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强农之见|合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作者:张军红

2024-03-29 19:12 《经济》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千城宝 > 强农经济 >

打印 放大 缩小


翰墨点睛:强农之见
栏头合署:惠民(国土名片网总编辑)、乔杨(燕桥小学十齢童)
国土名片网钤印:王子廬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新宇、张扬、李浩



合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经济》杂志2024年1期  作者:张军红
 
在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相关专家对《经济》杂志记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从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高度,从中国资源禀赋和制约条件,认识和推进乡村振兴。在粮食安全方面,要尤其注重“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例如“光伏+沙戈荒、盐碱地”就是很好的模式,既能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护修复生态、治理荒漠化,也能增加食物供给。在农民增收方面,“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就是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是要加强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的紧密度,“不能说产业发展了,质量也很高,但跟农民没关系”。在区域的城镇和村庄布局方面,要注意村庄和人口的变化趋势,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在数智化方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数智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远程医疗和智慧教育,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就此,《经济》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农业产业融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佩儒,中新国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甘靖,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郑鹏和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秘书长樊一麟。
 
拓展乡村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而产业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精准挖掘和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甘靖: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品牌的打造,要把重点产业做强做大,形成品牌效应,使乡村特色产品具备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以强劲的势头促进乡村全面振興。
 
品牌产品重在同其他产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减轻同其他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压力,继而形成独特的品牌价值,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兴旺。中新国盈集团在重点产业的引领下,逐渐建立起一批批特色品牌,在市场上焕发生机和活力,英德红茶、宝丰秋月梨、公安葡萄等一系列品牌产品为农民创收提供支持。
 
同时还要拓展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涉及多个环节,环节之间需要密切协作,产业链若未完全打通,则会导致各自为战,产生断链现象,农产品价值也难以保证,特色产业难以持续发展。健全农业产业链,一方面要保证各个环节有序进行、有效衔接、协同发展,将新兴科技融入各个环节,推动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不同环节的有机整体作用;另一方面,要补齐农业产业链的短板,打造开放式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从资源型向内涵型、从产量型向质量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农业产业链条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资金支撑,提高产业竞争力。
 
《经济》:如何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樊一麟: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阶段。农业强国的内涵十分丰富,最关键的是“四个强”,即努力实现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其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的,必须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物质装备破解资源禀赋约束,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
 
全产业链发展是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其中功能农业是重点建设方向之一。用全产业链视角看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一阶段“产得出”,追求数量,重点是土地出产率;第二阶段“产得好”追求质量,重点是劳动力生产率;第三阶段“产得绿色”,追求绿色生态安全,重点是资源利用率;第四阶段“产得漂亮”,追求“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构建和标准化生产),包含健康,重点是全产业链价值率(农业相关经济活动产值增加值/农业产值增加值)。而功能农业就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使产出的农产品能够定量满足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营养需求,其中的关键词是生物技术、健康有益微量营养、定量满足。近年来,我国功能农业发展加快,据预测,到2025年功能农业产值可达1500亿元,规模可达2000万亩;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功能农业当前正处于示范发展阶段,有望成为万亿级新风口。
 
第一,构建功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功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包括土壤改良(土地治理、旱改水)、科技研究(动植物提取、微生物发酵、化学制品)、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第二,紧抓“科技+品牌”。从供给侧,技术进步促进高质量增长与现代经济体系;从需求侧,品质生活引领消费升级新时代,带动产业发展新机遇。紧抓科技和品牌不但能满足功能农业关键词——生物技术、健康有益微量营养、定量满足,更是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的必然过程。
 
第三,贯通全产业链数字化。科技如何加品牌,功能农业如何“定量”满足健康需求,如何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形成全产业链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功能农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贯通功能农业的产供销融,增加功能农业产业韧性和企业供应链的安全。打造“科技+品牌的功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可以遵循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顶层设计”,一盘棋规划设计好功能农业产业和企业的商业模式;第二步是“载体搭建”,通过功能农业项目如园区、科技中心实验室、数字化平台等,塑造经济活动的载体;第三步是“资源聚合”,即是运营,在全产业链模式指导下,深度持续运营载体,形成资源的集聚效应,将更多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本资源引入到功能农业当中来。
 
发展功能农业是农业强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作,发展功能农业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落地。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经济》: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的难点和堵点是什么?金融机构要如何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县域金融供给能力?
 
郑鹏:随着我国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政府逐步引导在乡村建立各种各样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介入,能够为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农业保险保障等服务,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资金支持,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的主要难点是,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高成本与低收益的矛盾,以及农民对金融产品的接受能力与金融产品本身严谨性的矛盾等因素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落地难。堵点主要是适合“三农”场景的特色创新产品品种较少,小农户的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尚不能满足。
 
农业保险是振兴乡村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我国农业保险问题提出了政策指导意见,各级政府也持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性框架下,形成了“横向上各部门协同推进,纵向上多层级政府共同引导,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基层组织协作落实”的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体系,呈现出品种不断增多、保费规模快速增长、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及赔付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层出不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高速发展态势。
 
进入新时代,农业保险也逐步转型升级,实现几大转变:一是保障水平由保成本为主向保产量、保收入转变,二是承保风险由保自然风险为主向保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并重转变,三是险种由成本保险为主向农作物收入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或责任保险转变,四是农业保险的费率、保障标准、补贴水平等参数机制由相对固定向适度浮动转变。
 
李佩儒: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着诸多难点和堵点,制约了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发展。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覆盖面不足问题。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滞后。这导致农民在获取金融服务时面临诸多困难,如贷款难、保险难等。其次,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相对较低,农民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第三,农村金融服务的监管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的金融知识匮乏进行欺诈行为,这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农村金融的形象和信誉。
 
为了提升县域金融供给能力,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首先,金融机构可以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这些产品应该具有操作简便、风险可控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其次,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线上化。这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还可以提高服务效率,使农民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金融服务。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来促进农业发展。
 
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
 
《经济》:数字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农村电商,展现出惊人的整合和赋能作用。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还有哪些智慧化、数字化应用场景可以探索?
 
甘靖:数字技术不仅能将各地优秀文化引进乡村,也能将当地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许多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数字技术为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稳定、高效的信息媒介平台,为乡村吸引大量人气与流量,极大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促使乡村优秀文化与一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为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乡村还有许多传统产业,是纯手工操作的,有的还成为了非遗。例如,海南的黎锦、椰雕,对这些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有机结合,搭建以“品牌+”“文化+”“互聯网+”“资本+”为核心特色的数字文旅平台,做大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经济》: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李佩儒: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然而,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虽然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例如,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农村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和农村产业集群,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区存在过度开发、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稳定。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条件落后,文化活动缺乏,这些问题都让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变得沉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五,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让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