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陆港经济|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与探索(作者:田焱

2024-02-22 21:37 陕西教育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际大通道 > 陆港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与探索
 
陕西教育杂志·高教版  2012年3期 
 
作者:田焱
 
 
 
[摘 要] 本文从分析港口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陆港及陆港物流的概念;然后结合国内陆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指出培养国际陆港物流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以国内首个陆港物流方向的物流院校——西安欧亚学院为例,从理论、实践和素质拓展教学三个层面提出了构建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港口 陆港产业园 陆港物流 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是中国物流学会和教育部高等院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立项的课题《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ZW2011023阶段性成果。
 
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海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近年来,陆港、无水港、旱码头、干港等名词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正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海港功能向内陆经济腹地延伸出现的一种集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新模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各内陆地区正在兴起的陆港建设热潮,从完善培养现代应用型物流人才和专业建设要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应当在物流高校中建立国际陆港物流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思路。
 
港口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港口处理的主要货物是集装箱,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班轮公司联盟,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是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商务中心、是区域性的信息中心。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市场和挑战》报告中明确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要过渡点的作用逐渐减弱,作为组织外贸的战略要点的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综合运输链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有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柱……国家贸易的后勤总站。”由此可见,港口在现代物流产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陆港、陆港产业园和陆港物流的内涵
 
陆港是相对海港而言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该概念是由国内陆港学说的首创人、西安欧亚学院国际陆港研究所所长席平先生首先提出来并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陆港是指国际陆港,是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陆港产业园是以国际陆港为基础,以国际商贸、国际物流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大型经济开发区,是内陆城市发展国际贸易的新城区。陆港产业园建设有三大任务:建新城、入大网、组小网。第一,建新城,即按照国际港口城市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陆港产业园;第二,入大网,即陆港产业园直接进入国际运输网络,否则仅是一个国内物流园区,或者是一个外贸货物中转站;第三,组小网,即组建以陆港产业园为中心、以其周边地区为经济辐射区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网络,带动本地区外向型经济大发展,这是建设陆港产业园的价值所在。比如: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的“小网”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陕西省和中国西部地区。
 
陆港物流是指陆港利用其自身依托的国际陆地运输重要节点优势,以提供配套集中的综合服务为平台,强化其对陆港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陆港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陆港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陆港综合服务体系。陆港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陆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1.陆港和陆港产业园的大举建设,需要大量的陆港物流方向专业人才
 
陆港学说自2000年提出,经过十余年的论证和发展,目前已经充分展现出了其生机与活力。在国际陆港和内陆港区概念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后,我国内陆城市和陆地边境口岸也纷纷规划建设陆港。2007年郑州、石家庄、沈阳、昆明相继建立了陆港,天津计划在我国12省、市建立20余个内陆港区,上海、连云港、日照等中国各大港口都计划在经济腹地和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建立内陆港区;目前中国已经运营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陆港约有五十多个。
 
陆港和陆港产业园是伴生物,因为陆港产业园体量较大(比如: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控制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和建新城、入大网、组小网这三大任务,所以对全新的陆港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2011年6月18日在西安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陆港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中国物流学会的专家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相关倡议。因此加快实施陆港物流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2.陆港物流和陆港产业园专业人才培养在物流教育界尚处于空白阶段
 
我国高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物流专业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较完备的海港、空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陆港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应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物流教育界尚处于空白阶段。国际海洋运输有海事大学,国际航空运输有航空学校,同理,国际陆地运输就应该设立国际陆运学院,以学院为基础搭建陆港物流的理论研究、制度制订、经验交流、策略商讨、合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为陆港物流发展作出贡献。
 
3.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欧亚国际陆港研究所联合创办了陆港物流方向的应用型本科班
 
西安欧亚学院是一所拥有在校生规模2万2千余人的民办高校,也是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唯一试点民办高校。2010年,基于大物流战略的思路整合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成立了国内首个物流贸易学院,学院依托国内最大的陆港物流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和欧亚国际陆港研究所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定位于国际陆港物流运营管理方向的物流本科班,这也是目前物流教育界唯一一所定位于陆港物流方向的高等院校,开创了应用型物流本科专业教育的先河。
 
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1.陆港物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陆港物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与物流学、管理学、陆港学、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国际陆港发展建设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充实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在行业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向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者的转变。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要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以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核心,将课程组合成若干个课程包,明确课程包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课程包的关系,通过对包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和充实,使整个课程包的教学内容整体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专业特色的形成。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西安欧亚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一方面在增加实践教学所占课时的比例(见图1),另一方面注重二者的交替进行。这样设置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职业技能的能力。
 
3.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陆港物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陆港物流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物流专业技能拓展,还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陆港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素质拓展训练一方面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开展,与陆港物流相关科研工作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推进物流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陆港物流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参与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模拟沙盘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以及通过物流师、国际货代员、报关员等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陆港物流三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陆港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物流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从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物流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立足当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金伟.港口物流发展研究[J].世界海运,2010,27(2):31~32.
 
[2]胡荣山.中国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路在何方[N].中国水运报, 2009-5-14(5).
 
[3]黄有方.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策略[J].上海海运学报,2008,25(2):41~44.
 
[4]席平.建设国际陆港 畅通国际运输 发展国际贸易[J].中国港口码头,2010,5:6-7.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