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授牌成立
人民资讯
2023-03-20 15:58来自北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施芳
3月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授牌成立仪式在北京鼓楼一层沉浸式展厅举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为专委会授牌并颁发证书。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于2022年12月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批准筹备组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敦煌研究院、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遗产地管理、相关技术单位等机构联合发起筹建并组成专委会筹建机构。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更为迅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将团结广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者,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建立适合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理论体系、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引导和指导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工作落地实施;专委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联系,促进国际行业内的专家交流和互动,增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方面的活力和影响力。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柴晓明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数字遗产专委会的成立,是对标国际专委会、进一步打通国内外交流合作渠道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把中国在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成果推向世界。今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数字遗产专委会的成立正可谓恰逢其时,呼应了这一主题。我们希望,借助数字遗产专委会成立这一契机,同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学者一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对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一是要制定数字遗产的规范标准。在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中要有统一的概念、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二是要探索数字遗产的应用场景。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数字科技赋能的应用场景才能更好地让大家感受文物“活化”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要建设数字遗产的保护平台。以平台来凝聚力量,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发动起来,让一切热爱文化遗产的力量都参与进来,这样我们才能把文化遗产事业做的越来越大。
数字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贺艳表示,专委会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记录、保护和展示工作的落地与实施,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记录,文献和信息管理的准则和最佳示范;树立业内人士认可的文化遗产品牌形象,以更好地引导和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工作,增进社会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和保护意识;发挥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传承给后代子孙,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同时,专委会和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相互呼应,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与互动,增强中国文化遗产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力和影响力。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Mario Santana和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主席Stratos Stylianidis分别通过视频致贺。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北京鼓楼“时间的故事”数字互动体验展的夜场“首秀”。“时间的故事”是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活化利用的示范案例,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展示的首个落成项目。它以“古建筑+数字展”的创新形式,在古老券洞空间内通过丰富的交互体验,引领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发现文物古迹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