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红家书宝库|红色家书涵养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研究(作者:邵艳梅,张岩

2024-04-21 21:33 未知  主页 > 大国红 > 红家书宝库 >

打印 放大 缩小






红色家书涵养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期   作者:邵艳梅,张岩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淬炼而成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革命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43。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主旨和精髓,新时代要继续弘扬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厚植精神基础。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从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基本特质、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维度进行研究[2-6],但通过红色家书研究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内涵的学术成果相对欠缺。本研究以红色家书为载体,深入挖掘红色家书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并探讨其在新时代的弘扬路径,对于保护利用好红色家书、弘扬革命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一、红色家书与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内在耦合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庆、幸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红色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政权叫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革命称为红色革命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红色代表着流血和牺牲,昭示着新生和希望,“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7]。红色家书,是先辈们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与亲朋好友信息往来的书信,记载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红色家书区别于普通家书的关键之处在于:从时间范畴看,红色家书发端于20世纪初,延续至改革开放,典型书信主要集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内容范畴看,红色家书不仅包括革命先烈的家信,还有遗书、“自由书”、“表白书”、就义诗等,内容议题涉及革命理想、家国情怀、人生感悟、时局评析、生死态度等[8]。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践中艰难探索的精神写照,是对共产党人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崇高政治品格的凝练与升华,集中体现了革命文化鲜明的理论品格,是贯穿革命文化始终的精神主线[9]。“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发展的革命精神,是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10]33,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与“魂”。红色家书呈现出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和民族大义,折射出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等精神品质,生动诠释了革命精神的内涵。
 
(一)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革命精神之所以经由百年生生不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站稳人民立场的精神产物,例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焦裕禄精神,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等都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写照。纵观一百多年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紧紧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并以此为精神根基,走好新时代长征之路,答好时代问卷。红色家书记录了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取向,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立场,鲜明体现了红色家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例如,沈志昂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们应该以群众利益为自己利益,以群众生命为自己生命。”[11]70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赵万年,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我们得把这个大家弄好,使得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大家幸福快活。”[11]297由此可见,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弘扬革命精神,既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又要牢记历史,尤其是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人民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把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相结合,能够坚定受教育者的人民立场,培养受教育者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二)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在内涵上具有相通性
革命精神淬炼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书写着共产党人在艰难探索中砥砺前行的精神品质,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本色、精神品格、思想风范。革命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主旨,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抗战精神,顾全大局、敢于牺牲的长征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精神的内涵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展开,涵盖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抗美援朝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大庆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革命精神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蕴涵着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团结互助、迎难而上的抗击“非典”精神等;新时代的革命精神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的企业家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等。由此可知,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崇高追求为精神主线,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为精神滋养,以忠诚于党和人民为政治定力,是指引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密码。红色家书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革命精神一样,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真实呈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畏牺牲、面对挫折无所畏惧的崇高境界。红色家书包含了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如江竹筠在给谭竹安的信中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12]395聂荣臻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表明:“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13]12可以说,红色家书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红色家书,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
 
(三)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在育人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品格、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的集合体,体现着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品格、精神气质、精神气派,革命精神的价值通过革命精神教育得以真正发挥。革命精神教育以满足个体精神发展为目标,为个体精神发展提供先进的精神文化资源、社会化的行为价值标准、充足的精神动力,革命精神教育以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鼓舞人,以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塑造人,以更好地实现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红色家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与家人沟通情感的重要桥梁,在新时代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红色家书中蕴含的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怀、道德操守和价值追求,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最终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子女和晚辈们的家风家教上,老一辈共产党人要求青年一代树立远大理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为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刘少奇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我们希望你能决心做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雷锋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能够真正继续承担起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14]159在个人品德修养上,老一辈共产党人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罗荣桓在给女儿信中劝诫她不要抱有特权思想:“你爸爸廿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作官,更没有财可发。”[14]26革命先辈们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子女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子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由此可见,红色家书和革命精神的育人目标是同一的,都是通过规范、教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实现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红色家书文本充分反映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内涵
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的集中体现”[15],红色家书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凝聚着共产党人舍生忘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是贯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主线。以红色家书为载体,挖掘其中蕴含的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内涵,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伟大革命精神,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一)崇尚大义、胸怀大我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他对社会责任、对国家前途命运所展现的使命担当”[16],是一个人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认同感与责任感,体现了人们荣辱与共的集体意识和价值信仰,是凝聚民族精神、动员人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17]红色家书流露的共产党人的情感纯粹而真切,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念、夫妻之间的伉俪深情、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等等。然而,在关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面对国家大义,中国共产党人毫不犹豫舍弃“小我”,奋不顾身投入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中。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时心中时刻牵挂祖国,1921年他在给表哥的书信中指出:“吾国今日最大之患,为产业不兴,教育不振。吾国立国本以农,然今日之急,又非工农兼重不为功。”[18]31关向应在去苏联学习之前给叔父的信中也谈道:“奈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爰本斯义,愿终生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牺牲家庭,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12]276面对母亲的责备与不理解,冷少农在回信中委婉劝导,父母长辈们不应把儿女局限于家庭,要鼓励他们为社会作贡献,为劳苦大众谋利益、除痛苦。冷少农的回信字字饱含爱国之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赵一曼临危不惧,在留给儿子的绝笔书信中提醒儿子牢记母亲为国而死,希望他长大成人后继承父母遗志,拯救人民于水火,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这些质朴深情的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间大爱,透过红色家书,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家为国的家国大义,深切感受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他们以拯救处于水火之中的劳苦大众为己任,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使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大义凛然地舍“小家”为“大家”,体现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责任感。面对时代赋予的重托,新时代青年更要厚植家国情怀,在砥砺自我中勇攀高峰,在肩负时代重任中行胜于言,在真学实干中成就自我,以实际行动回应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二)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艰苦探索中孕育的精神形态,是共产党人“跋涉千山万水始终初心如磐的精神之根、立志千秋伟业恰是风华正茂的使命之魂、历尽千锤百炼永葆蓬勃生机的力量之源”[19]。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革命先驱们无论面对任何挫折都始终迎难而上的精神力量,也是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精神面貌。百年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救劳苦大众于水火,无数共产党人义无反顾投入民族解放运动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源泉。红色家书记录了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历程,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的血汗和生命,体现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拼搏奋斗精神。红色家书中的奋斗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左权在给叔父左铭三的信中写道:“我军已准备着以最大的艰苦斗争来与日本周旋,因为在抗战中中国的财政经济日益穷困,生产日益低落,在持久的战争中必须能够吃苦,没有坚持的持久艰苦斗争的精神,抗日胜利是无保障的。”[20]77毛泽东在致朋友陈瑾昆的信中写道:“人民战争是发展的;惟艰苦奋斗,尚须付以数年时间。”[21]263二是不怕牺牲的忘我奋斗精神。黄竞西在狱中给岳舅的信中表露了自己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劝导亲人不要悲伤,自己为党牺牲,无上光荣。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沈尔七,在给母亲的信中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抗日救国牺牲一切甚至献出生命的决心。三是上下一心的团结奋斗精神。时任八路军某部团参谋长的李育才,在给父母的信中描述自己狱中情景:“有了吃的他们不吃也得拿给我,大衣他们不盖也让我盖,那样好我心如何能下去?最后有福有罪都是大家的事了。”[22]31被捕后,虽然自身难保,但革命者们相互扶持、相互照料,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在给妻子的信中劝诫妻子要多帮扶同志,与同志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从艰难困苦中一路走来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流淌着英勇奋斗的红色血脉,这一血脉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动力源泉。正是凭借着这种奋斗精神,共产党人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勇于胜利。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更要“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3]14,增强和提高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
 
(三)对党忠诚、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
一百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人民解放,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把信仰融入血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无数次于考验中胜利、于绝境中求得生存,依靠的是共产党人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在生死关头,他们视党的利益为第一生命,表现出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面对敌人的严刑和逼降,方志敏誓死不屈,他慷慨激昂地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24]107正是无数个像方志敏一样忠诚于党、不惧生死的共产党人,书写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光辉篇章。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钟志申,在写给哥哥的信中明确表露了自己为革命事业准备随时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22]59。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愿庵,在就义前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现在是准备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了我一切的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的党。”[11]98新四军重要将领袁国平,面对岌岌可危的大革命形势,在信中对母亲提到:“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12]145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面对敌人的威胁,无数革命先辈们毅然决然地为革命赴死、为真理就义,呈现出革命者们凛然的民族大义,反映出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种为革命事业、为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后来者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45。新时代,要牢牢树立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忠诚奋斗的坚定信仰,向英雄学习、向革命先辈们学习,把握时代脉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中勇毅前行。
 
(四)追求真理、坚守理想的坚定信念
追求真理就是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追求真理、坚守理想是共产党人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鲜明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又一独特的思想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5]15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在理论武装中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为理想信念奋斗是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崇高追求。品读红色家书,回望百年党史,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的钥匙。红色家书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认同并追随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左权给妻子写道:“我完全赞成你在延学习一时期,增多马列主义理论的修养,以便将来的工作。”[20]48王若飞在给舅父的信中提到:“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26]101这些都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无限认同。二是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社会实践,为共产主义奉献终身。韩子重对父亲提出了“走”,在信中他写道:“我要求一个合理的社会,所以我提起了走。我过不惯这样不生不死的生活。西北,是一块开垦中的新地。我们该去那里努力。我们要在努力当中去寻求自己的理想。”[22]28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以韩子重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放弃了做官享乐的生活,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三是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夏明翰在狱中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12]157冀鲁豫独立旅副旅长查茂德,在给妻子的信中也充分表露了无产阶级革命一定会成功的美好愿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他们用生命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之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要让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基因融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三、红色家书涵养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弘扬路径
红色家书铭记着中国百年来苦难与辉煌的历史记忆,描绘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映照出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弘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要重视红色家书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红色家书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拓宽红色家书传播渠道,推动红色家书革命精神的生动化展示和生活化传播,实现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的代代传承。
 
(一)保护利用红色家书,深挖革命精神内涵
红色家书是革命历史的最好见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信仰,体现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怀和国家大义,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红色家书,深挖其中蕴含的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内涵,有助于丰富红色文化基因库,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1.加强红色家书的保护和利用
 
红色家书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和教育引导价值,但由于保护不当、重视不足等原因,诸多革命先辈遗留下来的红色书信未能得到有效保存和利用。鉴于此,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出台红色家书保护和抢救规划,同时发挥文物局、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机构的主导性作用,组织专业团队,调拨专项经费,积极修缮、抢救破损严重的红色家书原件;还要加强红色家书资源普查工作,通过拍照、扫描等方法建立红色家书数字化采集保存机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学校要重视红色家书的利用,通过红色家书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红色家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术整合、方法拓展、环境优化等,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2.深挖红色家书的革命精神内涵
 
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在共性特征上,红色家书内容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以及对祖国的忠贞热爱,是共产党人躬身践行理想信念的典范。在个性特征上,不同红色家书诞生历史节点不同,作者性格特征也不同,因此,红色家书精神内涵呈现出相对独特性。深挖红色家书的革命精神内涵,一方面要充分考证家书作者身份,调查家书写作背景,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解读红色家书革命精神内涵,防止红色家书革命精神内涵解读机械化、单一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实,把红色家书中呈现的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发挥红色家书中革命精神在现实中投射出来的榜样作用。例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最美逆行者”钟南山院士、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等,用现实的榜样力量鼓励人们动态感悟红色家书中革命精神内涵,自觉厚植革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之中,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二)利用红色家书加强教育教学,强化对革命精神的思想认知
把红色家书融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家书蕴含着共产党人热忱的爱国情怀和家国大义,彰显了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这些都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学校要推进红色家书进教材、进课堂,将红色家书资源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化学生对红色家书的思想认同,从而强化对革命精神的思想认知。
 
1.推进红色家书纳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
 
在学生群体中传承、弘扬革命精神,一是要把红色家书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相结合,在思政课教材中增设红色家书内容,将红色家书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例如,可以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穿插相关图片,将红色家书鲜活生动的故事与生硬枯燥的教学理论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感悟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二是要注重收集整理已经出版发行的红色家书著作,搜集挖掘保存在纪念馆、博物馆的零散书信,把红色家书中呈现的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统编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群体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理论认知。
 
2.推进红色家书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革命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必须创新教学载体,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将红色书信与大中小学思政课相结合。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红色家书与思政课之间的契合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党史国情教育,把红色家书素材穿插到思政课教学中,利用一封封鲜活的红色书信,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感染力。例如,在思政课教学中,大中小学教师可以把诵读红色家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开展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真正感悟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自觉厚植革命情怀。二是将红色家书蕴含的革命精神教育元素融入大中小学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学好理论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红色家书呈现出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迎难而上、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把红色家书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弘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有助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3.开设红色家书相关选修课
 
设立与红色家书相关的选修课程,要与新时代大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需求,提高课堂自主性和自由性。在选修课内容上,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在教学形式上,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将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革命精神贯穿到相关教学中,增强课堂感染力;在课程考核上,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例如,鼓励学生完成书面感悟总结,举行现场分享活动与演讲等,将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以不同的观点形式展示出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推进红色家书教育实践,提升传承革命精神的行为自觉
实践是升华理论的重要途径。弘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除了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开展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27]强调了实践对于青年成长的重要作用。而红色家书作为革命先辈们实践探索的成果,真实再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怀。因此,要加强红色家书的实践教育工作,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提升红色家书革命精神教育实效性。
 
1.创建红色家书学生社团
 
社团组织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利用社团组织的强大影响力弘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社团成员要积极宣传红色家书内容,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红色家书学习队伍中;学校要给予社团支持,鼓励社团成员承办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红色家书熏陶;各学校之间可以举办红色家书相关知识竞赛,在比赛中感悟革命精神,让红色家书文化深入人心。
 
2.积极参与红色家书实地调研
 
红色家书涉及历史旧址、博物馆、革命先辈故居、烈士陵园等实地场所。通过参观调研,讲述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了解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写作环境及历史背景,身临其境感受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品质,更加深刻地认识红色政权、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通过对红色家书作者的后代或者编著红色家书相关著作的学者展开访谈,感受更为直观的教育场景;学校可以设置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调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研,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参与,感悟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所秉持的理想信念、付出的艰辛努力,实现对红色家书理论认知的突破,在学思践悟中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提升传承革命精神的行为自觉,激励学生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中。
 
3.打造红色家书教育特色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28]红色家书中呈现的革命精神与红色资源紧密联系。以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为导向,加深与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共建合作,通过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化教育基地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红色家书特色教育基地,在实践中触发真情实感。在红色家书教育基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走革命之路,聆听红色家书故事,近距离参观老一辈共产党人遗留下来的亲笔书信,从中充分体会革命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红色家书革命精神的弘扬者。
 
(四)拓宽红色家书传播渠道,增强革命精神影响力和感召力
媒体是传播红色家书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促使信息加速传播,弘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应充分运用媒体,依托网络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拓宽红色家书中革命精神的覆盖面,提升革命精神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扩大红色家书传播覆盖面,提升红色家书与革命精神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利用学习强国、抖音、快手、B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有关红色家书的微视频和文章,激发受众对红色家书的兴趣。例如,贵州大学求是学院推出的“求是红色家书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红色家书朗读活动;设立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网站,将红色家书相关内容呈现在网站上,包括红色书信原件、红色家书作者简介、红色家书写作场景等,网民可以通过网页浏览红色家书相关信息,从而扩大革命精神影响的受众范围;利用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推动红色家书与声音、图像、场景等有机结合,重回老一辈共产党人提笔落字场景,实现跨时空对话,提高红色家书可视化程度,让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二是发挥传统媒体正面宣传作用,实现报纸、广播、电视三者协调联动,扩大红色家书和革命精神的影响力。相关报纸可以设立红色家书专栏,定期刊发共产党人的红色书信,并定期投递到每家每户,唤起受众情感共鸣,增强革命精神影响力;电台广播可以每天定时播放红色家书诵读音频,用声音的力量感染受众。例如,江苏省广播电视局上线的“初心——红色家书”系列专栏,选取了三十余名革命先辈的红色书信,通过广播音频的方式,展现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精神品格;利用电视媒体承办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红色节目,充分发挥综艺节目的感染作用,相关综艺节目可以邀请红色家书作者后代朗诵红色家书,借助电视媒体的作用,使观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洗涤,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共产党人的道德操守与革命情怀。
 
四、结语
红色家书呈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承载着超越时空的精神信仰,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红色家书都是最珍贵的红色资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红色家书,感悟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锤炼意志品质,不仅能够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要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家书物质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红色家书的育人实效,用革命之火、精神之光激励后人,将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