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诗海酒典| 解读《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作者:张娟娟 栏头署书点睛导读 惠民 乔杨

2024-11-25 21:2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观察 > 酒业经济 > 大国美酒 > 诗酒大国 > 诗海酒典 >

打印 放大 缩小





解读《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作者:张娟娟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者用洋洋洒洒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从兴盛走向落败的全过程。正是因为《红楼梦》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引得无数学者竞相对其进行解读分析。而笔者在此也想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进行深一步的阐释和探究。据史料记载,我国自上古时期就有了酒,可见我国酒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言:“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酒在《红楼梦》中经常可见,是豪门贵族不可或缺的社交之品,饮酒的方式和文化也展现了不同人的品味及涵养,是当时社会中所称的高雅文化。

一、借酒描绘丰富的社会形象

古酒香味弥漫,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品酒的方式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饮酒可以是独饮、对饮,再者是群聚而酌。独酌常是花间一壶酒,独饮满黄昏,比如焦大独饮,没有李白独酌的那般雅兴,只是借酒消愁,独自饮。对饮在《红楼梦》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贾雨村和甄士隐的对饮,那般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群聚而饮则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把酒话桑麻,在《红楼梦》中主要表现在家族聚会上。这三种饮酒方式都借酒再现了《红楼梦》中人的生动形象,展现了社会人的众生相。笔者将在下文中做出具体阐述:

1.独饮焦大

焦大是《红楼梦》中一个不会掩藏情绪之人,常借酒发疯,借酒骂人。比如,在第七回中他就借着酒兴大骂,主要暗讽了贾府内部的肮脏勾当和对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不满和反抗。焦大醉骂客观上反映了他是心直口快,不愿意屈从于封建统治现实,却没有勇气反抗,只能借着酒兴抒发心中愤懑。焦大是当时社会上受压迫的人的普遍形象反映,内心的压抑和愤慨与现实的无奈产生不可消除的矛盾和冲突。

2.纨绔子弟宝玉大醉

宝玉在第八回中去薛姨妈家做客,后来在饭桌上喝酒喝得醉了,回到绛芸轩却因酒还未醒就大发雷霆,拿着乳母出气,扬言要赶走乳母。纨绔子弟的倔脾气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3.“群芳开夜宴”

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姑娘们丫头们主子们群聚而饮,大家都喝得尽兴,大醉之后主仆同眠,酒醉使人们抛开了理性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实现了短暂的平等。这是当时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却只有在酒醉之后能够实现,这也是对当时封建等级社会的讽刺。

4.熙凤醉酒

在四十四回中,贾府为王熙凤庆生,熙凤醉酒之后大闹,胡言乱语讲了许多压抑在心中的话,群丑毕现,王熙凤的一番醉语揭露了贾府中生活的杂乱无章、勾心斗角。

《红楼梦》借酒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形象,有借酒消愁的,有饮酒助兴的,也有酒醉撒泼的……《红楼梦》里的酒味人生,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

二、展示了丰富的“酒文化”内涵

曹雪芹关于酒的如此丰富的知识与他早年富贵的生活密不可分,后期贫寒的生活也难改嗜酒如命的习惯,仍然“举家食粥酒常赊”。因此,在《红楼梦》中隐含着丰富的酒文化内容。

1.酒类多样

《红楼梦》中酒的种类多种多样。据统计,其中关于酒的名称就有二十多种,如赏花酒、祝寿酒、践行酒、祭奠酒、惠泉酒等。比如,在第十六回、六十二回中就提到了惠泉酒,惠泉酒名自于江苏无锡的惠泉,该酒色白味清而烈。在黛玉所作之诗之中也常提及酒,比如她提到的金谷酒,宝玉在餐宴上也常命奴婢去取酒,比如合欢花浸过的烧酒。另外,在《红楼梦》中也有对洋酒的描述,那时候的洋酒主要是葡萄酒,在贾府主要是宝玉经常饮用,由此可见,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为大多数的贵族家庭接受。又比如,在六十三回中为给贾宝玉祝寿,饮用绍兴酒,也就是俗称的“黄酒”,该酒产于浙江绍兴,因此而得名。《红楼梦》中的酒类丰富可见一斑,不同的节气和聚会有不一样的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也可见贾府对饮酒的考究。

2.酒令繁多

“分曹尊一令,射复听三宣。般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由此可见贾府中酒令的盛况。据统计,《红楼梦》中写酒令盛况的有六处,分别在二十八回、四十回、六十二回、六十三回、一〇八和一一七回。这几回酒令活动多发生在生日宴会上和人较多的群饮上。酒令是当时一种饮酒助兴的娱乐游戏,它要求推举一位令官,剩余的人要求轮流说诗,违令或者失败的人就要被罚饮。正如鸳鸯所言:“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鸳鸯本是大家闺秀中的淑女,在这样的酒令活动中也活跃了起来,可见酒令在当时氛围营造中的作用。在鸳鸯的话中,我们看到“无论尊卑”这样一句,这是对严密的封建等级观念的一个挑战,是对礼俗贫贱约束的反抗。酒令游戏中没有高低贫贱之分,无论是王公贵族公子小姐,抑或是乡间农舍的庄家闲人,也可以拜拜酒令,为饮酒助兴。不同的人在酒令游戏中各有千秋,比如宝玉的酒令悲秋喜乐,黛玉的酒令则多为伤感怀情。酒令丰富了饮酒的乐趣和内涵,也为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增色不少。

3.饮酒话诗

酒的香醇总是会勾得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李白就有斗酒诗百篇一说,《红楼梦》中也不例外。《红楼梦》中也常把酒与诗相融合,创作出溢满酒香的佳句。比如在六十二回中,史湘云的醉梦话诗:“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又如贾宝玉所作:“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三十八回《访菊》)探春的《簪菊》写得也颇为精妙:“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再如林黛玉的悲愁情伤:“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筋”。她的“酒尽情犹在”总是会牵扯出读者对她的怜惜之情,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即使最终“空剩雪霜痕”,这样一位悲情的女子在读者心中总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她的怜惜之情也难以化解。小说中伴酒而作的佳句不胜枚举,透过这些句子,笔者看到偌大庭院中的喜怒哀乐,宴席上的欢声笑语、宴席散尽后的悲凉空寂,这样一些诗词佳作将酒的文学艺术烘托得更为明显,酒的芳香馥郁在《红楼梦》中百转千回。

三、“酒”与作者的心灵交融、艺术表现

文学艺术创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在载体,《红楼梦》也不例外,“酒”这一文学艺术形象就巧妙地将作者内心与外界联系起来,体现了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就是在饮酒闲谈之中展开的,具体说来,便是作者在开篇中讲述的贾雨村和冷子兴的饮酒对谈,他们的这段对话就犹如电影的开场镜头,与小说的整体轮廓相匹配,并且推动情节的展开。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醉酒是整个情绪系统的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是为追求一种解除束缚、复归原位自然的体验。”由此可见,在酒醉的状态下人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心声。《红楼梦》中人物的酒醉状态描写也伴随大量心事的吐露,或者是内心压抑情绪的释放。在笔者看来,酒醉状态的自我披露也是作者自我情感的婉转表达,在封建制度的强压下,言论并不自由,尤其像曹雪芹这样经历家族由盛而衰的人,受到的限制和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无奈更为强烈。因此,在酒醉的情形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无奈是他们释放内心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曹雪芹还是高鹗,都对饮酒有着一种特殊情感,在酒醉的世界里创作出溢满酒香的文学巨作。

醉眼看世界,看似模糊,实则清晰明了,抛开了现实中的束缚和伦理道德约定,用全新的角度审视整个封建社会。曹雪芹的酒后人生千姿百态,不仅在《红楼梦》中,在他的诗词佳句中也有所体现。“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他在《红楼梦》里展现出来的文学艺术创造天分更是让笔者叹为观止。曹雪芹嗜酒成性,正是在酒的世界里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将他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体验都融入了小说当中,体现了酒的艺术性、文学的艺术性。曹雪芹曾被戏比为三国时期的阮籍,同样是嗜酒如命的两人,为酒痴狂。曹雪芹曾为买酒,变卖过许多东西,如卖字、卖画、卖书……他对酒的喜爱已经达到痴迷的境界。《红楼梦》中的大量饮酒场景描写和丰富的酒文化知识,大都与曹雪芹的亲身经历相联系,因此小说里的酒文化描写才那般的生动、形象、真实。

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他在写作上依旧延续了曹雪芹对酒的情有独钟。在后期贾府开始走向衰败的情形下,酒依旧不少,所谓的苦中作乐也便是如此。在充满愁绪和冲突的环境下还要营造愉悦的氛围,这对作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饮酒的场面依旧保持曹雪芹的热闹,也有多出酒令活动场面的描写。高鹗能与曹雪芹所写前部分内容的酒相匹配,并且在酒文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鹗也如曹雪芹一样对酒有着特别的情愫,同是醉眼看世界的两人,生活经历虽然不尽相同,但在《红楼梦》的理解和创作上都有难得的默契。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丰富多样,具有多元化、艺术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作者借“酒”看人生,用别致的角度和精妙的艺术手法地描绘出封建社会的众生相,深入地再现了酒文化的丰富内容,借酒文化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表达出来,实现酒与人的心灵交融。酒文化丰富了《红楼梦》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文化空间,拓展了文学的艺术性。酒后吐真言,酒文化里看世界,《红楼梦》借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原貌,揭示“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封建家庭由盛而衰的结局。酒文化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研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蒙.红楼梦:王蒙评点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12-23.

[3]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