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手写瑰宝|段剑源:东巴象形文字书法发展的思考

2023-09-05 12:37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母语保护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东巴象形文字书法发展的思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段剑源

人类的文字在书写时,由于都有美化书写的愿望,使得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文字发展为艺术,但各种艺术的内涵又各不相同。很多文字成为图案化的文字装饰形式,这和汉字书法艺术注重文化内涵和抒情性是迥然有异的。

一、书写的艺术和汉字书法的影响

从世界各地的文字来看,以阿拉伯文字书写的伊斯兰教警句、格言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并且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有了发展。书写者采汉字书法之长,吸收了汉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和篆、楷、草书的特点,并利用汉字书法形式中的中堂、横幅、对联、四条屏等形式表现,形成了既具有一定汉字书法特点又具有伊斯兰书法装饰性的表现形式;日本的平假名书法使用了汉字草书的笔画,借鉴汉字草书的特点,有一定的个性。而在日本同时也流行汉字书法,日本古代书法家,被称为“日本书圣”的空海,行草书法中变幻莫测的结体,儒雅流畅的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笔和结体上又融合了磅礴厚重的盛唐气象,展现出其深厚的汉字书法功力。相传在空海所处的日本平安时代,日本仅有楷、行、草书体,空海从中国将篆隶书传入日本,编撰了三十卷的《篆隶万象名义》。他本身也擅长书写梵文书法,体现出他学习和书写多种书体的能力。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西夏、契丹、女真都曾借鉴过汉字创造了文字,这些文字使用楷书的笔画和结构的形式,虽然到今天已经成为了难以识读的古文字,然而用楷书的笔意写出,却充满了神秘感和趣味性。从这些书体书法可以看出,国内或周边一些国家的各民族文字受到汉字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汉字书法传统,又各具面目特点的书法形式,是书法艺术的一种有益补充。

二、神秘的活化石——东巴文字

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的探险家在丽江一些发现正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和大量写有象形文字的经文。这些象形文字和学者们正在苦苦破译的古埃及、玛雅和苏美尔文字不同,本地的东巴祭司能够识读书写。这种文字以图画的方法写成,是学术界公认的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本地东巴祭司称之为“斯究鲁究”,即“见石画石,见木画木”之意。这种文字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东巴经里说由圣人同时创造了汉、藏、纳西三种文字,所以后人把他们供奉到神座上。当然这些文字不可能是同时创造的,但可见纳西东巴文字和周边民族之间的文字互有影响。除了东巴文字,纳西族还有一种标音文字—格巴文字,这种文字笔画简单,一字读一音,与古彝族文字(又称爨文)相类似,但读音不同。

在社会发展中,东巴文字由于只是由东巴祭司抄写经文使用,文字保持了最初造字时的原始图画形态,以象征性地笔画来描绘事物的形态及动作,即便造字也以原图像的方式来创造,没有再发展。普通纳西族民众逐渐掌握使用了汉字,而东巴文字则一直被东巴祭司传承使用。这种象形文字利于传承与其形态简单、表意生动明确有关,若能通晓纳西族语言,了解当地社会生活情况,识别学习就相对容易。丽江木氏土司的家谱《木氏宦谱》中记载阿琮“生七岁,不学而识文字”,可见阿琮天资聪颖,又从小生活在纳西文化的氛围中,所以“不学而识文字”也就有根据了。

东巴象形文字以一字似一物或一意,以简练的笔画表现含义。这种造字方式使文字较多时会相混淆。要想很好的区别文字,就需要很高的造字技巧。东巴造字方式归纳起来有十种:依类象形、显著特征、变易本形、标识事态、附益他文、比类合意、一字数意、一意数字、形声相益、依声托事。这些造字方式与汉字有相似之处。很明显象形文字的创造方式都源于观察自然,汉字在逐渐使用的过程中进化发展,而东巴象形文字则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东巴祭司书写这种象形文字使用青竹竿做笔,纳西语称为“梦奔”。这种竹笔形似钢笔,将一根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青竹竿一端削尖,再刻出一条裂口,竹笔就做成了。以这种竹笔来书写东巴经或绘制东巴画,有着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据说老东巴祭司在写经绘画之前,都要焚香沐手,以表示对神的尊敬。

书写用的纸张为东巴纸。传统的老东巴掌握着这种纸张的制作技巧,以丽江特有的植物“荛花”为原料,所造的纸能防虫蛀,有“纸寿千年”之说,极其稀有。东巴纸厚实似卡纸,质地粗糙带有毛边,色泽呈象牙白色。由于制作材料及技艺的限制,尺幅较小,东巴常将纸订成册用以写经或绘画。现今流传下来用东巴纸写经或绘画的作品,由于长期翻阅和烟熏的缘故,色泽呈现褐或古铜色,显得神秘古朴。

以竹笔写的东巴经,过去蘸的是用锅底灰制作的墨汁,有的直接用墨线写成,也有写成后也涂饰以鲜艳的色彩。这种竹笔书法,颇似现代硬笔书法,笔画劲健,加上东巴纸有一定的吸水性,会有局部的笔画渗化;竹笔书写时角度的不同,会形成笔画的粗细变化;墨液加水的不均匀,会形成浓淡的变化;不同书写者形成了风格或粗犷、或写意、或工稳的不同,另有一番审美情趣。

三、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对汉字书法的借鉴

(一)区别和联系

谈到东巴文字对汉字书法的借鉴,首先要看两种文字书法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从文字上来看,东巴文字和甲骨文字同属于象形文字系统,但相比较,甲骨文要更加概括、抽象。很明显,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图画文字系统,这种文字更加图案化,形似古老的岩画和崖画,充满了人类童年时期文字的生动和天真,有一种稚拙的趣味。

在材料上,数千年来,汉字书法不断发展,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劲挺爽利,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朴凝重,碑刻则有汉碑的古厚、魏碑的奇趣和唐碑的端庄,有书写在竹木简上的自然活泼,有书写在绢帛上的工整秀丽。以纸为载体的书法更是花样繁多,有魏晋尺牍小纸、硬毫小笔书写的精到典雅,有宋元长卷式的连绵,有明清大幅立轴式的气势磅礴;纸的材质的不同更适合于不同书体及风格,如色泽褐黄、粗糙、纹理不匀的敦煌土纸更适合于书写古朴渊懿的魏晋小楷及章草书;而各种色泽、花样的花粉笺、泥金笺、印花宣纸书写较为“正统”的王羲之一路书风最能体现出高贵文雅传统书艺的特点;以黑纸白墨或肌理粗糙的麻宣、长纤维宣来书写雄强霸悍的北魏碑刻让人感觉韵味十足;质地上好的纯白宣虽为追求效果在现今书法展赛中很少使用,但却是经典和书法流传千古的佳品。宣纸的渗化效果也促进了汉字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东巴文字书法艺术则较为简单,书写在木牌或东巴纸上。东巴纸虽较为独特,但书写效果却较为单一,然而,能防虫蛀、纹理粗糙、色泽自然雅致也是东巴纸的一大特点。

在用笔方面,汉字书法系统流传有序,从甲骨文到金文的时代,是以“硬碰硬”,使用刀刻在甲骨上或铸造在青铜上;而在使用竹木简牍的时代,则出现了柔软的笔头,虽然早期的毛笔笔毛主要使用兔毫、黄鼠狼等“硬”毫,但“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出现使书写的线条开始生动、富有变化。到明清以后长锋羊毫和宣纸在书法上的使用无疑拓宽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使毛笔的表现更加生动。东巴文字的书写工具传统为竹笔,绘制线条较细,稍侧笔也能表现稍宽的线条,类似于美工笔,适合书写卡片及小幅作品,但书写大幅作品或悬挂远观则表现力不足,且硬笔不能表现具有弹性和变化较大的线条。

图1 东巴文字写经

图2 丽江市博物院标志

在用墨方面,东巴书法艺术书写用墨由东巴人自己制作,做法简单,为书写经文而临时制作;而汉字书法用墨则源远流长,传统做墨以专门烧制的松烟或油烟料配合动物胶,再掺以麝香、冰片和十多味中药材,制作的墨锭版式考究,完成形成了一门具有深厚历史的“墨文化”,更有以朱砂书写的朱书效果,现在又有以白墨写黑纸模仿碑拓效果的形式出现,效果各异。

在书写的笔法和章法上,东巴文字较为简单,由于书画同文,未考虑书写笔法的丰富性和表现效果;汉字书法则长久以来,各书体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笔法效果。在章法上,东巴文字书法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方式是将文字以图画式的安排在绘制的格线中,文字大小上下错落,形似古玺印,生动活泼;另一种方式则以类似汉字的单子排布,有单字作品,也有对联的方式排列,这种方式常见于现代的室内装饰或纳西人家春节贴于门楹,在这种方式中,书写者常常在每个东巴文字右下角写上汉字释文,以便让人识别。

(二)借鉴的形式

发展到现代,东巴文字书法艺术脱离了传统东巴祭司宗教写经的用途,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在东巴文字书法艺术中,首先是受到了汉字书法的较多的影响,如使用毛笔、宣纸书写;在东巴文字旁书写汉字释文;落款使用汉字;使用对联的章法形式等,但这种借鉴的方式还较为单一。

在借鉴的形式上,还可考虑多样化的效果,如受现在展厅效果的影响,书写时用各类色宣、使用各色纸张拼贴、染色作古等等,这类形式在东巴文字书法艺术中还较为少见。其实现存的很多东巴经常呈现深褐色,可通过染色的形式来表现,还可以考虑使用朱书。汉字书法艺术中的朱书主要来自于殷商甲骨片上部分有刻后涂饰红色的效果,鲜艳醒目,在现今篆书创作中使用较多。在章法上,东巴文字图画式的书写形式可以考虑应用到扇面、册页的章法中,也适合于书写长卷,但这样的书写形式在现今的东巴文字书法艺术中还难以见到;而竖式的书写方式,可以考虑应用到立轴中,不止是对联。

图3 东巴文字写经

(三)发展的思考

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的发展,首先应该保存该文字的特点,即原始、生动、神秘,它是一种概括的图画,却十分生动,同为象形文字,却比甲骨文字更加原始。丢弃了这点,美感就会随之消失。还应该注意书写感,我们今天见到的东巴文字,常常以写经墨迹的形式出现,书写的意味很强,这点不同于汉字,早期的甲骨和金文基本是以铸造的形式来呈现。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的书写,应借鉴汉字篆书,但须体现率真、自然的书写效果,切忌工艺化、整齐化、规范化,现在的汉字小篆书写,很多人取法秦代刻石和唐代李阳冰篆书或战国中山王青铜三器,书写极度整齐化、工艺化,东巴文字的书写应避免这种现象。

其次书写者应有较好的汉字书法基础,其中重点是楷书和大篆、行书的书写能力。现在东巴文字常常使用楷书和行书释文,楷书或行书释文书写效果差常常是令人十分遗憾的。同时东巴文字作为一种静态的文字,书写者若能写好动态的行书,就自然能将东巴文字写得较为活泼些。其次是大篆即金文、甲骨文、石鼓文等文字的书写能力,在书写时,将大篆的笔法、结构、章法等借鉴到东巴文字中使用,可以使之更具内涵。笔者曾见丽江市东巴博物院的标志,配以钟繇楷书字体,书写者具有较高水平的书写能力,写得古朴生动,与标志东巴文字配合极佳。然而东巴文字未使用书写的形式,较为遗憾。

再次应注意书写风格的拓展,将汉字书法中的多样化风格借鉴到东巴文字书法中。现代的东巴文字书法创作常常使用毛笔宣纸,但书写风格往往只是简单利用宣纸的渗化,笔法单一,应注意借鉴汉字书法中的多样化风格,形成个性化风貌,如甲骨片文字的爽朗劲利、金文之圆浑劲健、魏碑之天真活泼、简书的自然率意,最主要一点应保持这种象形文字的原始、神秘,不可矫揉造作或追求整齐、秀丽、甜美。保持东巴文字之美,不要误入歧途,它一定会焕发出年青的生命力!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Y429)参考文献:

[1]杨福泉.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1

[2]方国瑜,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的创始和构造[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1)

[3]张永康,彭晓主编,云南省博物馆供稿.木氏宦谱[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1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