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毕节文化建设亮点扫描
《当代贵州》杂志 2013年16期
文Ⅰ本刊记者 岳 振 特约记者 罗光华
(责任编辑∕姚 远)
“奢香文化”助旅游
在电视剧《奢香夫人》播出之前,奢香夫人少为世人知晓,她的生平故事、为西南民族团结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也多只见于有关历史文献中。
2011年秋天,30集电视剧《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奢香夫人及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历史面貌,得到一次非常成功的艺术化呈现。
《奢香夫人》以彝族历史文化为题材,讲述了600多年前彝族女英雄、政治家奢香在贵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故事。宁静、吕良伟、王思懿等知名演员把这部历史题材电视剧演绎得跌宕起伏、活灵活现。
出现在电视剧《奢香夫人》里面的许多历史名词,诸如改土归流、贵州宣慰府、水西政权、霭翠部落等,逐渐被观众悉知。毕节少数民族文化沿革的历史轨迹,开始为当地旅游事业注入一股古老而厚重的神秘力量,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据报道,《奢香夫人》开播后,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博物馆和“贵州宣慰府”曾在3天内迎接省内外游客逾15000人次。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奢香故里大方县迎来历史客流高峰,全县共接待游客49.25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旅游综合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23.6%,其中,仅“贵州宣慰府”就接待游客83000多人次。
根据规划,毕节慕俄格古城的古彝文化园,以重建的贵州宣慰府和奢香博物馆为核心,占地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总投资近100亿元。慕俄格古城工程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拟建成中国古彝文化的交流和研究基地、国家4A级景区、影视拍摄基地等。
一片木叶奏乐章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形式繁多,各地各民族几乎都能拿出自己的绝活儿,许多表演令人叫绝。但要说可观可听、声音脆美者,还是要数木叶口技表演。毕节为此倾注了不少政策力量。
“游方坡上春光媚,摘片木叶信口吹;一片木叶一片情,声声绕着山寨飞……”“大山青青繁花茂,彩蝶纷飞会山坡;哥有情来妹有意,木叶声声传恋歌……”“月亮出来月亮弯,心上人儿在家吗?摘片木叶来吹起,歌声传情到你家,木叶响起快快走,别把老表丢这方……”这些带有浓烈地域民族民间风情的歌曲,在木叶清脆音律的吹奏下,更加动人心弦。
2013年3月底,毕节市首届“民间文化木叶声声杜鹃红”口技大赛成功举办,木叶演奏成为毕节民族民间文化盛宴的一道精彩看点。
“大方天缘管弦乐队”成员石驭今年58岁,今年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吹木叶比赛活动。石驭说,他年轻的时候在老家,村子里面姑娘小伙都会吹木叶,但是现在到城里生活了,发现会吹木叶的人越来越少了。“吹了几十年的木叶,一直没有人重视,如今总算有人重视了。”
木叶口技、原生态民俗歌舞等是影响广泛、可持续发展趋势好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其对毕节旅游事业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首届“民间文化木叶声声杜鹃红”口技大赛等一些列文化活动结束之后,毕节市将加大对优秀选手的培养力度,组织优秀选手进行培训,经过进一步的创意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组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形成特色文化产业。
青年作家群崛起
黔西北青年作家群体在贵州乃至全国文学圈声势渐起。这些“80后”、“90后”作家,人多、势众、力强,成为贵州同时代文学群体翘楚。
1984年出生的曹永成为贵州作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经贵州省作家协会推荐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
1985年出生的哑木、1986年出生的彝族青年作家罗逢春参加了鲁迅文学院西南班学习。
1984年出生的徐源、1986年出生的马关勋参加了鲁迅文学院贵州少数民族班学习;徐源还于2011年参加了《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
1989年出生的若非,现为省作协会员,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其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山花》、《诗选刊》等,已出版长篇小说《忧伤开满来时路》。
1990年出生的展凌风,在《诗选刊》、《南方都市报》、《高原》等报刊及国内各大网站发展文学作品多篇。
近年来,黔西北青年作家中有30余人加入贵州省作家协会。
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贵州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的黔西北青年作家已超过40人,居于贵州省其他市(州)之首。
诗歌创作在黔西北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毕节大屯余氏彝族诗人家族影响深远。当下黔西北地区出现的文学热潮,与此一脉相承。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支撑,黔西北青年作家群形成了他们的气势、情感和神韵。
古彝文数字化处理
作为毕节市的首个国家课题,“古彝文整理及计算机输入软件”于2012年11月完成并通过评审。该项目是由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老专家陈英领衔申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5年立项的“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项目”中的一个课题。
这套彝文软件建立了古彝文字库,有彝族文字5356个,是从8万多个古彝文字库筛选出来的常用字。软件实现了古彝文两种形码输入,把古彝文的传统书写方式提高到计算机信息化的高度。
彝族先民在创造和使用文字的时候,大家用字基本相同。随着彝族人向各地迁徙,彝语出现方音方言差异,各地的彝族学者,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书写或抄书,而不同地方的读者,又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去释读、理解书中所记载的内容。
这样发展下来,形成“你的书我看不懂,我的书你读不通”,最终形成彝文古籍“书不同文”之研究症结。
为解决这个问题,滇川黔桂四省区于1992年成立了彝文协作组,随即组织由滇川黔桂四省区有关单位派出的一批彝语文工作者集中在昆明,从研究彝语方音方言入手,选取符合造字原则而便于书写、形体美观的字,共同整理一套“固定字形、字义,各按方音念读”的超方言通用彝文,编成滇川黔桂《彝文字典》;同时,收集彝语各方言、土语区使用的全部彝文8万余字,编成滇川黔桂《彝文字集》。这是西南四省区彝文协作的重大科研成果,它为彝文古籍整理和输入计算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古彝文整理及计算机输入软件”的成功研制,对贵州彝文古籍整理和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贵州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古彝文计算机输入软件和所选用的古彝文字,能在全国彝族同胞中推广使用,对今后古彝文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支嘎阿鲁传》出版
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传》2006年9月出版,2010年5月获贵州省第七届优秀图书三等奖。作品以支嘎阿鲁出生、成长、业绩、死后升天未成而变成竹林的脉络进行叙述,是彝族英雄史诗中的宏篇巨著和精品。
支嘎阿鲁是真实历史人物,他生活的年代迄今约4000多年。其史迹至今在滇、川、黔、桂彝区广为流传,许多彝人都认为支嘎阿鲁是自己的祖先。
支嘎阿鲁活动范围在今金沙江两岸云贵川三省毗邻一带。支嘎阿鲁曾经统一过大部分彝区。作为典型的彝族古代圣贤之一,他集王、布摩(掌管文化知识者)、天文学家、历算家于一身。
《支嘎阿鲁传》着重突出支嘎阿鲁为彝族人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展示了支嘎阿鲁的英雄形象,表现了支嘎阿鲁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功绩主题。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学研究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已安排了进一步的研究整理工作,准备再出版两部支嘎阿鲁史诗。初定第二部书名为《支嘎阿鲁传奇》,第三部书名为《支嘎阿鲁王》,每部书都是近2万行的诗作,译编成书后每部逾百万字规模。
支嘎阿鲁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共同精神信仰。深厚的支嘎阿鲁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在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意义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支嘎阿鲁文化精神,挖掘整理、传承展示,对促进族群认同、宣传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打造支嘎阿鲁文化品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