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陆港经济|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可行性分析——基于陆港联动的研究(作者:罗 芳,石金灵

2024-02-22 19:33 《物流科技》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际大通道 > 陆港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陆港联动的研究
 
《物流科技》杂志 2020年9期 
 
作者:罗 芳,石金灵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LUO Fang, SHI Jinling (Management Schoo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近几年,世界格局正走向发展演变的关键阶段,东北亚的总体发展形势也逐渐趋于缓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加深,极大地推动了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朝韩经济圈”、“中日韩自贸区”的提出,为整个东北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中国东北地区扮演着直接承接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角色,在东北地区建设具有带动效应的国际陆港,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东北地区的国际贸易程度,提高其对外开放的水平,达成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区域相互促进的共赢局面。然而,从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国际陆港布局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是沿陇海线东西向铁路大动脉,以郑州、西安、兰州为代表的中西部国际陆港;二是以重庆、成都、武汉等城市为代表的西南和华中地区,通过统筹布局长江港口和铁路货运站,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无缝衔接。
 
由此可见,我国的国际陆港建设重心偏向中西部和西南地区,而东北地区的陆港建设发展则相对落后。因此,在东北地区建设带动效应较强的国际陆港,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增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关键着力点。
 
1 研究综述
席平在2001 年开创性地提出了“国际陆港”的概念与基础理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国际陆港建设的运作模式、发展策略和实施方法。光一在2007 年提出,陆港能够拉近内陆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距离,可以帮助内陆城市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他也认为陆港也有利于海港拓展经济腹地,缓解货源困局。这一点与冯丽在2008 年提出的观点基本相同,冯丽提出陆港可以为海港提供稳定货源,有利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张丽丽在2009 年从国际航运中心与陆港的联动出发,分析了二者联动发展将带来的效益,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2010 年,支海军使用模糊均值聚类法对陆港的选址进行了研究。同年,张兆民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陆港形成的规律,并提出,陆港是在适应性动力、需求性动力和推动性动力这三种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除此之外,他还对陆港的选址方式以及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研究。2011 年,冯社苗进一步分析了陆港建设的必要性和陆港的创造价值,并且论述了陆港枢纽布局的方法论。
 
尽管国内外在国际陆港功能、内涵、选址布局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颇丰,但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必要性研究,比如建设国际陆港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等,而对于某个地区是否能够建设国际陆港或有没有建设枢纽陆港的条件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国际陆港与海港的联动发展,并着重讨论了沈阳建设枢纽陆港的可行性。
 
2 国际陆港联动发展研究
2.1 国际陆港概述
2.1.1 国际陆港定义
 
国际陆港位于内陆无水地区,一般建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与公路交汇处,以便于货物的装卸或暂存。它依托信息技术和便捷的运输通道,具备完善的沿海港口功能和方便的外运操作体系,是海港以及沿海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的支线港口以及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
 
2.1.2 国际陆港功能
 
第一,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是指所有国际陆港都应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集装箱集散与存储功能、报关和检验检疫等通关功能、货运代理功能、运输衔接功能、综合仓储功能、配送功能。
 
第二,国际陆港的扩展功能。扩展功能并不是国际陆港必须具备的功能,而是在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上扩展出来的。主要包括:保税物流功能、信息处理与服务功能、金融服务功能、集装箱等设备维修维护功能和其他服务功能。
 
2.2 国际陆港与海港的联动发展
国际陆港与海港的联动,是以两者的功能联系为基础,以海港为连接点与载体,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它们各自的运营联系整合成一个相互配合且共生的功能共同体。陆港联动既能发挥海港的便捷优势,又可以发挥内陆地区的经济优势,而内陆城市与海港间的外贸物流引力是衡量二者联动水平的重要依据。
 
2.2.1 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由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而来,可以基本反映陆港与海港之间的引力作用,公式如下:
 
 
 
其中:Fij为i海港对j陆港的引力大小,k为调整参数,Pi(i=1,2,…,m)表示海港所在口岸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Qj(j=1,2,…,n)表示内陆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Dij表示内陆城市与海港之间的距离。
 
不过,公式(1) 是不全面的,还需要将以下两个因素纳入研究范畴:
 
第一,海港的货物吞吐量。海港会依靠自己的建设规模和设立功能来吸引内陆货源,而一定时期内,一个海港所在口岸的货物吞吐量是检测其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将海港的货物吞吐量纳入研究范畴是有必要的,将其记作ti。
 
第二,内陆城市进出口额在沿海港口进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内陆城市的货源对海港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其纳入研究范畴,记作sij,其表达式为:
 
 
 
对参数k进行修正,得到则内陆城市与海港间的外贸物流引力Fij为:
 
 
 
2.2.2 基于引力的国际陆港与海港的联动
 
国际陆港的最佳发展模式应该是陆港与海港相互辐射,形成联动,同时辅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构成一个高效的运输网络,并在陆港—海港运输网络中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陆港联动能够形成内陆地区外贸物流系统中最活跃的物流集成体,国际陆港的实力大小不只是取决于自身的各项能力水平,还跟与它合作的海港的实力和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国际陆港应根据内陆城市和海港之间的引力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海港进行合作,借助引力作用克服距离对合作的影响,进而联接物流与信息流,保证货物在内陆地区的各个流转环节保持顺畅,形成高效率的稳定集成体。
 
3 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优势分析
3.1 沈阳的建设条件
3.1.1 政策条件
 
2016 年发布的《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陆海统筹的战略,其中,促进陆海互动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此,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中提出将加快沈阳内陆无水港建设步伐,支持海港参与陆港建设和运营,构建陆海联运通道,积极推动陆港联动发展。2017 年,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了《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在协议中,双方表明会合作建设辽宁港口统一的经营平台,进而实现辽宁沿海港口经营主体一体化。2018 年9 月,《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深入推进沿海港口整合,高质量建设沈阳国际陆港。2019 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沈阳将会聚焦东北亚开放合作领域,加快加强核心港区的建设,积极实现陆港联动发展。
 
3.1.2 交通与物流
 
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不仅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同时也是交通物流的重要枢纽。从交通条件上来看,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中心,它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境内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十分密集,四通八达。从物流条件上来看,沈阳是全国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园区布局城市;并且,京东全国七大物流中心之一的“亚洲一号”也落户沈阳,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物流园区之一,也是辐射黑吉辽蒙四省的国际标准化商贸物流基地。
 
3.2 沈阳陆港与六大海港外贸物流引力分析
3.2.1 指标数据选择
 
(1) 沿海港口节点选择:本文选取了辽宁省省内的六大港口作为研究节点,分别为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沈阳地处辐射这六大港口的四百公里范围内,向南可以通过沈大、沈丹等多条铁路连接这六大海港,向北和向西则可以借助中欧班列,途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有利于打通辽宁省港口深入内陆腹地的大通道,加速形成“1(沈阳陆港) +6(六大海港)”陆海联运对外开放体系。
 
(2) 内陆城市与海港间的距离:引力模型主要依靠距离衰减原理,因此,内陆城市和沿海港口之间引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本文会选取沈阳与各海港城市之间的最短铁路里程作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3) 其他指标数据选择: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海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2017 年各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如表1 所示。为了方便研究,本文以其中的最大值,也即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作为标准数,各海港外贸吞吐量与其比值作为研究参数,作为ti的取值。
 
 
 
表1 2017 年各海港货物吞吐量
 
本文在这里选取了2017 年沈阳进出口额在各沿海港口所在口岸进出口额中所占比例,以这个比例来代表内陆城市货源对各个沿海港口的重要性。由公式(2) 计算sij,根据计算结果及实际情况可知,当sij=0.1,即沈阳进出口总额占海港进出口总额的10%时,可以认为沈阳的货源对于沿海港口的货源组织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此参数对计算结果造成较大偏差,本文把计算结果中大于0.1 的值修正为0.1。最终得出的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Sij 修正表
 
3.2.2 引力计算
 
由公式(3) 计算出沈阳与六大海港间引力如表3 所示:
 
 
 
表3 沈阳与各海港间引力表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沈阳与周边多个海港具有有效引力,在东北地区的城市中心度良好。若在此建立枢纽陆港,则可供选择的合作海港范围较广。由表3 可知,沈阳与大连港(2.287)、营口港(2.003) 间的引力较大,其次是锦州港(1.941)、丹东港(1.003),如图1 所示。因此,沈阳应主要与大连港、营口港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要不断推进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六大港口的整合计划,打造黄渤海湾世界级港口集群,以支持内陆进出口货物的便捷通关模式。
 
 
 
图1 沈阳与海港引力图
 
4 基于陆港联动对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策略建议
4.1 促进陆海内外联动,打通东北亚国际物流通道
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可以充分发挥其区位交通优势,从推进陆海联动和整合铁路联运这两方面入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强化铁路、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打通东北亚国际物流通道。
 
在推进陆海联动方面,沈阳可以借助辽宁港口整合,加速对接辽宁省六大港口群,同时加强与环渤海港口群的联系,进一步向东拓展日韩国际物流通道。在整合铁路联运方面,应加大铁路运输在集疏运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完善陆港与海港之间的铁路运输专线,充分发挥沈阳的交通枢纽优势。同时整合中欧班列的运力资源,并推进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的建设,沟通内外,连接沿线,提高物流通道的效率和能力。
 
4.2 加强铁路口岸建设,优化通关服务
在国际陆港的运营过程中,铁路口岸作为国际陆港的核心,其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陆港的运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铁路口岸的加强建设,应完善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加快建设以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为核心的沈阳国际陆港铁路口岸,构成内外联通的高效多式联运体系。这有利于发挥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优势,也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沈阳的物流枢纽地位。与此同时,沈阳国际陆港还应该加强与大连港和营口港等海港的联动合作,尽快实现“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对于通关服务的优化和通关速率的提升,沈阳陆港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易通关”等模式,简化通关手续,降低通关成本,提高沈阳国际陆港货物通关效率和货运周转率。
 
4.3 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积极调整沈阳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临港高端制造业,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的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同时借助沈阳陆港大进大出的国际物流资源优势,以物流网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为重点,吸引东北亚区域适宜铁路运输的高端项目入驻,使沈阳的产业与服务跟国际的需求与市场相连接,创造沈阳企业与国际的合作纽带,培养出国际性的大企业。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