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好艺员 (国土名片网小编李新宇插播点睛导读)
原标题:因与周总理太过相像,邓颖超看他演出时差点认错,观众集体泪奔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为了纪念逝去的周总理,相关领导想要拍一部关于周总理的话剧。
因此话剧《转折》便诞生了,但在周总理的选角上,却让导演们绞尽了脑汁,因为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到的演员,在扮演周总理这一角色上,总觉得差了点味道。
正当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王铁成出现了。他以一袭中山装出现在选角现场,不禁让导演眼前一亮,更是拍手直呼:“好啊好啊,踏破铁鞋无觅处,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周总理。”
话剧《转折》上映后,观众反响十分热烈,看过的人都口口相传“周总理真的回来了!”
而随着话剧中周总理的扮演者传神地再现了周总理的音容笑貌时,谁都没有注意到台下的观众席中有一位老者正在悄然抹泪。
紧接着,身旁的人就听到了她的喃喃自语:“恩来,是你回来了吗?”
直到话剧散场,人们才知道这位老者竟是周总理一生的爱人-邓颖超。
王铁成到底是誰?为什么能将周总理扮演得如此出神入化?他为了扮演好周总理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扮演了周总理
1936年,王铁成出生在北京,是地道的老北京,从小就喜欢京剧,父亲看他真心热爱,特意送他去拜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学习。
他天资聪颖,嗓音条件好,只要他一亮嗓,就能赢得碰头彩,是师兄弟们的榜样。
并且他还痴迷京韵大鼓,还曾拜了骆玉笙为师,学习京韵大鼓。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独唱技巧深得骆老的喜爱。
但与优秀的歌喉相悖的是,王铁成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以后,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天天只能在剧组跑跑龙套。
一直到40岁,都还只是中央儿童艺术剧院的编外人员,连他自己都笑自己是“大器晚成。”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晚成”付出了多少努力。
人们只知道他是形神具备,仿若总理再现,让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只知道《转折》后中国的戏剧舞台,多了一位与周总理最为神似的表演艺术家。
只知道他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时,被推举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却不知道他在背后付出的汗水与精力,甚至于生命。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王铁成:“四十年来您只演了这一个人物,大家都在说,作为一个演员,会不会多塑造一些角色,多经历一些人生才会是一件好的事情?对此您会不会有遗憾?”
听到此,王铁成毫不犹豫地回答:“不遗憾,因为没有周总理我什么也不是。”
“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我演了这个角色。1976年我接触了周总理后,他的各种事情都在我的头脑当中,也支撑了我后半生一切的生活和作为,所以我真的是时刻想念周总理。”
因为悲痛和思念产生了扮演周总理的想法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王铁成在太庙参加了周总理的吊唁活动。天气很冷,十里长街相送总理,举国悲痛,路上全是悲痛欲绝的啜泣声。
王铁成随着人流在街上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在拿到了发放的小白花后,依序走进礼堂向周总理的遗像鞠躬,心中泛起阵阵难过,等到他泪流满面的走出礼堂,手里的小白花竟都忘了还回去。
王铁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回到家,将小白花插在家中用来悼念总理的标准像旁,王铁成看着周总理的标准像,不禁入了神。
“如果能将周总理的形象以文艺形式展现出来就好了。”王铁成一会看看镜子,一会看看总理标准像,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王铁成在后来的采访中说:“我那时也是魔怔了,可以说是‘一厢情愿’地想要扮演周总理,我是真的怀念总理,我想让他的形象再次出现,哪怕是以文艺的方式,我看见老百姓们都那么怀念总理,更是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他将自己的照片与总理的重叠,他发现自己和总理一样都是浓眉大眼,他就一点一点对着比,自己的眉毛比总理短了一点,上嘴唇长了一点,眉峰高了一点,他就靠着不断的比对,想在化装上不断贴近周总理。
命运一般的安排,两年后,话剧《转折》在全国招募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王铁成一大早就对着镜子,比照着周总理的照片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然后才终于自信满满的走了出去。
之后又跑到儿童剧院院长面前故意转了一圈,说道:“院长,你觉得我怎么样?能扮演周总理吗?”
院长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激动的握住王铁成的手,高兴的说道:“能,能,王铁成,我们要找的原来就是你啊!”
就这样,王铁成想要扮演周总理的愿望成真了。
可是,真要演总理了,王铁成反而有些不知从哪下手了。他决定去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去观摩周总理生前的影像,回来就没日没夜地整理记录,不断学习。
为了贴合周总理,他真决定向总理“学习”,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剩下20个小时都在琢磨如何将总理的形象更加深刻地刻画出来。
他特意研究了周总理的说话习惯,周总理是南方人,说不好卷舌音,每次卷舌音都说成平舌音,“zh,ch,sh”一定要发成“z,c,s”比如说“同志们”如果正常发音,不管怎么学都不像,但是将“同”字发一声,“志”字发“字”,“们”声轻读,改为“通字们”,就会非常贴切了。
因为王铁成没日没夜的学习模仿,才仅半个多月,他就发起了高烧,但即便如此,他也坚持排练。
当天在戏校彩排时,王铁成扮演的周总理一出场,整个剧场的后半部分全空了,人们都挤在中间的过道,包括第一排挨着舞台的空地,王铁成还没有说话,就有人开始哭泣。
“太像了,这就是周总理。”王铁成每说一句话,台下就会爆发出激烈的鼓掌声,以至于王铁成根本没办法往下演。
后来王铁成回想起这一段往事,他说“其实并不在于我演得像不像,而且当时大家心中都在呼唤,想念着周总理,突然有一个形象,说话都类似的人出现,人们的心中就特别容易得到满足,无法发泄就只好哭。”
邓颖超是王铁成一辈子无法忘怀的人
1978年,邓颖超看了王铁成的话剧,非常感动,她叫来王铁成,对他说:“谢谢你,让我再次看见了恩来的身影,但是我只能给你打70分,还有一些地方你并不了解。”
之后,邓颖超跟王铁成介绍起了总理的一些生活习惯:“总理走路快而稳健,你走路快,不太稳健,总理洗脸的时候喜欢先将热毛巾敷在脸上片刻,再开始全脸清洁……”
短短的对话,让王铁成受益匪浅,以至于在以后的角色扮演中,他的表演更加的贴近周总理。
王铁成亲切地称呼邓颖超为“邓妈妈”,他说邓妈妈对他十分关心,经常关注他的表演。
之后看《报童》的时候,给他打了80分。又在几年后的一次表演中给他打了90分的高分,还让赵炜(邓颖超的秘书)写信告诉王铁成“不要骄傲,要谦虚谨慎,全国78个单位在向他学习”。
王铁成急忙回信:“我一定做到,我没什么好骄傲的,我只想一心一意地把周总理的形象准确呈现在观众面前。”
不仅如此,邓颖超还非常关心他的家庭问题,邓颖超得知王铁成的儿子有先天性的脑疾,于是在一次看完王铁成的演出后,她把王铁成叫到跟前说:“王铁成,你能不能把你的家庭情况给我写一下。”
王铁成立马应声,可是下笔的时候却犯了难,他真的要写真实情况吗?如实写吧,好像不太好,可是不如实写,又像是对领导不诚实。
王铁成纠结了很久,最终将真实情况递交了上去。
第二天王铁成一早去上班,就听到院里说中南海来电话了,让王铁成去院办接电话。这通电话持续了40多分钟,邓颖超说:“看了你家里的情况,我一宿没有睡觉,我介绍你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吧!”
但王铁成却犹豫道:“算了吧,我都去看过了,医生说这是先天性的,看不好。”
邓颖超却坚持说:“总理生前认识一些有名的儿童大夫,孩子的病非看不可,已经托了儿童医院了,非去不可啊!”
王铁成内心涌起一股热流,对邓颖超更是无比的尊敬。不久,赵炜打电话来关心,还说:“大姐办事一定要有结果,不能稀里糊涂地就完了。”
一直到现在,王铁成说自己的家里,一进门就是他和邓妈妈的合照,上边就是周总理的照片,因为邓颖超是自己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人。
业务爱好对扮演角色的帮助很大
生活中,王铁成是一个博学儒雅,情趣盎然的“大学杂”,琴棋书画,说学逗唱,无所不爱,无所不精。
除了他从小擅长的说学逗唱,王铁成的书画造诣也非常之深厚。
他自幼研习书法,几十年笔耕不辍,七十岁开始学画,画风自成一派,八十岁的时候就已显露大家风范。而这些姊妹艺术也为了他更好地塑造总理形象提供了指导。
在《报童》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拍摄一帧总理题字的画面,导演问王铁成:“你能写吗?”王铁成自信地说:“我能!”
果然镜头拍摄完毕后,总编一看,这题字简直就是总理真迹,根本不需要用替身,直接一条过了。
为了塑造总理形象无畏生死
1991年,王铁成要拍摄电影《周恩来》,为了塑造总理后期形如枯槁的形象,王铁成八个月未吃主食,身上瘦十斤脸上才能瘦一两。
到夏天的时候,王铁成穿着背心裤衩,站在自家院子里浇花,王铁成的爱人从背后看过去,全身已经没有一丝多余的肉,瘦得可怕。
她忍不住开口:“铁成,你可想着家里还有两口人啊,你再这样下去我看要完了。”
可王铁成却还是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没有达到那种状态。
没过多久,王铁成在湖南出了车祸,从五米高的公路上摔下来,断了6根肋骨,无法进食,只能输营养液,强制性地又瘦了几斤。
但王铁成并不认为这场九死一生的车祸是祸,反而觉得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幸运,自己终于有了一些像周总理后期的样子了。
只可惜车祸刚结束发不出声音,无法说话,否则他恨不得立马拍戏。终于在车祸20天后,他能说话了。
第二天他就立马向导演要求去拍戏,于是导演临时决定在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上拍戏,他全身捆满塑料绷带,无法穿白衬衫,只好直接套上中山装。
从背影看过去,整个人都在衣服里晃荡,工作人员当时都惊叹:“连背景都像极了周总理!”
那场戏要求重回1974年,所有的群众演员都需要换上那个年代的衣服,在大家换装的时候,王铁成先从电梯上去。
他一出电梯,大会堂原来的服务员“哇”的一声,大哭了出来,随即跑了出去,边跑边喊:“总理真的回来了。”
那场戏一直从早上八点拍到晚上11点,直到12点,王铁成才到家,大病未愈,他喊妻子给他煮碗面条,妻子不解,他才说:“我已经12个小时不吃不喝了”
原来是化妆时,嘴上贴了蜡,不能张开喝水,否则就会脱落,为了进度更快进行,王铁成只好在剧组不吃不喝。妻子恍然大悟,连忙去厨房给他煮面。
事后王铁成想起来,也没有说自己敬业,而是说:“那天一千多个群众演员,哪个不是12点多到的家?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折服在总理的人格魅力之下,都认为还原周总理是一件幸福的事,没有一个人会觉得累。”
艺术家的有目共睹
同样是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刘劲,说王铁成是他的偶像和标杆。
电影《周恩来》上映时,刘劲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大四,正好学校礼堂播放《周恩来》,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了,看完以后,热泪盈眶,哽咽不止。
作为一个表演系的学生,无论是对片子,还是对老艺术家,都是非常膜拜的。刘劲说:“我怀着一个崇敬,学习的心态去看这个电影,能把敬爱的周总理演得这么好的演员就是我心中的标杆和偶像。”
刘劲说他很敬佩王铁成能够二十年如一日的专心塑造一个角色,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总理的形象塑造上。
作为特型演员,不仅要在荧幕前扮演好周总理,甚至于荧幕下他们都不能够做一点点不好的事,因为这在观众看来,都是对总理的亵渎和形象的不好影响。
在西单的中国电影百年售书活动上,刘劲和王铁成站在一起,他鼓起勇气对王铁成说:“王老师,你给我题一句话吧。”
王铁成想了想,提笔写下‘就看你的了’,这也成为了激励刘劲的一句鞭策语,后来的很多年,他都靠着这句话坚持下去。
黄薇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也是央视电视的演员。199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了建国50周年,要拍一部电影作为献礼片《李知凡太太》,黄薇在里面扮演邓颖超,而王铁成在里面扮演周总理。
黄薇第一次见到王铁成,就握住了他的双手,激动地说:“周总理,您好。我终于见到您了,见到您真高兴。”因为那是黄薇第一次拍戏,所以她很紧张,可是看见王铁成在片场慈祥的面容,一切紧张都烟消云散了。
她还发现,王铁成在戏外下的功夫非常多,不管今天拍的是一场戏还是十场戏,王铁成从不带剧本,却将台词烂熟于心,这点让黄薇等一众演员钦佩不已。
王铁成在剧组还十分“爱管闲事”,不管是服装,道具,美术还是灯光,他都会提前做功课,并且在现场督促,力求完美。
总结
王铁成至今都保留着拍摄《周恩来》时,在中南海西花厅带回来的海棠果,那是一枝海棠叶带了一个果子,他将它们带回家,干了也不舍得碰,就放在书柜上面。
他知道这是周总理看过的海棠,他每当目光触及海棠时,都会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一种穿越时空的交流。
他认为这株海棠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了周总理。
王铁成虽然一生只塑造了一个角色,但是他也荣获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两项最佳男演员奖,他更是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也是真正的文艺工作者。
参考文献:中国文艺——王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