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新质生产力|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作者/田鹏颖 刘颖晴

2024-03-06 19:27 《共产党员》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新质生产力 >

打印 放大 缩小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
 
《共产党员》杂志(辽宁) 2023年21期  作者/田鹏颖 刘颖晴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新范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命题、新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的新发展,表明了我们党以创新技术,依托产业发展生产力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高度。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和要素构成,明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功能环境和时代要求,是深刻回答新质生产力理论和实践的首要任务。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纵观生产力发展史,生产力水平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质态,科学技术是关键性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历史向我们证明,关键性科技的重大变革是生产力质变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标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逻辑理路可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变革中占据首要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关键性、基础性的科学技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然发生革命性变化,从而引发现有生产力的整体跃迁。客观来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智能数据等以几何级的增长,的确引航着生产力的快速变革。因而,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是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以往生产力的最核心标志。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主要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构成。新质生产力是对旧的生产力的超越,其构成要素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更新,呈现出与旧质生产力不甚相同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性。
 
劳动力结构优化。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以新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社会主体占比增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简单、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被代替;另一方面,社会对知识生产、信息服务等需求增多,掌握高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在劳动力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劳动力结构更加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劳动工具智能化。生产力的质变本质上也是工具革命。劳动工具既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也是人类自然力的延展物,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工具具有明显的智能化趋向,并向更深度的智能化阶段更新,呈现明显的高科技、高知识的特点。尤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较之以往的劳动工具有根本性的、大幅度的跨越,深刻变革了人类的劳动方式。
 
劳动对象范围扩大化。纵观生产力发展史,劳动对象从单一的生存资料拓展到多维度、大体量、广涉猎的生存与发展的多方面。而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对象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还更多涉及无定形的对象,人类劳动变得更加具有广延性和灵活性。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特性
新质生产力是系统的、运动的,在运动中加快形成,在系统中彰显本质,科技、教育、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系统中缺一不可又相互协调的要素。
 
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特性。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探索科技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技术的动态创新不断作用于人的现实劳动和劳动的组织管理,能逐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劳动力水平不断攀升。
 
把握教育具有关键基础的作用。教育能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离不开时代的坐标,在与时俱进中,注入新的时代因子,延展人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教育能帮助人的思维、观念更新迭代,使得人们转变生产方式、创新生产模式、革新生产技术,更好更快地促进高水平的生产力形成与发展。
 
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特性。人具有目的性、能动性。生产是人的主观目的见之于客观实在的实践活动。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具有突出一致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需要通过人、依靠人。人在教育中成长,在科技创新中进步,其动态发展必将引领生产力在运动中前进。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
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谋划转变为具体实践,最首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跟进党的部署,落实党的决策。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社会服务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新范畴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征更加具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还是要靠科技自立自强。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以政治生态为保障。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必须从总体上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革除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对政治生态提出更高要求。必须狠抓政治生态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的根本法治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等,让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涌流。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加速聚集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未来产业、加速升级传统产业,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有效衔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基础、筑牢物质根基。必须发挥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主阵地作用,继续瞄准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等高精尖产业,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建成产业集群;必须发挥未来产业的引领作用,加速培育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领域,下好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引领未来新发展的先手棋;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压舱石作用,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让科技基因更好融入其中,稳固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以精神凝聚为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总能爬坡过坎、再攀高峰。必须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原动力,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精神力量越发强劲,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质生产力诠释着新的内涵表达和新的要求指向,是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动向。必须涵养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不断推动这一哲学思想转化为伟大实践。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