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档案里的晋城故事 | 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中西部“领跑者”

2023-11-19 21:32 晋城新闻客户端  主页 > 关注 > 重点关注 > 古色阳城 >

打印 放大 缩小

形象点睛:夏养都市      署书推介:乔惠民       国土名片网钤印:王子盧



档案里的晋城故事 | 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中西部“领跑者”

发布时间: 2022-09-05 11:10:31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客户端

字号:

 
 
 

打印

 

档案解析

这张照片档案反映的是1996年7月13日,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在晋城召开的场景,也是我市农村小康建设众多档案中被经常提及的重大事件。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专程到会。在实地考察了晋城小康建设之后,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说:“晋城市抓住小康建设这个牛鼻子,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他们高举改革开放、艰苦奋斗两面旗帜,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地处中西部交汇点上的小市,其小康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和成功经验,应该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借鉴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就在这次研讨会后,1997年8月3日,一生志在富民的著名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也来到晋城,考察了晋城的小康建设之后,他欣然命笔,写下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的榜样”的题词。

这样的褒奖来之不易,晋城的小康建设成就引起了全国关注。

建设小康村

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

1979年,邓小平提出构想:“要在本世纪末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

地处黄土高原的晋城,凭借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和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率先驰骋在实现小康梦想的追寻之路上。

1992年初,晋城市委提出了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小康建设这个“牛鼻子”,发扬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先吃“肥肉”、再啃“骨头”,先易后难、以富带穷,力争提前三年达小康。随即制定了《农村小康建设十年规划》,提出“试点起步、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分阶段部署。

1992年为第一阶段,抓100个小康示范村、100个稳定脱贫村,使农村小康建设开局起步;

1993-1994年为第二阶段,抓以丹河流域为中心和以沁河流域、晋陵公路沿线乡镇为主的“一区两带”小康建设,使农村小康建设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率先突破;

1995-1997为第三阶段,把工作重心移到资源贫乏的山区乡镇,集中脱贫攻坚达小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晋城市的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百花齐放,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当时的郊区晋庙铺镇一带,大多是汽车轮子转出来的小康人家,几十万元的户头村村可见,走进他们的院落,满眼的车辆,满眼的商货,男人跑车,女人理家,一派繁忙景象。有的村发展主导产业,闯出乡镇企业之路。城区西关村想新的、干大的、抓缺的、创优的,引进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项目,兴建起煤矿、发电厂、铸造厂、建材厂、机械加工厂等三十多个科技型和创汇型企业,以及激光宝石厂、新型电源厂、玛钢厂等7个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全村总产值达到1.1亿元,人均收入4000元。城区西巷村利用地理优势,在市中心建起七座大型商厦,走出一条“前门办店,后门办厂,自产自销,工商协调”的市场指导生产新路子,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2359元,户均存款达到万元以上。郊区陈沟乡山耳东村1992年进入小康村行列,他们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开荒1600亩,植树30万株,形成浓郁的生态环境。同时,办起农产品加工、建材、冶炼等7个企业,1994年工农业年产值1012万元,人均纯收入1700元。经济的突飞猛进,为精神文明建设插上了金翅膀,他们首先投资400万元,使小学面貌焕然一新,还修建起文化楼、技术培训中心、图书阅览室,各种样式的农民住宅大楼也行将落成,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田园化小康村。仅有247户人家的巴公镇北板桥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成立起企业总公司,全村拥有各种企业100个,其中集体企业32个,年产值1亿元,被定为全省的样板,市委市政府将其定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

1992年11月28日,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现场会在晋城召开,晋城的小康建设成就成为样板,引起全省瞩目。

连片建设小康乡镇

1993年,晋城市委提出小康建设新思路——从建设小康村向连片建设小康乡镇跨越。

市委提出,每一个小康示范乡镇都要突出抓好“六个一”建设,全市连片建设小康乡镇热火朝天,乡镇企业开始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建设一个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特色的工业小区;

建设一个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基地;

建设一个带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或综合市场;

建设一个新型农民住宅小区;

建成一个同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长期合作,并作为稳定后盾的新技术示范园区;

建设一个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投资环境。

金村镇霍秀村投资116万元,将500亩连片好地集中起来,创办了全市第一个集体农场,本着“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玉米亩产600公斤,小麦亩产400公斤。

富甲一方、名扬全国的巴公镇建立了三个经济区:工业经济区、林果牧经济区和农林牧副渔经济区。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人均收入1100元。

晋城市小康建设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动样板。几年时间内,晋城市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乡镇为骨架、众星捧月、群马拉车的战略格局,为深化小康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和实践指导。

“六七八”小康工程

1995年2月,晋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六七八”小康工程决战三年建成小康市的意见》。

《意见》中提出:决战三年,使全市60%的乡镇、70%的村、80%的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市”,这就是“六七八”小康工程。

在“六七八”小康工程的设计中,27个地处贫困山区,基础条件较差的乡镇,成为奔小康之路上的一块“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要怎么啃,市委市政府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27个重点乡镇奔小康步伐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既开宗明义地指出了27个乡镇的小康建设是晋城市整体达小康的难点、重点,也着重分析了27个乡镇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既指明了27个乡镇达小康的优势和应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提出了必须采取的基本措施。

凭借融入了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意识的锡崖沟奋斗精神,晋城的山区人民踏上了艰难的小康建设之路,市委市政府先后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奔小康的典型。

它们当中,有依托乡村工业,两头在外,跳跃式奔小康的阳城县蔡节村;有贫富结亲,优势互补,通过产业对接发展山区经济的阳城县桑林乡;有并庄移民、整合山村,集中建设,规模开发奔小康的沁水县杨树庄村;有形成“家庭小规模,区域大批量”商品经济格局的寺头乡。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六七八”小康工程的目标基本达到,晋城的小康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凭借煤炭资源起步。上世纪90年代果断选择旅游开发,投入巨资,成功打造皇城相府景区,以此为突破,多业发展,做强做大。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和100多项省、市、县荣誉。如今的皇城村,已经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旅游开发、物流贸易、建筑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皇城村的华丽蜕变,折射出晋城市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

1997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先吃肥肉,再啃骨头”晋城市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为题,报道了晋城的小康建设,并配发了《白云深处有真经》的短评。提出:“……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晋城市几年来的实践生动地证明,这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晋城的小康建设成就与经验,引起了全国关注,上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宋平等曾先后来到晋城,视察和调研晋城的小康建设工作,对晋城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1998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宣告《老区晋城整体基本达小康》。通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晋城市成为全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领跑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他要求全国全党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庄严承诺,使命在肩,面对党的号召,有着小康建设基础的晋城再次发扬冲锋在前的老区精神,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成千上万名干部打起背包,走进山庄窝铺,寻求脱贫良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与贫困户结成亲戚,嘘寒问暖。举全市之力,尽百倍努力,精准“造血”,啃下了最后的“硬骨头”。到2020年,陵川、沁水两县脱贫摘帽,2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成为全省第一批整市脱贫的市,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光荣与奋斗同在,伟业与道路同辉。小康,这个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追求的崇高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前夕,化作了真实的场景。我们同样相信,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中,这片充满爱国热情的土地,这片洋溢奋进激情的土地,这方具有争先意识、永不懈怠的晋城人,借鉴小康建设的经验,定能在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中镌写下奋进不息的磅礴新篇章!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