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实现“30+”
去年山东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生态环境指标计划
发布日期:2024-06-0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张文婷
●优良天数比例为69.3%,“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逐步成为常态
●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位列全国第3
□记者 张文婷 报道
本报济南6月6日讯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国家下达我省的生态环境年度指标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前列,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2023年,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克服了气象条件不利、沙尘天气多发等压力挑战,应对了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区域性污染过程,稳住了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介绍,大气环境方面,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7.4微克每立方米,连续第三年稳定在“30+”水平,优于“十四五”年度目标10%以上,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日照5市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69.3%。“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逐步成为常态,老百姓的蓝天获得感越来越高。
水环境方面。2023年,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超年度目标15.1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黄河干流全线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主要支流水质优良率达100%。南四湖东平湖流域44个国控断面、南水北调东线13个国控断面及南四湖流域省辖39条入湖河流优良水体比例均为100%,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海洋环境方面。2023年,根据国控站点监测结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历史性位列全国第3,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全省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均值较2022年改善16.6%,其中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均值改善21.07%;威海桑沟湾、烟台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成功入选第二批共12个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为全国最多。全省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与上年基本保持稳定。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我省坚持先行先试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烟台市“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在全国推广。
声环境方面。2023年,全省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8分贝,质量等级评价属于“较好”;全省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6.1分贝,质量等级评价属于“好”;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6.9%,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89.6%。
美丽河湖作为美丽山东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其建设进展一直备受瞩目。去年,我省印发了《山东省美丽河湖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目前,已有淄博马踏湖、日照水库、泰安东平湖、青岛李村河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总数量全国第二。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凯介绍,我省力争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到2035年“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此外,我省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据中环协统计,山东生态环保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产值居全国前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与科技处处长林文华表示,我省将加快推进“311”工程各项任务落地实施,积极打造济南、青岛、淄博3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培育壮大10个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和100家左右的生态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