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世界农都|在乡村振兴中弘扬北大荒精神打造“北大荒样本”(作者:陈子婴

2024-04-18 07:06 《农场经济管理》杂志  主页 > 文旅 > 世界农都 >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乡村振兴中弘扬北大荒精神打造“北大荒样本”


 
《农场经济管理》杂志 2023年4期  作者:陈子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些表述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一、弘扬北大荒精神,在助农增收方面打造“北大荒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2022年闭幕的二十大上,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农业强国。农业强国,首先要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有14亿多人,但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要想让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食、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尤其在俄乌战争持续的状态下,保障我国粮豆实现自给尤为重要。
 
北大荒在开发建设初期,粮食产量并不高。1984年,八五八农场职工王木存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创下中国农垦农业改革的先河。“两自理、四到户”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攀升。1997年,北大荒粮食单产超过全国水平,到2012年,北大荒的粮食单产高于美、英、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世界第一阵营。经过76载的接续奋斗,北大荒人弘扬北大荒精神,建成了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农业科技水平最高、粮食单产最高的国有农场群。同时,兼有产业体系最健全的优势,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在乡村振兴中,它演绎的北大荒故事鼓舞、引导、激励更多的人用北大荒模式促进更多地方践行现代化大农业。
 
北大荒耕种模式先后在安徽小岗村、陕西南泥湾、西藏日喀则地区取得成功。随着这种模式在更多地方推广,必将有利于提升全国的粮食产量、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如2023年初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扩大)会议报告所说,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北大荒有责任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示范,不断破解我国“三农”发展难题,在已有基础上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当前,国家鼓励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建三江、九三等分公司与省内多地开展合作共建,这些都为北大荒走向全国,打造“北大荒样本”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弘扬北大荒精神,在耕地保护方面打造“北大荒样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门章节中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的明确表述。为何会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如此细致的表述,这和当前存在的严峻问题不无关系。
 
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0%多,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产量与东北土质密不可分。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视察时也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如今认为世界上有四大黑土带,分别是俄罗斯西南部的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东北和阿根廷潘帕斯平原,我国东北的这片黑土带最大。黑土地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更适合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早已形成共识。
 
东北随处可见的黑土实际价值堪比黄金,其形成需要200万年,每形成1厘米,约需400年,但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将黑土以1元1斤的价格卖掉。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保护不当,部分黑土层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消失。
 
有专家认为黑土层一旦消失,其底下不掺杂有机质的成土母质层将不能生长作物。如果不对黑土地进行保护,50年后,东北黑土会消失。不管这一论断是否准确,都为产粮大省敲响警钟。
 
在关注耕地保护、土壤生物保护方面,北大荒人已有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职工陈国建发扬北大荒精神,认真吸取国外经验,与本地实际进行结合,探索多年总结出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10多年来,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的一些地块不仅有了蚯蚓,有机质增加,黑土层增厚,作物增产10%左右。陈国建参与设计了保护性耕作“四种模式”,在黑龙江龙江县、甘南县、泰来县,吉林松原,内蒙古等地推广面积达3000万多亩。
 
近年来,田长制、湖长制的实行,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精通黑土保护工作的人才较少,需要更多专家。它不仅关系到现在,更关乎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及北大荒粮食产量的可持续性。
 
三、弘扬北大荒精神,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方面打造“北大荒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就相关内容作出具体部署,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在硬件方面要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主体是由14万复转官兵、54万知青等组成。这些人不仅能吃苦,且懂建设,各农场的平房规划均由专业人员负责,从高处俯视,平房群基本都是横平竖直、井然有序。小城镇建设开展后,垦区的城镇化率达到85%,垦区有别于农村的特征更加显著。黑龙江垦区的城镇建设无疑走在了农村的前面,成为宜居的样本。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有吸引人的产业,才会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乡村才会充满生机。2019年,黑龙江垦区整建制转企后,各农场有限公司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推进“三大一航母”征程中,一大批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涌现出来。销售也在传统经销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一些产品甚至成为网上爆款。“北大荒”品牌正在成为食用安全、健康、有品质的代名词。产业既是农民增收的引擎,也是引“凤”栖息的“梧桐树”。
 
无论是最早到北大荒的复转官兵,还是后来的支边青年,这些开拓者的素质较高,尤其是54万知青的融入,更进一步提升了北大荒人的文明程度。北大荒良好的乡风乡俗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视,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地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这些对留住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样本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