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砂岩地貌|张家界砂岩地貌成因分析(作者:吕金波 陈文光 王纯君

2023-11-09 11:23 城市地质杂志  主页 > 文旅 > 山地国际 > 天下山标 > 天下名山 >

打印 放大 缩小






张家界砂岩地貌成因分析

 
城市地质杂志 2015年4期 

 

吕金波,陈文光,王纯君

(1.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2206;2.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长沙 410007)

张家界砂岩地貌成因分析

吕金波1,陈文光2,王纯君1

(1.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2206;2.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长沙 410007)

张家界砂岩地貌特点是:天子山周边,峰丛林景观;赤铁矿红顶,泥盆系砂岩。即:天子山向斜周边为泥盆系地层,下部云台观组和上部黄家磴组构成张家界地貌的母岩地层,新构造运动隆升形成的峰林景观呈现了张家界地貌,石英砂岩顶部坚硬的赤铁矿保护了张家界地貌的形态。张家界地貌形态按照由老到新的发育次序,依次为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和峰林。印支运动形成NEE向的索溪峪向斜,燕山运动形成NNE向的天子山向斜,张家界地貌围绕天子山向斜周边及索溪峪向斜南东翼发育。

张家界地貌;石英砂岩峰林;泥盆系砂岩;云台观组;黄家磴组

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位于贵州高原与湘西北低山过渡带,属武陵山脉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域外围最高点属岩溶地貌穿洞(天门山),海拔1518.6m。石英砂岩景区最高处位于西北部昆仑峰海拔1282m,最低处位于东北部的吴家峪,海拔230m。石英砂岩峰林面积达86km2,共有峰林3103个,峰林相对高差10~300m。

张家界地区一级构造单元为羌塘—扬子—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为扬子陆块,三级构造单元为湘北断褶带和雪峰构造带,四级构造单元为武陵断弯褶皱带和石门—桑植复向斜。自震旦纪以来,以陆源建造和碳酸盐建造为主,地层接触关系以整合或假整合为主[1]。自三叠纪末以来,经历了以NEE向构造形迹为主的印支运动,以NNE向构造形迹为主的燕山运动,以差异性隆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最终形成具有赤铁矿红顶的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发育地层为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构造单元为东西两个相邻的向斜,即:索溪峪向斜和天子山向斜。峰林集中发育于两大区域,一是索溪峪向斜的东南翼泥盆系地层区,二是天子山向斜翼部的泥盆系地层区(图1)。

图1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分布

索溪峪向斜,轴迹NEE向,核部为三叠系和二叠系地层,两翼为泥盆系地层,北西翼地层产状25°~35°,南东翼地层产状10°~15°。天子山向斜,轴迹NNE向,核部地层为二叠系碳酸盐岩,两翼为泥盆纪石英砂岩,外围为志留系砂页岩,岩层产状4°~6°。

东部地貌以NEE向的索溪河谷为轴,南北两侧山地向河谷倾斜,索溪峪河谷为澧水的二级支流,在水绕四门以上称金鞭溪,海拔300m左右。西部地貌以天子山为中心,向四周降低,形成放射状分流水系,最高点昆仑峰。

1 造景岩石

张家界地区的地层除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石炭系外,从元古代板溪群至白垩系均有出露。其中寒武系、志留系和三叠系分布较广,总厚度约12000m,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构成张家界地貌的地层是泥盆系云台观组与黄家磴组,由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组成,SiO2含量75%~95%,地层岩性稳定,厚度变化大[2]。

云台观组为俞建章和舒文博于1929年在湖北省钟祥县云台观所创“云台观石英岩”。为一套灰白色中至厚层或块状石英岩状细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泥质砂岩。区域上有时带紫红或肉红色,夹薄层粉砂岩或泥岩,底部具底砾岩、含砾砂岩或粘土岩[3]。

黄家磴组为杨敬之和穆恩之于1951年所创“黄家磴层”,正层型剖面位于湖北省长阳县马鞍山黄家磴。敖振宽和杨昌权于1959年沿用于湘西北。以黄、灰、灰绿色页岩与砂质页岩和砂岩为主,时夹鲕状赤铁矿层。含植物和腕足类化石。与下伏云台观组呈整合接触[4]。

1.1 岩石剖面

上覆地层:二叠系栖霞组:

上部为厚层状泥晶灰岩;

中部为中厚层状泥灰岩;

下部为黑色煤层,有的地方相变为铝土矿或黄铁矿层,在天子山和观音山等地有开采黄铁矿的老坑。

-----------------平行不整合-----------------

黄家磴组 总厚度5.3~40.6m

顶部见2m厚的赤铁矿层。

铁矿层下为中薄层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含云母石英粉砂岩,夹浅肉红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薄层状粉砂岩。含腕足类化石Tenticospirifer cf tenticutum, cyrtospirifer sp

——整合——

云台观组 总厚度526.2m

上部: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状细粒砂岩,粉砂岩呈透镜体状产出;

中部:浅肉红色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

下部:紫红色厚层状含铁细砾岩,夹黄绿色薄层状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含砂质管状体;

底部:有一层很薄的含砾砂岩,厚度5~10cm。

-----------------假整合-----------------

下伏地层:志留系小溪峪组

上部:灰绿色层状粉砂岩、石英粉砂岩,夹石英砂岩

中部:灰绿色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下部:紫红色薄层状含钙质泥岩、粉砂岩

1.2 岩石产状对地貌的影响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发育于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地层中,在索溪峪向斜北西翼没有发育峰林,是因为岩层产状达到25°~35°,倾角太大,形成峻峭的锯齿状单面山地貌。同样在索溪峪南部往东,岩层产状逐渐变陡,石英砂岩峰林也逐渐消失。

因岩层产状不同,索溪峪南部和天子山周围的石英砂岩峰林也有明显的区别。索溪峪南部岩层产状10°~20°,峰体多呈一面直一面斜的三角状,构不成峰林。天子山周围岩层产状不超过10°,峰林密集、高大。总之,当岩层产状超过20°时,难以发育峰林地貌。

1.3 岩石厚度对地貌的影响

天子山南北峰林发育差异明显,南部黄石寨—金鞭溪一带是最典型的峰林发育区,而北部峰林呈现矮小、稀散的老年期形态。重要原因是岩层厚度不同。区域上,中上泥盆统地层沉积厚度最大,黄石寨—金鞭溪一带厚度超过500m,但天子山以北只有200~300m,岩层厚度小,峰林发育没有足够的垂直空间,未得到充分发育就老年期了。

1.4 岩石节理裂隙对地貌的影响

造景岩石刚性强,在地应力作用下,不易变形而多破裂,岩层厚度愈大,刚性愈明显,因而在同一区域应力场内,石英砂岩总是比其它碎屑岩或碳酸盐岩表现出断裂构造更加发育。峰林就是在这些节理裂隙的切割下发育而成。有一定厚度、产状平缓的石英砂岩是张家界地貌发育最本质的因素。有了这个基本条件,地壳隆升和外力侵蚀搬运就可能塑造张家界地貌。

表1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统计

1.5 石英砂岩峰林统计

张家界峰林发育密集,通行困难,视野受限,常规野外调查无法弄清峰林的数量、高度和分布情况。利用航片和高分辨率卫片,宏观上可圈定峰林发育地层和分布范围,了解总体发育特征和分区情况;微观上可判读峰林个体数量、分布位置、形态特征和高度差异等。结合1:10000地形图和部分实地验证,可确定峰林的高度级别。

通过遥感解译,获得张家界峰林数量、高度和分布的详细信息(表1)。

统计表明,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发育面积82.8km2,共发育峰林3103个,平均发育密度为37.5个/km2。峰林相对高度从几十米到数百米不等,其中100m以下的占2/3,100~200m之间的占1/4,两者合计(即200m以下的峰林)共占92.1%。300m以上的峰林45个,高度可达440m。从泥盆系最大厚度526m分析,峰林的这一高度基本达到极限。

从区域差异来看,索溪峪南部峰林发育面积占29.5%,峰林数量占22.4%,平均发育密度为23.5个/km2。天子山周围峰林发育面积占53.3%,峰林数量占77.6%,平均发育密度为45.2个/km2。

索溪峪南部F区(百丈峡—宝峰湖一带)峰林发育最好,平均发育密度为37.4个/km2。

天子山南部的A区(杨家寨、黄石寨、金鞭溪—水绕四门一带),是峰林发育最密集、高度最大的区域,峰林平均发育密度达59.2个/km2,100m以上的峰林超过一半。张家界300m以上的峰林几乎都集中在A区,特别是金鞭溪两侧高大峰林众多,如金鞭岩高达380m。

2 造貌构造

张家界地区的造貌构造按照时间分为印支运动形成的索溪峪向斜、燕山运动形成的天子山向斜、新构造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地貌。图2中,D(泥盆系)所在区域为张家界地貌分布区(图2)。

图2 张家界地区构造纲要图

2.1 印支运动形成的索溪峪向斜

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形成NEE向的索溪峪向斜。北西翼窄,南东翼宽,为一宽缓向斜,NEE向展布于毛家塔—三官寺一线,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北西翼岩层产状25☒~35☒,南东翼岩层产状10☒~15☒(图2)。

2.2 燕山运动形成的天子山向斜

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形成NNE向构造,把NEE向的索家峪向斜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天子山向斜,东部为喻家咀向斜。

天子山向斜轴向NNE,为一开阔平缓的向斜,延伸约10km,核部地层为二叠系栖霞组石灰岩,两翼岩层产状对称,岩层倾角4 ☒~6 ☒(图2)。

2.3 新构造运动形成石英砂岩峰林

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张家界地区间歇性隆升,形成4级夷平面,即古近纪湘西期、新近纪天子山期、更新世溶洼期和全新世灃水期。

张家界地貌——具有赤铁矿红顶的石英砂岩峰林,发育在泥盆系砂岩区,围绕天子山一圈及索溪峪以南的王家峪—黑草沟一带,面积82.8km2,共有石英砂岩峰林3103个[5]。

3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张家界地貌类型以石英砂岩峰林为主,主要由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峰林和孤峰构成,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造景岩石所属岩石地层主要是中泥盆统云台观组、黄家蹬组。云台观组为滨海相石英砂岩,黄家蹬组为石英砂岩夹页岩。岩层较厚,300~400m。岩层倾角一般0☒~5☒,使得岩层之间不易产生重力滑动,岩层稳定性较好,有利于形成峰林地貌。

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包括新构造)运动。运动使湘西北大面积隆升,造成新近纪地层缺失。特别是新构造运动以来,间歇性隆升使原来的准平原变成具有不同夷平面的高山,至今这里的地壳仍在隆升。地壳的隆升导致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水动力作用加剧,流水最终切穿高角度的节理或构造裂隙软弱带,形成今日之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造貌构造的主因是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掀斜,使得张家界山体遭受强烈风化剥蚀。流水侵蚀,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造成重力崩塌。坍塌物因节理发育而易解体碎裂。张家界风化作用的主动力是流水。流水通过下切和侧蚀作用,不断蚀去坡面上的风化产物,使风化得以顺利进行;流水的侧蚀作用往往在坡脚掏出水平洞穴,使上覆岩块悬空,为重力崩塌提供了可能。岩性的差异性风化,常使硬岩层相对突出而成顺层岩额或岩脊,软岩层凹进而成顺层岩槽或岩洞,顺层岩洞的风化加深为上覆岩层的崩塌创造了条件。长期的风化作用,构成了张家界顶平、坡陡、麓缓的基本地貌特征。

其它外营力起辅助作用。张家界位于澧水3条支流的分水岭,朔源侵蚀作用旺盛,为深切峡谷、嶂谷和错落柱峰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山峰石柱之巅、悬崖峭壁之上的青松、灌木,其根系深深扎进岩石裂隙之中,并产生有机酸,不断分解着岩石。随着植物的生长,根系挤压产生机械崩解,发育峰林。

总之,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演化发育,是在特定的地层构造,尤其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罕见的新型地貌,可命名为张家界地貌。它经历了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峰林→孤峰的演化发育过程。

4 张家界地貌形态分类

张家界地貌特点是:天子山周边,峰丛林景观;赤铁矿红顶,泥盆系砂岩。即:天子山向斜周边的泥盆系下部云台观组和上部黄家磴组构成张家界地貌的母岩地层。新构造运动隆升形成的峰丛林景观呈现了张家界地貌之美,石英砂岩顶部的赤铁矿红顶保护了张家界地貌的形态,一旦云台观组底部地层被切穿,张家界地貌将不复存在。张家界地貌形态,按照由老到新的发育次序,依次分为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峰林和孤峰等。即古近纪形成夷平面,新近纪形成方山和石墙,早更新世形成穿洞和天生桥,中更新世形成峰丛,晚更新世以来形成峰林,全新世开始出现孤峰。

4.1 夷平面

张家界地貌形成前的地貌形态为夷平面,夷平面形成于古近纪,顶部平坦,今天海拔1000m左右,边缘陡峭,高差40~400m,夷平面由黄家磴组顶部的赤铁矿层组成(图3)。夷平面分布在天子山边缘,南部最为发育,总面积约3km2,典型的夷平面为松子岗,宽600m,面积0.70km2,南缘以380m高的陡壁延伸至金鞭溪[5]。

图3 夷平面(上部石灰岩、下部石英砂岩)

4.2 方山

方山指顶平如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山体[6]。方山是在夷平面的基础上,沿着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和东西向等几组裂隙切割分离而成(图4),典型形态——黄石寨和腰子寨等,四周为石英砂岩陡壁。黄石寨方山的面积达0.20km2。

图4 方山

4.3 石墙

在方山的基础上沿着北东和北西两组裂隙进一步崩塌,形成了石墙。石墙呈长条状,多数呈北东向延伸,少数呈南北向延伸,极少数呈北西向延伸,仅有一条呈东西向延伸。东西向和南北向延伸是受印支运动影响,北东向和北西向延伸是受燕山运动影响。新构造运动隆升后,先沿着北东向裂隙崩塌,后沿着其它裂隙垮落,形成了不同方向延伸的石墙(图5)。石墙有屏状、片状等形态。屏状主要沿着一组节理劈开成石墙,继而沿其它方向节理裂开成峰,典型地貌形态—五女出征中的高耸石屏。片状主要沿着一组垂直节理劈开成薄状石墙—御笔峰。

图5 石墙

4.4 穿洞

图6 穿洞与天生桥

穿洞一词为岩溶学术语,指抬升脱离地下水位的或大部分已脱离地下水位的地下河、地下廊道、伏流或洞穴,其两端成开口状并透光者[6]。引入张家界地貌,称为石英砂岩穿洞(图6)。典型形态——南天门,是在两组斜交裂隙的引导下,从岩墙中部薄层松软岩石处开裂崩落而成。南天门高15m,底部宽10m。

4.5 天生桥

天生桥一词为岩溶地质学术语,指地下河与溶洞的顶板崩塌后,横跨河谷的残留顶板,其两端与地面连接,中间悬空而成桥状。广义地说,一切横跨沟谷或河流上的岩体都可称天生桥[6]。引入张家界地貌,称为石英砂岩天生桥。张家界有3座天生桥,由坚硬的红色赤铁矿层构成,典型代表——天下第一桥,桥长40m,宽2~5m,桥拱高300m(图6)。

4.6 峰丛

石墙形成后,沿着其它裂隙进一步崩塌,形成了顶部分离、底部相连的石英砂岩峰丛,使得张家界地貌美丽壮观(图7)。峰丛一词是中国岩溶工作者通用的热带岩溶地貌名词,指连坐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形地[6]。将“峰丛”引入到张家界地貌,主要是取其形态的相似性,可以称为石英砂岩峰丛。典型形态——手掌峰,主要沿着一组垂直节理发育成石墙,顶部沿着其它方向的节理略为裂开。

图7 峰丛

4.7 峰林

峰丛进一步沿着不同方向的垂直裂隙崩塌,形成了四面临空的柱状形态,成为石英砂岩峰林。峰林围绕天子山周边的泥盆纪砂岩发育,面积约85.90km2,共有大小峰林3103个(图8),相对高度20~400m,发育密度37.50个/ km2,海拔高度700~1100m[5]。

图8 峰林

峰林一词是中国岩溶工作者通用的热带岩溶地貌名词,在国外也有音译fenglin而加以使用者,称为中国式喀斯特,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远望如林,其个体为石峰,峰体相对高差100~200m[6]。引入张家界地貌,湖南省的地质工作者称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峰林地貌主要受节理和软硬砂岩组合的影响,常见的有:

堡状:裂隙之间的距离较大,上部崩塌后呈古堡状,典型地貌景观——古堡群雕;

方柱状:由两组相互垂直的节理控制,典型地貌景观——金交椅;

棱柱状:沿着多组垂直节理崩裂,典型地貌景观——石佛;

锥状:一面沿着垂直节理崩塌,另一面沿略倾斜的节理垮落,典型地貌景观——插旗峰;

针状:顶部由密集节理破裂构成,典型地貌景观——黄龙泉将军岩;

螺状:生成在软硬岩石互层处,典型地貌景观——海螺峰;

檐状:由于顶部坚硬的赤铁矿层残留而成,典型地貌景观——老鹰嘴;

棒槌状:由厚层砂岩构成,底部岩层较软,形成上粗下细的棒槌状,如南天一柱。

4.8 孤峰

峰林进一步崩塌,形成了四面临空的孤峰(图9),为峰林发展的最后阶段。

图9 孤峰

5 张家界地貌与其它地貌的对比

在中国有以桂林盆地为代表的岩溶地貌,有以广东韶关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还有以新疆风蚀垄槽为代表的雅丹地貌。张家界地貌均与上述3种地貌有差别。

5.1 与岩溶地貌的对比

凡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统称为岩溶地貌,如溶芽、溶沟、溶斗、峰林、溶洞等。中国岩溶地貌分布极广,但因气候条件和岩性差异,造成不同特性的岩溶地貌,如华南地区气候湿热,厚层灰岩出露区,岩溶充分发育,多形成以峰林为代表的裸露型岩溶地貌;而华北地区因气候干燥,厚层可溶岩区多形成以常态山为代表的岩溶地貌[6]。

张家界地貌造景岩石为非可溶性的石英砂岩,与岩溶地貌的可溶性岩石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有着相似的形态,但成因明显不同。岩溶地貌为溶蚀成因,张家界地貌为崩塌成因。

5.2 与雅丹地貌的对比

雅丹地貌,又名白龙堆。雅丹为维吾尔语,意思是风蚀垄槽。在干涸湖底或河、湖堆积阶地上,定向风沿着干缩裂隙吹蚀。裂隙逐渐扩大,使平坦的地面逐渐形成与主风向略成平行的不规则的相间排列的鰭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地区最为典型[6]。

张家界地貌是在夷平面的基础上,沿着构造形成的节理,在崩塌的作用下形成的。而雅丹地貌为定向风沿着干缩裂隙吹蚀形成的,为典型的风蚀地貌。

5.3 与丹霞地貌的对比

丹霞地貌:层厚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在广东省仁化县附近的丹霞山发育典型而得名。此外,在广东省北部的罗昌、坪石、南雄一带;福建省的永安、泰宁,浙江省永康的方岩也有发育。湘西泥盆纪砂岩风化呈峰丛状,称张家界地貌[6]。

张家界地貌为泥盆纪的砂岩地貌,因与丹霞地貌较为接近,被写入《地质科学大辞典【丹霞地貌】》条目中[6],但有区别。相同点:均为水平层理的红色砂岩。不同点:丹霞地貌多呈方山状和城堡状分布,顶部没有赤铁矿层,母岩时代为白垩纪—古近纪;张家界地貌多呈峰林状分布,顶部有坚硬的赤铁矿层,母岩时代为泥盆纪。

6 结论

在中国,桂林盆地代表岩溶地貌,韶关丹霞山代表丹霞地貌,新疆风蚀垄槽代表雅丹地貌。张家界地貌均与上述3种地貌有差别。岩溶地貌为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貌,雅丹地貌为风蚀地貌。丹霞地貌与张家界地貌相同点为具水平层理的红色砂岩;张家界地貌多呈峰林分布,顶部有坚硬的赤铁矿层,母岩时代为泥盆纪。

张家界地貌的造景岩石为泥盆系的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由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组成,SiO2含量75%~95%,地层岩性稳定,厚度变化大。顶部见有约2m厚的赤铁矿层。

张家界地貌的造貌构造按照时间分为印支运动形成的索溪峪向斜、燕山运动形成的天子山向斜、新构造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地貌在泥盆纪砂岩区,围绕天子山一圈及索溪峪以南的王家峪—黑草沟一带发育。

张家界地貌分布于天子山向斜周边和索溪峪向斜南翼的泥盆系地层,下部云台观组和上部黄家磴组和构成了张家界地貌的母岩。新构造运动隆升形成的峰林景观彰显了张家界地貌之美,石英砂岩顶部坚硬的赤铁矿保护了张家界地貌的形态。地貌形态按照由老到新的发育次序,依次分为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峰林等。即古近纪形成夷平面,新近纪形成方山和石墙,早更新世形成穿洞和天生桥,中更新世形成峰丛,晚更新世以来形成峰林,全新世开始出现孤峰。

[1]湖南省地质矿产局. 湖南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湖南省地质矿产局. 湖南省岩石地层[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俞建章,舒文博. 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京山等县地质[M]. 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29,第8号。

[4]杨敬之,穆恩之. 鄂西泥盆纪地层[J]. 古生物学报. 1953,1(2).

[5]陈文光,王礼尧. 武陵源地貌[A],湖南省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专题报告[R]. 1988.

[6]地球科学大辞典《基础学科卷》编辑委员会. 地球科学大辞典[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267~291.

Genetic Analysis of Zhangjiajie Sandstone Landform

LÜ Jinbo1,CHEN Wenguang2,WANG Chunjun1
(1. Beijing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2206;2. Hunan Ge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Changsha 41000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are peak forest surrounding the Tianzishan, red top with hematitization and Devonian sandstone. The Tianzishan syncline was formed from Devonian System. The lower rock strata are Yuntaiguan Fm. and the upper Huangjiadeng Fm., which are forming the mother rocks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The landform are composed of peak forests from 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protected by surmount hematite. According to growth from the early to late stage, Zhangjiajie landform is divided into planation surface, mesa, dike, light through cave, natural bridge, peak cluster and peak forest. The Suoxiyu syncline with NEE direction was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and the Tianzishan syncline with NNE direc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The Zhangjiajie landform grew with these two synclines.

Zhangjiajie landform; Peak forest from quartz sandstone; Devonian sandstone; Yuntaiguan Fm.; Huangjiadeng Fm

P931

A

1007-1903(2015)03-0025-08

10.3969/j.issn.1007-1903.2015.04.006

吕金波(1956- ),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区域地质、旅游地质研究。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