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夜经济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名片网总编辑乔惠民署书栏头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基于AR的秦淮灯彩交互式展示研究
许成葳
【摘 要】在數字化屏幕个人化、私人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寻求发展机会的趋势下,通过对秦淮灯彩色彩、造型的元素提取,通过立体书的制作手法结合Unity3D插件提供的AR技术的绘本展示形式,达到宣传传统文化、科普传统知识的目的。通过该研究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提供新的应用思路,为后续创新数字化展示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思路。
【关键词】AR;秦淮灯彩;交互;立体书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7-0128-03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型软硬件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展示的功能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通过技术降低了科技产品的使用门槛,更使得用户无论是否熟悉屏幕交互都能够自主体验数字化的交互功能。因此,凭借现有的个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个人电脑等较高的普及率为基础,通过AR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切合目前影像、声画走向融合的媒体发展趋势,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多角度的介绍科普,达到更好的保存和发扬非物质文化的目的。综上,本项目通过研究基于AR技术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的数字交互式展示,实现不同于传统文字方式的科普说明形式,使得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交互体验和知识获取,为当今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辟新的思路。
一、秦淮灯彩的发展现状
秦淮灯彩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遗项目共通的活态性、传统性、整体性等特点[1],作为传统手工业其目前的发展状况面临几大问题,一是传统手工业普遍存在的传承人老龄化现象,后辈不愿意继承传统;二是秦淮灯彩仍然保留着手工作坊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三是灯会主体为大型灯组,近年发展多样化,而作为零售项目的小型花灯千篇一律,样式没有创新。通过调研发现对于秦淮灯彩的市场发展也存在几点认识误区,一是大型灯组进行灯会表演是近三十年发展出来的趋势,而追溯传统灯会则以灯彩市场和小型花灯为主;二是秦淮灯彩艺人传承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在不同的传承分支中都存在各自的特色技巧。当前数字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趋势,文章通过结合AR技术实现交互式展示秦淮灯彩的研究希望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意义[2]。
二、面向秦淮灯彩绘本交互框架分析
(一)绘本的使用目的和创作目的
绘本的创作目的来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存留、传播方式的改进,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物理方式与数字方式两种方式,分别体现在实体博物馆、手工艺制品等实物载体和以网站、图片等数字媒介。而AR的新技术能实现在现实空间的一定范围内,将实际难以产生的视觉数字化信息叠加在现实载体上,产生独特的,可视化的、情景化的数字文化。通过国家数据网数据可以看到在近年来文体教育方面的图书出版种数逐年增加,占总数40%左右;而单纯艺术类图书仅占图书出版总数的2%左右。
绘本的使用目的,基于对现有立体书具有的教育科普功能的基础功能实现,以及在市场上出现的科普类立体书,依然以外来译本为主,对于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内容涉及较少,因此通过此绘本,帮助使用者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学习,凭借AR辅助,使无处不在的合作式和情景式学习得到增强[3]。
(二)绘本包含的功能与特性
该绘本功能包括实体书具有的纸面内容展示,实体书与电子书籍或其他数字媒介相比较而言,作为非屏幕媒介,用户产生交互欲望时能够避免通过屏幕操作APP时产生的多余流程,整个使用过程更加流畅和直接;立体书具有的立体展示功能,提供立体纸面实体展示,突出桌面的立体场景物件能够呈现出不同于平面的纵深感,同时根据实体书打开角度的变化,立体纸面展开随之变化,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展示效果。在屏幕界面中,AR技术提供数字立体模型,搭配实体书提供涂色AR模型生成和灯彩场景展示内容,通过屏幕操作能够在三个维度控制模型,提供不同的视角观察。模拟的环境使得使用者在互动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强化对传统习俗、传统手工艺的体验[4]。
(三)绘本功能呈现的交互方式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造物的设计,交互设计是创造人的“行为”,即引导人进行互动。设计绘本能够实现的交互方式主要有实体阅读、屏幕触控两种,在通过实体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者手翻书页使得立体折叠场景发生变化,而图文内容作为场景注释,运用三角纸质角框形成可以展开翻页的交互部分。在针对秦淮灯彩绘本的电子屏幕交互过程中,则主要通过手指点击、滑动等操作,进行翻页、选择、旋转视角等操作。
(四)绘本组件及组件之间的组合关系
针对立体绘本组件与组件之间的组合形式,需要在人自然的行为基础上设计,实现“人-产品-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5]。结合实际案例(《大闹天宫》有以下几种归类,一是前景、中景、背景进行重叠展示,即将大场景中的元素元件进行拆解,通过远近关系区分,体现场景纵深感(图2.4.1);二是针对图文结合部分,在文字描述的折页中间,可以通过立体折叠将图例突出,形成中心图示,边缘文字介绍的中心展示组合方式(图2.4.2);三是针对场景特色元素,当重点元素和场景背景并非紧凑的位置关系时,采取大小分置的组合,将需要重点展现的部分,或脱离场景背景的部分与主体分离,并可加入一定的动作互动,(图2.4.3);四是大场景和旁边注解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场景的布局需要,将文字部分置于偏书页下方空间,主要原因在于若将文字置于书页上半部分,当图案展开时,文字会受到一定遮盖,同时当文字说明部分设置了折页可展开时,位于整体书册的下方,便于用户进行展开操作。
三、面向秦淮灯彩的绘本内容设计
(一)秦淮燈彩绘本元素
绘本主体内容根据交互功能的有无分成两个部分,在非交互内容中包含了平面背景和文字说明两个部分。作为儒家文化的见证,秦淮河畔的种种文化遗迹包括南京夫子庙、南京贡院、乌衣巷、媚香楼等,在该绘本中图文部分重点提取秦淮河、夫子庙和老门东三个大场景分成三部分。[6]在秦淮河场景中,重点展示秦淮河岸的双龙戏珠以及画舫;在夫子庙场景中,重点展示夫子庙秦淮灯会巨型灯彩大门和内部夫子讲学传统背景;在老门东则突出展示老门东牌坊和街市情景。在交互部分根据表现形式分为立体纸面交互和AR交互两个部分,立体纸面交互部分通过借鉴立体书的折叠造型实现场景和主体灯彩的突出表现,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文字的内容而减少读者对于复杂内容的过分关注[7]。
(二)绘本交互流程
1.全功能流程图。绘本屏幕交互全功能流程线框图包含了导入界面,以及一级界面选项:设置、故事线、继续故事和档案;二级界面:秦淮河、夫子庙、老门东、灯彩和场景。在应用设置中,可以实现调节音量大小、调节音效大小、开关音乐和应用操作提示几个功能。在故事线选项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旋转木马式的选择界面进行故事的选择,预设共有秦淮河、夫子庙和老门东三条故事线。通过继续故事选项,用户则可以快速回到先前退出的故事线页面。从档案选项进入,可以在里面选择灯彩和场景两个方面的图文介绍。在对其他功能探索的过程中,相关研究包含了对APP界面使用时间的限制设置,针对用户使用情况中时间因素的影响,在后续功能拓展中也可以纳入考虑[8-9]。
2.秦淮河故事线流程图示例。单独以秦淮河故事线为例,进行APP主体故事线的流程图分析,从故事线一级界面选择秦淮河故事线,故事页面包含人声介绍和图文内容,通过视听结合的形式进行秦淮河相关内容说明,继续翻页触发事件,需要用户进行选项选择,包含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若用户点击错误选项,则返回题目所涉及内容的图文界面进行回顾,答案内容高亮显示,帮助用户找到答案内容;若用户点击正确选项则推进故事剧情进入下一个节点,以此循环直至故事结束,弹出结束界面,给予用户进入下一章与重新回顾本章的选项。
(三)绘本流程框架图示例
以导入界面为中心,四个一级选项:设置、故事线、继续故事和档案。在使用过程中,在设置中在屏幕居中位置音量、音效、音乐相关调整的选项。进入故事线流程,则出现旋转木马式选择菜单,通过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所选故事章节。在绘本展示界面,主体居中偏上大部分为内容展示窗口,通过左右滑动进行翻页,下方有文本描述区域,分布在屏幕右上方有声音快捷开关,内容窗口右下角有跳过该段剧情的跳过按钮,而在屏幕左上角则有退出故事线按钮。随着故事推进,触发事件时,弹出选项选择,分布在屏幕下方,选择错误选项,则需要重新回到问题所在剧情,重新回顾,若用户已经在剧情中某段找到答案,则可点击内容展示右下跳过快速进入选项界面;选择正确选项,即继续推进剧情,当剧情结束时,弹出结束界面,居中有章节LOGO,下方给出进入下一章和重新回顾两个选项按钮。
四、导入界面设计分析
(一)针对秦淮灯彩的传统文化颜色提取
通过对大量秦淮灯彩夜间照片的颜色提取,可以看到图片马赛克化后,占主体的色彩以红色和黄色为主,并以绿色和蓝色点缀(图4.1、图4.2)。红色本身是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气息的色彩,在中国古代,许多宫廷庙宇也都用红色来进行装饰,而红色也象征着喜庆,逢年过节,中国人无不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事。黄色在灯彩中大量出现的原因:一是黄色或乳白色的天然灯光效果,自然色和人工色呈现出偏暖的氛围[10];二是黄色在中国也常用在传统节日的各种装饰元素中,“以黄为贵”的象征意义让黄色大量的应用。而在灯彩制作中,常见的装饰元素,例如荷花叶、云彩、水纹等,固有色则以绿色、蓝色为主。从整体来看红、黄色为暖色调颜色,通过冷色调颜色进行搭配调节,可以使得巨型灯彩背景和小花灯单独展示时色彩较谐调。
(二)针对秦淮灯彩的造型设定
在秦淮灯彩界面设计中,部分LOGO和图标等的设定主要提取几个灯彩造型。通过对夫子庙地区秦淮灯会开展期间的调研,可以看到秦淮灯彩比较有特色,有符号化意义的灯彩是荷花灯,造型主体是粉色扎纸荷花造型,仿造真实层层叠加的花瓣效果,花灯框架“筋骨”用铁丝扎框子;除了中心荷花,每个荷花灯还有六个花头,即呈现花骨朵形态的未开荷花,上方4个、下方2个,底部还有莲蓬、荷叶等装饰(图4.3)。以上荷花灯的造型细节都可以体现在LOGO中,以此符号化的形象代表秦淮灯彩。同时在故事线中,主体体现的有三个物件,秦淮河中的画舫、夫子庙的秦淮灯彩巨型灯彩大门、老门东的牌坊。
(三)导入界面实例
初始界面以标题为中心,设置、故事线、继续故事和档案四个按钮分布屏幕中下,最下方有logo和总体故事进度条提示,背景为灯彩特色图片,后期可以故事主体人物特写为背景。用户可以通过按钮进入设置、故事线和档案三个界面,或点击继续故事,直接回到上次退出时的故事界面。随着故事线的逐渐推进和解锁,下方进度条有文字和UI提示总体进度,并在档案中解锁新的图文介绍以供用户单独点击深入了解和学习。
五、结语
通过移动AR技术的植入,让传统的纸面书本教育形式,拓展到数字媒介屏幕上,通过数字化的画面形式、三维模型展示,帮助使用者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与学习,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有趣的教育资源。通过面向立体纸质书和数字媒体界面进行触控交互、视听结合的交互形式,调动使用者更多维的沉浸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科普知识中,通过线性的故事展现丰富的秦淮灯彩灯会主体元素。同时,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国内绘本以及立体书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传统文化的灌输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简单图片和实体展览馆,只有结合可移动终端,考虑到用户使用实体书的实际情况,才能让传统文化知识真正的走进大众,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交互而让使用者沉浸到以秦淮灯彩为例的文化环境中。本文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可移动终端AR展示相结合的探索尝试,达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方向拓展新的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49-51.
[2]林晓雯,詹涵涵,尤嘉伟,吴乐,林楚楚,刘俊哲.设计生活文化视域下南京传统手工业生存现状初探[J].戏剧之家,2018,(24):229-230.
[3]Broll W.,Lindt I.,et al. Toward next-gen mobile AR games[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8,12(4):40-48.
[4]蔡苏,王沛文,杨阳,刘恩睿.增强现实(AR)技术的教育应用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6,(05):28-29.
[5]任新宇,王倩.论绿色产品设计的特征及策略[J].设计,2018,(08):108-110.
[6]王玮,韩鹏,苏静.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分析与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8,(01):63-67.
[7]许惟一.如何让读屏时代的孩子回归纸书阅读[N].国际出版周报,2018-11-26(010).
[8]师晔兰,郁舒兰,萨兴联.产品设计中的“时间”思考[J].设计,2016,(17):22-23.
[9]苏梅婴.面向幼儿亲子绘本教育的AR交互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34-39.
[10]范平平,林晓雯,詹涵涵,刘俊哲.以市场为导向手工纸质照明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