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版图】平远县代县长周小勇代表县政府作2021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17 10:21 平远县政府网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国土经济观察 > 政府报告公告 >

打印 放大 缩小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44142600723175XK/2021-00042 分类:  
发布机构: 平远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2-04
名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21年2月4日在平远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2-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21年2月4日在平远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发布日期:2021-02-20  浏览次数:61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4日在平远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平远县代县长  周小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大战大考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以及县委“11356”部署安排,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保持战略定力,付出艰苦努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夺取“双统筹、双胜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交出大战大考的合格答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疫情防控精准有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部署,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迅速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全县唯一1例输入性病例已于2020年2月6日治愈出院,实现无死亡病例、无医院感染、无社区传播“三无”目标。实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以来,我们慎终如始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不断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落实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县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

(二)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轨、稳步复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88亿元,比增1.9%;固定资产投资37.90亿元,比增7.9%;规上工业增加值10.98亿元,比增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亿元;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4元。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排名靠前。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争取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2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2亿元;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5亿元,其中32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市第三;全市首个陆地风电项目茅坪风电场建成投产;G206线绕城段超额完成投资任务,G358线差干圩镇至八尺五指石高速出口段全线通车;完成G206线径门口至长田段路面改造工程;瑞冠新材料金属软磁粉生产项目三个月实现投产。全力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农业方面,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2万亩、粮食总产量7.96万吨;新增专业村11个、“一村一品”8个;脐橙、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平远脐橙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石正镇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官仁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16亿元,比增2.9%。工业方面,累计投入2.65亿元,完成368亩土地储备,建成5栋标准厂房、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商业体并投入使用;东台生态园首期项目4栋标准厂房全部封顶;南平大道西、科创路建设加快推进;供电线路、供水排污管网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成为全市首个获省级认证的县工业园区。引进金雁磁电、建艺筑工等18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招商任务。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01亿元,比增4.4%。文化旅游方面,南台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梅畲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被评为“中国候鸟旅养小城”,入选2020年度十大“广东摄影基地”,梅畲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仁居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县旅游接待192.8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65亿元。

(三)三大攻坚成效显著。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百日攻坚”和挂牌督战行动,抓实产业、就业、消费扶贫,1484户3969名贫困人口、2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脱贫。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2个“空壳村”全面消除。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第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柚树河、石正河等省市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县城饮用水源水质持续稳定,完成东石镇白岭村、河头镇向阳村等6个村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完成户厕无害化改造52944户、建设公厕348座,11座镇级和22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营;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有序推进,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年度考核全市第一、全省第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功防御“6·8”洪涝灾害,迅速有效开展生产救灾、卫生防疫和灾后重建;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不断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重大风险可防可控。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完成城北片区及火车站片区初步规划设计,扎实推进G206线绕城段、S225线石正至大柘段改造,积极谋划平武高速径门口枢纽立交项目建设,县城架构进一步拉大。完成实验中学升级改造以及振兴街、平城北路三角地2个口袋公园建设,完成羊子甸街、平城中路远南酒店至水务局段道路提升改造,以及建设路等3个停车场和城西片区等6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建成启用城北市场,奥园广场进入主体建筑施工阶段,碧桂园二期、优山美地等宜居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引进粤海水务合作共建城乡供水工程,困扰多年的饮用水问题解决在望。扎实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成城北社区25个生活垃圾示范小区建设,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两美”行动持续深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仁居、差干、河头圩镇“微改造”。完成106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行动。以“两线八镇”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完成客家民居特色外立面改造14094户,100%行政村建成干净整洁村,60%以上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2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建成新农村示范村。成功举办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农民丰收节和脐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梅畲“六变”改革等经验做法得到省市肯定推广,畲脑村荣获“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河头镇荣获“广东省文明村镇”。

(五)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坚持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投入各类民生资金2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9%。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千方百计保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40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成立平远发展教育基金并筹集资金1.23亿元;挂牌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城南幼儿园开园招生,城南小学首期、特殊教育学校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县中医医院建成使用,完成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设;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间、发热门诊(诊室)14间,完成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和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国家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扎实推进。荣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启动建设,红军纪念园扩容提质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主馆提升工程。新建足球场12块。稳步推进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建设。县镇村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基层应急管理“四个一”建设全面完成。村民理事会“一带一法四参与”“中心4+”社会治理模式荣膺市“平安之乡”实践创新制度集成型项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信访态势平稳可控,防灾减灾扎实有效。

(六)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向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34件、县政协委员提案49件,答复率为100%。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综合候选地区),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劳动模范等典型。进一步推进乡镇体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三定一督一通报”、分级授权审批、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等机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政府效率不断提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过“紧日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和巡察整改力度。

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县“十三五”规划任务基本实现,平远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回首过去五年,虽然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我们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谱写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聚焦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68.6亿元增加到77.88亿元,年均增长3.6%;人均生产总值从29367元增加到33103元,年均增长3.4%;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603元增加到22134元,年均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2.5亿元增加到32.0亿元,年均增长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断提高。争取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生态发展区、对口帮扶等政策支持取得新突破,五年获得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资金98亿元,政府债券资金22亿元,广州对口帮扶资金5000万元。农林牧渔业稳中提质,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工业结构逐步改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5.3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文体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五年来,我们聚焦转型升级,产业质效有了大突破。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6.7:36.0:47.3调整为19.5:27.1:53.4。坚持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成连片种植500亩以上产业基地21个、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增专业村11个、专业镇2个、“一村一品”16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个。获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食产量、产值分别增长13.7%、21.9%,农业总产值增长20.16%。累计投入10.4亿元完善园区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中医药、家居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持续发展,“332”绿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小升规”企业48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7.8亿元。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升级打造五指石、曼佗山庄、梅畲田园综合体、八尺角坑等旅游景区景点,现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4个、省级以上旅游特色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举办4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2届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5届脐橙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带动文化体育、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五年来接待游客3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97亿元,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广东省县(市)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

五年来,我们聚焦统筹融合,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梅平高速建成通车,G206、G358改线工程稳步推进,总长约128公里的4条县道及10多条乡道升级为省道,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345.47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86公里和万里碧道建设7.4公里,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全覆盖,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7.5%,1217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网络覆盖,建成5G基站63个,城乡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建成城南新区,启动规划建设城北和火车站片区,平城花园、碧桂园、优山美地等宜居生活圈日益成型,城市更新“微改造”扎实推进,主城区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6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连线连片打造石正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20+10”示范村、39个“四沿”村和“两线八镇”,打造了一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出新出彩、走在前列。

五年来,我们聚焦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得到大增强。完成县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乡镇、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率达20%,新增市场主体8323户。率全市之先完成“县管校聘”、林长制试点改革和基层应急管理“四个一”建设。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化。财税体制、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改革务实有效。主动融入“双区”“双城”建设,建成并运营南沙·平远国际经贸合作中心。围绕交通互联互通、旅游互惠共赢、边界护林联防联治等领域,密切与粤闽赣边苏区的交流合作。

五年来,我们聚焦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大进步。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864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低保、特困供养水平逐年提高,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全县养老床位达1618张。完成“三个一”学校、城南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实验中学升级改造,城南小学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乡镇学校扩建3所、民办幼儿园改制4所,新增学位8000个。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县中医医院、县慢病站、卫健系统继教中心、120指挥中心完成搬迁。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县图书馆新馆搬迁使用,建成136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大力推进足球振兴,新建足球场44块,连续5年举办县级足球联赛。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13个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规范运行。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连续3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稳居全省前列。稳妥应对强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有效防范新冠肺炎、非洲猪瘟等疫情。国防动员、民宗外侨、统计、供销、文联、史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烟草、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之惟艰;五年耕耘,收获满满。回首过往,我们经历了经济形势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起航。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领航指路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群、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平远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平部队官兵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平远建设发展的省市属驻平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外出乡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审视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动能仍显不足。产业规模不大,尤其疫情冲击导致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家具行业产值连年下降;重点项目数量少、投资体量小、建设进度偏慢,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招商项目落地不够,投资增长依然乏力。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减税降费等减收因素增多,财政收入不及预期,稀土、家具等重点税源行业税收收入持续下降,“六稳”“六保”压力较大,“钱少事多”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三是民生领域关键环节仍旧薄弱。全县教育教学资源总体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县城学校学位紧缺、大班额问题仍然存在;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县域就诊率、住院率排名全省靠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少短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历史欠账较大。四是行政效能仍需提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少数干部创先争优的“精气神”不足,政务服务效能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服务能力、责任担当、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三、“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抓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极其重要。为科学制定全县“十四五”规划,县委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县政府据此编制了《平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细化了目标要求,提请本次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要求,按照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书写平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答卷,推动平远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打造优山美水生态之星“精致小城·大美平远”,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299元,年均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38亿元,年均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县城品质取得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取得新进展,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八项任务”:

(一)坚定不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低碳、集约高效为方向,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532”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高端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发展、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25年,分别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提档升级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家居建材产业升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酒水饮品产业整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分别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新能源和非金属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到2025年,力争打造“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到2025年脐橙、南药、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10万亩、4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2.3:1以上。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到2025年新增4A级旅游景区1个以上、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2个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坚定不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G206线和G358线改建工程,做好平蕉大高速前期工作,推进平武高速立项建设,启动并加快瑞梅铁路建设,积极谋划赣梅高铁(平远段),构建“三纵一横”高快速交通运输通道。做好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两国道四省道”、县乡村道提升改造。以G206线绕城段、高速公路、瑞梅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轴,谋划建设若干条与之连接的市政道路,建成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等一批客货运枢纽站场。打通梅青路、建设西路等2条以上断头路。打造1条以上“畅安舒美绿”特色美丽公路。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动大坑头水库、凤池水库、大河背水库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城排水防涝、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实现天然气镇镇通。推进充电桩等新能源设施建设。实现5G基站重点区域全覆盖。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三)坚定不移建设绿色发展平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以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为契机,坚持产业和企业入园方向,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用好用足用活省级高新区扶持政策,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和产值培增计划,促进园区扩能增效,到2025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70%以上,年产值超10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力争建成区面积超过万亩、实现万人以上就业。打造高端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加快培育市场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孵化器和“智慧园区”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家、市级创新平台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家以上。持续发挥南沙·平远国际经贸合作中心的作用,打造对接“双区”“双城”的枢纽型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型产业项目域外孵化基地。打造“县级运营平台+区域配送中心+直供基地”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

(四)坚定不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将河岭嶂至黄沙片区作为“十四五”时期县城提质扩容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北部新城开发建设。围绕“一廊一带四片六心”整体布局思路,坚持规建管同向发力,科学编制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规划火车站及站前广场,优化布局宜居社区、医院学校、文体场所、商贸物流等;重点抓好环北路和梅青中学升级改造,河岭嶂森林公园和引水入城、教师发展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以及打通梅青路、建设西路2条断头路;逐步形成“三横四纵”高效路网和有序畅通内循环网;有序抓好汇胜木业至车上大桥段用地控制,分布推进梅东、黄沙片区连片征地储备,保障用地需求和发展空间。基本形成北部新城主体框架。加快中部老城区更新步伐,启动老城核心区改造,以示范街创建为抓手,精准化改造老城、精细化管理县城。推动燃料、中石油加油站搬迁,分批盘活开发梅盛水泥厂、健华汽修厂、恒明汽车底盘厂等周边存量土地资源,进一步完善路网与管廊市政设施以及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动南部新城提档升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县。实施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按照“分类改造、梯次推进”的原则,每年实施1至2个,用五年时间完成所有圩镇“微改造”,打造上接城区、下联乡村的美丽城镇。

(五)坚定不移畅通内外循环渠道,蓄势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和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投资;抓好“十四五”期间总投资额680.6亿元的200项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顺应消费升级变化新趋势,提升汽车、家电、建材等传统消费,培育信息服务、康养等新型消费;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打造2至3条特色商业街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充分释放农村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0%以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市场对接渠道,精准对接大湾区、珠三角市场需求,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围龙;推动平远家具申报国家或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支持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实现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

(六)坚定不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财税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金融等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县属国企创新升级发展。统筹推进水务系统综合改革、供销社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改革等。主动对接“双区”“双城”,推动“三进一出”。巩固与粤闽赣边苏区交通互联互通、旅游互惠共赢、边界护林联防联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效。主动融入汕潮揭和海西经济区等沿海地区联动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客属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七)坚定不移构建生态文明格局,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广绿色低碳型生活方式,建立节约集约用能、用水、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发展低碳经济、林业经济、循环经济。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辐射带动,加强与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深度参与森林碳汇交易、国家储备林、森林康养等项目建设。

(八)坚定不移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办好民生实事。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到2025年,全县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富有平远特色的社会综合实践育人基地;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城东小学、城北小学等一批现代化学校,新增学位3250个;高考整体水平在全市提档进位,进一步擦亮平远教育品牌。做好第三轮《平远县志》修编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完成县人民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北部新城三级综合性医院,推进大柘、石正、热柘卫生院迁建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以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高质量建设健康平远。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强县”建设。深入实施“三好一正”工程,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确保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继续办好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加快足球事业发展,助力梅州创建足球特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残疾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实施“八五”普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四、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必须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1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市下达能耗双控指标。

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项目促投资,推动更加坚实的发展支撑

精准发力谋项目。跟进好已申报的年度投资29.89亿元的38项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43.87亿元的65项县重点项目;深化16项省市预备项目、24项县预备项目前期工作,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新突破。紧盯“两新一重”等领域,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与资金投向,跟进好已申报的大柘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业园标准厂房二期建设工程等4项债券资金需求3.7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以及资金需求35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持续加大争取力度,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数量、投资总量上取得新进展。

靶向施力引项目。落实并完善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和实体经济扶持奖励实施办法、项目入园评审办法等政策,提高政策吸引力。以强链补链为导向,瞄准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中医药等产业,发挥驻外招商专业队作用,适时到广州、深圳等地开展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促成广东能源集团光伏复合、建艺地球仓、正大康地等项目早日签约落户。确保年度引进计划投资额亿元以上合同项目10个以上,完成新签合同项目计划投资额60亿元以上,实际投入资金20亿元以上。

凝心聚力建项目。坚持工作扭住项目干、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围着项目转,常态化保持重点项目攻坚会战态势,健全落实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责任制,用心用情用力当好“店小二”,着力解决好项目用地征拆、土地报批、空间规划、环境评价等问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重点推动天柘冷链物流、灿阳智能电力、欧富来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泗水风电场、仁居野湖光伏、富远稀土产能置换、金雁磁电、S225线改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G206线绕城段、G358线湍溪至八尺段改建工程如期建成通车;做好S334线泗水普滩至上举营场里、X038线东石汶水至泗水普滩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瑞梅铁路年内开工;推动城乡供水工程建成投产。

(二)着力筑平台促升级,推动更高质量的特色产业

筑牢园区产业平台。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园区扩容,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上半年完成D地块平整附属设施收尾,推进F地块和东台生态园苦尽甘来段地块土地平整;动工建设4号地块标准厂房;加快消防用水管道和集污管道建设,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快启动南平大道北与S225线连接道路,以及G、F地块“三纵三横”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加快循环化、绿色化改造。用好用足用活高新区政策红利,争取更大支持力度。修编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编制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方案,选准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突出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深度融合,做大产业集群。重点解决富远稀土入园环评问题,争取年内实现试生产;扶持广晟智威技改升级;加快金雁磁电项目建设;引进一批稀土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稀土产业链条,打造稀土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加快广东药庄、长岃药业、保灵药业等项目建设,支持华清园、南领药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定向集聚、协同升级,加快建设中医药产业园。支持荻赛尔、洪裕汽配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广焊科技自动化焊接设备、欧富来汽配智能化生产项目建设,力争灿阳电力实现“三当年”,积极对接震雄、广柴等企业,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大良家具、元宝时代项目建设,推广友邦木业、宏泰家居与广新跨境电商合作新模式,引导家具出口企业开发更多优质产品、做大家具出口量。鼓励雅玛西、宇时代、达士通等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一抹禾香加快建设,鼓励绿叶、南台等企业推进矿泉饮品深度开发,推动家具制造、电子信息、酒水饮品等产业发展壮大。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扶持发展项目库,实施企业梯队成长工程,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产业扶持、金融支持等政策,推动企业“小升规”,重点培育中联石材、飞龙果业等6家企业上规;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加快荻赛尔、雅玛西、宇时代等企业上市步伐。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技改升级、增资扩产,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三)着力促消费扩内需,推动更具活力的县域经济

提升投资拉动力。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加大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健康养老等短板领域的财政投入,适度扩大本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规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型、民生型项目建设,扩大社会有效投资。鼓励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结合奥园广场、瑞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拉动建材、家居等消费。

提升消费支撑力。推进官田广场“诚信承诺·放心消费”示范街和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创建。落实国家和省市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大假日促销惠民力度,扩大假日消费。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城;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推动汽车等大宗消费下乡,激发农村实物消费潜力。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推进“新三线”模式,壮大在线消费新业态,确保全县电商营业额增长15%以上。

提升文旅吸引力。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确保南台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如期试运营,继续提升五指石、曼佗山庄、梅畲田园综合体等景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推进长布半岛休闲度假区、红四军纪念馆改造提升,加强仁居红军街、角坑古驿道、石正河等“网红点”的宣传营销,吸引更多游客来平旅游、在平消费。筹办好脐橙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等,激发节会赛事消费活力。

(四)着力强产业补短板,推动更有成色的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严守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补充耕地整改3500亩,垦造水田500亩,继续实施拆旧复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推动石正镇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推进脐橙、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积极开展新一轮产业园申报工作。扩种脐橙10000亩、梅片5000亩、梅州柚2000亩。新增“一村一品”项目8个、专业镇1个、专业村8个。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做优做强平远橙、梅州梅片、东石花生、平远炒绿等品牌。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市场竞争力。支持电商直播发展,做大可其山、新大地等本土电商品牌。加快推进冷链物流网络建设,积极对接放心农产品产销省级经营平台,畅通农产品流通枢纽。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危破泥砖房清拆。对标对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对新建农房全面严格管控,对存量旧房实施客家特色民居风格外立面改造,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省级示范标杆。实施乡村景区化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镇村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至50%以上。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确保年内实现全覆盖。加快角坑至梅州岃和八尺至排下公路改造提升,提升农村道路等级以及路网结构,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持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管好用好整治后的农村居住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推广“订单收购+保底分红”“土地入股分红+基地务工增收”等模式,带动农民参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大力打造“山上发展水果、南药、林下经济,田间发展烤烟、水稻、蔬菜三季轮作、沿线发展观光旅游、农家乐、民宿农旅项目”的美丽经济带。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培养壮大“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队伍。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推广村企合作共建梅片树种植基地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促进乡村文明和谐。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统筹推进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和村史馆建设,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创建“三级联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乡村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广村民理事会“一带一法四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村规民约引导和约束作用,提高乡村善治善管水平。

(五)着力抓提质促扩容,推动更优品质的城市发展

谋划推进北部新城建设。科学编制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详细设计。合理规划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加快布局大型公建、主题公园、商服项目、路网建设等。确保G206线绕城段8月底建成通车。加快环北路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机动车道、综合管沟、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梅青路提升改造,争取打通梅青东路。谋划建设2条市政主干道、2条连接G206线绕城段市政道路及综合管沟、人行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启动河岭嶂森林公园建设、梅青中学改造提升一期项目。强化科学论证,启动引水入城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争年内获批平武高速径门口枢纽立交项目。分步推进梅东黄沙片区连片土地储备。

统筹推进城镇更新改造。加快奥园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动工建设盛世豪庭商业广场。启动老粮所、老车站、老中医院、老市场片区改造。完成4条以上背街小巷整治和城西片区10个老旧小区提标改造。推进城南污水管网续建工程。完成梅东至县城中部污水截污管网建设。启动平远大道高速出口至平远中学段综合管沟、辅道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关柘路人行道提升改造。建设车上、鸿禧中心侧至G206线绕城段2条连接道路。建设2个以上口袋公园,改造提升新建路、程旼公园北门节点景观,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完成差干、河头圩镇“微改造”,启动八尺、热柘等圩镇“微改造”。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启动新一轮城镇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教育路、广场路等路段亮化工程,以及新岭路、环城路、平城北路等路段绿化工程;启动城北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和车上大桥至梅东大排渠出口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铺开城北、城西城南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提升改造垃圾中转站2个,推动山布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扩容升级。新建2个以上公共停车场,维修提升2个以上住宅小区人防工程,确保新增200个以上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更换交通隔离护栏9000米,创建3条以上严管街。持续深化“两美”行动,坚决整治“两违”顽疾。

(六)着力促改革增动能,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财税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金融等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广“粤系列”政务服务应用。梳理和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等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巩固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按照“实际需要、宜放则放”原则,继续做好职权下放工作,加强人员配备及业务指导培训,确保无缝衔接。启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整合分散国有资产,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加快运营县国资控股集团,统筹谋划推进供销社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改革、水务系统综合改革等工作,推动国有资产做优做大。

坚持向开放要潜力。充分发挥南沙·平远国际经贸合作中心作用,在农产品供给、休闲旅游等方面主动融入服务“双区”“双城”建设,积极承接产业技术转移。加强联动粤闽赣边苏区县,加快规则制度衔接、基础设施等软硬件互联互通,推动瑞梅铁路开工建设以及G206线、S225线、S334线等“两国道四省道”改造升级。联合开展边界护林防火、整治跨界河流污染、打击稀土非法开采、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等,联动红色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业、稀土产业合作,共享绿水青山,共赢合作发展。利用侨乡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合作。

坚持向创新要活力。以省级高新区为平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引导洪裕汽配、雅玛西科技、恒盛宇、金科新业等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宇时代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9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3%以上,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持续提高。大力推进省“扬帆计划”人才培育工程,落实“市人才新政20条”和县人才发展实施办法,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支持学校、卫生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重点引进一批博(硕)士等急需紧缺人才。

(七)着力治环境优生态,推动更可持续的绿水青山

加深“治”的程度。持续开展工业窑炉分级管控、企业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市第一。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城乡污水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柚树河、石正河水质提升专项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和主要河流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开展东石矿山、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林长制”,落实森林火源管理条例,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严防森林火灾,持续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

加快“建”的速度。加快构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林分改造,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深化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动五指石片区纳入广东南岭国家公园联动区重点打造,争取将五指石省级地质公园升格为国家地质公园。启动大坑头水库立项建设。加快建设柚树河河头段万里碧道项目。完成城乡供水提质工程建设。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18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善土壤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深化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6万亩以上。

加大“用”的力度。用好用活国家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稀土尾矿资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废旧稀土产品再利用技术研发;健全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各类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挖掘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推进新能源项目实施。

(八)着力惠民生增福祉,推动更加幸福的共建共享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促进就业九条”落地落实,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援助,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面推进“三项工程”,深入实施八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以上。做好欠薪预防处置和矛盾化解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启动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落实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群体的兜底保障,加强流浪人员救助。加快建设镇村生态公墓或骨灰存放设施。理顺医疗保障经办机制体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团采购改革和普通门诊“镇村一体化”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县级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4%用于教育,持续发展壮大县镇级教育基金。继续消除大班额。启动县教师发展中心、石正幼儿园建设以及梅青中学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城南小学9月建成使用。全面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启动第二轮“县管校聘”工作,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

加快建设健康平远。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坚持人物同防、环境同检、多病共防,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快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就诊率、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明显提高。抓好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好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二甲”评审工作。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136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达标建设。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确保图书馆评估定级达到二级以上等级。加强宝猷楼等文保资源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推进红四军纪念馆和县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筹办好县足球联赛、国际越野大赛等“一县一品”赛事,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常治长效扫黑除恶机制,加快推进“雪亮工程”等智能安防体系建设,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平远”建设。巩固村民理事会“一带一法四参与”“中心4+”等社会治理模式,新设8个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四个一”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等取得新进步。持续深入开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做好信访矛盾化解。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我们将着力建设政治清明、执政为民的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决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我们将着力建设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的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办好建议和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将着力建设担当有为、执行有力的政府。推进“三定一督一通报”、分级授权审批、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等机制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作风;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让每个干部都争当追梦人。我们将着力建设廉洁自律、清正为民的政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和整改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战鼓吹征,新使命责任如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以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推动平远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书写平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答卷,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附件1

平远县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

一、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和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革命”。积极响应社会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的需求,全县新增200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1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400元提高至500元。培育1项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学前教育“新课程”资源体系,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学内涵。从食堂条件最差的学校开始,有序推进各类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造提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全县改造4间食堂,惠及4所学校。

二、深入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打造富有特色的“粤菜(客家菜)师傅”品牌,培训“粤菜(客家菜)师傅”60名,带动120人次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全面推行技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00人次以上。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80人次以上,促进560人次以上稳定和新增就业创业。

三、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推动提高我县出生人口素质,为全县1400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全县1800个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孤儿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22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

五、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改造4个小区,惠及84户居民。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重点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公共部位等。

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13413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增25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七、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着力推进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对全县3座公路桥梁进行改造,每年新发现四、五类公路桥梁当年处治率100%,提升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障水平。

八、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能力建设。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5批次(共949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加大县内生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抽检力度,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实施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放心消费工程,在6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快筛,其中3家省快检市场全年完成不少于10800批次,零售市场每月完成不少于900批次;3家市快检市场全年完成不少于180批次,零售市场每月完成不少于15批次。县内生产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九、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3个“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实施1个具有客家特色的文保单位保护利用。举办2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举办24场惠民展演。

十、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县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100%纳入,生态公益林参保率达100%,商品林参保率达30%以上。新增开办保险品种,提高市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率。提高保险保额标准,水稻由8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能繁母猪由1000元/头提高至1500元/头,育肥猪由800元/头提高至1400元/头,森林由500元/亩提高至1200元/亩。

附件2

平远县2021年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候选项目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对农村现存约4000座客家民居实施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改造,建成沿G206线、G358线和S332线等多条美丽客家乡村示范带。投资额度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省、县资金。

二、平远县车上大桥至梅东大排渠出口两岸环境提升工程。对总长约2.6公里的车上大桥至梅东大排渠出口河道两岸的原有破损人行道进行修复,对沿岸两边绿化和路灯进行提升改造,增设景观雕塑、休闲文化设施等。投资额度32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三、平远县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重铺县体育场4826平方米塑胶跑道,修缮足球场及排水沟,新建围墙、运动训练场,安装照明灯及健身器材等。投资额度395.89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四、平远县老城区路灯亮化工程。对环城路教育路口至平岗路段、教育路南区市场至G206线路口段、城西二三横街、平岗路飞龙电器至环北路口段、广场路县幼儿园至平城南路段、关柘路平城北路口至柘东路段等总长约4公里的6条路段,新安装138盏LED路灯。投资额度1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五、县城城区范围增建临时停车位工程。在鸿禧中心市政配套路用地、老粮所后、老汽车站内以及环北路储备用地等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闲置地,增建临时停车位(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投资额度12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六、60周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群体乘坐镇通村客运车辆免费(优惠)补贴项目。根据《平远县特定群体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实施方案》,我县60周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群体乘坐县城至各镇公交车已实行免费(优惠)政策。拟参照该方案标准,对60周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群体乘坐镇通村客运车辆给予免费(优惠)补贴。投资额度12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七、大柘镇城中村消防设施建设项目。依托供水管网、池塘、人工水池等,在清河、杞园、墩背、梅东、岭下等5个城中村建设区域消防设施,提升城中村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投资额度5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县财政资金。

八、泗水镇水毁河堤修复加固工程。对近年来被洪水损毁严重的泗水村上礤、大新村樟坑塘、成文村南坑等3条总长1.8公里的河堤进行整修加固,保障沿岸群众生活生产安全。投资额度3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附件3

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两线八镇:G206线、G358线沿线的长田镇、大柘镇、石正镇、中行镇、河头镇、八尺镇、仁居镇和差干镇。

4.基层应急管理“四个一”:有一个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有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有一个应急指挥平台、有一个应急救援物资仓库。

5.一带一法四参与:一带即党建带动,一法即活化利用程旼以德化人工作法,四参与即广泛发动村民自主参与议事、参与调解、参与建设、参与治理。

6.中心4+: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村民议事日+干部直联日。

7.三定一督一通报: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抓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抓”的要求,在工作部署时“定事定人定时”,量化工作任务,确定工作责任人,细化时间节点,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督促,并及时向各镇各单位通报,定期向县委报告,促进政府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9.“332”绿色工业体系: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高端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发展、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提档升级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家居建材产业升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酒水饮品产业整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能源和非金属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

10.“532”绿色产业体系: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332”绿色工业体系。

11.“四沿”村:沿主要交通线、沿省际边界线、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村庄。

12.双区、双城:双区指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城指广州市、深圳市。

13.一廊一带四片六心:一廊指城市人文景观廊道;一带指滨水观光带;四片指城市人文景观区、河岭嶂生态观光区、天褒楼和湿地公园片区、河岭村生态旅游区;六心指人文景观中心、亲水休闲中心、体育文化中心、瑞梅商业景观中心、生态文旅中心、山林体验核心。

14.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15.三进一出:人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龙头企业要进来,货要出去。

16.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7.三当年: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上规。

18.新三线: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

19.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20.三项工程:广东技工工程、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南粤家政工程。

21.四方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

22.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大会秘书处                                 共印500份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