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蒋晶晶:秦淮灯彩考察报告(2010

2022-11-28 17:46 参考网-剧影月报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观察 > 夜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夜经济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秦淮灯彩考察报告

2010-11-16 07:26蒋晶晶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秦淮花灯艺人

 

■蒋晶晶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秦淮灯彩凝结了历代南京人民的情怀和审美观,对这门传统手工艺做详细调查,对研究它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变得越发重要。

1.秦淮灯彩的起源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据资料记载: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非常,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躜动,花灯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却因得到皇室的大力推行而益加发扬光大,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1]

据文字记载,秦淮灯彩的历史可能晚于长安。但民间扎灯的历史,可能又要早很多。汉代之前许多民间祭祀活动已经采用了烧灯的形式。东晋时期开始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南朝时期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营造盛世天下的美景竭力推行举办灯会,甚至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就是为了极尽繁荣景象。在朱元璋的推广下灯彩艺术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尽管历史几经变迁,但我们后人仍可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当时的繁华盛况。

2.秦淮灯彩的现状

作为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秦淮灯彩目前状况如何?历史上的秦淮灯彩艺术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后集中于夫子庙地区,现在在政府的辅助下,每年的花灯会已扩展到包括夫子庙、白鹭洲公园,以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琵琶路在内的广泛地区。

为了调查记录秦淮灯彩艺人工作情况,今年春节前我特地对秦淮灯彩艺人曹真荣进行了采访。

曹真荣,自幼时就随其父亲学扎花灯,现已从艺近五十年,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界举办的灯彩艺术展览,并广获好评。

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灯彩在古时并没有专门的灯彩艺人,而是由纸扎匠,即集扎灯、扎风筝、扎纸人纸马等技艺于一身的手工艺人,为了生计在工作闲暇的时候扎些花灯,等到节日的时候拿去卖钱换些家用。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渐渐出现了专职的灯彩艺人。

秦淮灯彩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各自成派,互不往来,甚至自家的父子、父女在各自为政之后都不再交流灯彩技艺,但因自古灯彩艺人集中于秦淮河畔,邻里互相偷看、偷学了,或是干脆在市场上买个灯彩回家研究。曹师傅就曾特地跑去上海看有“江南灯王”之称的何克明的灯展,从中学习一二。还有一种就是跟着师傅学艺。从现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反而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彼此乃至整个灯彩界技艺。

过去灯彩多为贫苦的百姓以家族式生产,虽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但也难严格执行。因为生活贫困加上灯彩制作工序繁琐,所以往往要全家大动员,于是也就顾不上男女之分了。

家族式的生产方式使灯彩艺人的孩子们在这种耳濡目染下成长,曹师傅的女儿也是从裱糊开始一点点学习祖上传下来的技艺,现在也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灯彩艺人。灯彩艺人没有退休的说法,一般来说都是做到不能做为止,他的父亲83岁高龄还在扎灯。在政府的宣传和推广下,现在民间手工艺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灯彩技艺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家族继承,一些老艺人开始面向社会传授灯彩扎制技法,开班授课。扎花灯作为一门手工技艺竟然也被年轻人广为推崇。尤其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灯彩艺术还在国外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有外国友人、华侨特意来学习扎花灯的技法。

然而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秦淮灯彩仍然陷入了传统手工艺发展阻滞的尴尬境地。曹师傅介绍说,一般灯彩艺人在正月十八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来年卖的花灯了,准备周期长,一年中却只有春节前后十几天的生意,花灯会结束后的三百多日就要面临无人问津的场面,使得众多灯彩艺人对花灯市场心灰意冷。现在的秦淮灯彩艺人只有300人左右,而且大多数灯彩艺人已经年过半百,因此,如何拓展市场成为灯彩艺人们解决生计的首要问题。现在灯彩艺人们已开始不局限于只做小型花灯,开始向大型观赏、展示用灯彩发展。但与自贡等地一年数亿元的效益相比,秦淮灯彩的发展还是相当有限。秦淮灯彩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产业,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品牌是导致秦淮灯彩发展阻滞的重要原因。

3.秦淮花灯制作工艺

早期的秦淮灯彩工艺现已无法详细考证,但我们仍然能从流传下来的文献中看到当时的灯彩特征。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咏灯笼》“动焰翠帏里,散影罗幛前。花心生复落,明销君讵怜。”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灯笼已经开始使用翠色透光的布帏做装饰;明代的《上元灯彩图》中描绘了一二十种秦淮灯彩,涉及神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甚至还有传统戏剧人物;明末清初谈迁的《枣林杂俎》写到“南京灯杆高十二丈有奇,灯笼大丈余,容四人剪烛。”[2]可见当时灯彩的品种繁多、形状各异。清朝以后的秦淮灯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品种达到了300种以上。前期流行料丝灯,后有明角之制,造型有三星、八仙、聚宝盆、皮球、西瓜、草虫、金鱼等,楼船则以碎玻璃条为之。其他如绢制之灯,花、鸟、虫、鱼,亦复惟妙惟肖,壁灯中有人物各种,[3]走马灯外罩灯笼,内点蜡烛,利用空气热胀上升原理,带动灯面转动,灯面上画着各种姿势的骏马急驰,宛如万马奔腾。

灯彩在民间一般又被称为花灯,二者间有何分别尚无明确定论,我根据考察的情况分析,一般将小型的可以提在手上等称为花灯,大型的灯组称之为灯彩。这里着重介绍秦淮花灯的制作方法。

秦淮花灯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曹师傅将其工艺归结五步骤,即设计、下材料、扎制、打底裱糊、美化。这五步骤又可细分为劈、锯、裁、剪、削、熏、烘、烤、熨、浸、染、裱、写、描、绘、雕刻等几十道专门工序。使用的工具也很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灯彩艺人们也改进了传统制作工具,加入了现代器械。

以制作传统荷花灯为例,先用一根经过防虫处理的篾竹弯成圆形后用麻绳(现用铁丝)固定。再用两根长短相等的篾竹以垂直角度相互交叉后用铁丝固定交点,各端点弯曲后与用扎好的圆形篾竹边缘固定,做成荷花灯的骨架。再在表面裱糊衬纸和花瓣。外侧底部由中间向外伸出几根铁丝套糊上枝叶,内侧底部中间向上伸出铁丝作为蜡烛的底座。在内侧圆形篾竹上等距离的拴住三根铁丝固定在花灯挑棍的一头,花体下方悬挂纸制的莲藕等装饰,一个荷花灯就完成了。

裱糊用的纸张主要采用薄而具有韧性的拷贝纸,根据设计好的造型裁剪后进行染色。染色工艺各家做法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其中今年流行的涂层颜料染制的荷花灯大受欢迎,耀眼的金色尽显奢华风范。

传统工艺中采用竹条扎架,但现在竹子的产量大不如前,从前的艺人们都从编扎箩筐的下脚料中收集可用的篾竹,时代的发展使箩筐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灯彩艺人需要不断探索新材料替代竹篾。曹师傅1990年开始采用包扎带代替竹篾,用铁丝制作骨架,结合点焊技艺,既解决了取材短缺的困难,又保持了灯彩的原型,还降低了制作成本。

今年的灯彩市场上还出现了结合丝网花扎制工艺制作的花灯。可见秦淮灯彩艺人始终在不断发掘、更新灯彩的制作材料,使其更具观赏性。

过去灯彩艺人都是随着师傅学习制作工艺,造型、色彩等都是师傅面提口授,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老一辈的灯彩艺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下一代,让他们去专门的美术学校学习造型基础,色彩搭配,学习外语、电脑技术,加强各界的艺术交流,让灯彩艺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4.秦淮灯彩的发展前景

花灯虽好,但秦淮灯彩却总也逃不了扎一年卖一季的境况,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秦淮灯彩的发展?

4.1 灯彩造型技艺的提高

从秦淮灯彩艺人的角度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艺是首要条件。现在的灯彩市场上所见的花灯,虽然能看出灯彩艺人们为灯彩品种的开发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但很多方面仍需要改进,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步。

4.2 灯彩的保存与包装

灯彩设计中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保存?灯彩一般采用纸来制作,近年来逐渐出现了用面料替代纸做材料的灯彩,但秦淮灯彩,尤其是大型灯彩中纸还是主要材料。纸不可遇水,前段时间的雨雪天气就对秦淮大型灯彩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而台湾灯彩因为采用了面料材质却没有受到影响。同时,如何携带也是一个难题。一般人们买了灯彩后就提在手上,但遇上人多拥挤的情况难免会有挤压,损坏也就再所难免了;如果销往国外,损坏更是再所难免。

4.3 秦淮灯彩的产业化道路

秦淮灯彩如何定位?市场上的灯彩价格相差胜远,从几百到几块不等。相比于近年迅速强占南京甚至全国灯彩市场的自贡灯彩,秦淮灯彩发展阻滞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营销,特别是缺乏现代营销理念支持下的大力度营销。而自贡灯会,早已走上了产业化运作之路。在自贡的彩灯产业链中,营销、设计、制作等各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分工明细,保证各环节工作的环环相扣,高效运作。

4.4 加强秦淮灯彩的对外交流

灯彩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不仅被国人喜爱,外国友人也对其有着广泛兴趣。如何开拓外国市场是秦淮灯彩艺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只有制订统一的灯彩生产标准、形成独特的秦淮灯彩文化,提高灯彩的造型工艺技术等等,秦淮灯彩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5 秦淮灯彩的新主题的开发

灯彩的主题创意如何开发?传统的灯彩只是静态的展示,我想,如果把灯彩和城市主题结合起来,这样的灯彩可以不受时期的局限,任何时候都可以拿来卖。随着各种新材料、新科技的发展,将声、光、电等元素融入灯彩的设计制作中,灯彩也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的美化、商场企业的宣传、庆典中灯彩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灯彩已经逐步走出只有节日时使用的局面,开创出了另一番新天地,

4.6 政府对秦淮灯彩产业的扶持

秦淮灯彩事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极为重要。把秦淮灯彩文化向全社会推广,加强宣传力度,如成立灯彩博物馆,将秦淮灯彩像南京云锦一样成为馈送礼品的首选;让每个南京人说起做灯彩就娓娓道来,打造出一个独特的秦淮灯彩文化。

5、小结

夫子庙是传统南京的城市象征,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民。然而过年去夫子庙,买上一盏秦淮灯彩的习俗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城隍庙、八大胡同已经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夫子庙和流经夫子庙的秦淮河水,会一直流淌下去吗?秦淮灯彩还会再次辉煌吗?

参考:

[1]花灯距今多少年 http∶//www.zhidao.baidu.com/question/87498409.html

[2]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秦淮区志》方志出版社,2003:637

[3]徐艺乙 高安宁主编 《南京传统手工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9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