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作者:李雪霖

2024-03-21 22:23 《经济》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新质生产力 >

打印 放大 缩小






未来产业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
 
《经济》杂志 2024年1期 
 
作者:李雪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当前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和国家未来产业政策指引背景下,各地方加速布局未来产业,积极主动创新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为创造新动能和重塑区域竞争优势竞相发力。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总结全国先行城市未来产业发展创新实践,从分类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未来技术验证和场景建设、以重大赛事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建议。
 
国内先行省市未来产业创新实践
 
以产业园区试点和重大赛事打造区域未来产业集聚高地。一是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未来产业先导区。2022年5月,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地市在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校资源、产业集聚等方面优势,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眼健康等领域,在全省不同地区创建了8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形成特色明显、错位发展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重大赛事探索高端创新资源招引模式。2023年3月以来,上海市和厦门市通过举办未来产业大赛方式,从全球范围遴选和招引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科技创业和成果转化项目及高层次人才,探索以“项目+人才”双轮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其中上海市未来产业大赛目前已有来自全球各地的30个高潜力项目和40位高层次人才入围决赛,成为后期吸纳未来产业关键项目和科技人才的窗口,为高端创新资源落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以研究模式创新、概念验证和场景建设加速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是创新前沿技术基础研究模式,推动未来产业原始创新突破。2023年6月,江苏省聚集计算数学、凝聚态物理等15个基础研究领域,支持前沿类、探索类和攀登类三个重点项目,实行持续稳定支持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项目实施周期内按年度持续给予省资助经费,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决定后续资助力度,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二是开展未来产业概念验证,推动前沿技术前端转化和超前孵化。2023年4月以来,湖北省、杭州市等地区分别通过组建喻越概念验证中心和开展未来技术概念验证赛方式,加速推动前沿技术超前孵化,其中喻越概念验证中心设立概念验证专项资金,对首期验证计划项目给予30万元-50万元专项支持资金。三是创建未来场景应用实验室,加快创新产品市场验证和应用推广。目前湖北省、成都市、青岛市等省市均加快培育和创建未来场景应用实验室,重点面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未来场景应用技术需求,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场景应用实测验证。截至2023年9月,青岛市19家场景应用实验室所在企业累计获得各类融资超24.2亿元,23家企业提出上市计划,有效推动技术和产品市场化。
 
以多主体联合组织形式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体系。一是创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生态主体协同创新。2023年4月以来,上海市聚焦先进核能、合成生物等重点方向加快组建了产业创新联合体,江苏省也正加快创建创新型领军企业引领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的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目前已围绕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建设10家省级创新联合体,共联合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136家,更好促进区域内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组建行业专委会和投委会,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创新发展合力。当前上海市通过组建未来产业投资专家委员会,成立了以“政府+企业+园区+投融资机构”核心的未来产业创投联盟,并聚焦先进核能、新型储能、脑机接口和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先后成立各领域专家委员会,通过汇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力资源,更好把握未来产业前沿方向,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攻关,形成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联动和横向融合,营造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发展环境。
 
以区域协同推动未来产业合理布局和创新发展。一是区域内优化产业布局并形成有效反馈。2023年9月,北京市围绕未来产业六大领域对全市各区明确产业布局,其中北京经开区面向20个细分领域完成17个产业空间部署,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制造,并成立相应专班以服务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门头沟区加快政策落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北京建设未来产业策源高地。二是以联动创新实现地区价值共创。当前深圳市创新发展“飞地经济”,重点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方向,在汕尾市、哈尔滨市、湛江市等多地建设产业园,建立“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产业链条合作模式,在创新研发、小试中试、规模生产等环节形成协同合作,为未来产业区域协同提供参考路径。
 
启示与建议
 
未来产业先导区是汇聚各类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探索发展新模式和示范新机制的试验田,能够有效推动形成“以点连线成面”的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一是围绕“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两条路径,加快构建“产业型”和“赋能型”等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认定管理机制,开展相关评选工作,形成典型经验并逐步推广。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明确本地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培育和集聚一批高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标志性的未来产业园区,并争取将其纳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场景应用融合创新是未来产业新技术迭代升级和新产品商业价值兑现的核心路径,能够有效链接产业供需两侧,推动未来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鼓励相关省市充分发挥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创新资源优势,联合技术交易所等共建未来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场景应用验证实验室等综合验证平台,制定概念和场景验证计划和创新技术转移路径,推动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落地的有效衔接。二是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常态化发布机制,以“揭榜挂帅”方式评选未来产业典型应用场景或优秀案例,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领军企业加强场景供需双方的对接合作,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加速落地。
 
重大赛事活动是营造未来产业良好发展氛围的关键手段,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高端创新资源,能为地方挖掘培育或招引优质科技企业提供新路径。一是鼓励地方开展未来产业领域的全国性、国际性赛事活动,遴选一批创新型企业、标志性产品和优质科技项目,并将优质科技项目纳入省市甚至争取纳入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未来产业培育和招引新路径,营造未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二是发挥重大赛事活动对各类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效应,鼓励企业、高校、园区、资本机构等组建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投资委员会,形成“赛会遴选项目+创投支持项目”联动发展模式,更精准更快速推动优质项目孵化落地和有潜力创新型企業发展壮大。
 
区域协同是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促进各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性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一是指导地方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制定产业布局方案,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空间布局,为未来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差异化发展提供指导。发挥高新区、产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在产业环境和配套服务优势,吸引优质企业和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借鉴飞地经济合作发展模式,鼓励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优势突出的地区开展前沿技术原始创新,与产业基础优势突出和场景应用丰富的地区开展合作,建设小试中试基地和应用场景示范区,构建“原始创新-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场景应用”等环节协同发展模式,形成未来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本文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为李雨凌 彭健)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