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红色家书的热望与希冀
‘’
《记者观察》杂志·中旬刊 2023年6期 作者:崔丛丛 李玮 张芳
《记者观察》杂志·中旬刊 2023年6期 作者:崔丛丛 李玮 张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河北日报》重磅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循着家书访家乡”全媒体报道,从河北省党史资料中精心挑选出了11封红色家书,以图文视的形式走进红色家书背后的英烈,以全媒体形式解读、诠释红色家书精神,用新时代幸福故事、奋斗故事回应英烈的热望与希冀。
从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河北在中国革命史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
走进历史深处,感悟
红色家书价值内涵
家书是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红色家书传递着峥嵘战争岁月对亲人的纪念和牵挂,承载着那个年代的特殊价值。
从河北省党史资料中精心挑选出的11封红色家书,有战前临别对妻子的低语,有牺牲前对刚在狱中降生女儿的期盼,有的浸满妻子的眼泪,有的是因上战场对双亲的嘱托和安排,或是工工整整写在红色信笺上,或是随手找到的小纸片。有的因年代久远,字迹漫漶,有的只剩下印刷制品,也已泛着旧色。寥寥数语,但其真挚的情感,读来令人感佩、久不能忘。
记者走进历史深处,在家书的一笔一画中感知英烈对党、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与坚守,党心如磐。“愿在党的整顿三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1942年,左权生前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还在与妻子分享,要紧跟党的步伐不断进步与成长。“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1929年,赵云霄牺牲前在狱中写给女儿的绝笔信中坚定告诉刚出生的女儿,她的父母是共产党员,绝不脱党,绝不写悔过书,绝不会背叛信仰来换取自由。“儿为无产阶级及中华民族的解放,终身献于革命事业。”1940年,史钦琛告诉母亲,他年轻的儿子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奉献终身。一封封家书,呈现了革命先辈对党的无限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形象,字里行间流淌的那份浓浓的爱党、爱国情,凝聚成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血脉,推动我们砥砺前行。
记者走进历史深处,在家书中感受英烈身上那种强烈的骨气、志气和义无反顾、无所畏惧的精神品格。“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陈觉早已对他和赵云霄的人生做出了义无反顾的抉择。“我这次决心到前方,要与我们当前的敌人搏斗,拿出最大决心和牺牲精神与人民立功。”查茂德接到部队要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不顾伤痛主动请战,义无反顾,冲上前线。孔繁蕤在狱中仍不失报国之心、奋斗之意:“如果不死的话,要好好地为大众的利益去干一番”。左权告诉叔父“恐十年不能回家”,他的一生“将全力贡献革命”,他告诉母亲当下的战况:“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他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毅然决然地为革命赴死的决心和不取得胜利绝不放弃的顽强奋斗意志,这种革命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和感染后来人的革命热情和奋斗意志。
记者走进历史深处,在家书中感受英烈们在“大我”之下的“小我”,对亲人、对朋友、对家人的不舍、亏欠和眷恋。“启明我的小宝贝: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短短600余字的家书,赵云霄深情呼唤女儿“小宝宝”十余次,满是对女儿的心疼、不舍还有期盼。参加过长征的河北籍最高级别红军将领董振堂最后一封家书是嘱咐家人“切记切记”“来日家中若遇兵匪大灾大难,万望投奔山西讳升堂兄处躲避。”查茂德即将奔赴前线,与妻子道别:“喜如妹:我俩又要短期之分开了,这是我们的敌人给我们的分开之痛苦……希望你好好抚养丰丰小儿,小女雪,长大完成我未完之事……”与妻子经常分离的苦楚,对小儿、小女的挂念,以及革命事业传承的嘱托跃然纸上。家书中除了理想信念也满是孝老爱亲、怜爱妻儿的柔情,是英烈们内心深处最朴实、最直接、最真情的表达。在当下看来,家书的内涵价值超出英烈的“小家”,饱含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具有深厚的涵育家风的教育传承价值。
记者深入了解红色家书的丰富价值内涵,感知、体验、触摸历史的温度,才能在笔下见真情、见力度、见深度,将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讲好党的红色故事
一封红色家书,就是一个党的红色故事。红色家书记录了先烈与家人言情、说事、明志的历史和伦理内涵。想要讲好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采访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如采取何种形式报道、需要采访哪些素材、稿件如何布局等等,都需要深入的讨论和规划安排。
于历史大框架下看红色家书
这组红色家书报道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循着家书访家乡”专栏形式在“五四”当天开始刊发,整体的策划、形成、发布于2021年,旨在将其放在建党百年的宏大歷史背景下,回望河北党史中家书作者的革命来路,红色家书中的感人故事教育人、鼓舞人,让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丰富了建党百年精神内涵,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循着家书访家乡,动态讲述红色故事
如何讲好家书背后的故事?采用何种形式在众多红色故事中讲得更加深入人心,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年代久远、保存程度不同、英烈被宣传和大众知晓的程度不同,与家书有关的材料保存不同,每篇家书稿件都要细细打磨,“因篇制宜”。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保障红色家书新闻宣传报道的客观、准确和真实,讲好党的红色故事,报道要强化实地采访功能。要求尽可能地深入现场、深入实地,去到与家书有关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地,与家书有一丝丝联系的地点也不放过。这11封家书,每篇字数都不多,与之相关的史料也不够丰富,要讲好故事,还要尽可能多地采访还在世的亲历者、知情者,尤其是家书作者的后人、亲人等,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思考、提升形成故事。这组报道在把红色家书确定为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以后,经过再三甄选采用了“循着家书访家乡”的形式,来讲述家书背后的红色故事。“循着家书访家乡”,顾名思义,由记者梳理家书中的细节,跟随家书中的内容情节、地点、人物,带着家书去到家书作者的家乡。为了这组报道,十几位年轻记者沿着红军战斗过的足迹,寻找与家书相关的蛛丝马迹,奔赴北京、湖南、安徽、厦门……9省(市)亲身体验、实地感受、考察数天,行程10万余公里,寻访烈士后人、亲人、乡亲近百人,再由记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成稿,历时近两个月。
以本人的采访历程为例。从浩瀚的党史中选出十余封家书后,由各个记者自己挑选契合的家书。11封家书中,有省内也有省外,我想既然要外出采风不妨远些,但是看到查茂德烈士的简介后,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他的家书不长,短短篇幅中尽是他对信仰的坚定,他告诉妻子将“拿出最大决心和牺牲精神与人民立功”,当时他不过28岁,跟我同龄,很难想象他写下那封信时,脸上该是怎样的神情。记者先是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他生于安徽一个小乡村,而青年最青春的时光战斗在河北,最终牺牲于河南。于河北这样有缘分的英雄、信仰如此坚定的小将怎能不让人好奇?
记者的第一站去的是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它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我在烈士纪念堂内看到了查茂德烈士的一部分遗物和家书,前来参观纪念堂的民众络绎不绝,当日烈士陵园松柏苍翠,阳光普照,“他静静地沉睡”在烈士墓群,红色血脉正于这无声处静静流淌。唯一遗憾的是我在这里只是找到了一些简单的史料。
当我乘高铁从石家庄南下安徽霍山时,不时望向窗外,一路上麦田变水塘,河流越来越多,景色越来越翠绿,感受着南北的环境差异,想象着当年查茂德从南上北是否也被这些景色吸引。在安徽省霍山县的“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的家书情怀展厅中,查茂德这封家书以沙画影像的方式呈现在受众眼前,当地的中小学生驻足凝望,久久不肯离开;记者跟随查茂德的侄子查芳林回到查茂德的老家诸佛庵镇大岭村,在他的故居听查芳林回忆长辈讲的伯伯的革命岁月,听大岭村党支部书记韩邦炎讲村子里这些年推动毛竹、茶叶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脱贫致富的故事,正如村里文化墙上所书的查茂德家书,“无产阶级的革命一定会成功的”“穷人一定要翻身”。倘若不曾去过现场,很难想象出查茂德烈士的精神在新时代将以这样一种新的形式传播、传承,如果没有采访到查茂德的亲人,也将无法获知更多家书背后的深情厚谊。
挖掘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不光是为了纪念和缅怀,更需要的是传承和发扬。报道以“循着家书访家乡”这样的方式进行和呈现,记者跟随家书作者去到与之相关的家乡、纪念地,一路行,一路采访,一路看变化,不断挖掘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体悟英烈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回去整理写稿时,记者首先要以现在的时间梳理历史线,以当下的发展讲述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赓续和绵延、传承,感受红色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
史料如何生动再现?全媒体报道《青春的追寻——循着家书访家乡》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融合报道,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更加快速地传播开来,将受众带入到家书故事发生的场景中,高度还原家书内容。新技术、新渠道让红色故事的宣传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
《青春的追寻——循着家书访家乡》在河北日报报纸头版开栏,陆续刊发系列稿件,稿件以2000字以内的通讯体裁,以家书中的故事以情动人,避免说教。每篇稿件配发烈士图片、家书翻拍、纪念地场景、家乡新变化场景,以及视频的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跳转到河北日报客户端平台、河北日报电子报,观看网端“循着家书访家乡”专题下完整的、系列的融媒产品,力图以新技术将纸媒的传播效果扩展到最大。此次报道以一个文字记者和一个摄影记者搭档工作,摄影记者到采访地现场拍摄家书、烈士遗物。以镜头记录文字记者采访的过程,聚焦家书亮点,展现烈士事迹、家乡新变、后人和亲朋口述对英烈的认识,3分钟以内,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新时代红色家书的传承,让年轻的心与红色历史交融,整个作品是对红色家书中的英烈的嘱托的回应。图文视制作完成后,与报纸同步在集团新媒体客户端、新闻网、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平台同步推送。
以情动人。文字报道侧重展现家书作者的真情与热望,以最为感动的一小段引入英烈的故事。“儿辈就学各项费用,其责任本应由予负担,以尽为父义务。只因时运未至,且不肯违心作事,以致数载奔波,不惟少过家门,即外边亦无正当休止处所……”江浩为反对北洋军阀斗争,遭受通缉排挤,生活十分困难,连子女的教育费用也无法供给,他对妻子愧疚不已。革命者也是人,也有亲人要抚养,也要生存。他的愿望不过是等到国家安定后,“营一商工之业,则仰事父母,俯畜妻子。”“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一切骨肉亲戚朋友无暇顾及辞别……救国才能顾家,国亡家安在!”山河破碎后,高捷成烈士将个人身世浮沉的悲愤化为力量,投身革命救国洪流,“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
以景动人。短视频记录家乡新变化,回应红色家书希冀。雷烨烈士生前写信寄望妹妹:“努力做事、努力求学”一文的视频,开始以无人机大广角展现金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记者带着鲜花去到金华烈士纪念馆,烈士的雕像直立挺拔,他的名字镌刻在墓碑上,他在当代以新的形式被人们记在心中。无人机镜头下的金华纪念馆广场的五角星熠熠生光。纪念馆中,镜头中的讲解员深情的音色一下将受众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雷烨烈士当年冒死用相机留下了历史的铁证,如今我们的青年记者用着新时代的相机再现当年在冀东从事摄影采访最早、报道成绩最突出的前线记者的烽火岁月。这不仅是一次红色家书故事的报道,更是在报道中对年轻记者党性的锤炼和洗礼、红色血脉的传承与弘扬。
今昔对比。图片统一选取三张,肖像、家书、家乡,直观展现家书全貌、作者的样子、新时代家乡的面貌。雷烨的照片选取的三张,一是他留存下来的唯一家书,一是他的肖像照,選取的是他笑着看向远方的照片。一是摄影记者航拍雷烨烈士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新后项村。三张照片穿插在稿件中,使文字说明更有力度,让我们对雷烨烈士的认识更加深刻,对那段历史更加了解。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暗黄的家书与色彩明媚的家乡今昔对照,说明烈士在家书中的关切和希冀在新时代一一实现,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5层高的新楼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后辈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努力做事、努力求学”,继承他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