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好文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与发展举措(作者:陈劲 李根祎

2024-09-20 08:22 《创新科技》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新质生产力 >

打印 放大 缩小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与发展举措




 
创新科技》杂志 2024年5期      作者:陈劲 李根祎

 

收稿日期:2024-05-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目标、主攻方向与对策研究”(23ZDA062)。
 

作者简介:
       陈劲(196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科技政策、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管理;
       李根祎(1995—),女,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创新管理。本文通信作者为李根祎。

 

摘 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战略支撑,亟须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战略规划,重塑国家创新体系并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可持续提升的体制机制。面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紧迫目标,需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性重塑和功能性重塑,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生产力布局。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关系已从“政府—市场”的二元互动共进范式向“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互动共进范式演变。从强化政府凝聚力、激活市场竞争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3个方面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与发展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创造活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5-1-9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5.1

0 引言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情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国家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擎。

面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紧迫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以传统产业深度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产业持续形成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意味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切入点由过去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跃升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具体的路径机制方面,既有研究阐明,需要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质人才培养、金融保障、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协力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1-2]。总之,无论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顶层设计,还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都强调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战略规划,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可持续提升的体制机制。

2024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发表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指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不仅强调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①,更强调了“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②。这意味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人民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通过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开展科技创新。简言之,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吸纳社会力量,这也是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先进质态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作用;必须重塑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打造国家发展新优势、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构路径,并从政府凝聚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创造活力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塑

1.1 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表现[3]。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是顺应创新对象复杂性、创新环境不确定性不断提升的历史趋势的结果。在此视角下,创新是在复杂系统内各个要素共同发生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产生和演进的[4]。Etzkowitz的“三螺旋理论”系统性提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三方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从企业单一创新主体向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核心在于各创新主体的知识禀赋和主体功能不同。政府的有效干预[6]、市场与非市场的交互学习[7]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促进组织之间的互动,通过集体学习与知识积累实现创新能力的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员拓展至公共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科技中介组织[8-10]等机构。进一步地,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使得国家创新体系内外部边界逐渐模糊,社会大众对于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需要得到重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11]指出,创新产生于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制度保障等的综合体;现代经济的活力依赖于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创新,呈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向社会拓展的演化趋势。

1.2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从我国创新发展历程视角看,国家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方面提供了关键的机制保障。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后,便成为指导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引领我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牵引下,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各类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以创新驱动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

基于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对国内外环境形势的研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工作新要求,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从“自主创新”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跃升。吴晓波等[12]研究指出,中国成功构建了从政府主导下“产学研”松散联系到“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协同联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演化路径,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面临着重重挑战,如颠覆性技术和原始创新技术水平较低,资金筹集、分配与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与升级等,亟须通过重塑国家创新体系来提升整体效能,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保障。

1.3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重塑要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实现科技现代化为引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13],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4]。因此,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塑包含两个关键方面。

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性重塑。新质生产力本质在于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结合实现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并产生新的、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在新质生产力的质态下,经济范式从自然经济的重复性劳动经济模式向不断创新的“现代经济”形态转变,创新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大众繁荣才能带来国家繁荣,人民有活力才能带来经济活力”[11],即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需要向社会拓展。

二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性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性机制需要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性重塑加以变革与完善。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与之匹配,深化经济体制机制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建立与完善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其中,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畅通国家创新体系网络中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枢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构建“全国一盘棋”的科技体系。

1.4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15]。纵观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形式,逐渐演变为政府与市场共进互补的形式,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此范式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调政府发挥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市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16]。简言之,既有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关系是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本文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关系的基础上,从“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跃升。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关系应从“政府—市场”的二元互动共进范式向“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互动共进范式演变。图1为新质生产力导向下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重塑路径的示意图。

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关系主体从“政府—市场”向“政府—市场—社会”演变的结构性重塑牵引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性重塑。“政府—市场”二元互动共进范式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相互补充与协同,而随着更具泛在性的社会主体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中,三方之间交互的复杂性程度则呈指数级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需要各方发挥其核心优势,形成政府凝聚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创造活力“三力”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运作机制。

2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举措

2.1 强化政府凝聚力: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抓手加强国家公共科技能力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依赖于面向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建设。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下,需要发挥政府凝聚力优势,整合市场、社会的资源与力量,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紧密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总体而言,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研究。第一,基础研究具有战略性。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驱动效应愈发明显,基础研究的转化周期显著缩短,科技创新的竞争愈发体现为基础研究层面的竞争。基础研究为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是实现基于科学的产业创新的根本保障。第二,基础研究具有公益性。基础研究旨在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其成果是开放的且可以被全社会共享。故而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关注社会群体的整体需求:一方面,强调基础研究成果的跨界共享性;另一方面,强调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相结合作为全社会创新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第三,基础研究具有组织性。新质生产力是为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需要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水平,促进形成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并提升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需要充分发挥我国优势制度保障作用和政策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协同,加大政策支持,以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中央级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抓手,推动国家公共科技能力建设。

首先,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关键作用。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由新建的国家实验室和优化重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核心部分组成[17],以使命驱动、任务导向、成体系化为特征。其中,“使命驱动”特征强调,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以国家使命为根本目标,紧密围绕“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要求开展研究;“任务导向”特征是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承担最重大、最紧迫、最核心的国家战略使命与科研任务,力争在形成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突破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成体系化”特征强调,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从单领域实验室建设和单一学科任务导向,向多领域融合、跨学科协同转变,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良性竞争的实验室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嵌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布局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抓手,在有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形成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跨学科知识融通的成规模成体系的新型研发组织。此外,强化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在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是推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更有助于催生我国科研合力。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例,截至2023年10月,其已集聚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9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4所高校、3家新型研发机构和2家央企研发机构,布局落地6个“国之重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14个聚焦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研究平台,并将推动设施平台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全面开放共享,进而推动协同创新③。

其次,明确将中央级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级科研院所的定位是开展使命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长期坚持使命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成为有效衔接大学和企业的创新桥梁,最终发展为一支有担当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于此,需要聚焦“四个面向”,加快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扩大国家科技自主权,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致力于开展公益类科技创新活动。在此基础上,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目标,建立中央科技委员会、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等多主体协同的分级管理体制,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指导制和课题制等科研院所运行机制,构建“使命驱动、治理现代、管理科学、开放发展”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确保我国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能够发挥更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最后,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实现科技前沿突破为导向,发挥其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开展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以及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主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劲,具有雄厚的基础研究知识积累,在牵头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立足“四个面向”,积极融入产学研合作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前沿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进一步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模式的探索,增强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科研团队的能力及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为我国形成科技创新优势力量发挥积极作用。

2.2 激活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企业作为市场重要主体,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企业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能够更好发挥市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优化科技结构和创新要素布局,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益。一方面,企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从事创新活动,企业家的核心职能就是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时刻考虑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具有天然联结科技与产业的动力与能力。因此,实现产业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是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是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重塑的关键。要想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更多担当、更多追求、更多作为,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就须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强化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与其他创新企业相比,科技领军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掌握主动权,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掌握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前文所述,由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中央级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国家公共科技能力建设主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须大力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创新主导性作用,促使其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构建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牵引的中国特色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导向及应用导向科技项目中的话语权。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深海、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均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下企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但对于更多其他的重要产业领域而言,企业参与研究制定相关国家科技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程度不深,在市场导向及应用导向科技项目中的话语权总体偏弱,不利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更高效、更具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立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要求,积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凝练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此外,推动企业通过科技风险研判和预测,开展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与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关键科技领域,产出更多关键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与未来技术,以加快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目标。

再次,不断提升企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导能力。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企业位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位置,只有企业掌握相关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够力避“断链”风险,保证产业链安全;只有企业主导行业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发展成为位于全球价值链顶端的领先企业,才能够激活创新链。换言之,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关键主体,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提升创新链效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着力培育企业的科技创新主导能力,引导企业在“四个面向”的战略要求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先行军”,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具体而言:一是要以科技领军企业为依托,加快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保证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是要积极推进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不断突破传统的组织界限,进一步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则,构建分工明确、互利共赢的上下游企业协作、大中小企业合作、产学研协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力的创新联合体,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改革等方面持续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展。

最后,多策并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均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从体制机制与政策要求视角出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需要为其创造公平、法治、开放的良好竞争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各类企业的具体实践视角出发,需要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需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使其担负起产业链链长的职责,进一步探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体制机制创新。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主动承担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重大任务。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就是确保产业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就是不断产出产业新兴技术、未来技术。同时,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通过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核心能力基础。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支持。民营企业兼具科技创新的灵活性与承受风险的脆弱性。首先,需要从制度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多方面入手[18],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其次,注重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针对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19];另一方面,通过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与激励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最后,要积极寻求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与合作模式[20]。深化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并鼓励其在创新链上开展协同创新,促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下迸发创新合力,取得卓越突破。

2.3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进人民创新的落实

社会活力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也是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以提升的原动力。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逐步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依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激发人民首创精神作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4月30日召开会议,要求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社会活力维度嵌入国家创新体系,能够进一步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社会创造活力来源于人民创新。随着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知识对于创新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Lundvall[21]研究指出,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研发活动,干中学、用中学和互动学习同样影响着科技创新知识的产生与扩散,并强调了学习型经济中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也强调了个体隐性知识的重要性[2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的逻辑起点逐渐转向后熊彼特主义,即科技创新过程中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和价值共创,社会创造活力的践行范式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科技创新亦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创新为了人民、创新依靠人民、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活动有助于发挥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社会创造活力的释放离不开新型创新治理手段。由于创新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创新的非商业性质等特征逐渐凸显,对于创新的治理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管制和市场调控。公共创新、朴素式创新等由人民群众主导的创新以满足人民共同需求或社会性需求为主,创新成果具备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因而可借鉴公地的治理模式对社会创造活力进行创新治理。Ostrom[23]指出,创新治理更多地需要借鉴公地自治的方式。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下创新的无形资源传播速度极快,对于创新公地的治理存在与传统公地治理不同的地方。必须从创新公地资源的权属问题入手,综合运用市场调控、政府干预及公地自治等多种方式,借助区块链等数字化溯源技术,解决产权保护和创新激励等问题;要以创新公地治理为核心手段,形成资源自主、权力自主、关系自主的社会力量共进式增能[24],探索将广大人民嵌入创新过程的价值共创共享机制,保障创新公地有序运行,持续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3 结论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科技人力资源当量、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数量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我国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不成正比的问题依然严峻,亟须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于集聚“政府—市场—社会”的优势力量,保证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运行通畅。具体而言:一是强化政府凝聚力,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不断优化部委协同、央地协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的高效创新体系;二是激活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在创新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凸显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大众创新繁荣推动经济社会繁荣,以人民创新助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强党领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新探索,也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机制基础的关键举措。

注释:

①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② 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③ https://fgw.beijing.gov.cn/gzdt/fgzs/mtbdx/bzwlxw/202310/t20231016_3279539.htm.

参考文献:

[1] 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4(1):3-12.

[2]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

[3] 陈劲.关于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5):479-483.

[4] 陈劲,尹西明.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国企创新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1):19-30.

[5] ETZKOWITZ H,LEYDESDORFF L.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l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Research Policy,2000,29(2):109-123.

[6] 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 London:Printer Publishers,1987.

[7] MALERBA F. 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 Research Policy,2002,31(2):247-264.

[8] WATKINS A,PAPAIOANNOU T,MUGWAGWA J,et al.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ndustry associations in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for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search Policy,2015,44(8):1407-1418.

[9] 曹洋,陈士俊,王雪平.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20-24.

[10] 崔永华,李正风,尹雪慧,等.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路径选择:以学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1(6):101-106.

[11] 埃德蒙·费尔普斯.增长的逻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谈中国经济如何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

[12] 吴晓波,林福鑫,李思涵,等.超越追赶视角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J].科研管理,2024,45(1):1-12.

[13] 刘冬梅,杨洋,李哲.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3(6):1-8.

[14] 尹西明,陈劲,王华峰,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4:1-10[2024-04-20].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

v=HiJCKhV2ch4RIvuhLbN0m3s1PhsAc-rbmqn1nwnKcFMI

SRZsGIgzn_H0FApU07oSTo1ePmlym4kMxpCTIJyC1L8y0j3

nP6-sUat9_vPm-H-ROSr8eSzHju4FBTsggbWuKaLKNrCk

RBY=&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15] 王瑶,郭冠清.中国特色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45(2):41-48.

[16] 季健霞,张慧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政府与市场[J/OL].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8[2024-05-01].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axnrJTP8flwN1xfe1kLMAG_pXtkk6vN_yvlS3-vNtyBo7B_

xaZf3nGAi3AsVW7V0R4vmU1B_4dKB7ihmoAURAENqGf

G5dPI01vmKswrjGT7h2FBWgirzZEeMIO7OFmGaEXtzijssR

0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17] 陈劲.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J].人民论坛,2022(23):24-28.

[18] 刘志彪.平等竞争: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之本[J].社会科学战线,2019(4):41-47.

[19] 张贵.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J].人民论坛,2023(22):48-53.

[20] 王欣,肖红军.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进展、问题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22(5):5-13.

[21] LUNDVALL B.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 London:Printer Publishers,1992.

[22] NONAKA I,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3] 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4] 余敏江,邹丰.让社会活力激发出来:长三角水环境协同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22(1):43-51.

Re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hen Jin1,2, Li Genyi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objective of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s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uman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on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s rank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The strengt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the national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orce has been forme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mbalance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China remains severe. Enhanc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s a top priority at this stage.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and the dema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further unleash the vitality of innovation. The key to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lies in driv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key strategic support for enhancing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the layout and strategic planning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reshape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form a sustainable mechanism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acing the urgent goal of accelerat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layout of productivity throug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eshaping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is involves shifting the core relational subject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rom a dual interactive paradigm of "government-market" to a tripartite interactive paradigm of "government-market-society", thus forming an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at aggregates governmental cohesion,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al creative vitality. Specifically, this includes:①Leveraging governmental cohesion, further perfecting the new national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ent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an efficient innovation system that integrates ministry coordination, central-local coordina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orces.②Utiliz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promoting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echnology-based leading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leadership.③Enhancing social creative vitality, fully utilizing the role of the people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 through the flourishing of mass innovation, and developing social productivity through the people's innovation.

Overal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national system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which organically integrates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is not only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system but also an appropriate measure to promote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endowment. Moreover, it is a key action to enhanc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lay a mechanistic foundation for form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ocial creative vitality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