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的供销社
据媒体报道,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宁夏乡镇级供销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2.7%,各地供销社重启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但供销社的改革远不止重建基层社那么简单,据供销社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而同期阿里巴巴集团商品交易额为8.119万亿元,两者处于同一量级。供销社一直在市场中承担着不小的经济任务。那么此次供销社基层社的重建正在强化哪些领域?未来供销社基层社会走向何方?
从重建基层社到“三社融合”
一位曾供职于湖北供销社社属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市级及以上的供销社一直都在经营,并且覆盖的业务非常广,其通过与不同的市场主体合作或合资经营,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除了大家常见的农村电商、化肥农药,以湖北供销社为例,其旗下还有武汉市老牌酒店循礼门饭店,现在还涉足康养、田园综合体、茶叶、再生资源、冷链物流等业务。
“所以供销社整体不存在重建一说。现在的重建说的是基层社,即县级以下的供销社。”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袁明宝透露,中国供销社体系建立与基层社的取消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由于无法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供销社出现连续亏损,为了扭亏为盈,供销社开始关闭服务相对落后以及无法产生盈利的基层社;而现在基层社的重建也有相似的逻辑,随着经济发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出现缺口,供销社基层社再次迎来市场需求。
说起供销社基层社的重建,袁明宝表示,并不是这两年才开始的,供销社重建基层社有迹可循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2014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同意供销合作总社在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开展试点。
在有了一定试点经验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要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供销社在多地基层覆盖率开始有了明显提升。
袁明宝说,在一开始试点的4个省中,他比较推崇山东的做法,供销社为农户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实现土地增收。而之后重庆、贵州等地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三社融合”,即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三社相互支持、融合发展,供销社打通流通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信用社为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三者结合以期能打通农业生产的要素资源。
基层社重建面临的挑战
根据重庆市供销社提供的数据显示,重庆正在恢复重建基层社的工作中投入财政资金 2.6 亿元,重建基层社 805个,兴办农村综合服务社 6200个,覆盖全市 67%的行政村。重建有如此速度以及庞大数量,则得益于重建的模式。
袁明宝透露,在他调研过的省市,重建的基层社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与乡村的农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组织合资联合挂牌,让农村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或村干部挂职基层社,负责供销社基层社的业务;第二种是投资村镇原有的商业企业,以达到控股当地已经建立了流通体系的村镇企业;第三种则是全资,直接成立相应社属企业,管理与经营人员由上级供销社下派人员。“但由于第三类的经营人员薪酬待遇为上级供销社提供,存在经营思路与服务水平跟不上市场的隐患,所以非常少见。目前重庆地区最为常见的是第一种,即三社融合最终形成的组织。”
但问题也随之而至,由于部分村镇本身就存在商贸流通企业,基层社的出现使得两者出现了业务竞争。
农资价格是目前农户较为看重的一环。重庆市渝北区供销社主任辜夕尹表示,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近两年化肥价格高涨,而供销社在前一轮采购化肥时签订的是一年的协议,通过这种方式供销社在化肥价格上取得了一定优势。
但这个优势却很难持续。重庆市巴南区农户岳安庆表示,由于用量较大,所以他采购化肥一般都是直接对接化肥厂,以出厂价格购买,几乎不会去供销社。另一位住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农户罗阳也透露,自己购买农药化肥也都是货比三家,而大部分情况都是在镇上的农资商店购买,鲜少通过供销社采购。而家中的生活用品也大多来自镇上的私人小超市,供销社的这些商品价格并不具有吸引力,“因为跟老板熟,乡里乡亲常互相照顾生意。”
“现在网上有传言说供销社要建社区食堂,我觉得可能性很小。面对市场上其他私营企业的竞争,供销社基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开拓社区食堂业务;基层社如何在农资市场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是他们现在考虑的问题。”袁明宝分析,提供市场化服务来保证自身能持续盈利可能是未来村镇供销社的一个方向。
但这个方向可能同样不乐观。根据辜夕尹描述,目前重庆市渝北区的全托管“智慧农田”前三年未收取任何费用,从第三年开始,供销社才会每年收取一笔固定开支,扣除这部分后的盈余部分,再由供销社与农村合作社的农户进行利润分成。在农业生产这种周期长且不确定因素多的行业,这样的模式无疑承担着一定风险。
“比如今年的干旱,七八月份的干旱天气即使不造成大规模减产,也必然影响1月份柑橘成熟时,果实的水分以及果肉的品質。而品质不够好的果实销路上是否会受限?那么供销社前三年的劳动付出是否能按计划收回成本?”袁明宝认为,供销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要有风险意识,需要在保持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考虑如何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毕竟只有自己能在市场环境中生存,才能更好稳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