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手写瑰宝|郑发云:东巴文字“动画化”的探讨

2023-09-05 11:20 大观杂志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母语保护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东巴文字“动画化”的探讨

 
大观杂志 2019年10期 

 

郑发云

摘 要:东巴文字是图画象形文字,是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的组合,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艺术价值,在现代设计中加入东巴文字这个古老的民族设计元素,满足了现代社会审美趣味和快速识别的需求。动画又是一门较新的艺术形式,结合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中国动画逐渐进入创作高峰,近年来稳步发展,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尽管东巴文字的“动画化”创作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学术界还未对这一概念有明确的理论阐述和学术研究,东巴文字“动画化”的研究就更加稀缺。把东巴文字和動画联系在一起,探讨东巴文字“动画化”的原因、发展和特点等,最终的目的是为动画和民族元素的结合寻找一种新的契合点,为中国动画回归“本土化”道路做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东巴文字;动画;民族文化

一、东巴文字“动画化”的起因

近年来,字体的“动画化”设计作为一种动画形式兴起,并迅速发展。这是一种由原先传统的、平面的、静态的字体跳出平面媒体,在立体动态空间进行“动画化”的演绎,在时间、空间的信息传达上充分发挥的艺术。这种动画创作形式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它将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动画设计等设计密切结合在一起,引起了专业人士以及大众读者强烈的兴趣,本文由此进行更深层次的参与和互动。多种原因促使东巴文字“动画化”的现象出现,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点:

(一)东巴文字视觉层面的吸引力较大

东巴文字本身就是图画文字,其象形性特征在视觉层面上就会在第一时间吸引到人的注意。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和设计师就高度关注和参与到东巴文字的研究当中。丽江古城关门口附近就有专门的认字墙,都是些生活中常见的文字,游客一般都会猜得出来字面的意思。在东巴文字的“动画化”作品中,东巴文字取代图形成为了主要的视觉形象,其图形化与视觉化的处理,使得原先就具有高度概括性、丰富性与象征性的图形更增添了直观性与理性。字体与图形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没有图形设计的依托,字体设计将无法成立,空余下美感不足且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没有了字体设计的支持,图形设计将失去信息的直观传递性,令意义变得模糊。

(二)动画创作的题材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创作方式越来越多元,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不管是设计团队、大公司,还是业余爱好者和设计师,都参与到了东巴文字的“动画化”创作中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的文化和审美水平,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眼界。动画创作和平面设计元素结合越来越多,例如如字体、纹理、几何图形编排等,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性,也增强画面装饰感。电脑和手绘板的普及,结合非线性编辑软件,例如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After Effects等,完全实现了无纸动画,这样不但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动画流程,也大大提高了动画师的工作效率,为动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新媒体的技术发展较快

字体的“动画化”创作方式是在网络媒体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下兴起的,作品开始在更新、更快、更全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全球化、全媒体的平台使过去“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向“多对多”转变——人们不仅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还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MG(运动图形)动画随数字科技发展而兴起,它的出现乃至字体的“动画化”也就成为了必然。新媒体的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促成了字体向动态领域的发展,更进一步促成了东巴文字“动画化”的诞生。新媒体对东巴文字的“动画化”创作,从表现形式、制作流程、创作思路到整体视听效果呈现、传播推广都有着深刻影响,给予了东巴文字全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二、东巴文字“动画化”的发展

东巴文字的“动画化”顾名思义,即由“东巴文字”与“动画”两大部分共同构成,将其分开来看,都各自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与魅力。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字的“动画化”创作作品都是字体设计与“动画化”手段的准确把握与融合,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字体“动画化”在全媒体设计、跨界结合设计、动画教育等多种领域皆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观众群体的增加

在过去,传统字体设计的传播介质多依赖于纸质媒体,而其受众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纸质产品的传播范围;同时,在一些户外空间也常常能够见到字体的身影,如公园、学校、商场的标识等;之后,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字体开始出现在屏幕上,成为主要画面的辅助元素,并开始有了一些基本的动态。现在借助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并可以把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与作者进行交流与互动,还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二次传播,使自己拥有更多的信息接收群体,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观众群体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迅速地扩大,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字体的“动画化”创作这一新兴领域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东巴文字相关的动画作品创作数量的增加

由于东巴文字文字自身的言语特点和叙述特点,专业人士和设计师对其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去抱有极高的关注度和研究度。在过去,人们对字体的固有印象比较多地停留在其充当版面“骨架”的功能性和信息传递性上,忽略了其装饰性、艺术性、时尚性。新媒体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成了东巴文字“动画化”的诞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东巴文字“动画化”创作当中来,使其在技术和艺术手段上都有了新突破。在此条件下,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媒体语境下的大众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为东巴文字“动画化”在公众间的广泛推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三)作品风格更突出民族性

目前,东巴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并保存完整的象形图画文字。东巴文字的“动画化”作品要想受到大众的喜欢和欢迎,除了展现它的趣味性和象形特点,对民族特性进行挖掘和表现以外,关键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与当代审美和时代风尚相联系,尊重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导向,在民族文化里融入当代人的精神气韵,使之具有当代气息和文化品位。东巴文字“动画化”创作的作品除了要打上本民族的文化烙印,还要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个性特点。

(四)传播方式的变革与传播速度的提高

由于传统媒介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传播方式是单向传播式的,受众只能相对被动地接受其所传递的信息,没有办法进行信息的“再”传播和反馈。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字体的“动画化”创作,其传播方式的改变与传播速度到很大的提高,从平面字体设计到动态字体设计,再到字體的“动画化”设计,这一发展过程可看作是字体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字体的“动画化”创作则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它在固有的、静态的传统设计方式之上开拓出更丰富的可能性,使传统的字体设计突破原有的限制,在数字动态领域也能大放异彩,彰显出自我独特的个性和美感。

三、东巴文字“动画化”的特点

(一)实验短片中的东巴文字“动画化”

动画实验短片比较注重作品创新价值和实验意义,着重表现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极具创作者的个性色彩,不以大众审美为考量标准,亦不以商业行为为目的。东巴文字“动画化”作品大多都是实验短片,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呈现出来。但其本身比较简洁,拿它来做动画的作品大多风格相似。抽象类实验短片的“故事”可能是表现作者个人化的心路历程,或是作者对于某种新形式或者新创作手法的探索和尝试,甚至是哲学层面和思想层面的个人体会等。这些作品形式虽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叙事,但仍然作为故事讲述的承载媒介被归结于广义上的叙事范畴。

(二)东巴文字“动画化”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东巴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没有按照严格的理论法则去造字,没有任何束缚,随性使然,东巴文字所具有的原生态的、自然的、趣味性的艺术魅力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诉求相吻合,这种新鲜的、陌生的象形文字会让现代人对它有一种特殊好奇心,如果能够从这种文字元素中吸取营养,并按照现代的审美理念进行创新、提炼、加工、再创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艺术形象,这种以东巴象形文字元素创作的动画一定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审美的追求。

(三)东巴文字的动画叙事性特征

东巴文字本身就具有叙事性功能,在过去,主要用于当地生产、生活、祭祀等的记录,到现代社会它的记录功能发生了改变,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东巴文字的“动画化”作品虽然没有长片,大多数都是3至15分钟的短片,但是一般会有一段有情节的故事的讲述,内容以讲述东巴经里面的故事为主,还有些是丽江本地的一些神话传说等。但无论是“叙事类”还是“非叙事类”的动画,从广义上讲,这些作品都是在讲述故事,换句话说,它们都是具有叙事性的作品。

四、结语

目前来说,做有关东巴文字与动画艺术结合运用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这二者的结合,在题材方面,东巴象形文字提供了动画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在审美方面,它为中国动画添加了很多的审美情趣,而且开阔了中国动画产业的视野,丰富了中国动画产品的内涵,为中国动画产业链的繁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能为东巴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够为本土动画加上鲜明的个性,打造醒目的品牌,更有利中国本土动画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取东巴文字中的元素为动画所利用成为研究重点。我们现在应该加强和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让中国动漫市场在未来能够很好地发展起来,让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民族文化成为中国动画新的主题宝库,促进中国动画产业再次壮大。

参考文献:

[1]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2]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杨福泉.东巴教通[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赵小波.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5]寇强.动画民族意识与地域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6]张成义,申晟.民族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