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红家书宝库|红色家书的新时代德育价值解读——以湖湘红色家书为例

2024-04-21 21:47 《海外文摘·艺术》杂志  主页 > 大国红 > 红家书宝库 >

打印 放大 缩小






红色家书的新时代德育价值解读——以湖湘红色家书为例


 
《海外文摘·艺术》杂志2022年21期   作者:楚艳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的家信或私人信件,是先辈们与家人、亲朋好友利用文字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斗争年代,革命先烈们将自己的个人幸福放在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后面,他们不惧怕敌我力量悬殊之大,不惧怕工作环境的残酷恶劣,展现了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操,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振兴为奋斗目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爱国情怀。他们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中华民族谋取解放、追求进步的价值底座,这也是新时代引导青年大学生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素材和价值力量。在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都表达着写信者对祖国的忠诚、对长辈的孝敬、对伴侣的深情、对晚辈的教诲,红色家书一方面记载的是家庭琐事、反映人物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折射的是时代的变幻、历史的年轮、教育的思想。这些家书作为情感纽带有助于使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走向学生,让英雄有血有肉,让历史鲜活生动,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利影响,消除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扰,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1]。
 
1 红色家书具有丰富的党史教育素材
红色家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重要史料,它们写于烽火年代,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立志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正确道路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红色家书的内容是家人朋友来往的书信,书信是载体,红色是本质,这些书信多成文于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有着浓厚的红色印记,投射着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投射着新中国波澜壮阔、披荆斩棘的建国历程,投射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的中国奇迹。
 
红色家书铭记着共和国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来之不易。红色家书创作时间跨越了共产党成立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和建设初期,家书的历史背景从革命低潮时期的白色恐怖跨越到红色苏维埃照耀中国,从革命根据地的生机勃勃延展至社会主义建设的如火如荼。裘古怀的家书描述了1930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实行斩尽杀绝的大屠杀,很多在狱中被判重刑或无期徒刑的同志全部被迫害,他发出感慨:“血的经验证明,没有强大的武装不可能实现革命成功,希望党百倍地扩大工农红军。”文立征在家书中控诉误信当局者对日本侵略者“自有办法”的心理,愤慨“偌大的华北已不允许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左权将军在写给叔父的家书中提到了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需要全国持久抗战。袁国平在家书中告知家人,一年多游击队在大江南北共打赢了贰百廿多次的战斗,日本鬼子并不可怕。毛泽东1950年致叔父毛逸民的家书中嘱托:乡里贫苦人民生活困难,烈士家属更加困难,待土地改革后就可能好一些了,那时人民政府也可能给人民以一些帮助,例如贷款等,人民就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段历程随着家书犹如画卷重新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是党史和新中国史课程教育重要的资源之库。
 
2 红色家书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是红色家书创作的出发点和动力源泉,红色家书流传至今,对后代最有教育价值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二者在文化环境上共享,在教育内容上共通,有利于夯实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支柱[2]。
 
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形成的奋斗、担当和献身精神,是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概念最深刻的内涵,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红色家书中每一封信都充盈着爱国的情感、报国的意志和殉国的行动,红色家书的每一位作者都是最坚定的爱国者,他们因怀着“对国家的惟一光明惟一希望”“以殉道者的精神为国家、民族服务”“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他们投身革命的出发点是寻求救国真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信正确的救国道路,视死如归的魂魄是为党和人民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践行。熊亨瀚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说:“虽然人生自古谁无死,余之死,……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含冤负屈而死。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陈觉英勇就义前在写给夫人赵云霄的遗书中:“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这些先辈远离家人,与父母、伴侣、孩子甚至在就义之前都未见上最后一面,家书中有流血有流泪有辛酸有眷恋,唯独没有退缩,这些家书凝结了烈士先驱们斗争精神与革命信仰的魂魄,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最有力的榜样。
 
红色家书里不仅有共产党人以身许国和救亡图存,也有普通民众的爱国之热,小商贩们用窝窝头、烧饼、芝麻糖、哈德门香烟慰问示威游行的学生爱国运动。“谁说老百姓不能管国家大事”,共产党相信人民的力量,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情深,归根结底是相信、激发和唤醒了全体民众的爱国主义伟力,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致,这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够胜利的根本原因。红色家书中展现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也能够成为鼓舞和凝聚新时代新征程中勇克艰难险阻和激流险滩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3 红色家书具有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红色家书作为革命历史的见证,是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补足精神之钙,传承共产党人的根与魂。
 
理想信念表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性和真理性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国共产党战士忠诚信奉和坚定践行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与时俱进,扎根中国大地的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不断创新发展,其时代内涵与中国特色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飞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蓬勃生命力的中国书写,深刻改变了世界。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坚信马克思主义是让中国建立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的必经之路。吴宪猷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嘱咐:“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徐特立致儿媳徐乾信中教导:“革命是严格地选择,毫不妥协和动摇,把握原则。”
 
红色家书中的理想信念表现为坚定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品质,更是行动指南和实践动力。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激励和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才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政治觉悟和行动指南,才能在无数的艰难险阻中保持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屡创“当惊世界殊”的奇迹。弥留之际,罗荣桓交代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毛泽建的遗书中充满着期待:“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
 
红色家书中的理想信念表现为坚定人民立场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石涧湘狱中给妻子的遗书说:“我为人民谋解放,为马克思主义而甘心牺牲。革命尚未成功,还有伟大同志在,我希望你用百折不回的精神达到目的,使人民永远脱离封建和侵略。”钟志申给哥哥的遗书中同样也是饱含坚定的人民立场思想,他说:“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这些人都是舍小家顾大家,把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的解放放在至上的位置,都是坚定人民立场的表现。
 
4 红色家书具有丰富的勤学修身教育内容
红色家书因为家书特性而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质,这种私人、隐秘的特有属性而使得内容真挚,容易共情,新时代下增强红色家书的公共性和流通性,将有助于更多的青年学生从革命先辈的处世经历中深受教育和启发[3]。
 
励志勤学。邓中夏在给狱中妻子的信中就写到,“我已把英文津逮和英文字典送来,我打算还替你选购一批书籍寄来,你要知道: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即使妻子在狱中,也不忘督促保持学习。向警予在家书中直言:“科学是进步轨道上惟一最重要的工具。”任弼时给女儿任远芳的家书中:我想你最好留在苏联继续学习,完成大学教育,然后带着专业知识回国。“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千万要好好保养身体,锻炼体格,是准备担当大事业的前提。”所有对儿女或子侄等晚辈甚至对伴侣的家书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励志劝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革命理论、学习科学知识是个人追求进步的途径,更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严以修身。吴宪猷给弟弟的信中指出弟弟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如暴躁,如面子上下不去,如英雄思想,如封建思想,如看不起人,如不与农民及最下的工人接近,如不注意下事,如不做下层工作,……如工作不努力,及不努力学习、乘暇看书等等,一切均要涤除尽净,方可成一真正的无产阶级者。”罗荣桓常对孩子们讲:“革命干部子女不应当脱离群众,不应当特殊,不要有优越感。”徐特立在1951年9月写给女儿的信中,他说:“政治不在口里能说大道理,而在能和劳动群众站在一起,自己的困难放在第二位,劳动群众集体的困难放在第一位,还要注意国家在建设时期的困难。”刘少奇给儿子刘允若的信告诫:“接受这种批评,改正错误,也并不丧失什么‘面子’,相反,凡是自爱的有自尊心的人,都应当欢迎这样批评。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面子混淆起来。”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的信中批评表舅和自己的亲舅舅杨开智要懂得应该怎样好好为人民服务,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为人民服务。
 
5 结语
红色家书虽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但是其内在精神却永远鲜红和鲜活,永不褪色,家书所蕴含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的使命感,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休戚相关的紧迫感,引导当代青年接过历史接力棒,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涵养自强不息、励志修身的品质等方面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价值。■
 
引用
 
[1] 王葎.照耀百年的理想和信仰之光源自何处——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力量[J].人民论坛,2021(14):74-77.
 
[2] 楚艳鸽,殷宇璐,周良.湖湘传统家训中家国情怀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16-119.
 
[3] 牛绍娜,徐甄妮.红色家书与新时代政德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20(9):17-21.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