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网】昆明市智慧城市架构及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影响(作者:冯亚飞、周京春、聂思书

2023-05-07 22:31 价值工程杂志  主页 > 趣旨 > 我的国土 > 未来家园 >

打印 放大 缩小

    点睛:未来家园      署书:乔惠民(国土名片网总编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栏头拓制:乔杨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昆明市智慧城市架构及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影响

 
价值工程杂志 2019年15期 

 

冯亚飞 周京春 聂思书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既有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智慧城市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十分重要。该研究的内容包括对广义智慧城市的认识,智慧城市研究的概念模型及多学科协同的研究方法准备等。本文论述了智慧城市的起源、意义以及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动态。主要从城市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智能生活等多方面分析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Abstract: China's urbanization has both the universality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mart cities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is very important. The research includes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ized smart cities, conceptual models of smart city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smart c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mart cities. It mainly analyz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smart city concept on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from urban manage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telligent life.

关键词:智慧城市;互联网;物联网;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

Key words: smart city;internet;internet of things;spat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big data;cloud comput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5-0172-03

0  引言

随着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理念的新特点、新趋势,以“物联网”的整合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为应对这一新趋势,IBM、中科院等纷纷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中国”或“智能互联城市”等的理念和发展方略。之后,出于商业目的和自身发展需要,IBM提出“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的战略,并且先后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践,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至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智慧城市” “智慧地球”等新概念[1]。智慧城市应理解为城市化信息共享、理念的升华,是城市信息化的更高的级别。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越来越智能化和现代化,如此获取长远发展。智慧城市综合能源数据开展智慧城市应用开发、优化区域能源优化运行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2-3]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和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政府主动行为[4],它是一种由于商业因素而推动形成的,未来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5-6]。智慧城市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涉及内容也不仅仅包括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城市的人文和教育环境建设[7]。

1  智慧城市的初步认识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来自于一个美好的愿景,即“智慧的地球”。 IBH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智慧城市具备的各项基本特征进行过总结,认为特征包括:一是全面物联,可利用智能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串联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二是充分整合,完全连接和融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系统,将数据进行充分融合和整合,设立智慧基础设施;三是激励创新,鼓励单位或个人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多尝试创新应用,促进城市高速发展;四是协同运作,通过设立智慧基础设施,可促进城市各个相关部门及个人之见的协同合作,使其均为智慧基础设施发挥作用效力 [6]。综上所述发现,当前智慧城市的国际局势已经较为明朗,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设计时充分考虑绿色生态城市因素,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系统;二是城市形态仿生,依照身体的不同部位来统领整个城市结构,按照生物有机体的方式来组织城市结构。本文以昆明市为例,主要基于第一種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建设。昆明市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和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作为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昆明市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研究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并对昆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2  昆明市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首次提到“智慧城市”;到2015年“新型智慧城市”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天,我国已有超过500座的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使得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1 昆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

新型智慧城市之所以“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信息共享,跨层级、跨行业、跨系统的数据融合、共享和挖掘;二是创建城市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各类信息、数据安全;三是为“人”服务。想要做到以上的建设要求,必须包含“六个一”核心要素: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天地栅格网、建立一个综合的数据体系、建立一个运营管理中心、建立一个通用功能平台。这“六个一”核心要素给出了昆明市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2.2 昆明市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在《昆明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2016-2020)》中给出了昆明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昆明市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包含两大体系、四层架构,既涵盖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六个一”核心要素,还结合本市现状进行合理扩展。

3  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研究

根据《昆明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2016-2020)》中给出的昆明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昆明智慧城市初期建设包含了8大工作任务、22个重点建设专项,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昆明智慧城市一期建设包含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城市一卡通、信息安全、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市民服务平台、智慧教育8个专项。

3.1 初期建設的整体架构

本着需求导向、急用先建、面向运营、关注民生的建设策略和充分利旧、充分对接、资源共享的原则,初期建设的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3.2 初期建设的建议

到现在为止,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各自的特点,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别的城市的模型,只能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别的城市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走出符合自己城市的智慧之路。基于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①先联通,后提高。经过政府和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昆明市已经基本上建成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网络体系,大多数政府管理部门都已建成了相应的业务处理系统,在信息资源方面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积累。所以昆明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已建成的软硬件基础设施,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方法,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做到一数一源,统一管理,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建立信息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后期再查缺补漏,提升和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②统一标准,统筹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不可能一气呵成。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专项需求(交通、教育、旅游),注重数据和通用业务标准的统一,先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采集、平台运行管理、多级共享平台对接、共享交换服务、共享交换接口、目录分类与管理、数据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再按照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工作,坚持“一数一源”、多元校核,统筹建设数据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然后再进行智慧城市的共性设计和模式设计,即先做好大数据、市民服务、城市运营管理、信息安全、一卡通方面的整体规划,使之既能支撑一期应用专项的应用需求,又可以面向未来,与后期的其它专项建设做好平滑对接;最后再依照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顺序,分期分批地展开各项应用专项的建设。

③注重新技术的创新、融合研究与发展。当前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尤以新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及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此时纷纷涌现了各类前沿技术,比如北斗卫星导航、VR、人工智能、3D打印等,应充分整合各类新技术,形成智慧城市技术示范应用,使其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④建立机制,保证安全。要建立数据共享、更新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更新工作评价监督机制,各部门和共享平台管理单位应加强共享信息采集、共享、使用全过程的身份鉴别、授权管理和安全保障,确保信息安全。

4  智慧城市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智慧城市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潮流及创建更为和谐的城市生活。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智慧城市理念具有“互联+”的特征,在传统“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同时结合城市运营理念,构建智慧城市,在此期间政府应发挥自身主导及协调作用,促进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让信息成为城市运营的核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将围绕城市监测、管理、处置、分析四大领域建设,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操作模式建设城市运行资源管理系统、城市运行监测系统、城市综合展示平台、综合指挥平台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地掌控城市运行状态、精准治理城市与应急调度的目标。

4.2 有利于新兴产业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涉及技术是一个大集成,促进形成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4.3 有利于科技创新

智慧城市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它的建设需要各类前沿技术的支撑,比如云计算、互联网及物联网等,运用这些前沿技术有利于科技创新。

4.4 有利于创造更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的出现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未来随着其逐渐完善和发展,其对我们的影响还将逐渐渗透到工作、娱乐及社交等,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智慧城市为我们创造了更有舒适的城市生活。以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为基础,为整个城市构建集打、防、管、控和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大安全智慧防控体系,达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切实提高昆明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昆明平安城市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5 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

2017年不仅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还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时期。但不可否认,即便如此其面临的困境仍亟待解决。

首先,智慧城市内部各部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各部门信息之间成为了“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壁垒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其次,智慧城市前端产品单一,当前采集手段较为单一,多采取的是音视频采集,音频几乎没有,其它大气数据等更是寥寥无几;第三,智慧城市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当前阶段智慧城市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逐步发展期间无法避免的出现各类问题,包括灾难性事件处理、城市交通管理、雾霾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5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理念将会逐步深入大众视野。它将城市中各种设施有效联系在一起,使得城市运营、管理、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理念。本文根据昆明市智慧城市初期建设的过程,分析了智慧城市架构设计过程及依据原则、策略从城市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等方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并且智慧城市应结合大众需求,形成自身特色,提升城市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城市的智慧化转型。

参考文献:

[1]秦洪花,李汉青,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环球风采,2010(9):50-52.

[2]朱亚杰,李琦,冯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架构研究[J].测绘科学,2014,39(8):71-73.

[3]Diplodocu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y to speed up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 ZhongFang al circulation section four terms, managing director of four conference held in guangzhou [J].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2017 (04).

[4]HOLIANDSRG.W 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J].City,200812( 3) :303-320.

[5]中華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二 五”规划的通知[EB/O L].http://www .mohurd.gov.cn/zcfg/jsbw j_ 0/jsbw jjzsc/201108/t20110818_205893.htm l,2011 7—6/,[2012—12-1].

[6]Berry C R,Glaeser EL.The div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levels across cities [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5,84(3 ):407 —444.

[7]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J].中国科技论坛,2011(5):97-102.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