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多样世遗|朱以青: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

2024-02-25 22:06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多样世遗 >

打印 放大 缩小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2012年9期
 
作者:朱以青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文化的多样性源于生态的多样性。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但20世纪末以来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文化的同质化。多样性文化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的体现,是文化生态平衡的保障。对此问题的关注表明人类已开始反思原有发展模式,为了人类的普世价值,尊重他者文化,尊重文化差异,保护各种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文化生态学;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提出,是传统文化在危机中寻求保护的一种内在诉求。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面临生存危机,文化差异减小,文化趋同加剧,文化多样性锐减,文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新千年到来的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文化多样性由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有关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及实践中,无论是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生态环境不但塑造了人类不同的体质,也塑造了人类不同的文化模式,由此形成了人类多元的文化。犹如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文化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来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文化模式”,相反,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和非洲文化,尽管它们的起源不同,种族载体不同,但却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各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是历史上出现缤纷多彩文化的原因所在。世界上从来不存在超越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多样性正是人类文化生态的表现。
 
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的生成、发展与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变迁是环境影响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发表了《进化和过程》、《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文化的原由与法则——一个早期文明发展的探寻》、《复杂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因果性与法则》等文章,出版了《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从而奠定了文化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与环境相适应,这里的适应不是消极的顺从,而是利用自然、改造环境,通过一定的调适和变化以适应环境,从而实现一定的目标。其实,环境对社会、对文化的作用很早就被思想家们所关注,如法国的孟德斯鸠所认为的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德国人类地理学家拉采尔所认为的民族的文化差异是由自然条件造成的,英国的巴克尔所认为的食物、气候、土壤和地形四个主要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过于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既承认自然环境的作用,更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文化与环境是双向互动的,文化适应环境但也影响环境。文化与环境是不可分离的,不同地域环境下文化特征不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在温带的大河流域,因土壤肥沃,宜于农耕,形成了古代农业文化中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都处在大河流域。而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则在海洋地区。恩格斯在《奥地利末日的开端》一文中指出:在中世纪的后半期,德国的一部分落后于西欧的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文明沿着海岸、顺着江河传播开来。内地,特别是贫瘠而交通阻塞的山区就成了野蛮和封建的避难所。这种野蛮特别集中于远离海洋的南部德意志和南部斯拉夫区域。这些远离海洋的地方因阿尔卑斯山脉而跟意大利的文明隔绝,因波希米亚山脉和莫拉维亚山脉而跟北德意志的文明隔绝,同时碰巧又都位于欧洲唯一反动的河流的流域之内。”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17页。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较早进入农业文明也是地理因素决定的。不仅如此,地理环境还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文化类型的形成。在新石器时代,世界上便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文化,即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而成。希腊是古代商业文化的典型,因为希腊是个半岛,岛屿星罗棋布,海水深,港口多,东南部又与埃及、西亚隔海相望,交往便利,于是希腊较早地形成了开放型的商业文化。古代中国同时出现了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黄河、长江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宜于粮食作物生长,形成了农业文化;而北方草原和戈壁宜于游牧,形成了游牧文化。相似的生态环境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相异的生态环境会形成相异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必然带来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此基础上,斯图尔德提出了多线进化的理论。在比较了秘鲁、中美洲地区、中国、埃及、两河流域五个独立发展的古代文明之后,他指出,文化的基本类型在类似的技术与环境下,可能以相似的道路发展,但文化的具体方面不会以单一发展规律发展,而是多线性的,也就是说存在多种进化路线,环境并没有限制文化的发展,而是刺激了文化的发展。
 
斯图尔德还提出了“文化内核”(cultural core)的概念。文化内核是“与生产及经济活动最有关联的各项特质之集合。实际证明与经济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与宗教模式皆包括在文化内核之内。……文化生态学最关注的特质,是经验性分析显示在文化规定的方式下与环境的利用最有关联者。”②王东昕:《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内在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也就是说,文化内核是指文化中与适应及利用环境最直接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其中,技术—经济是核心。所以文化变迁、进化的决定因素是技术—经济。文化的内核决定着社会组织和制度的文化价值。
 
显然,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尽管在斯图尔德之后文化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分歧,但它们都关注环境,关注社会与环境的互动,重视导致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发展的原因,并努力从环境、技术、经济、人口等方面去寻找根源。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则更多地将可移植性的生态学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移植到人类文化研究中,形成生态人类学和文化哲学视角。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通过各民族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客观现实。“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环境多样性基础之上。无论是在人类童年时期主观能力较弱之时,还是在工业社会及其以后主观能力极大增强之未来,文化始终是人类为生存而开展的物质和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物的综合体,是适应生存环境的一整套机制。”③王东昕:《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内在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二、全球化冲击下的文化同质化
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历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民族文化之间的频繁交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强势强行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理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其目的是以单一文化取代多样性文化。1993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随后又发表了《后冷战时代的各种范式——假若不是文明还会是什么》等文章。1996年他整理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他的基本观点是:21世纪引起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即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全球未来战争的导火索。他还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可能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与认同,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由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未来的世界冲突将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进一步指出:冷战结束后西方正处于权力的巅峰,西方的优势文明将会被非西方文明普遍接受。亨廷顿的这一观点在全世界引起反响,尤其受到美国人的欢迎。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同样认为:“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和文化》,载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他所期望的全球化是以美国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
 
事实上,美国文化的影响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文化的全球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化的硅谷‘芯片’。”②薛晓源:《全球化与文化战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4期。所谓全球化,本质上是经济、资本的全球化,伴随着资本的自由流动,国际贸易日益增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然而,“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交流是不平权的,存在一个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势位差。”③任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危机及出路》,《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资料表明,西方与非西方的文化交流多呈现“一边倒”的现象。10多年来,中国面临着对西方巨大的文化赤字。图书贸易方面,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一直在10:1左右,版权逆差超过10倍。美国是我国图书贸易最大的引进国,从1989年起,我国引进美国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始终处于首位。1989年从美国引进图书1146种,占引进总数的42%;2001年引进3201种,占引进总数的38.9%;2008年中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11种,输出却只有122种。在对外演出方面,中国艺术代表团演出一场的收入只有几百美元,而世界“三大男高音”在中国一场的演出费达数十万美元,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来华演出最高票价达到了5000元。英国学者汤林森(John Tomlinson)指出:“现代性的扩散过程其实已经涉及了文化支配的现象。”④[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页。西方文化正是凭借对资本的控制权和经济上的优势而获得强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文明,按照他们的文化模式来改造世界,这必然造成文化发展的趋同化和均质化。
 
在世界上任何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人们都能看到喝着美式咖啡、用着iphone手机、开着苹果电脑、看着美国大片的各色人等,文化的全球化已经席卷全球。我们正经历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感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强烈冲击,目击着传统文化遗产的日渐减少甚至消失。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势撞击。这种撞击的结果决不仅仅意味着个别文化片段的毁灭,而是意味着整个多样性文化的生存空间的改变”⑤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国许多传统的民间技艺濒临消亡;传统戏剧特别是地方剧剧种越来越少;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消失,民间传说中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就世界范围内来看,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通过英语传播的,联合国使用的语言95%以上是英语,国际经贸活动中100%使用英语。英语的独霸地位导致了其他语言生存空间的减少,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已经不复存在。根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消失速度,未来100年间,现在世界上存在的6000多种语言将有一半消失,另外200多种也将面临生存危机。作为最古老的信息储存与传播工具的语言,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任。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文化传承的中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多样性何以存在?
 
年画是传统手工艺术的代表之一。近年来不断传出木板年画艺术濒危的消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年画如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河北武强年画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苏州桃花坞年画连一块老版都没有保存下来。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山木板年画如今也只有“冯均记”一家还在苦撑着。深受台湾和东南亚人欢迎的福建漳州年画虽然还存有100来块旧版,但由于没有专用的纸张材料,也没有艺人进行印刷,而不能恢复生产。
 
我国戏曲品种繁多,历史上曾有394种,1949年统计时为360种,1982年为317种,而2004年我国戏曲品种则降为260种左右,50余年间传统剧种减少了134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
 
传统舞蹈也面临同样的境况。20年前,列入山西、云南等19省市《舞蹈集成》卷中的2211个舞蹈类遗产,目前仅保留下来1389个,短短20年间舞蹈类遗产就损失了近37%。①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求是》2010年第4期。这些传统文化的不复存在。必然造成文化多样性的消失,使人类文化生态失去平衡。
 
三、多样性文化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的体现
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概念。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他的基本观点是:生物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分开,而应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系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或生物有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构成动态平衡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处在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中的因素,整个系统依靠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以维持。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向人文领域拓展,研究重点逐渐从以生物界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过渡到人类生态系统,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人类困境为己任。文化生态学应运而生。
 
文化生态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它认识到文化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且认为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存在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是由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主体系统是文化本身,它又分为物质文化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等子系统。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每种文化既依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制约组成一个链条,并保持平衡。
 
多样性文化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的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将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正因如此,在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文化同质化愈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上至联合国下至普通民众均高度重视文化多样性,多方探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多样性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种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加强与WTO(国际贸易组织)、UNCTAD(联合国贸易及发展委员会)、WIPO(国际智慧财产权组织)及美国政府的合作,强调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不能同其他产品一样全面自由化,同时重视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特殊情况。
 
文化多样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在全球层面上,世界文化体现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国家层面上,文化多样性体现为主体民族文化与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存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文化多样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国际环境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国际社会倡导和弘扬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力量。各主权国家政府也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进行着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真实而迫切的要求。”②单霁翔:《从“文化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很早就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但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代代口耳相传的活态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是非物质的、口头传承的,更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但也更容易消失。因此,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就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其中包括传统音乐、戏剧和工艺技术以及与国民的衣、食、住、信仰、传统节日等与民俗相关的风俗习惯。这对于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间文化保护法》,主要是对语言、文学、艺术、建筑、音乐、戏剧、舞蹈、手工艺制作技术等生活习俗进行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加拿大于1998年正式颁布实施了《多元文化法》,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律手段推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的国家。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的文化生态的改变,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将保护“非遗”上升为政府的法律责任,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对文化多样性的高度认识,是开展保护工作的首要步骤。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法规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民众本身的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总和,它指的是特定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文学艺术、宗教、哲学背后的价值体系,包括语言、规则、服饰、仪式、行为等,它构成了各种社会的生活方式。自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E.B.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首次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文化的见解以来,100多年来有关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探讨和争论不断深入,但无论是泰勒的文化定义还是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的定义及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的文化定义,其核心是文化是民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王东昕认为:“文化是人类为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主动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开展的物质生产过程与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生存活动本身,生存活动所涉及的一切要素的态度和表现形式。”①王东昕:《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内在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正因文化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变化均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民众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众“口传身授”来完成,戏曲、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自不必说,许多民间工艺也需要传承人代代相传。只有存在于民众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原生的、活态的,远离民众生活的“非遗”只能是“伪非遗”。在当前中国政府主导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而民众只是按政府决策行事,本该是地方文化主人的民众失去了对地方文化的解释权。“在彻底失语的状态下,他们根本不会看得起自己的文化,更不会去珍惜自己的文化,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如何去挣脱这一传统文化的枷锁,如何去学习一门全新的文化,如何去取得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②方李莉:《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艺术评论》2005年第8期。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失语,直接导致了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这不仅对“非遗”保护不利,长此以往,还将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此语充分表达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深层意义。
 
综而论之,文化生态学是在人类学、民族学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们用生态知识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进行考察和反思之后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及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及文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并有许多子系统。子系统下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位置,组成一个个链条并保持平衡。多样性文化是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在多元文化相互尊重和共处的基础上,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才能保持。强行推行西方文化模式,必定造成文化多样性锐减,最终导致文化生态失衡。从人类普世价值出发,确信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有他存在的必然性,尊重他者文化,包容他者文化,欣赏他者文化,构筑多元文化生存的空间,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912.4
 
A
 
1003-4145[2012]09-0038-05
 
2012-04-01
 
朱以青,女,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民俗研究》编辑部编审。
 
(责任编辑:陆晓芳sdluxiaofang@163.com)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