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七彩云南网博园|铁琳梅: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模式探究

2023-02-26 16:29 南方农业杂志  主页 > 名片 > 美丽国土名片 > 滇字号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七彩云南网博园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中华七彩云南赋》主撰作者)
        点睛导读:国土名片-天下口碑数据库小编芬儿、李浩、张杨、李新宇



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模式探究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1期 

 

铁琳梅

摘 要 我国各地区地势环境、气候条件各不相同。云南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由坝子农业构成,因其土层厚、地势平坦,水利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情况较好。云南高原充分利用天然气候资源,大力发展夏秋蔬菜种植业,为平衡淡季蔬菜市场供应作出突出贡献。基于此,围绕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夏秋季蔬菜种植;优势产区;云南高原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79

云南高原夏季蔬菜优势产区主要包含宜良、通海、砚山、曲靖四个县市。据云南省农业廳相关数据显示,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范围、产量、供港蔬菜数量均有大幅度提升,成为蔬菜种植优势产区。基于此,针对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模式展开分析。

1 云南高原蔬菜优势产区主要种植模式分析

1.1 速生叶菜类轮作模式

速生叶菜类轮作耕作模式是宜良县最主要的蔬菜种植形式。速生叶菜包括油麦菜、生菜、香菜等,通过建设大棚,合理控制棚内温度、湿度,可以为速生叶菜类植物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反季节生长,提高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产量。速生叶菜类轮作耕作模式一般由上海青-菠菜-香菜-油麦菜-生菜-油麦菜的形式实现,一年可种植收获6~7茬蔬菜,使云南高原蔬菜总产值大幅度提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茄果类-速生叶菜-白菜类种植模式也是云南高原较为常见的种植模式。根据实际种植情况的不同,在露天田地中种植番茄、茄子、辣椒等农作物,每年种植收获2~3茬,收获第一批茄类作物后,再移栽提前漂盘育苗的上海青、生菜等速生叶菜,最后种植甘蓝,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云南高原蔬菜产量,实现蔬菜优势产区培育目标[1]。

1.2 粮-菜-菜种植模式

云南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地势地形各有不同,由山地和平原交错组成,粮-菜-菜模式是山地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云南高原地区降雨较多,受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海拔高度较高,雨季影响较大。粮-菜-菜种植模式多应用于雨季。以甜玉米-硬荚豌豆种植模式为例进行说明,蔬菜种植产地在5月下旬播种甜玉米,经过3个月的生长期,可在8月中下旬进行采收售卖。甜玉米收获后,于9月播种硬荚豌豆,11月中旬采收结束。利用粮-菜-菜的种植模式,能够解决云南高原山地地区在雨季的种植难题,有助于提升云南高原总体蔬菜产量[2]。

1.3 茄果类-白菜类-豆类种植模式

茄果类-白菜或甘蓝类-豆类种植模式主要应用于曲靖市麒麟区,在露地进行种植,一年可收获3茬作物。其主要生产运作模式为春季播种辣椒、番茄等茄果类作物,3—4月定植,7—8月采收,10月中下旬播种白菜类或紫甘蓝类作物,采收后种植豆类作物(以荷兰豆为主)。全年种植3茬的生产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蔬菜种植生产空缺,有效提升云南高原蔬菜总产值,实现蔬菜种植业良好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云南地区农业建设质量提升。

2 有效提升云南高原优势产区蔬菜种植质量的策略

2.1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推动差异化布局生产

云南高原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地形地势的复杂多样性影响,气候湿热,雨季漫长,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但因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形地势的种植区域对农业资源条件的使用程度各有差异,未能合理进行区域化生产布局划分,无法实现差异化生产,蔬菜种植生产同质化竞争大,不利于蔬菜价格的稳定和总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干涉,帮助各优势产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进行蔬菜种植生产,切实推动差异化布局生产目标的实现。在差异化布局生产方面,还应该积极利用立体化生产,即利用海拔和生态种植方式,在提升云南高原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效率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种植,以增强经济效益。

例如,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应根据“十三五”规划,合理利用良机优势深入研究目前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的种植模式,针对目前使用的种植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对立体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思考,展开差异化研究,主要根据各蔬菜产区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的细微差异进行再布局,真正依托优良的自然条件优势,提高蔬菜种植产量与品质,合理降低蔬菜种植成本,避免云南高原蔬菜优势产区种植生产布局的随意性,真正有效发挥种植优势,推动云南高原地域性蔬菜产业发展[3]。而在差异化布局方面,农户还可以在已有的养殖地区进行套种,统一管理农作物和动物,利用动物-农作物这一体系来模拟自然生产,减少在实际种植中的肥料投入,从而减少种植成本。

2.2 构建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云南高原蔬菜种植优势产区种植负荷大,出现连作障碍,加之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定的化学农药,产区面临污染、土地板结、病虫害加重等问题。科学体系的缺乏无法为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影响了夏秋蔬菜的产值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农业部门必须着手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在构建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上,还应该完善合理的反馈体系,派遣技术人员定时进入种植区,对农户在实际种植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成果,提升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效率,并帮助农户提升种植经济效益。

例如,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农户间的沟通与交流,设立专业化部门,深入产区,为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蔬菜病虫害、轮作倒茬困难、蔬菜产量降低等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帮助农户解决夏秋季蔬菜种植问题。同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针对云南高原蔬菜优势产区的技术难题,帮助改善病虫害或蔬菜病变情况,如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中十字花科蔬菜较常见的根肿病。有关部门应针对病虫害加强绿色防控,合理利用农药进行病虫害控制,利用生物方式有效防治病虫害,最大限度上避免农药对于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优质抗病蔬菜品种的培育、引进与种植。在种植前,应划分试验田进行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积极运用变量试验的方法模拟实际种植,提升蔬菜品种的实际培育水准,保证蔬菜新品种能够良好适应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优势产区的种植模式,避免在种植过程中出现蔬菜不能适应产区生长环境而病变死亡的现象,影响云南高原蔬菜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农业的发展。做好蔬菜老品种退出工作,合理淘汰不能够良好适应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生产地区环境条件的品种,推广新品种,从根本上推动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产业化发展。在新产品和新种植技术推行完毕后,农业部门也应该派遣技术人员进入种植区,对种植区中的作物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从实际生产中搜集的数据、解决措施和处理意见应该纳入到智库中,不断完善智库建设,并积极分享智库中的信息,搭建信息平台,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改进生产技术。

2.3 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生产种植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使其种植模式、生产经营模式更加优化,农业部门必须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实际种植价值,鼓励更多的农户投入到生产当中,扩大种植规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业部门还应该积极利用政策、资金等帮助农民进行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其原有的小农生产思想,鼓励农民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意识和生产思想,提升自身的种植能力。村委会也应发挥其应有的联系作用,帮助农民和农业部门搭建桥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种植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蔬菜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例如,农业部门应组建现代蔬菜科研团队,要求科研人员针对云南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选育具有更强适应性、低虫害、低病变的蔬菜品种,建设完善的立体农业生态栽培模式,并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实现高原地区夏秋季蔬菜机械化生产,整体提高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优势产区生产水平,为蔬菜优势产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动力。还应该通过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融入新的经济带中,让蔬菜优势产区形成种植园,以“农业+旅游”的模式,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

3 结语

为推动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与产业发展,农业部门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干涉与机械设备的支持,弥补目前蔬菜种植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云南高原夏秋季蔬菜种植差异化生产布局的形成,整体提高云南高原蔬菜种植行业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龙胜举.夏季高温干旱地区有机蔬菜种植管理策略[J].农家参谋,2019(19):45.

[2] 杨文斌.浅析北方蔬菜营养价值与栽培模式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38(6):50.

[3] 陈耿,彭荣锋,伍泰旭.夏秋季豇豆高产优质防控管理关键技术[J].广西农学报,2018,33(3):51-53.

(责任编辑:刘 昀)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