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共富航标|刘越山:喜看“航民村”的共同富裕路

2023-04-14 16:26 经济杂志  主页 > 趣旨 > 头雁文化 > 共富航标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旨点睛:大国名村 共富航标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名片网总编辑、村庄影响力课题组组长)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喜看“航民村”的共同富裕路

 
经济杂志 2022年10期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刘越山

数十年坚持壮大集体经济,率先探索出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航民样本”,成为“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共富共享的和谐美丽新农村,全国经济十强村、浙江省“共同富裕的新标杆”——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数十年来开工厂、办企业,供内需、扩出口,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改善民生,有力书写了“创业创新、共享共富”的时代答卷,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航民早已不是梦想。

值此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航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重庆,航民村三农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庆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航民村取得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航民人能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先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小村庄的“大数据”

航民,在中国地图上仅是一个极小的圆点。在浙江,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占地面积仅有1 平方公里的小村庄。但就是这个小村庄,却有着亚洲最大的漂染基地,有着华东最大的黄金饰品企业。小村庄的背后有着一串串大数字:

——村办企业年加工印染布料10 亿余米,可绕地球赤道25 圈。

——村办企业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黄金饰品加工基地,年加工黄金饰品80 吨。

——年发电2 亿千瓦时,若按一户家庭一年2400千瓦时的用电量计算,可满足8万户家庭用电。

——村企航民集团,年销售收入152 亿元,利润10 亿元,净上交国家税收5 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8.2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7 万元。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28 家,长期位列中国制造企业500 强。

——在航民,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均有小别墅,户户都是富裕户。走进航民,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们或豪华或典雅的别墅式住宅,人均居住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年底分红能拿几万元的“大红包”。

——2019 年,航民创业40 周年,每一位村民都领到了一根金条、一根银条,可谓真金白银“真家伙”。

——除了“大红包”,生活、教育方面,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免费,上大学还有奖学金和生活补贴;大米及菜油免费供应,节日期间,还发肉、禽、鱼等。航民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经济十强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2021 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省为首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地处钱塘江南岸的航民村的大胆探索和实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航民实践”。

由穷变富的真实力

航民村地处萧山东部、钱塘江南岸,沪杭甬高速公路依村而过。“航民村之所以叫航民,其实与航空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萧山东部有座航坞山,航民的先民聚居在航坞山旁,航民村也因此而来。”面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专访,航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重庆在他开放式的办公室这样介绍。航民村是典型的江南小村子,村域面积小,人口千把人。在航民村村民的记忆中,1978 年前的航民村只是萧山县瓜沥镇的一个生产大队,人均不到半亩田,一半种水稻、一半种络麻,虽说中间还能插种一茬萝卜,但依靠薄田和微薄的经济收入,村民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

穷则思变。1978 年年底,航民大队党支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萧山县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公社大队可以兴办社队企业。这次会议之后的1979年上半年,航民大队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资兴办漂染厂。于是,东挪西凑了6 万元,又向镇里的信用社和农机站等单位借了6 万元,以12 万元的投资办起了村里第一家集体企业——萧山漂染厂。漂染厂投产第一年产值就达到38 万元,获净利14 万元,不仅收回了投资,而且还多出了2 万元。有了这笔盈余,为了提高全体社员的积极性,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分红。当时村里一共有4 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各分到了5000 元。

“我们办企业的目的,就是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时任漂染厂厂长的朱重庆,在40 年后的今天这样告诉记者,“共同富裕”的理念从那时就在航民扎下了根。

1981 年初,航民又扩大生产,寻找农村信用社为合作伙伴,信用社投资30 万元,并借给了30 万元,利用这60 万元,漂染厂采购了一批新的印染设备,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到1982 年,漂染厂产值达到了240 万元,利润100 万元,成了萧山第一个“百万富翁村”。

“百万富翁村”,没有使航民的干部和群众自我陶醉,他们又不断进取,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他们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把税后利润的85%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漂染厂为基础,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分设整合成立新企业。围绕做大做强印染主业,1987 年办起了织布厂,1988 年办起了染料化工厂,并在90 年代初办起了热电厂。热电厂的兴办,迄今还被航民人所津津乐道。在当时,整个浙江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导致大范围的用电量紧张,兴办的热电厂不但解决了企业生产随时会遇到的“拉闸停电”、停工停产,而且还实现了整个航民村“灯火辉煌”、从不停电。

缺什么,补什么。办热电厂,需要大量煤炭,要从北方运输,于是他们又组建了海运公司。还战略性地实施航民“走出航民”,到萧山围垦、广东顺德、河南郑州、辽宁海城等地联合办厂。1998年,航民联合万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等6 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经过6 年半的努力,航民股份2004 年8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6 亿多元,使村级经济突破了单一社区经济的模式,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航民还将探索的目光瞄向世界,迈向国际。2013 年,面临国内劳动力、能源和土地成本不断增长的问题,航民参股的科尔美国公司另辟蹊径,率先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兰开斯特郡购置土地,成为首家在美国建设纺纱工厂的中国企业,年产3 万吨棉纱。

多年来,航民村没有盲目并村、扩大规模,而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随着发展,航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印染、黄金饰品、热电为“主引擎”,纺织、现代农业、宾馆、物流、房地产等横跨一二三产多门类发展的经济体系,打造出了一个资产、收入均超百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90 年,航民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亿元村;1999 年,航民的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均突破10 亿元大关。目前,航民集团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8 家,总资产112 亿元,没有任何负债。“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大于贷款。”朱重庆加重语气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数十年的发展,航民的主体企业一直聚焦纺织、印染、热电、建材和黄金饰品加工,其中,航民印染业位列全国同类企业前10,年加工印染布匹10 亿余米,可绕赤道25 圈;黄金饰品加工在全国位居第三,年加工量达80 余吨。

2021 年,全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144.2 亿元,利润9.7 亿元,上交国家税金5 亿元,在全国村级经济中居领先地位。

共同富裕的硬基础

“要共同富裕,做大‘蛋糕’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航民村三农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庆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在发展过程中,航民率先在全省探索了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49%的股权量化到村民、职工和经营管理骨干,构建共同富裕机制,实现了全村“家家都是富裕户”。同时,福利保障制度也更加充实和完善,全村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上大学享受奖学金及生活补贴;从2016 年起,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福利费3000 元,老龄村民每人每年发放老龄补贴3000 元;从2017 年起,大米及菜油免费供应;节日期间,肉、禽、鱼免费发放。统一实行村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村民去世,还免费提供公墓安葬,村民享有从产房到墓地的全生命周期福利保障。2021 年,职工人均收入82000 元,村民人均收入70000 元(不含分红);户户住上了别墅,家庭轿车拥有率高达90%以上。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腰包鼓起来”。航民非常注重村民职工精神上的富有,不断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配套建设”。1996 年,航民投资1700 多万元,建起了集影剧院、游泳馆、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于一体的航民文化中心,并建成设施一流的幼儿园;2013 年,投资2 亿元,新建7 万平方米、占地33 亩的外来员工居住中心;近几年又建成了田园广场和山前广场,为村民员工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共同富裕,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航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创造了物质财富的金山银山,但在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方面,航民较早就意识到,在工业化过程中,“宁可多花一万钱,也要少用一分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几乎与企业快速发展同步,1984 年航民就投资建成了日处理废水1500 吨的生化治理工程;1991 年,又建成总长15 公里的外排管线;2000 年,投资6000 余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6 万吨的航民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航民还根据当地政府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先后关停了高污染的染料化工厂和水泥厂,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到政府污水处理厂管网进行再处理。节能环保装置也得到普遍应用,水、电、煤、气能耗控制均达到行业领先。村里还扩大投资,引进设备,组建了杭州富丽华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料生产绿色环保混凝土砖和墙板,成为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

40 多年来,依托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曾经村庄脏乱破旧、社会事业贫乏的航民,村庄建设达到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做好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重点的“四化工程”建设,如今,人们在村里漫步,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陈国庆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近些年来,航民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很大,每年都超亿元。“航民村委会自1985 年开始,就从道路、绿化、河道到民居,全部进行了统一规划与重建。”美丽庭院成为航民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上工业强村的航民,始终不忘绿水青山的底色,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整修道路、改造河道、建造桥梁、美化庭院。近几年,航民村还建成了田园广场和山前广场,特别是通过“五水共治”,让曾经因发展印染产业而受过污染的河流重新变得清澈见底。据他介绍,随着时代的进步,根据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航民村不断提升村庄环境、功能性等品质需求,提出了全面推进“多元融合、品质人居、共富共享、智慧高效”的未来乡村建设理念,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四家单位共同设计的航民未来乡村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2022 年5 月19 日,由萧山区多个部门组成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到航民进行区级验收。验收组充分肯定了航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成果,认为航民村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中,注重党建领航,成就了美丽乡村新变化;注重全力提升,重塑了美丽乡村新面貌;注重产业兴旺,描绘了强村富民新画面;注重成果共享,谱写了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各项创建工作均在全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富裕之后的大胸怀

共同富裕不仅仅只是本村村民的“共富”,航民还让更多的外来员工品尝“共享共富”的甜美。外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均实行一年两次探亲假,路费全报;职工收入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提供促进人才成长和上升的空间。为了让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外来员工在航民这块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航民集团党委提出了“和谐创业模式”,通过鼓励外来员工创业、解决住房和子女就学、加强培训和沟通等,为外来员工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现在,航民的企业员工94%为非本村人,本地村民和外地员工的关系十分融洽。

航民还根据自身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强的特点,积极吸收贵州、四川、甘肃、江西等省份的贫困地区人口,占比达到70%以上,通过安排就业,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航民投资2 亿多元,建造了外来员工居住中心和人才公寓,使他们安心工作、舒适生活,一批又一批的外来员工选择到航民就业、创业、扎根。

40 多年来,航民还力捧爱心,履行社会责任。今年4 月19 日,航民集团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捐赠的议案》,指出,2022 年公司拟出资150 万元用于慈善捐助;为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秉承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公司拟出资100 万元用于教育资助。2020 年2 月,航民集团向萧山区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250万元,助力疫情防控。

从1979 年筹资6 万元创办工业企业,到1997 年组建浙江航民实业集团,航民从手工小作坊一路成长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但航民的班子成员,从没有想过要把这些集体的企业改变成私人的。他们从心里认为,企业是集团的,集团是大家的,他们这些领导层只不过是代表集团在管理,代表大家在经营。也正是有了这个“根”和“本”,航民村和他的带头人,始终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将村办企业与土地、与农民紧紧地捆绑融合在一起。企业创业创新,集体共享共富。

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采访,朱重庆和陈国庆均表示:假设当年不是村里几任领导坚持集体经济、共享共富,而是把集体控股的企业分成大大小小若干私人小厂,航民村就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举目萧山城区,看看周边村镇,也曾有不少印染厂,但随着后来的发展,他们要么改制,要么承包,不少都转为了私人经营。私人经营,村民得到的实惠与集体经营肯定会有许多不同。

不忘初心的真情怀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在航民的一本电话号码簿上看到,电话簿没有体现出“官大手表准”,排在第一位的居然不是航民带头人朱重庆,相反,他只排在了第27 位。而无论是从实力,还是规模,航民无疑早已是一家大公司,但作为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的朱重庆,从来没配什么秘书。用他的话说:“我本身就是农民,农民哪有配秘书的道理?人不能穿上皮鞋,就忘记了自己曾经穿过的布鞋,以及脚下滋养的大地!”在航民村的办公楼,朱重庆的办公室永远都敞开着,任何一位村民随时都可以进入,既没有保安阻拦,也不见保镖护身。

从土生土长的农民,成长为扎根乡土的企业家和人心所向的村庄带头人,朱重庆带领着班子成员,在荣耀、金钱的簇拥下,始终保留着为民的初心,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许。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视察航民,对航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航民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中国经济十强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航民村党委曾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谈及航民40 多年的发展成就,航民的领头人告诉记者,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主题,过去我们的初心使命是为了让村民吃饱穿暖有房住,实现脱贫致富。现在我们的使命是推进航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践行者,未来航民将通过规范化运作,实现更可持续地发展,努力实现企业增效、股东增值、员工增收,让企业的生命力更持久,把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