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地雷战 *
作者:张智超 邓 红
地雷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地雷战是敌后游击队、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一种传统战法,是利用地雷的爆炸性杀伤敌人、炸毁敌车辆、摧毁敌兵器、限制敌人机动的一种群众性战法。a参见黄祖海、吴凤明编著:《地雷与战争》,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年,第63 页。1938 年5 月,毛泽东就对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作出指示,并强调要放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敌后军民在反“扫荡”的斗争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包括地雷战在内的多种多样的极为有效的斗争形式与歼敌策略。美国记者福尔曼在根据地采访时发现:
在某几个区内,地雷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精良的技术。埋地雷的地方是在沿公路的战略要点上。在每一地雷的埋藏地带,有一砖筑成的地下管子系统,中间通着药线,直达到一个农家或附近瞭望所中的一个原始的“键盘”上,当一个敌人的纵队移入地雷地带,管地雷者镇静地拉一拉键盘上的这一条或那一条药线。地雷爆炸起来,像轴针球机件(pinball Maebheine)一样发着光,当发昏的敌人冲进冲出竭力想把自己退出地雷区的时候。b[美]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陶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142 页。
“地雷是民兵保卫生命财产、防御敌寇的好武器,人们称它为‘不睡觉的哨兵’。”它不仅可以对日伪造成精神威慑,还可以迟滞日军的行动,便于民兵配合部队,创造有利时机,从而消灭敌人。“在接近敌占区的那些村庄,随时可能受到敌人的窜扰,经常是一日数惊。开展爆破运动后,地雷便封锁住敌进犯的道路。每晚,村里村外地雷密布,群众可以安然休息,敌人却不敢接近遍布地雷的村庄。‘地雷看家’的本领是很强的。”a《从冀中到北岳的爆炸运动》,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北京:长征出版社,1997 年,第12 页。冀中直逼日军在华北的控制中心平津地区,距河北重镇保定更是咫尺之遥,可谓日军的肘腋之患。b参见李盾、魏建蓉:《烽火集——冀中抗战漫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25 页。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多次集中兵力对冀中根据地c参见冀中根据地是中共领导下创建最早的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之一,曾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冀中人民抗日根据地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根据地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年,“前言”,第1 页。进行大“扫荡”,地雷战在此期间产生,并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并与地道战、麻雀战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当前学术界对地雷战的研究多散见回忆录、笔谈、时人日记、文史资料之中,但已有成果多为宣传阐释性文章,且倾向于宏观的历史叙事,缺失实证性的历史考察。d其中学术性较强的文章有赵玮:《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年;孙伟:《闽浙赣苏区地雷战的开展与推广》,《苏区研究》2019 年第6 期,等。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冀中地雷战作一简要缕析,系统阐释地雷战实施的背景、原因、实施效果等内容,以展现抗战史研究中多维的历史面相。
一、开展地雷战的原因及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根据地地雷战的开展既与中共中央的战略认识和高度重视有关,也与冀中的地理环境、原料技术以及弹药来源有关,可以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共中央对根据地地雷的制造和使用给予了高度重视。1938 年10 月,毛泽东指出:“游击战争的军火接济是一个极重要问题。一方面,大后方尽可能的接济他们;另一方面,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e《毛泽东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1 年,第167 页。中央军委也一再强调地雷等在游击战争条件下可以自制,成为一种群众性武器,于1941 年初发出“关于普遍设立炸弹(手榴弹和地雷的通称)制造厂”的指示。1941 年6 月23 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关于大量制造地雷的训令》:“在保卫根据地防御进攻,阻止敌人到处烧杀,封锁敌人据点,破坏敌寇交通等,地雷有极大的作用,在平原、水网地区,鱼雷具有同样的功效。各军区、军分区、工厂应迅速研究按具体环境大批制造各种式样的地雷和鱼雷,并普遍的训练部队和游击队民兵使用,望将研究结果、制造情形,随时电告。”f《程子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第135 页。在中共中央的鼎力支持和呼吁下,群众性自制地雷运动在各根据地有序展开,其中冀中根据地较早地投入到地雷战中。
冀中平原地处河北省中部,西起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临平津,南至仓石路,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抗战时期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g参见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年,第41 页。抗战期间,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地插入侵华日军的胸膛”h冀中人民抗日根据地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根据地史》,“前言”,第1 页。,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对中共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战略的一大创造性的发展。冀中平原因土质松软,便于开展地道战,面对着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日军,当地抗日军民难以进行正面的火力对抗,于是便广泛开展了地雷战。i参见徐焰:《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运用群众的无穷智慧》,《军事春秋》2013 年第8 期。冀中平原的地貌结构,使得八路军与日寇作战多用游击战术,如交通战、挑帘战、掏窝战、伏击战、地道战等,开展地雷战也是常用的战术。j参见李盾、魏建蓉:《烽火集——冀中抗战漫忆》,第26 页。综上,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地理环境,为抗日军队和民兵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展地雷战提供了便利条件。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持续稳定地获取弹药至关重要。战斗缴获、军工生产、民间收集和购买以及向国民政府请领,是八路军获取弹药的主要途径。a参见齐小林:《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弹药来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2020 年第5 期。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武器装备起初主要以战斗缴获为主,但随着日寇在冀中屯集重兵,不断展开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使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极大地压缩和制约了根据地的生存空间。因此,军民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日伪军以毁灭性的重创,缴获对于消耗的弥补大为减少。伴随国共摩擦的加剧,“国民党政府就停止了对中共的军事援助,各部队弹药奇缺,每只枪只能三五发枪弹,迫使我军武器严重短缺,直接影响战斗力”b兵器工业部兵工史编辑部:《兵工史料》(10),北京:兵器工业部兵工史编辑部,1987 年,第36 页。。严峻的状况给根据地军用器械的补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941 年1 月八路军总部不得不告诫各地武装,只有“切实的贯彻彻底自力更生的精神,才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任何丝毫的忽视,必将招致严重的恶果”c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朱德、彭得怀、罗瑞卿关于收集军用资材训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后勤工作回忆史料》(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年,第48 页。。危机关头下,冀中军民只有自制武器弹药才能维持生存,摆脱困境。而地雷的制作成本低,土地雷制作成本仅及一颗子弹,且其构造简单、制作方便,能够按需生产,对八路军坚持作战作用极大。地雷战因而能在抗日根据地有序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创造的各种地雷种类繁多,但其组成不外乎雷壳、炸药、引信三部分。雷壳主要以铸铁和石头为主,也可以利用废炮弹壳、铁壶和能装药的磁壶、玻璃瓶等;炸药是地雷爆炸的能源,常用的炸药包括民间土法制造的黑色炸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制成;引信是起点燃地雷炸药的作用。d参见刘锦章:《冀察区的爆炸教材》,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394 页。冀中抗日根据地的西部太行山区地质构造复杂,煤、铁、硫磺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开展地雷战提供了稳固的原料基础。“只要关键的化工原料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大批量生产就没有技术上的障碍,中央军工部门才能不断为前线提供武器的供应。”e黄道炫:《抗战初期中共武装在华北的进入和发展——兼谈抗战初期的中共财政》,《近代史研究》2014 年第3 期。根据地所拥有的资源恰可满足游击队和民兵对制作地雷的原料需求。
二、地雷战的具体实施及展开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敌强我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由于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因此其开展有三个主要条件限制。f“第一必须具有优越的地形,以限制敌人重型机械化武器的活动和效力;第二必须得到群众的支持,以求得充足的资源和人力供给;第三必须进行特殊的技术与意识上练习,以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和充分的活动力与灵活的运用。”参见吕正操:《抗战一周年总结冀中区平原游击战的经验与教训》,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办公室编:《冀中抗日人民斗争史资料》第1 期,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1983 年,第1 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原游击战,地雷战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冀中根据地在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下,不到一年时间,无论党政的建设、军队的扩大、群众组织的建立,都得到迅猛的发展。g参见《程子华回忆录》,第113 页。从1938 年开始,冀中大力发展人民武装、自卫队等各种民兵组织,遍及根据地的每个村庄。但在这一时期,民兵还没有广泛使用地雷这种武器,少数战例都是由八路军主力和地方部队进行的,主要用作交通破袭和伏击作战。在正规军及地方部队取得累累战果的鼓舞下,冀中地区逐步开始将地雷运用于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地雷作为一种隐蔽性的作战武器,通过炸药爆炸的力量和雷壳的碎片来杀伤敌人。这种武器结构简单,易于携带,易于制造和使用,逐渐成为当时民兵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武器。h参见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1945 年5 月),河北省档案馆编:《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110 页。地雷战当时称为“爆破运动”(又称“爆炸运动”),它的运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1938 年,朱德命令王耀南依托华北地理环境的特点和群众的优长,研究适用群众的游击战术。王耀南依据苏区时期地雷作战的经验,提出了最早的地雷战战术构想。
地雷战是民兵主要的战术之一。抗战初期,民兵武器极少,为了打击敌人,民兵发挥自己的智慧,研究创造自己能用的武器。a参见《晋察冀边区民兵由单纯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的发展》,左禄主编:《晋察冀民兵斗争史丛书之四·民兵游击战与村落战》,第23 页。冀中民兵使用地雷爆炸,在1940 年春季反“扫荡”斗争中就已开始。当时,冀中安国县东赵、西寇两村的民兵,把手榴弹埋在大道上,用线拉火,炸死两个敌人。随后各地民兵竞相仿效,用各种土方法制造地雷。b参见程子华:《冀中爆炸运动的产生》,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1 页。有的用废炮弹、废手榴弹、破铁壶、玻璃瓶子、罐子作壳,里面装上炸药;有的自制硫磺炸药,自己翻砂铸地雷外壳。c参见吕正操:《冀中民兵的地雷战》,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3 页。这种土造地雷成为民兵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这是根据地进行地雷战的早期雏形。d参见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第365 页。此后各地民兵进一步利用废弃的物件装上炮药,做成简单爆炸物。复经研究与训练,进而学制炸药,并动员铸农具的翻沙工人学铸铁地雷。从此,“爆炸运动”开展起来。e《晋察冀边区民兵由单纯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的发展》,左禄主编:《晋察冀民兵斗争史丛书之四·民兵游击战与村落战》,第23 页。
1941 年2 月,第七军分区武委会首先开办了爆炸训练班,聘请各地爆破技术能手当教员,具体传授硝、火药、地雷壳的制作和地雷的安装使用,为各地培养爆破骨干。在连续开办三期训练班后,各区也纷纷仿效,青抗先、模范队、游击小组皆参加训练。教学内容着重结合敌人“扫荡”和破坏活动特点,以及如何土法翻砂制造雷壳、配制土炸药和组装技术等,训练方法包括口授、简易图解和实物观摩。不久后,“七分区大多数的村庄,都已掌握黑色火药、地雷和土掷弹筒的自制技术,使地雷战逐步成为一项群众性运动”f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第365 页。。在此期间,蠡县、无极、定县、安国、新乐、深泽等县对地雷战法的推行运用较快,收效也较为显著。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400 余人,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使用方式。
各县亦相继举行展览会,发动各地群众来参观以交流经验,并借此影响落后村庄,号召革命竞赛,发动各地群众参观。g程子华:《冀中爆炸运动的产生》,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1 页。1941 年6 月,在冀中区党委召开组织会议期间,还专门举办地雷展览会,介绍并推广七分区开展爆破运动的经验,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对爆炸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推动了爆炸运动的开展。h参见吕正操:《冀中民兵的地雷战》,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6 页。在这以后,各分区也都开办训练班,举行展览会。i参见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年,第353 页。自此地雷战在整个冀中区很快推广起来,收效显著,并推广至整个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日报》大量报道了地雷战的实效:“自从爆炸这个新的斗争方式创始以来,九分区便把它抓紧起来,训练了大批的爆炸人才,大部分村庄已成立了爆炸小组,进行了不断的试验。在两个月的斗争中,证明了它是开辟落后地区工作的好武器。”j《爆炸斗争在九分区》,《晋察冀日报》1941 年11 月15 日,第2 版。
地雷战在冀中根据地部分区域取得的实际效果,引起了根据地领导机关的重视。1942 年4 月2 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发出《广泛开展民兵地雷战的通报》,指出:“现时敌后战争环境中,以运动战大量歼灭敌人的机会很少,为了不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在全边区展开大规模的地雷战,非常必要。”k《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广泛开展民兵地雷战的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文献》,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年,第787 页。冀中区取得的战果“充分证明以广泛地雷战,确能大量消耗敌人。尤其是民兵,由于他们对地形熟悉和目标的隐蔽,更易于奏效。因此对民兵进行地雷战的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工作。并应大量制造地雷,以应地雷战之需要”a《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广泛开展民兵地雷战的通报》,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84 页。。军区同时命令各分区要以极大的力量去帮助民兵进行地雷战术训练和制造地雷,以便主力军与民兵配合进行。b参见《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广泛开展民兵地雷战的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编审委员会编:《八路军·文献》,第87 页。这一通报标志着地雷战已成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重要内容。面对地雷制作工艺落后的困境,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聘请物理学家熊大缜,着手筹建技术研究社,开展烈性炸药、地雷和雷管的研制工作。在熊大缜和一批爱国科学家的帮助下,“土炮仗”成为“真地雷”。1942 年后,为加强对地雷战的领导和获得原料,冀中根据地区以上各级武装部增设了指导开展地雷战的专门机构。各村民兵成立爆破小组,一些地区还办起了翻砂厂和制药厂。炸药厂也不断壮大,到后来建成了一座拥有2000 多工人,能制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弹、复装子弹、掷弹筒弹,能修理各种枪械的大型兵工厂。
冀中军区非常重视群众这一创造,要求部队在作战中积极采用爆破方法,警戒、伏击、阻击、围困、退却时,巧布地雷阵,以后在破敌交通、攻袭敌碉堡也广泛使用爆破,做为战术上一项有效的补充。为此,各部队都增编了工兵分队,并对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根据地军工事业的发展。在游击战争中广泛使用爆破战法,不仅能有效地杀伤敌人,其独特的优点是使敌人感到很大的恐惧,具有很大的威慑力。c参见吴西:《老骥忆烽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166 页。美国记者白修德、贾安娜在根据地探访时,也有着这样的识见:“一九四二年时,他们对于地雷特别发生了兴趣;两年后农民们几乎已经纯熟到把地雷战当成地方上的游戏了。……当日军每一次间歇性的出击开始时,他们就搬出了他们的法宝四处埋下——小河间的桥梁上、小溪水中的踏脚石下,和四乡小路底下。他们还把地雷埋在进门的围墙边,各个联络的站口,以及中心的广场里——一切日本人可能聚集的地方。”d[美]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端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年,第231 ~232 页。随着地雷战的展开,地雷战的战术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地雷的埋设地点、如何埋、如何让敌人触雷,民兵们集思广益,发明了多种妙招。如“杀伤大股敌人的有明雷、暗雷、石雷、石雷阵、石雷网、连环雷、拉雷、踏雷、子母雷;消灭小股敌人的有吊雷、骂雷、炸头雷、炸腰雷;防止敌人起雷的有剪线雷、真假雷、迷糊雷”e朱世良、荣国金:《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和地雷战》,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邯郸市党史专题资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15 页。。此外“迎头痛击爆炸”“纵深爆炸”“真假埋雷法”“路标刺激法”等方法也广泛运用。f参见吴西:《老骥忆烽烟》,第165 ~166 页。各地互相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升了地雷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效果。
三、“地雷英雄”的塑造
地雷战给予敌人以极大的威胁与打击,坚定了根据地军民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通过劳动英雄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更多的群众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劳动英雄的塑造是根据地政府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改造的成功实践。g参见韩晓莉:《抗战时期山西根据地劳动英雄运动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12 年第3 期。在群众性的地雷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地雷大王”和“爆炸英雄”。
新乐县李各庄李混子带领民兵始终战斗在平汉铁路沿线,以地雷为主要武器,炸火车、毁桥梁、破坏敌人交通设施,创造了用大型地雷将敌火车头炸毁,推迟敌人军火物资运输的战绩。h参见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第365 ~366 页。他带领的民兵爆炸组被称为“李混子爆炸组”。冀中区武委会号召开展学习李混子运动,爆破能手大量涌现,爆破方式和战术运用多种多样,并与战斗行动紧密配合,发展成群众性的地雷战。a参见刘国璋:《冀中区七分区群众的爆炸运动》,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编:《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3 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 年,第803 页。他们进一步结合地区斗争形势和作战方法,发展了以地道、爆炸、高房村落工事相结合的各式地雷爆炸物。b参见刘国璋:《冀中区七分区群众的爆炸运动》,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编:《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3 卷,第803 页。“李混子爆炸组”不仅成为民兵的骨干,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使全冀中区地雷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对整个晋察冀边区的地雷战也起极大的推动作用。c参见韩英、徐光耀:《李混子爆炸组》,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314 页。
模范共产党员、中队长李勇带领阜平五丈湾游击小组,将地雷战和麻雀战结合巧妙地打击敌人,开创了北岳区开展地雷战以来一次杀伤日伪军数量最多的战例。他创造了枪、雷结合的战术,把地雷战发展到一个新阶段。d参见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保定地方史》第1 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344 页。在1943 年5 月的反“扫荡”中,“敌一股700 余人经党城窜阜平,沿沙河归巢五台,经五丈湾,李勇巧布地雷阵与步枪配合,伺敌到达,以步枪乱敌队,乱踏响第一雷,敌向旁道隐蔽又踏响第二雷,因而敌不敢走大道,绕道前进又踏响第三、第四等雷,十分钟内连炸敌死伤36 名”e《晋察冀边区民兵由单纯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的发展》,左禄主编:《晋察冀民兵斗争史丛书之四·民兵游击战与村落战》,第23 页。。三个月内,李勇有效引爆炸62 个地雷,炸毁敌人汽车5 辆,毙伤敌官兵364 人,被授予晋察冀边区“爆炸英雄”的称号。f《王平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年,第294 页。晋察冀军区和北岳区党委号召开展“向爆炸英雄李勇学习”的运动,推广李勇的作战经验,地雷战进一步开展起来。《晋察冀日报》发表《广泛开展李勇爆炸运动》的社论,号召全区军民向李勇学习,广泛开展地雷战,大量杀伤敌人,推动全区地雷战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g参见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第366 页。边区文艺工作者编写“李勇对口唱”“爆炸英雄李勇”“李勇要变成千百万”等赞扬李勇的歌曲,在晋察冀边区广为传唱。h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保定地方史》第1 卷,第344 页。一大批李勇式爆炸英雄的相继出现,有力推动了全边区地雷战的开展。如,整个北岳区军民积极响应,他们在李勇经验的基础上,制造了铁雷、石雷、瓦罐雷、拉雷、拌雷、滚雷、连坏雷、子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无法躲藏,屡遭杀伤。在学习李勇运动中,共炸响地雷3500 多枚,毙伤敌人6700 多人,炸毁火车12 列。地雷战在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 年12 月,晋察冀边区召开第二届群英会,表彰了一批民兵英雄模范,总结了开展爆炸斗争以来的经验。在技术与战术方面提炼出“造、埋、看、疑、拉、打、起、晒”八字诀,进一步将地雷战的有关经验系统化、明确化及固定化,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安全系数,其中大部分作战经验在对日反攻及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继续得到应用。英雄模范的塑造不仅大大提高了根据地民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推动了根据地军工事业的开展,而且随着运动的深入,劳动英雄所具有的榜样力量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发挥出积极效用,受到了边区政府的密切关注,并成为政府进行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
四、地雷战的实施效果
地雷战在群众性游击战争中得到普遍使用,战果卓著。根据地军民具体制作了多少颗土地雷,如今已经无法考证。由于地雷战的战果零散,地雷给日伪军造成的具体伤亡亦无法统计。但是在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到群众性地雷战的丰富战果。以冀中军区反“扫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自反“扫荡”开始至1943 年10 月止,北岳区部队与民兵与敌战斗80 多次,爆炸地雷400 余个,共毙伤敌伪1458 名,缴步枪93 支、子弹5000 余发、牲口64 头、电话机53 架;炸毁敌汽车24 辆、坦克车2 辆、铁桥3 座,倾覆火车2 列,毁堡垒12 座,收电线7.5 公里。a《反“扫荡”中民兵爆炸地雷知多少?》,《晋察冀日报》1943 年10 月7 日,第2 版。广大军民进行的大小不同规模的游击战不计其数,地雷战所发挥的功用不可限量。
地雷战严重威胁了日军在冀中平原的统治基础。日军由于兵力有限,被动地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和据点,以点带面编织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疯狂榨取根据地的战略资源,以反哺其战争消耗。地雷战推广后,严重摧毁其主要的交通道路,使日军的重型武器寸步难行,敌寇的机动能力大幅降低。到抗战后期,地雷战已经由刚开始的被动防御发展到主动出击。抗日军民甚至将地雷埋在日伪据点附近,迫使敌人困守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外出。如此,日军在沦陷区的占领就被切断了联系,统治网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尤其在抗战的大反攻阶段,根据地军民依此将日寇“挤”出去。b[日]桑島節郎:《華北戦記——中国にあったほんとうの戦争》,朝日新聞社,1997 年,第25 页。
地雷战同时给敌寇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武工队、游击队等组织采取声东击西、“送雷上门”等灵活机动的策略,创造性地利用地雷武器开展伏击战、破交战、围困战、麻雀战和宣传战,使“铁西瓜”(地雷的俗称)遍地开花,“人人会埋雷,处处会爆炸”,日寇狼狈不堪,谈雷色变。“只要日军一踏进根据地,就像进入了一个‘地雷世界’,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雷,使日寇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c黄祖海、吴凤明编著:《地雷与战争》,第75 页。以至伪《新民报》因此惊呼“踏进匪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日军独立第3 旅团第6 大队代理大队长菊池重雄在日记里写道:“地雷战使我将官精神上受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尤其是要搬运伤员,如果有5 人受伤,那么就有60 个士兵失去战斗力。”d《星火燎原》(选编之七),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2 年,第152 页。美国记者福尔曼深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时也发现:“无数的村庄通路上,密布着地雷。小路、小溪,即使在禾稼上,也巧妙地散布着火药,这一来,在好多地方,日本鬼子不再敢不小心地触一触一个不相干的南瓜,因为南瓜已使他们知道,当拿起来的时候,也会爆发的。”e[美]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陶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142 页。足以窥见根据地广大军民开展的地雷战成效显著,给敌人以巨大的心理震慑。
在实际斗争中,产生了很多群众性的创造与发明。如,七分区某村发明的能烧毁敌人堡垒的“燃烧弹”、旧子弹壳新子弹头(铜铸铅锡)的“二漕子弹”,定南县的“张手雷”,晋深极f即晋深极联合县,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41 年由河北省晋县、深县、无极三县析置,1942 年撤销。的掷弹筒(用手榴弹改造能射3 里),安国的地雷,定南的“子母地雷”、“烟幕弹”,等等,差不多每次小股出动的敌人都作了他们爆炸试验的对象。在爆炸运动中抓得最紧、收获最大的要推八专区,军民创造的新爆炸物共达42 种。地雷战因此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延展,不但追求爆炸物制造上的经济、简便,而且要求杀伤力大、爆炸性准确。冀中军民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冀中的每一个村庄将成为群众武装的兵工厂和弹药库的蓝图。g参见李芬:《爆炸运动——冀中群众运动的杰作》(1941 年8 月13 日),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年,第505 ~506 页。冀中武委会为把他们的经验推广开来,举行了“爆炸物展览试验大会”,并号召各县民兵“向八专区的爆炸运动看齐”。地雷战进一步结合地区斗争形式和作战方法,发展了地道、爆炸、高房村落工事相结合的各式地雷爆发物。为封锁、围困敌人碉堡建立联防线、联防区,发展了采用攻防配合的爆炸使用方法,如有专为控制要道、伏击与爆炸相结合的机动作战。在水乡,设有水雷和水下障碍封锁线等等。这些新的发展,又和县、区游击队战术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相配合,使区县守望相助,限制敌人的活动,保护生产,保卫村庄。h参见程子华:《冀中爆炸运动的产生》,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6 页。
1944 年之后,晋察冀边区的地雷战运动已经基本发展成熟。无论在根据地、游击区还是敌占区,到处都有地雷的爆炸声,日伪处处受打挨炸,处处寸步难行,成天生活在地雷阴影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在此期间,出现了抗日军民应用地雷开展破击、围困、伏击、阻击、主动袭击的大量经典战例。受冀中地雷战的成功经验的启发,周边的根据地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地雷战。如晋绥边区从1944 年9月至1945 年7 月,共爆炸地雷681 颗,炸死炸伤日伪军1924 名,占同期民兵杀伤敌人总数的86%。仅1944 年2 月到8 月,忻县、宁武、临南三县的4 个区,就使用地雷炸死日伪军103 名,狠狠打击了敌人。地雷战这种巧妙的游击战法使日寇处处挨炸,步步惊心,在粉碎日军的“清乡”“扫荡”与“蚕食”行动中,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主力的作战。
客观地说,在地雷战术运用初期,地雷的设置与引爆都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具体表现为“埋雷等敌”。虽然也能起到明显的迟滞作用,但遵循的仍然是防御思想。随着制造和使用技术的提高以及作战经验的丰富,地雷战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开始密切观察敌人行踪,主动掌握敌情,积极主动地开展连续爆炸,尽可能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具体表现为“主动杀敌”“设阵诱敌”,开创了“利激”诱炸、善用环境、雷枪结合等战术。同时更加注重“斗智”,仔细揣摩敌人心理,综合新老战法灵活使用,努力增强地雷设置与引爆的主动性和可控性。抗战后期,地雷战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将地雷战与地道战、麻雀战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和掩护,确保地雷的进攻性得到有效发挥,使得地雷战逐渐由单纯的防御性作战演变成为以防御为基础的进攻性作战。形成了村落战、围困打碉、“送雷上门”等核心战法。a参见三土:《伏地惊雷扫敌顽 英雄浩气贯长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地雷战》(4),《轻兵器》2022 年第1 期。从总体上看,冀中根据地开展的地雷战对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地雷战在实施中也存在着局限性。第一,原料方面,制造爆炸物必需的硫磺和黄色炸药,在冀中根据地比较缺乏,购买价格十分昂贵。有些地雷因为药力小而发火晚,杀伤效果极大降低。在用量上,某些地区民兵不顾物质条件的困难,每制造一个爆炸物,总希望一次就给敌人以严重杀伤,因而装制六七十斤的地雷,存在着用药过多的现象。b参见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第360 页。另外,部分地区地雷战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虽然也炸死炸伤了不少敌人,但杀伤力有限。再加上民兵和群众埋设的方式不当,甚至有埋了48 颗只炸了一颗其余大多数被敌人取走的情况发生”c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2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第122 页。。
第二,地雷使用时的误炸问题。某些地区由于组织性和计划性不够,随便乱埋地雷,互相间没有联系或埋后而不看守,因此误伤自己人而引起群众的不满,给敌人以造谣的机会。d参见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第360 页。冀中军区政治委员程子华讲:“在地雷战广泛开展成为群众运动以后,必须有很好的组织,以免炸伤他村的老百姓和增加我军行动的困难。这方面冀中也有一些痛苦的经验,由于乱埋地雷,曾经炸死了自己的老百姓和部队。”e程子华:《冀中爆炸运动的开展》,左禄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二·地雷战》,第2 页。王耀南也讲:“我们还没到北疃,就接到发生我军埋设的地雷炸死老百姓的通报。原来是驻郭庄和大陈庄的部队,以为定县日军出来,在东王庄方向布了雷。谁知道情报不准,是正定县的日军出来了,结果老百姓在撤退慌乱时,踩响了地雷炸死一些老乡。”f《王耀南回忆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年,第123 页。地雷战中的误炸问题成为作战中的重大隐患,稍有差池,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由于有的村庄,各处乱埋地雷,又不能很好的看守,我们的队伍在夜间行动,就有时遇到障碍和危险,特别是通信及侦查人员,最感到威胁和不便。有许多熟悉道路的部队,也必须找向导,甚至甲村的民兵不知乙村的地雷埋在何处,也无法引路,这样就影响了行军转移。”g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第361 页。缺乏纪律的约束和组织的紧密配合,常常影响部队作战的效能。此外,地雷战还不能和其他斗争形式密切地配合。杨成武曾指出:“过去地雷虽然用于战斗并取得了成绩,但并未与地道斗争很好结合,因此并未发挥更大的作用。过去使用地雷进行爆炸封锁,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花费太大。”a《杨成武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年,第236 页。加强地雷战与其他战术的协调配合势在必行。
此外还存在着管理不善,浪费人力、物力太大等问题。如,杨成武讲:“封锁一个据点或碉堡,没有数百个雷是完不成任务的。只适应一般情况及我之主动情况,不适应大情况和四面八方应敌;人与雷相结合很难。线太长,拉不动雷;线短了,人又不敢靠近(无地道做依托)。如果没有人观察雷区,还很可能炸着老百姓和自己的人。即使击败了敌人,我们也不敢硬扑穷追,因为怕炸伤自己。”b《杨成武回忆录》,第245 页。如何克服这些现象,乃是地雷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之一。
五、结语
地雷是阻拦和迟滞敌人行动,削弱敌人的机动优势,争取时间转移群众和财产的有效武器,也是坚定根据地军民必胜信心、振奋斗争精神的得力助手,为根据地在残酷战斗考验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铜墙铁壁”。根据地在组织开展地雷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地雷战成为一种新的游击战术。据王耀南回忆,1941 年5 月,他在太行军区推广地雷战时,邓小平反复强调:“地雷战就是游击战的一种战术。在这里面一定要贯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的思想,要吃透人民战争的精神。你们要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成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局面。把推广地雷战当成人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光想着打军事仗。抗日战争首先是政治战争,反侵略战争。”c王耀南:《推广地雷战亲历记》,《百年潮》2011 年第3 期。地雷战逐渐成为全面的群众性运动,“使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万物皆雷、草木皆兵的战场”d黄祖海、吴凤明编著:《地雷与战争》,第63 页。。在群众性的地雷战中,涌现出一大批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爆炸英雄”。通过劳动英雄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更多的群众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在动员和发动群众中进一步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积累了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冀中根据地在地雷战方面的成功经验,都是在不断摸索、反复总结,在血与火的检验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冀中根据地开展的地雷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验、智慧和意义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