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陆港经济|新基建视角下国际陆港发展策略(作者:金玉清

2024-02-22 21:44 《商业经济》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际大通道 > 陆港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基建视角下国际陆港发展策略
 
《商业经济》杂志 2022年10期 
 
作者:金玉清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年来,我国国际陆港建设已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 年对郑州国际陆港开展了考察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工作,并给出了相应的指示,要求各建设方重新梳理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与国际陆港建设之间的相关性,充分体现出此建设工作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内陆地区构建连接沿海地区互通桥梁的国际陆港是其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直观表现。现阶段,我国陆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陆港数量的增加也加深了国民对于其功能与价值的认可,国家陆港建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参与建设的地区与日俱增,这一倡议对于全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可以预见的。本课题在新基建视域下研究了我国国际陆港建设工作的情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新基建建设情况
(一)新基建的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20 年3 月初便从数据和5G 网络层面就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至此我国也迎来了新基建时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 年4 月20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何为“新基建”进行了解释,即:“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新理念和技术的支撑下,依托信息网络,建成能够满足社会融合创新、智能升级、数字转型等需求,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设施体系。”国务院随后于5 月份出台了配套的政策文件,即《工作报告》,上海市政府紧随其后出台了《行动方案》。
 
(二)新基建的内容
新基建所形成的产业链包含了七大内容,具体是特高压、新能源充电、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城际高铁,对于新基建体系而言,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模块,它由“交通物流网”、“能源网”、“信息网”组成。首先是信息基础设施,有三大内容构成,即“算力”、“新技术”、“通信网络”,其中经济的进步需要由5G 进行驱动;二是基础设施的融合,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不同的新技术进行集成,这样可以节约硬件资源,以便升级更新传统基础设施,通过整合硬件和虚拟化设施,得到一个功能强大的体系;三是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具体而言,就是要创造条件助力创新活动的进行。当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得到充分体现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会变得更加容易。新基建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来使得传统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而更好的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
 
(三)新基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基建”事关物流行业的发展,其能够与物流行业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经济的进步,可以说,我国经济转型能否顺利收尾,在很大程度上与“新基建”水平密切相关,只要“新基建”成果斐然,我国经济将会爆发出无穷的潜能,使得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还处于朝阳行业,“新基建”的进行显然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避免其过早变为夕阳行业。所以,我国物流行业要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发展机会,尽快完成自身的转型。
 
首先,“新基建”将物流行业也纳入了建设范围。物流行业早就在十九大上被定性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央政治会议于2020 年也提出了大力发展应急物资保障领域的建议,物流行业就是其发展的一个方面。物流在整个“新基建”规划中虽然属于基础性内容,但只要在这个体系内,就能被相关利好政策所“辐射”。
 
其次,供应链和物流服务质量会随着“新基建”项目的推进而得到改善。目前物流运营服务领域已经率先享受到了“新基建”的成果,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5G 等,具体表现在物流配送、视频监控、智能调度等方面,供应链和物流效率因为这些尖端技术的引入而显著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技术含量因为“新基建”的进行而成倍增加,龙头物流企业,如邮政、京东、顺丰的物流服务质量也因此而有所改善,而且都意识到了在企业战略中应用“新基建”技术的意义。以京东为例,其才建成的物流示范园区就应用了5G 智能、网络技术,其建成的各种先进且尖端的物流园区就是综合应用了“新基建”核心技术的成果。可以预见的是,整个物流行业会在“新基建”取得更多成果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其红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和升级。
 
第三,物流行业的转型离不开“新基建”工程的支撑。随着疫情的爆发,人们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更深,这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既是发展机会也是挑战,政府在此种背景下依然坚持进行“新基建”建设,为的就是要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形成全球性的竞争优势。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能技术、设备的应用已不再是一种想象,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集中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开发芯片、软件和通讯工具,其中芯片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软件则具有规划信息的功能,通讯则是传输信息的载体,对于智能社会而言,它们就好似心脏、大脑和神经系统般的存在。今后社会发达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三方面的发展、建设水平决定的,这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而言,更是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实现社会主义信息化的转型,而大搞“新基建”项目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物流行业也要趁此机会完成自身的信息化转型。
 
第四,物流装备和服务的质量将随着“新基建”的进行而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和5G 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这两个方面将对物流制造装备产生极大的诉求,对于这一行业的促进作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据相关数据显示,已经熟练应用5G 技术的物流装备企业已经不在少数,在此技术的支撑下,其检测和装备速率均得到了强化。不仅如此,物流行业的各相关主体也会因为工业互联网和5G 技术的充分应用而紧密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其携手拓展新型业务,从而为整个物流装备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摸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新基建视角下国际陆港发展的必要性
(一)新基建是推动国际陆港的新支点和新引擎
现阶段,不少领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便利和益处,这也引得他们对于数字化转型趋之若鹜,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能形成一种数字化氛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新基建的价值所在。由此可见,我国能否在数字化时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关键就在于新基建。在建设国际陆港的期间,转型和枢纽的改造均需要着眼于传统物流基础设施,这愈发体现出了新基建的作用,它是国际陆港建设,乃至中国新经济、政策及产业实现转型不可或缺的内驱力。
 
(二)国际陆港是新基建的重要成员之一
新基建的内容将随着国际陆港建设的不断推进而得到充分的融合,这为相关领域打造“信息与交通物流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能降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 等产业联动的门槛,总而言之,未来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国际陆港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
 
(三) 国际陆港重要物流基础设施转型是新基建的重要功能之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就如何完成传统基础设施的转型给出了答案,即“基础设施的融合”,这也为新基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换言之,新基建的一大作用就是保证核心物流基础设施与新基建保持一致发展节奏,国际陆港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走一条“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线,以效能、功能、动能的改善为导向”的路线。
 
(四)新基建是国际陆港集成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载体
国际陆港在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过程中突出了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资源,然后在5G 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在装备和产品当中引入智能物流设施、信息数据技术,使得国际陆港的信息和科技含量足够高。一体化、智能化的国际陆港能够智能地获取、应用、处理和传递各种新技术,而在其中起到载体作用的毫无疑问就是新基建。
 
三、新基建视角下的国际陆港发展策略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国际陆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管理主体众多,而且核心内容为物流产业,其业态最终要朝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政府在此期间内要调节和管理好市场,出台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国际陆港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由于资源配置与市场本身休戚相关,政府还要在市场运作的期间进行适当的干预,使得整个经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所以,政府在履行相关职能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要从顶层规划国际陆港建设,适当干预。
 
(二)聚焦智能化高端物流功能建设
第一,智能集成与管理功能。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落实“八个强调”,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出系统的逻辑性、进行智能运筹和智慧决策,实现物流环节的一体化,突出网络的协同性,高效集成数据,强调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灵活调节柔性化。
 
第二,智能数据功能。此功能就是要基于数据系统来汇总综合物流管理平台的一切数据源,从而保证智能管理贯穿整个物品从运输到抵达客户手中的各个环节。
 
第三,智能的管理配送、包装、分拣等过程。此功能由智能仓库和综合物流管理平台构成,负责对运输状态和运营配送期间产生的一切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由上至下地实现出入库、检测、仓储等功能,同时高效连接仓储系统、物品检测系统、自动化设备;除此之外,这些系统还要在包装和分拣上也成功信息化,智能仓库负责驱动仓储自动化设备,保证不同设备之间的对接;同时从物品配送、仓储、检测、接收等多个环节来管理好物品设备。
 
第四,电子面单与智能订单功能。二者的数据标准必须是一致的,这样才能避免功能之间发生冲突,如任务指派优化、自动对接、订单产生、订单确认、订单传输、路线规划、订单需求明确、流程被前置等等。
 
第五,仓管和库存的智能管理功能。通过智能化物流系统实现对这两大功能的集成于实现,这样就可以将一部分人力资源从物流处理、配送、中转、仓储管理当中解放出来,投入其他方面的工作当中,要保证不同物联网技术能够彼此兼容,这样才能使得仓储成本变得可控。为实现物流的智能化转型,需要先采用数据信息基础完成仓储管理的机电一体化和物联网化转型,从而改善仓储管理水平。在此期间内,还要针对入库、移库的需要主动引入各种信息化技术,如信息系统、网络通信、射频识别等,从而智能地对各种仓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识别。
 
第六,数据智能监控功能。这一功能主要通过对管理平台的实时监控和对数据的智能监控实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新基础的支撑下,不断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挖掘,然后进行分析,用于决策当中,同时通过视觉识别手段,使得信息互通互联,这样才能提升对数据和信息的掌控力,进而制定更为准确有效的物流决策。
 
第七,对数据进行智能查询和分析的功能。数据中心应该具备对物料物品质量指标和管理监控的查询功能,特别是对生产加工企业数据的追溯,更是至关重要。完善控制机制,争取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以免其爆发之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
 
第八,数据电商智能支持模块。智能支持的功能是通过综合运用自动控制、机器人、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实现的,这样就可以打造一个虚拟平台,供人们了解和购买现实物品。除此之外,此模块还必须要具备财务结算、辅助决策、异地出售、数据汇总、异地签单等基本功能,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将功能拓展至报表生成、咨询、货品移动、提单查询等方面。
 
第九,智能数据交换中心功能。此功能基于信息共享、信息互通、互联网网络业务管理实现,具有查询、存证客户数据、传输和接收数据的功能;从数据层面为企业之间的互通创造条件,而且降低信息传输的门槛,这样可以方便企业之间沟通和交流,使得双方随时都能维持较高的信息互通效率。
 
(三)持续优化通关协调环境
政府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来为内陆地区建设国际陆港创造相应的通关环境,制度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助力商品进出口的发展,期间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检验检疫、海关,需要政府从中引导。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对区域通关时刻保持关注,要为制度的落地创造有益条件,同时发挥“三互”大通关模式的作用,删除不必要的通关环节,如退税、清关等。
 
电子口岸在新基建环境下关系到了国际陆港建设的成效,利用电子口岸平台实现通关信息的互通已经成为趋势,这能够简化申报与放行进出口货物的流程,使得相关部门的人员从繁重的人工检查工作当中解脱出来,实现过关货物信息的共享,数据的跟踪和追溯,如此还能消除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使之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重要信息和数据,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构建一个数据标准一致的信息平台,以便不同的部门对进口货物信息清单进行共享。
 
(四)着力提升多式联运能力
现阶段,我国国际陆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新基建背景下,积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能够助力物流水平的进步,从而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所以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整合一切运输通道资源,贯通各干、支线,形成一张高效通达的运输网络。不仅如此,还要建设连接海港与陆港之间的线路,使之与运输保持通畅,为内外贸易的连通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推行国际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中外班列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沿海口岸的通道作用。
 
(五)联合布局强化集聚效应
陆港运输的核心特征是辐射功能与集聚功能异常强大,依托构建货物运输综合体,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一方面,通过实现各类交通运输枢纽(港口公路、铁路等)的联合布局,全面实现货运无缝衔接,可以有效缩减物流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内陆集装箱运输流程,提升货运速度,快速减少货主库存量,促进运输质效的全面跃升。
 
(六)整装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大力推进陆港全领域高效建设,实现内陆地区、沿海港口与陆港无缝衔接,将其运输服务、物流装卸服务逐步朝内陆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对货源地区的全覆盖。这样一来内陆地区货物运输服务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还能促进港口城市和内陆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内部地区货物的检验、海关、检疫等工作提质增效,真正实现一次检疫、一次报关,全面提升货物周转效率,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成本,另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大量集装箱来帮助货主节约装卸成本。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基于新基建视角的国际陆港建设充分凸现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依托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进,才能在新时代实现国家陆港综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依托智能化高端物流功能建设、全面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持续优化通关协调环境、联合布局强化集聚效应等综合措施来加快全球领先的国际陆港建设进程。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