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陆港发展对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的启示
《物流科技》杂志 2017年2期 作者:刘冉昕
摘 要:陆港是连接沿海港口和内陆城市的桥梁,对拓宽海港出口,推动内陆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的开展,陆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陆港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无成熟的理论基础,也无规范其发展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因此在陆港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整理国内外的陆港研究文献出发,在分析欧洲主要陆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沈阳国际陆港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陆港;发展;对策
Abstract: Inland port is the bridge connecting the coastal ports and inland c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roaden the hinterland of ports and promote the in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land por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carrying out. Inland por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which had neither mature theoretical basis nor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specifying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land port. This paper embarked from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regarding inland por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international inland por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main inland port.
Key words: inland port; development; measures
陸港,是一个与沿海港口相对的概念。由于陆港所具有的完善的港口功能和便捷的物流通道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沿海港口腹地的扩张重要意义,国内许多内陆城市开始探索陆港的建设。本文拟对国内外陆港的理论研究及欧洲主要陆港的发展情况展开分析探讨,提出沈阳国际陆港的发展建议。
1 国内外陆港研究的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陆港的研究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关于陆港的概念和内涵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Violeta Roso(2004)等认为陆港是通过铁路与海港和内陆多式联运枢纽相连接,并可以与海港一样的方式处理集装箱[1]。Andrius Jarzemskis(2007)等学者基于波罗的海区域物流中心网络整合项目的研究认为陆港是位于内陆地区,通过铁路和/或公路与海港相连,在陆港和目的港之间通过提供专业化运输服务而服务于当地的工商业的区域[2]。针对陆港的功能和运作模式,Roso, Woxenius and Lumsden(2009)认为陆港能缓解海港场地和容量不足的问题,其功能应当包含转运、集运、仓储、货运追踪、集装箱维护和清关等,它不同于内陆集装箱货运站,根据陆港与海港的距离远近,可分为近距离、中程和远程陆港[3]。Violeta Roso(2008)还研究指出影响内陆港建成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土地使用、环境和法规。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海运集装箱量的增加,陆港作为内陆多式联运枢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R Palumbo(2014)的研究论证了陆港对于海运供应链绩效的增进作用,并提出港口主管机关应将陆港纳入海港发展策略的制定中[4]。
1.2 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学者席平是陆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先导者,他于2001年提出建立中国西部国际港口——“西安陆港”的设想[5],他在发表的十余篇关于陆港的论文中,根据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国际物流、海港和陆港的联动发展,理论结合实践研究陆港的概念[6]、发展模式[7]、具体建设方法和发展策略[8],其研究成果在国内物流界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陆港的建设模式、功能、陆港与海港联动、陆港与供应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010年朱长征根据区域市场进出口需求强度将国际陆港的功能定位分为三种,即进口配送型、出口转运型和进出口综合型国际陆港,并对相应的业务模式进行了研究[9];2009年王刚提出了以沿海港口为主体、以内陆地区为主体和以港口和内地合作为主体组建无水港的三种陆港建设模式[10];2010年张戎将内陆港界定为具有口岸功能和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多式联运设施,应具备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通关服务、保税仓储和供应链增值服务等基本功能[11];陆岚(2010)从供应链角度出发,提出未来无水港作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能够使整个供应链最大程度贴近生产地和消费地,提高内陆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12];戈佳威(2016)等对海港与陆港的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展开研究,认为双港联动发展可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和产业升级[13]。
国内外学者对陆港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为陆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方向。
2 国外陆港的建设发展现状
2.1 欧洲陆港的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主要港口的规模和吞吐量快速增长,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传统的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港口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问题。2014年1月,欧盟提出将欧洲大陆的东西、南北相连接的运输基础设施新政(TEN-T全欧运输网络政策的延续执行)。该政策意在清除成员国的运输网络间存在的障碍,促进和加强欧洲客货运输链的无缝衔接。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为配合TEN-T建设,都在加强内陆港的规划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欧洲内陆港的建设案例。
(1)德国不来梅市的诺伊施泰特(Neustadter Hafen)和不来梅货运中心(Güterverkehrszentrum, GVZ)
诺伊施泰特(Neustadter Hafen)和不来梅货运中心(GVZ)位于不来梅市,距离欧洲主要港口不来梅港60公里。Neustadter Hafen始建于1964年,它作为不来梅港的在内陆腹地的枢纽和门户,使港口服务更贴近内陆客户。Neustadter Hafen位于内河(Weser River)、公路和铁路的连接处,具有便利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集装箱年均处理能力约40 000TEU。GVZ货运中心建于1985年,地理位置邻近Neustadter Hafen,其建设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并通过铁路运输缓解公路运输压力。GVZ内汇集了大约135家货代公司和物流公司,可为当地公司提供便捷的海关服务、集装箱存储、维修保养、车辆维修保养、能源补给等服务。GVZ处理的运往国外目的地/回程的大部分集装箱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至不来梅港和汉堡港。
值得一提的是,GVZ和Neustadter Hafen、不来梅港及其他港口之间缺乏系统地联系,但是GVZ具备的铁路多式联运设施和与“Roland Terminal”以及与Neustadter Hafen、不来梅港、汉堡港和威廉港的位置上的相邻性,都使得GVZ在国际港口的内陆腹地表现出发展潜力[15]。
作为欧洲主要港口的不来梅港,和德国北部新建的威廉深水港形成互补。不来梅市GVZ和Neustadter Hafen可以缓解港口空间紧张的压力,为该港口群提供服务和内陆物流功能。
(2)西班牙的阿苏克卡德埃纳雷斯陆港(Azuqueca de Henares)
从西班牙的地形来看,每一个港口距离腹地都不远。其重要的内陆市场是中部的马德里大区和东北地区。
Azuqueca de Henares是西班牙的第一个陆港,始建于1995年。该陆港最初是由巴塞罗那港倡议兴建的,但是它除了与巴塞罗那港,还与巴伦西亚(Valencia)、毕尔巴鄂(Bilbao)和桑坦德(Santander)四个主要港口通过铁路相连接。Azuqueca de Henares位于马德里的东北部,它处理的货物中70%是集装箱货物,另外30%是散货。而Coslada(西班牙的另一陆港)处理的全是集装箱货物。
Azuqueca de Henares作为当地市场的装运中心,提供清关和公路、铁路的集疏运服务。该陆港提供的集装箱班列使货物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之间周转流通,满足了货物集散的需要[16]。
(3)荷兰的芬洛(Venlo)陆港
荷兰地处欧洲中心地理位置,虽然它是欧盟内的较小成员国,但其境内的货物通过量却高于欧洲其他地区,原因在于大多数货物的运输是通过荷兰境内的配送中心完成的。据测算,鹿特丹港大约15%的集装箱货物是在鹿特丹地区包装或拆装的。荷兰其它受欢迎的地区是Venlo和Breda,因为这些地区处于内陆中心的位置,并拥有良好的公路、铁路和驳船运输系统,广阔的场地空间也比港区廉价得多。鹿特丹港的主要运营商ETC,在Venlo就设立了内陆港。Venlo内陆港为来自鹿特丹码头的货物提供拼、拆装服务,实现港口功能的前移。
2.2 国外陆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外陆港的发展建设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拓展增值服务。陆港地区的土地价格和人工成本相比海港地区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很多国际陆港在传统的货物集散中心的基础上,拓展了物流配送、信息、包装、金融和保险等增值服务。如印度拉贾斯坦邦政府明确规定其新建的无水港要区别于只提供无水港基本服务的一般集装箱装卸站(ICD)和集装箱货场(CFS)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物流中心[17]。
(2)使用环境友好型的集疏运方式。各国政府意识到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政府将陆港作为整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向环保型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疏港铁路和内河航道的建设把长距离运输货流转向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
(3)注重陆港在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中的作用。將陆港建设纳入国家和区域运输体系布局中统一进行规划,以促进整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是国外陆港发展的又一趋势。欧洲北海地区在物流中心网络整合的项目中,针对消除港口—内陆物流中心连接的瓶颈这一问题时,就提出北海地区的9个国家应将陆港建设与当地交通规划项目进行整合,以实现运输网络的合理布局。
3 国外陆港的建设经验对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的启示
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是省内乃至东北地区物流集中和物流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但是作为内陆城市,沈阳的地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沈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启国际陆港发展模式,将为降低企业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十分优越的条件。
3.1 重视政府的在陆港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国际陆港的实质是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复合型业态,涉及多个部门多头管理。在陆港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两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18],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国际陆港的顶层设计,着力破除行政、技术和行业壁垒,为国际陆港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基于供应链的视角,沈阳国际陆港的高端物流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全球化供应链运作模式作为企业的运营模式。产业布局不断向生产地和消费地靠近的趋势使港口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从地理位置上看,国际陆港能够使整个供应链更大程度贴近生产地和消费地,更容易实现“门到门”服务,提高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水平[19]。
(1)前移除装卸船以外的海港的全部功能。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与海运枢纽港连接,打造以“沈阳港”为出口的海港口岸,使进出口商在沈阳就可以完成订舱、报关报检、货运代理、装箱、保险等全套的港口物流服务。
(2)完善通关环境,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区域通关一体化从制度上保障了国际陆港通关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赖于地方政府发挥协调和保障作用,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沟通合作,推广“三互”大通关模式,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顺利实施,为进出口商办理清关、退税等手续提供便捷的口岸服务。
(3)拓宽电子口岸功能,夯实通关信息基础。充分利用电子口岸平台,促进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货物的申报信息、放行信息、视频监控信息的实现共享。打破不同部门数据系统之间的障碍,加大信息共享互换力度,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建立信息互换,共享清单,逐步实现关检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等申报信息,企业资信信息等共享共用、互联互通[20]。
(4)区港联动,推进沈阳港和沈阳综合保税区的一体化连通。沈阳综合保税区是由辽宁沈阳出口加工区、沈阳(张士)出口加工区和沈阳保税物流中心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整合组建而成,分为A区和B区,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
沈阳港的辽中陆港临近综保区A区,B区临近桃仙机场,将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与国际陆港的区位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共同发展。通过陆港运输的货物可以享受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特殊监管区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和进口保税将更贴近内陆市场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同时依托国际陆港,综保区内企业的货物可享受便捷的物流服务,提高海关监管区内的物流量。
3.3 发展多式联运
以“沈阳港”为依托的沈阳国际陆港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物流基础设施间的衔接和兼容,提高多式联运运作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合理规划布局联运通道和物流园区,促进公路、铁路、海运多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之间的高效转换,提高陆港与通道内交通线路的连通效率和衔接水平。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铁路运输在集疏运体系中的比重,完善陆港和海港间的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整合中欧班列资源,推进沟通内外、连接沿线的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增强口岸后方的通道能力。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沈阳国际陆港的建设将为东北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为沈阳市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Violeta Roso, Johan Woxenius, Kenth Lumsden. The dry port concept: connecting container seaports with the hinterland by rail[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9,17:338-345.
[2] Andrius Jarzemskis1, Aidas Vasilis Vasiliauskas. Research on Dry Port Concept as Intermodal Node[J]. Transport, 2007(3):207-213.
[3] Violeta Roso, Kent Lumsden. The Dry Port Concept: Moving Seaport Activities Inland?[J].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Bulleti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09,78:87-101.
[4] R Palumbo. Grasping The Reality of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In Maritime Transport: The Role of Dry-Ports In Italy[J]. Esperienze Dimpresa, 2014(2):97-118.
[5] 席平. 建立中国西部国际港口——“西安陆港”的设想[J]. 唐都学刊,2001(4):12-14.
[6] 席平. 國际陆港基础概念与运作[J]. 中国储运,2007(1):71-73.
[7] 席平. 建设国际陆港,促进内陆城市国际化[J]. 大陆桥视野,2009(1):23-24.
[8] 席平. 陆港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系统操作机构[J]. 大陆桥视野,2011(12):44-46.
[9] 朱长征,董千里. 国际陆港功能定位与业务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23-24,28.
[10] 王刚.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J]. 港口经济,2009(3):27-30.
[11] 张戎,艾彩娟. 内陆港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 综合運输,2010(1):44-47.
[12] 陆岚. 以无水港建设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基于供应链的视角[J]. 港口经济,2010(3):32-34.
[13] 戈佳威,秦汾,章强. 海港与陆港“双港”联动发展[J]. 中国港口,2016(4):25-27.
[14] 佚名. Infrastructure-TEN-T-Connecting Europe What do We want to achieve?[EB/OL]. (2013-10-20)[2016-11-15]. http://ec.europa.eu/transport/themes/infrastructure_en.
[15] Manuel Kühn, Karsten Seidel, Jochen Tholen, Günter Warsewa. Governanc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Dryport Planning[EB/OL]. (2013-07-19)[2016-11-15]. http://www.dryport.org/files/doc/IAWBremen%20_governance_fullreport.pdf.
[16] Monios, Jason. The role of inland terminal development in the hinterland access strategies of Spanish ports[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1,33(1):59-66.
[17] 杨静蕾,李蕊. 国际无水港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0-43.
[18] 苟辰楠,丁程. 国际陆港联动发展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1-68.
[19] 陆岚. 以无水港建设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基于供应链的视角[J]. 港口经济,2010(3):23-25.
[20] 谭建明,陈斌,陈文辉. 口岸“三互”大通关模式改革值得借鉴[J]. 中国检验检疫,2015(10):78-79.
[21] 赵韬. 经济全球化下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