游客需求,挖掘山地优质旅游资源,为山地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框架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通过其消费性和公益性兼具的特性,充分利用其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山地发展。根据认识到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概念、特征与产生驱动,本文提出了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RSCF”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RSCF”理论框架
“RSCF”理论框架指的是包括资源基础(Resource Base)、开发主体(Development Subject)、产品载体(Product Carriers)和产品功能(Product Function)在内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体系。一般而言,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以依托山地旅游资源的各类知识为基础,提升研学旅游者综合能力,由各类教育机构主导、旅游经营者实施的,进行研学场所建设、研学专项活动和研学线路设计的相关过程。
3.1 资源基础——知识
知识是人类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认识[14]。获取各类山地资源所蕴含的知识是山地研学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因此知识是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依托的核心旅游资源。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旅游产品,必须在收集、查究、解析山地资源中蕴含的知识,再经过提炼加工,将知识转化为具有一定的实体形态并可供旅游者直接体验和消费的产品后,才能将知识传达给旅游者。
山地旅游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多样而丰富,主要包括地学知识、生物多样性知识、气候知识、水文知识、高山农业知识、山地文化知识等等。这些知识蕴含在山地丰富的地质地貌、动植物、气候、水体资源中,通过旅游开发转化为不同形态的旅游产品,让旅游者在产品体验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山地研学旅游知识体系列举
在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对山地资源中蕴含的知识进行转换,并传达给旅游者,成为可直接体验和消费的产品形态,完成知识资源到知识资本,再到旅游产品的转化,是山地研学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逻辑。在这个过程中,从知识资源到知识资本的转化主要形成于对山地知识的整理、研究和解读;山地知识包罗万象,应在其中选择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具有一定开发条件的资源及相关知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知识资本。另外,知识资本到旅游产品的转化过程是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过程,应通过场地建设、活动和线路的设计,完成旅游者可直接体验和消费的最终产品形态。研学类旅游产品以知识的传递为特征,总体而言较为枯燥,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各类活动的策划,增强体验性和趣味性,“寓教于游”的同时也要“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产品的休闲功能,促进知识的获取与吸收。
3.2 开发主体
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同时具备知识性和娱乐性、消费性和公益性,因此也需要以“教育机构+旅游经营者”的开发主体模式来保证这两重特性的实现。
3.2.1 产品开发主导者——教育机构
为弥补现有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多游少学”“只游不学”的短板,保障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由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来主导。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知识教授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其对产品开发的主导确保了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在课程内容、难度设置、知识植入、教育功能的融合和链接等环节均要求一定的专业性,这些环节都需要根据旅游者(学生)的人口特征、身心特点来“因材施教”,而以上内容都需要教育机构设计和安排。因此教育机构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至关重要。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教育机构主要有本科、职业院校中的地理专业、生物专业等教学机构,以及各类山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3.2.2 产品开发实施者——旅游经营者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在课程教育中承担着丰富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将山地旅游纳入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是为了充分发挥旅游的体验性和娱乐性,以更直观、接受度更高的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除了需要教育机构主导外,必须由旅游经营者具体实施产品开发。旅游经营者通过参与性和娱乐性的设计,通过对整个研学过程服务及其他设施的提供和保障,增强山地研学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综上所述,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中,由教育机构主导、由旅游经营者作为实施主体,是对研学旅游产品教育性和休闲性两大特点的保障,在确保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开发的效益和可行性。
3.3 产品载体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体现为两种形式:研学场所和专项活动。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促进山地知识资本向旅游产品的转化。
3.3.1 研学场所
山地研学旅游场所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展陈技术,对山地区域内某类知识集中展示的区域,如山地博物馆、山地展览馆、山地科技馆、模拟实验厅等。山地研学旅游场所的特征是综合性。研学场所集中展示了较为全面的山地知识,是对山地知识的模拟再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另外,山地研学场所大部分位于山地区域内,便于在活动设计中与山地环境相互衔接,但是受山地区域施工条件的限制,也有部分研学场所位于山地区域之外。由于山地研学场所的异地性,在其设计中一定要突出与相关山地资源的关联,以提高研学旅游的真实体验感。
3.3.2 专项活动
参与性活动是旅游者获取深度体验的重要方式,旅游者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山地知识并有所收获。对于旅游产品而言,活动是必备要素之一;对于山地研学旅游者而言,专项活动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山地研学旅游专项活动的设计依托原有的山地旅游景区景点,针对不同的主题设计线路、活动,并安排食宿等相关服务。山地研学旅游专项活动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其充分利用情景学习理论,在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独立思考和实践,并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学习[15]。
3.4 产品功能——综合能力的提升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16]。而研学旅游是国家推动教育深化改革的一种制度设计,其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最终功能就是要通过旅游的方式,改善传统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因此,在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必须注重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获得和提升。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探索山地科学、呈现实景课堂山地知识培养认知能力,通过山地户外的运动和拓展提升合作能力,通过研习小组学习、山地博物馆探秘提升创新能力。总之,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提升旅游者(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图3所示。
图3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核心培养能力一览
4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作为研学旅游产品的一个分支,其划分的标准与目前热门的科技研学产品、农业研学产品、红色研学产品不同,是以地域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式使得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在构成要素上具有一定特点。
4.1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核心——课程设置多样化
课程设置是研学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业态的重要因素,也是研学旅游体现其核心教育功能的关键。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课程设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课程内容上来说,既可以依托山地区域的某一项资源,如地学、气候、动植物、文化、农业形成单一主题的课程,又可以以整个山地为基础,开设综合性课程。
从课程形式上来说,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课程设计可囊括山地自然教育、山地知识科普、山地体验考察以及技能拓展等多种类型。从课程主题来说,基于山地丰富多样的环境和资源,其可设置自然类、地理类、科技类、环保类、历史人文拓展体验类、艺术类、职业探索类等多类课程。
4.2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主体——表现形式综合化
从研学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来说,山地研学产品是一个综合化的产品。在多样的山地资源和丰富的山地环境的支持下,其既可开发依托知识廊道、标识牌的简单知识科普产品,又可策划以山地户外运动、定向运动为主题的能力培养型产品,同时还可以在山地范围内通过建设展览馆、博物馆对山地知识进行科技化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以上产品都可在相对临近的空间范围内开发,所以将资源导向、技术导向、体验导向的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丰富、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综合研学旅游产品,对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设计来说,可行性很高。
4.3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形象——研学品牌地域化
基于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划分标准,其产品的形象应该体现一定的地域统一性。换句话说,应该整合整个山地区域内的研学旅游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课程,综合化的表现形式,统一打造品牌,形成以山地为范围的研学旅游目的地的统一旅游形象。无论从研学旅游的管理、产品的设计、品牌的打造和传播上都应该以山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区域合力,打造优质的山地研学旅游品牌。
5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类型和开发模式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理论框架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教育机构为产品开发主导者,以旅游经营者为产品开发实施者,以研学场所和专项活动为产品载体,以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产品功能。基于此,接下来将对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具体分类以及开发模式展开分析。
5.1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分类
从产品依托的资源上来看,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可分为山地自然研学旅游产品(其中包括山地地学研学旅游产品、山地生物多样性研学旅游产品、山地天象气候研学旅游产品、山地水域景观研学旅游产品等)、山地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其中包括山地历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山地宗教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山地民族文化研学旅游产品等)、山地产业研学旅游产品(山地农业研学旅游产品、其他山地产业研学旅游产品)三类。
从产品的具体功能和形式上来看,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可分为知识科普产品、研究考察产品、运动体验产品和野外拓展产品。其中,知识科普产品以山地自然、文化底蕴、农业发展等知识的静态展示为主,强调知识的传递功能;研究考察产品以活动策划为核心,设计一个主题,调动旅游者的主观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研究考察相关的山地知识;运动体验产品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山地徒步、山地自行车、攀岩、速降等山地户外运动的学习和参与,促进旅游者(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野外拓展产品指通过专业的机构,针对团队游客,设计相应培训课程,其通常利用山地较为复杂的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提升参与者能力的目的,如表2所示。
表2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谱系
5.2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5.2.1 资源导向的开发模式
资源导向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指依托山地区域,通过解说和标识系统静态展示相关山地知识,其根据解说方式和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标牌解说、多媒体解说、人员解说、可携式解说四类,如表3所示。资源导向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教育效果一般,但是因其较低的成本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被普遍使用。
表3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解说方式一览
资源导向开发模式主要依托山地,进行户外实景的研学知识展示,其开发范围主要为山岳型旅游景区,采取景区与各类教育机构合作建设山地研学基地的模式进行。教育机构与山岳型景区合作设立专门的解说与教育服务部门,其主要职责为:经过科学分析和精心编排,梳理山地知识,选择具有深层次内涵和一定接受程度的知识进行展示;同时在景区范围内向研学游客提供解说服务和教育项目,除此还可设计、生产和销售解说性展品。
另外,山地区域本身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素材,如地质地貌研究、物种研究、自然现象研究、气候研究及水域研究等,种种研究的进展或结果都可以纳入研学旅游的教育体系内容中,并通过教育项目的形式向研究型研学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体验,提升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教育等级。
5.2.2 技术导向的开发模式
技术导向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完成山地知识的展示或科技体验,实现科技教育的目的。技术导向型开发模式主要在小面积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展示利用空间,同时还可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公众号等多种渠道,集中展示馆藏内容、讲述故事、挖掘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山地主题展馆、山地科研所、山地园区三种类型。其中山地主题展馆以博物馆、科技馆为主,其利用各类展陈技术,以山地区域内一定知识主题为内容。山地科研所主要以从事山地科学研究的科研单位、生产工厂为载体,体验性较弱,但科技含量高,主要针对本科以上的研究型研学旅游者。山地园区则主要是将山地内容的某一类特色资源在空间上独立出来,如山地动物园与植物园,其占地面积较大。
5.2.3 体验导向的开发模式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体验导向的开发模式主要指线路和活动等体验类产品,其主要立足于对山地研学体验活动的开发。山地研学体验活动可分为探索型体验活动、研究型体验活动、娱乐型体验活动三类,如表4所示。
对于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体验式的开发模式,应充分考虑体验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其中,体验的广度主要指横向的类型,包含“健身、健手、健脑、健心”的各类活动;体验的深度主要指纵向的适宜性,体验活动的设置要有年龄阶段性,适应各类研学旅游客源。同时可成立山地研学社区,建设专门的山地学院,让旅游者(学生)进行山地区域的调查分析,了解山地环境特征,思考和理解生态系统问题,做到游与学结合。
表4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体验活动一览
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式非常丰富,具体体现为以下产品形式:
(1)传统山地博物馆。传统山地博物馆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山地区域内较具有特色的地质、地貌、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发展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并起到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作用的机构。其对山地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地质地貌、动植物、冰川、高山湖泊在各个演化阶段的成因、机制和特点等知识进行展示,利用各类展陈技术,以静态展示为主,参与体验性较低,因此传统山地博物馆更多的是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一种陈列。在传统山地博物馆的开发上,应尽量采用各类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降低游客和展物之间的距离,通过APP游览、沉浸式剧场、VR 技术等高科技赋予展馆新奇的元素,提升游客体验感。
(2)山地生态博物馆。山地生态博物馆是以特定山地区域为单位的“活态博物馆”。它强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生态的活态关系[21]。其“生态”的含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其构建以一定的山地区域为背景空间,着重于展现整个山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重点借助现有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保护并展示完整的自然生态,宣传自然生态环境知识,在现有的人—环境—知识的立体结构上加强每一环节的联系。山地生态博物馆作为山地知识和人类之间的一种媒介,加强了山地知识和游客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宣传山地知识。
(3)山地知识科普廊道。知识科普廊道通过各景点间的串联道路,将某类自然或人文知识详细讲述,具有强制性较高、接受度低、空间利用性高的特点。该模式利用了游客的碎片时间宣传山地知识,但游客的接受度可能较低。科普廊道大多用于介绍动植物等较为分散的自然资源知识。
(4)山地夏令营和冬令营。山地夏令营和冬令营是在暑假及寒假期间提供给学生的一套受监管的教育活动,参加者可在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夏令营和冬令营由主题活动、食宿服务等要素构成,与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定的相似性。山地夏令营及冬令营活动依托山地一定相对独立的空间,并设计丰富的研学活动。山地夏令营和冬令营的发展较为成熟,主要分为山地自然知识类夏令营、山地户外运动类夏令营和山地农业知识类夏令营三类。
(5)山地拓展营地。拓展教育是一种户外体验式学习,通过室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达到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团队协作等教育目的。山地拓展基地以专业化的户外拓展营地为主,营地内除餐厅、宿舍等基本生活设施外,还配备拓展场、竞技场等训练设施,以及医务室等辅助保障设施。山地拓展营地的功能较为多样,既包括山地知识学习的相关设施,又包括各类山地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的基础设施,同时还拥有提供食宿等旅游服务的相关功能,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山地旅游研学产品。
6 结论与展望
山地区域因其地貌条件的多样化、自然生态的丰富化和文化环境的独特化而具备了开发研学旅游的极大潜力;与此同时,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传播山地自然和文化知识,提升山地区域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组成部分。而山地研学旅游产品作为研学旅游产品的重要分支,在具备一般研学旅游产品特性的同时,也因山地具有复合性、脆弱性等特征,另外在构成要素上,具有课程设置多样化、表现形式综合化、研学品牌地域化的特征。山地研学旅游产品在研学旅游兴起的有力带动和山地区域发展的要求下,形成了“RSCF”的开发理论框架以及资源导向、技术导向、体验导向的开发模式。
本文以山地研学旅游为对象,论述了其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开发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受到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立足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市场、山地研学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研究,完善山地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理论,使其具备理论与实践指导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