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连心 双富同享
泗阳颜圩村 为江苏村级议事协商“打了个样儿”
国土名片网摘编(原载新华日报·交汇点 2023年12月06日07:08)
国土名片网摘编插播点睛导读】开展村民议事协商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江苏在基层治理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12月以来,江苏19个单位获批承担民政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任务,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便是其中一个富有特色和实效的试点。经过两年探索实践,目前试点任务已进入收官阶段,取得积极成效,营造了浓厚的“村事民商、村事众议”基层群众自治氛围,优化了村民议事协商公共空间,拓展了村里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和“双富同享”新天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如今,省内很多村居都在优化议事新模式,结合村民反映的焦点问题,定期召开村民听证、恳谈会,拓宽村民参与决策的路径,让村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局外人”到“主人翁”,不断提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创新“板凳会”,融汇“大民心”
在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拉几条板凳,村民、村“两委”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从家长里短聊到乡村振兴……氛围温馨而热烈。
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几年前,镇党委选优配强该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后,把村民议事的“板凳会”开到家家户户。村里的事情,大家办;村里的难题,大家议。村民有了知情权和参与权,很多历史遗留的大难题、堵心事得到一一化解。民风向好,村情日新。
颜倪河岸属于公共空间,前些年被邻近的农户私自占用,东家种花生,西家种高粱,硬是把原先还能勉强行车的河坝,变成晴天里的扬尘道,阴天的烂水溏。
开展协商议事创新试点后,村委巧借“板凳会”,带着问题把大家召集在议事长廊、庭院广场,共议村里的“硬骨头”。占了小便宜的人,脸发红心发慌,得了理的人敢说话说真话。最终在一次次辩论中,占地农户主动让步,河坝治理的决定权回归村集体。土地实现流转,药食两用的菊花种植基地开始让这里大变样。村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还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净增收1万元。
宽阔的河道内,碧水常流,鱼虾成群。道路两侧,土地平整,春来青翠欲滴,秋来菊香四溢。河坝正中,笔直平坦的彩虹路纵向延伸,这次探索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出行,也让这里成为周边十里八乡的网红打卡点。
一事变,万心同。颜圩村党委书记颜晓舟说,几年来,“板凳会”共收集建议60余条,办理民生实事40余件,解决矛盾纠纷4起。村党委也顺势制定《颜圩村议事协商方案》,创新实施“小村说事日”工作法,不断放大“叠加效应”,推动乡村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19个试点村,为全省村级议事协商“打了个样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处长孙斌表示,今后,江苏将充分运用创新议事协商成果,指导各地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全省村级议事协商“有章法”“见成效”,助力农村社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唐悦)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新华日报】泗阳县穿城镇:“双富同享”聚焦群众所需办好实事
近阶段以来,泗阳县穿城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针对部分村居留守老人多、增收途径少、生活水平低等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实施以“三来一加”项目为主的“双富同享”工程,并在颜圩村进行试点,让村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真没想到,俺们农民也能领上工资了。”近日,穿城镇颜圩村67岁的村民颜玉兰高兴地说:“我要跟老姐妹们好好说道说道,年纪大怕啥,党的政策好,俺也能靠就业养活自己。”
颜圩村的“三来一加”项目主要有香皂包装、菊花加工和木托加工等。这些项目用工门槛低、操作简单、薪酬较高,可吸纳316位平均年龄60岁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月均总体发放工资20余万元。
在颜圩村菊花加工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菊之爱”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余超理正在指导村民:“菊花要经常翻晒,长时间不透气会变霉,就跟家里晒干菜一个道理……”通俗的话语、手把手的示范,让村民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双富同享”,既要物质丰富,也要精神富有。穿城镇在各村居建设综合性文化广场,常态化举办“文化小课堂”“乡贤读报”“道德讲堂”“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张霄 王琼
近年来,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实施“双富同享”工程(富脑袋富口袋、同享新生活),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方法、“磁场强”的载体项目,以群众需求为志愿服务导向,助力推进乡村振兴。颜圩村荣获“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村”称号、实践站获评2021年度“宿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市级示范站”。
察民情、接“地气”,让“双富同享”工作有准度。将摸清服务对象、找准服务需求,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头道工序和必经程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到村、进户、见人”的要求,全村65名党员干部志愿者逐户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需求调查表,出台了5大类30项志愿服务内容,方便群众“点单”。通过设立志愿服务需求登记处,摆放《征集意见簿》,公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干手机号码,累计发放需求调查表1000余份,征集五大类需求43项、3624条。
启民智、聚“人气”,让“双富同享”工作有温度。培育士学农技、茂林党员、相邦文化、亮西健康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员代表、农技人才、退休文化工作者、返乡创业人士等236名志愿者,“接单式”开展农技服务、“田间快板”、入户义诊、文化小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自然相连的庄落为单元格建立“红网格”,设党员网格长1名,选配志愿者2-3名,服务群众40-50户,解决邻里之间的小事情、小纠纷、小矛盾、小诉求和小困难等“五小”问题,使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人。
达民愿、硬“底气”,让“双富同享”工作有广度。围绕增收致富、改善居住、文化活动等共性需求,吸引群众走出教堂,走进工厂、走到农场、走向广场。一方面发展新项目,实现“富口袋”。做大万亩菊花产业,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使210余名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劳务创收100余万元。另一方面传播新思想,促进“富脑袋”。通过“田头音箱”、道德讲堂、广场舞等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机融入,让群众在自然而然中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育民心、扬“风气”,让“双富同享”工作有深度。绘制乡风文明文化墙,实现“种”文化上墙、“植”文明入心,配置风尚引领“红色音箱”,在农忙间隙播放党的政策理论和党史音频等红色歌曲。开展崇德向善争做道德模范、崇文重教争做乡贤典范“两崇两范”活动,弘扬颜回仁善好学、颜真卿厚德才学传统文化,传承颜之推《颜氏家训》,发挥“江苏好人”颜崇珍、汤学祥等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三美在农家”评选,引导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宣传《宿迁文明20条》2.0版、《人情新风“宿9条”》,引导广大群众做文明有礼泗阳人。(宿迁文明网)
宿迁网讯(记者 汪学飞 郑绪军 见习记者 毕伟 通讯员 施秋)清清的河水、整洁的村庄、绿树掩映的道路,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得欢实……迎着明媚的春光,4月10日,记者行走在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看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
“党建聚拢人心,事业激发活力。”颜圩村党支部书记颜晓舟道出秘诀——让基层堡垒强起来、先锋旗帜树起来、示范作用实起来。
选好班长,带好队伍,建强战斗堡垒
颜晓舟从2013年开始担任颜圩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自己创业,生意红红火火。镇党委领导“三顾茅庐”,动员他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就任后,他发现颜圩村最大的问题是人心涣散,群众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邻里之间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不休;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工作敷衍。
颜晓舟意识到聚人心必须先从加强组织建设开始。为此,他推行三项工作办法:加强教育、注重团结、以身作则。
在颜晓舟看来,治理软弱涣散村,归根结底还是“公心”二字。正人先正己。村民因各种原因去他家送礼,他坚决不收。
遇到难题时,他不是躲在后面指挥,而是挺身而出,带头冲锋陷阵。
一次,村里流转土地,推动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部分群众心存疑虑。村“两委”开了3次会,还是统一不了思想,有的村干部叫苦叫难,裹足不前。
颜晓舟二话没说,把每个组里3户最“难缠”的群众交给自己处理。经过他的耐心工作,最终,他手上的“钉子户”都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随后,他要求村里从党支部书记到党员,都要以身作则。村里“约法三章”,土地承包费党员先缴、“三资”清理党员先退、乱搭乱建党员先拆。
村里有一条4米宽的道路,路两边各有一排树。但是两户村民把一段道路两边的树砍了,长期挤占道路种植庄稼。因为这两户村民是出了名的“难缠户”,以前3任村党支部书记都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群众意见很大。
颜晓舟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领村干部来到现场解决问题时,两户村民不听劝说,男人耍横,女人哭闹,非说他们被冤枉了。颜晓舟迎难而上,带人挖地一米多深,挖到了路两旁被砍掉的树根。在证据面前,这两户人家输了理,退还了路面。
这件事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颜晓舟因势利导,着手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村里建立起压实村组干部责任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对村民的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力争“小纠纷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通过耐心细致做工作,村民气顺了。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颜圩村连续6年无越级上访现象。
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越来越强。村党支部不仅成了群众的“主心骨”,而且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双富”同享
4月10日,在颜圩村党群服务中心隔壁的肥皂厂和木材加工厂里,几十名工人正在忙活着。
55岁的王玉芳一边往纸箱里装肥皂,一边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上班已经五六年了,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赚钱、看家两不误。”
为了让村民尽快“富口袋”,颜圩村党支部盖了两栋1000余平方米的厂房,引进香皂包装厂和木材加工厂,让村里的5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同时,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7年,颜晓舟带领党员干部外出考察,最后“相中”了菊花产业。“主要是考虑到种植菊花产量高、用工多,同时村里土壤也适合种植菊花。”颜晓舟说,大家考察回来后迅速成立了颜圩村菊花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年试种了400亩菊花。第二年菊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村里还投资40余万元上了两台烘干设备,延长菊花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颜圩村已经构建起一条育苗、栽植、采摘、加工的菊花产业链。菊花产业带动了2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下一步,颜圩村还打算把菊花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做农旅产业。
“富口袋”还要“富脑袋”。
颜圩村积极开展新时代新思想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组织广场舞、乡村戏曲、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享“双富”新生活。
颜圩村投入200多万元建设700多平方米的村部,配套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百姓小舞台、志愿服务站、道德讲堂等功能室,聚力打造群众愿意来、不想走的“红磁场”。
同时,村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村里培育了士学农技、茂林党员、相邦文化、亮西健康4支志愿者服务队伍。300余名志愿者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家前屋后,“点单式”开展农技服务、“田间快板”、入户义诊、文化小课堂等志愿服务。
2020年7月24日,宿迁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五提五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泗阳县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了颜圩村党群服务中心“双富同享”工程,对颜圩村党支部在“红磁场”建设、联系服务群众、强村富民等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