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头署书:世界春城 我的春城
墨宝点睛:乔婷(国土名片网特邀书法家)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张杨、李浩
《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 建成城区“一刻钟文化圈”
日前,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昆明市将基本建成供给丰富、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体系,大幅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能力,文化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3.6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83亿元,国内游客人均消费突破1800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文化旅游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规划》明确,昆明市将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强的精品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和夜游项目,创建一批品质化的文旅小镇和特色村落,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类新业态、新产品,当好全省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昆明市将优化布局、创新融合,构建“一核一圈四区五走廊”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昆明市将依托文旅融合、新业态创新两大重点,加快打造旅游精品景区、休闲度假产品、旅游新业态、智慧旅游等,扎实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型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打牢昆明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基础。
根据《规划》,到2025年,昆明市将新建3个至5个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复合型精品景区;新增1家至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至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5家至8家五星级酒店,新建特色民宿约540家、康养度假酒店不少于30家;建成云南饮食文化大观园、10条特色街区、2家大型诚信旅游购物中心,形成至少1个系列“昆明礼物”;推进十大休闲度假主题游乐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投资近千亿元并建成运营,树立昆明旅游产品全新品牌和形象。
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昆明市将研究出台关于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效能、社会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服务保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等方面提质创新,全面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全市将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城区“一刻钟文化圈”,建设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和“城市书房”,并探索将市民公共文化需求与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的新机制,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后,逐步向“最美一公里”转变。根据《规划》,全市将促进优质文化资源进基层、进社区;加强公共文化内容生产和供给引导,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发放“文化惠民卡”“文旅体一卡通”,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消费月、消费季等活动;继续打造文化消费新的增长极,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打造“夜昆明”消费品牌。
全市将构建“1+5+9+N”四级文化和旅游集散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昆明国际文化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结合各县(市)区下辖的13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全市布局若干个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以省级5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为重点,加快沿线自驾车露营地、休息站、旅游厕所、观景平台、网络基站等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具有昆明文化特色的标识标牌系统。
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规划》明确,昆明市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健全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水平,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推进考古事业发展,探索考古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达800项以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率达100%、县级达80%;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开放率达60%以上;积极支持禄劝、寻甸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推动沿线区域红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石寨山古墓群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实施严格保护管控的前提下,建设主题展示区、考古体验中心和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一批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南内容、丰富中华文明标识昆明内容、传承城市文脉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旅游产品。
根据《规划》,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每个县(市)区均建成1座(含1座)以上综合性国有博物馆和1座(含1座)以上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全市注册备案博物馆总量突破45个;探索实施财政支持、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试点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专题固定展览,挖掘推出一批专题类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展品,使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了解昆明的窗口。
昆明市还将通过有效推进非遗资源合理利用,继续推进整体性保护,积极打造非遗宣传展示品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根据《规划》,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突破750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达750人以上;各级非遗传承基地、传习(展示)馆(所)总量突破50个。
作为指导文旅融合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文旅融合、供给优化、提振消费为核心,通过丰富昆明文旅产品及服务供给,优化文旅消费结构及消费环境,放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引领效应,兼顾文化旅游产业和事业、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空间,进一步增强文旅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助力昆明提升国内外文旅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首席记者李思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