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四不两直
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名片网总编辑
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
“四不两直”“五个百分百”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广东省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特殊,台风、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频仍。“十二五”期间,广东狠抓三防工作责任落实,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四不两直”“五个百分百”等特色工作机制,使全省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广东位于祖国大陆南端,濒临南海,是全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省份,同时地处珠江流域下游,境内山川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江河密布,大小河流近2000条。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形成一定的孕灾环境,极易引发台风、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防旱防风形势,广东省在“十二五”时期狠抓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工作责任制落实,不断健全三防工作机制,强化基层三防能力建设,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落实责任,筑牢三防工作的“主心骨”
广东省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责任制,将“测、报、防、抗、救、援”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到实处。
2013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防总和省监察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加强三防责任管理,对失职或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相关责任。
2014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落实三防工作责任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县、镇、村和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三防工作责任。
2014年9月台风“海鸥”到来前,广东省潮州市汫洲镇的渔船回港避风
广东三防责任人和预案管理系统首页
微信公众号推送抗灾新闻
开展“四不两直”防汛检查
落实鸣锣责任人,深化临灾预警体系
在体系建设方面,省三防办2014年开发出“广东省三防责任人管理系统”,具备各级三防责任人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和每秒300条预警短信推送能力。系统通过省、市、县、镇分别录入的办法全面收录全省各级57万多名三防责任人基本信息,对三防责任人实现分级动态管理,临灾时及时获取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建立联系对接,确保工作和责任对接到位。各级党政领导、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在内的三防责任人,在最危险的地方值守,在险情最严重的地方组织抢险,成为群众坚定信心、战胜灾害的主心骨、顶梁柱。
2015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进一步强化救灾工作责任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遭遇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时次生衍生灾害防控、临时生活安置、医疗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恢复、灾情报告与发布等工作的责任。
健全机制,保障应急处置有力有序
“十二五”时期,广东非常注重总结历次防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出一系列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应急处置的长效机制。
“四不两直”——明督暗查“动真格”
近两年,广东省政府组织的汛前检查与往年不同,检查组都是抵达临时抽选检查点,然后才通知相关单位到场反馈检查意见,基层单位事前对检查组哪天到、检查哪里无从获知。
2014年以来,省防总启动了三防史上最严格的“四不两直”防汛明督暗查机制。“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明督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督查组赴各地灵活开展三防检查督查工作,并且建立督查结果通报制度,通过明督暗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解决。
广东省三防抢险队的潜水队员
2013年8月,粤北山区普降暴雨,清远市阳山县阳山中学的学生紧急转移
“五个百分百”——人员安全转移“零死角”
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是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在防御“威马逊”“海鸥”“莲花”“彩虹”等台风中,广东省始终把落实人员转移“五个百分百”作为减少人员伤亡的制胜法宝,即出海船只百分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百上岸,回港船只百分百落实防御措施,暴潮巨浪高危区、小流域洪水高危区、山区地质灾害高危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百分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百分百转移到安全地带。2015年全省共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3.8万人。
提前预置抢险队伍机制——争取救灾主动权
近年来,广东建立了抢险队伍提前预置机制,明确当所在地三防部门启动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或重大灾害气象、海洋、水文预警信号发布后,各专业抢险救援力量要迅速集结并视情派出应急抢险队伍和调拨救援物资,确保在道路交通可能中断前到达受灾区域待命。
在历次防灾抗灾中,提前预置的驻粤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和水利、交通、电力、通信专业抢险队伍和救援抢险力量、物资,为救灾工作争取了主动权。
强化基层能力建设,贯通三防“最后一公里”
乡镇防办标准化建设(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三防工作机构)
基层防办能力建设(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防办值班室)
省三防抢险队的抢险设备
◀常备不懈,做好三防物资储备
广东省防总为全省21个市、137个县(市、区)、1632个乡镇(街道)、251宗大中型水库、65支渔政队伍和水文、气象、军区、武警、消防、国土、三防机动抢险队伍等重要成员单位配备了“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实现了省、市、县、镇各级实时视频连线及会商,信息传达更快捷,预警发布更及时。通过该系统,广东省防总可以实时视频连线检查市、县、镇值班情况,实现汛期值班查岗。
防御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乡镇(街道)的组织应对能力是关键。广东省以县为单位,大力推进乡镇(街道)三防办事机构标准化建设。一是落实乡镇(街道)三防办事机构,一般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担任指挥,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三防工作人员。二是落实专门工作用房,包括三防值班室和三防办公室。三是落实汛期在岗带班值班人员,要求各乡镇(街道)三防办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四是落实必要的办公设备,在乡镇(街道)三防值班室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五是落实挂墙三防工作制度,在乡镇(街道)三防值班室悬挂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三防指挥流程、预警及响应流程、当地地图、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等三防工作制度。六是落实值班工作记录,包括防御工作部署情况、重要事件处置情况等。目前,全省1639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三防办,并落实了汛期24小时值班人员和办公条件。
广东省还大力推进三防物资下沉到乡镇工作,省财政专门安排1000多万元购置橡皮舟,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逐镇配备”原则,每个易受灾乡镇(街道)配置1~2艘橡皮艇、救生衣等必要救援设备,并落实管理使用人员,提高应急抢险实战能力,同时组织各级三防部门配置应急备用电源,所有行政村办公场所配齐固定电话,提高灾害来临时通信保障和抢险救灾快速反应能力。
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使广东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广东在遭受“灿都”“韦森特”“尤特”“潭美”“天兔”“威马逊”“彩虹”等强风暴雨袭击和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没有出现群死群伤,大江大河、主要堤围、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无一受损,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也基本无重大险情。特别是在抗御正面袭击广东的强台风“启德”、“海鸥”及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中,全省无一人死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