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探访记
闻阔
皇城相府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称。相比祁县乔家大院、太谷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这些富商私宅,皇城相府才真正称得上是气势恢宏!
陈廷敬——康熙王朝一个无可避绕的传奇人物。他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陈廷敬20岁走出家乡的古堡,中进士、入翰林,一生升迁、调任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严谨做事,可称“立功”不朽。
《康熙字典》——三百年来,一直享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今天仍是学人们常用的工具书。其每字能详其声音、古训,皆先今韵而后古韵,先正义而后旁义,古文俗体无不备载。“字典”一词也自它而始,是以《康熙字典》堪称中华第一字典,而陈廷敬正是《康熙字典》最主要的编纂者,其对中华文明传承的贡献,足以“立言”不朽。
《大清相国》——王跃文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在中纪委书记的推荐下着实的“火”了一把,其中陈廷敬的形象,确实足以被树立为公务员的典范。而历史上的陈廷敬为官讲究忠义仁爱、克勤克俭,以清廉自守著称,其“立德”也近于不朽。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陈廷敬在此三者上做得近乎完美,无怪乎康熙皇帝在他去世后对其的一生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我自小喜欢看历史剧,尤爱《康熙王朝》,可能是“山西老乡”的缘故,对剧中的陈廷敬更是多了一些关注。到了大学后,由于是中文系,对于《康熙字典》有所认识,其卷帙之浩繁,令人拜服,对其编纂者陈廷敬更多了几分敬仰。在跟风翻阅了《大清相国》之后,我对陈廷敬这个“大清相国”更加的敬佩,更多了几分好奇,更加迫切的想要了解陈廷敬的生平事迹、为官为政与家训家风。由此我决定前往这位传奇人物的故居——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称的皇城相府一游。
未到皇城相府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字叙述与传说,模糊的知晓了发生在那个深宅大院里的故事,那些厚重的历史,那几百年的辉煌与黯淡。但当我站在皇城相府前时,惊异的张大了嘴巴,这哪里是“府”啊!分明是一座“城”!相比祁县乔家大院、太谷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这些富商私宅,皇城相府才真正称得上是气势恢宏!
抬头仰视,御书楼的金碧辉煌、中道庄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的雄伟险峻,皇城相府实是一处罕见的巨型官宅建筑群。皇城相府有城门九座,大型院落19处,总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且相府又分为内外两城,可称东方第一双城古堡。
正当我为皇城相府惊叹时,旁边就有人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陈廷敬不是著名的清官吗?他怎么有钱修这么大的城堡?”我也不由得把疑惑目光投向了导游。经过导游的解释我才得知,陈廷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穷书生”。
早在陈廷敬七世祖陈林当家时,陈氏家族就迁居于此地,那时还是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而这皇城相府所在的阳城北留镇,正好处于沁水煤田的南部。此处硬煤质量极好,当时还是普通百姓的陈氏族人靠着此处的煤矿勤劳致富,家道渐渐有了起色,经过四代人的财富积累,到了陈廷敬祖父陈经济时,陈家已经富甲一方了。陈廷敬正是不折不扣的富家子弟,不过他却并未像某些“煤老板”的子弟一样过上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而是一生都克勤克俭、清廉自守,这完全要归功于其严格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个人操守。不过反过来想想,若非如此,在波诡云谲的康熙朝堂,陈廷敬只怕也难成大器、难得善终。
随着导游走进皇城相府,听其解说,知道了整座府邸并非一次建成,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完善的。这座双城古堡,其内城“斗筑居”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在明清鼎革的动荡之际,“出聚家资,率亲党筑土堡保聚”,为保护亲族、躲避战乱而建。而外城“中道庄”则主体建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后世子孙也偶有扩建。
走到外城门前,仰头便可看到康熙帝御赐并亲笔手书的“午亭山村”与“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因此这城门楼也被称为“御书楼”。“御书楼”为外城“中道庄”第一景,位置最为抢眼,建筑规格也最高,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为纪念去世的父亲,于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修建的。“御书楼”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重檐歇山顶,楼顶采用明黄琉璃瓦,金碧辉煌,昭示着陈氏家族非凡的历史和昔日的荣耀。
正是由于康熙帝的两次下榻,与大量的匾、碑、楹联等御赐手书,这里才被称之为“皇城相府”,而不仅仅只是“相府”。
走过“御书楼”不远,便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为石质仿木形式,四柱三楼、斗拱四出,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雕琢精细考究。最上方正中镌刻“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负责监察百官。在“冢宰总宪”下方有四格文字,其中最为显赫的是最下方正中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这是陈廷敬当时历任官职的具体名称,也可以说是他的履历表,是他宦海浮沉几十年的功勋与明证。其上三格为皇帝追封陈廷敬父祖三代的官职虚衔,虽只是虚衔,但其中饱含着皇帝的关怀与器重。
石牌坊左右两侧分别刻着“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下方为亲族中的为官者的官职,这是家族的荣耀。
石牌坊的左侧不远为总宪府,是陈廷敬的居所,大门的最上方是“大学士第”的牌子,稍下方为“总宪府”的匾额,左右还有楹联。走进大门后,迎面是座砖雕的影壁,图案为祥麟吐玉,寓意是陈氏子孙贤良、富贵昌隆。两边还有民间的八宝与四艺图案,分别是八种祥瑞之物:和合、玉鱼、鼓板、磬、龙门、灵芝、松、鹤;四种技艺为:琴、棋、书、画。绕过影壁就可以进入府邸宅院,府邸内还有二门,二门上方有“相府”匾额,通过二门就可以进入内院,内院又被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
前院是陈廷敬的会客处,正厅叫做点翰堂,其内部面阔三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厅上方正中悬有康熙皇帝御赐的“点翰堂”匾额,这是为了褒奖陈廷敬作为科举主考,为朝廷遴选贤才之功。在“点翰堂”匾额两侧还有“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匾额,亦是康熙帝御赐。除此之外,点翰堂内还陈列有正一品官员的全套仪仗。
中院是陈廷敬的起居处,说是起居处,实际上更多是象征性的。陈廷敬一生宦游五十三载,回家的次数极为有限,而住在总宪府的时间就更为有限了。其一生除去世前因病致仕外,只回过家三次,第一次为母亲病重,回家服侍四年;第二次为母亲病故,回家丁忧三年;第三次为父亲病故,回家丁忧三年。回家次数虽不多,但是年头不少,在孝道上做的极好。比起那些贪恋权位的,“夺情起复”的,甚至“以日益月”糊弄事的,陈廷敬在孝道上是无可指摘的。更神奇的是陈廷敬并未因丁忧而使仕途有什么大的波澜,而是一路高升,一直到入阁做宰相,由此足见康熙帝对这位孝子的信重,其君臣相得可见一斑。
后院实际上是作为了皇帝的行宫,当年康熙皇帝出巡来到皇城相府,就下榻在此处。后院为两层结构,一楼正厅为康熙皇帝起居处,二楼为妃子居住,两侧的厢房是卫士、随从居住的地方。后院的正厅内挂着康熙帝的画像,这是皇帝赐给陈廷敬这位帝师的,右侧为皇帝龙床,其上接天花板,下接地板,寓意顶天立地、九五至尊。有意思的是,自康熙帝住过此房后,以后再也没人敢住在这里。就是到了解放后,大量老百姓搬进皇城相府,依旧没有人敢住,老百姓都说那是皇帝住过的地方,住那里犯忌讳,不好。
参观过总宪府,又走马观花的游览了几个景点后就来到了内城。内外城以城墙为界,内城被称为“斗筑可居”,为明代建筑形式。
走上了内城城墙就会发现,内外城建筑风格迥异,却又无比的和谐,浑然如一体。整座城堡依山就势,随形而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并且将明代建筑与清代建筑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集民居、官邸、祠庙、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再加上其典雅别致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装饰和大量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之遗存,使整座城堡具有了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内城主要为祖上商宅,建于明代,外城主要为后人所建官宅,建于清代,两者相映成趣。整座城堡历经七代人的辛苦积累,修筑时间足有二百余年,令人十分感叹,这里实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明清古建筑艺术的巨大博物馆。
走下内城城墙,远远的就能看到树德院。树德院建于明嘉靖年间,其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为东西向两个并列的四合院,这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不过这个小院最特别最吸引我的却并非其建筑形式,而是这里在2007年5月25日设立了中国首座字典博物馆——中华字典博物馆。
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看到这家博物馆不由感到了莫名的亲切,虽然在大学里被训诂学折腾的“头大如斗”,对浩繁的康熙字典只能“拜服”,但是对大学生活的甜蜜回忆,依旧使我兴趣盎然的参观着这座博物馆。
中华字典博物馆之所以设立在皇城相府,毫无疑问是陈廷敬这位《康熙字典》总纂官的功劳。《康熙字典》不同于其之前的字书,是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同时也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直到今天仍是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从这方面来说,且不论其他功绩,单凭一部《康熙字典》就足以使陈廷敬留名千古、功德不朽了!
“中华字典博物馆”的牌匾由许嘉璐题词。许老是语言文字学的专家,在中华文化研究方面享誉国内外,还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与陈廷敬一样既是大学者又曾身居高位,同时都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老在这里题词自然是十分契合的。
中华字典博物馆共有十五個展室,一层有十个展室,二层还有五个典藏阁。在一层除了字说厅,其余九个展厅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字典发展演变过程的。这里珍藏在许多珍贵的中国历代各种形制的字典及各种文献资料。
中华字典博物馆探索总结了中国字典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向人们展示以《康熙字典》为代表的历代字典作品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恋恋不舍的离开中华字典博物馆后,接下来要参观的就是皇城相府的地标性建筑——河山楼。
河山楼名称是取“河山为囿”之意,整座河山楼巍然耸立,高达百尺,是整个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据说站在河山楼最高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城,将壮美景色尽收眼底。对此当地百姓还有段顺口溜:“皇城有座河山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堵着风儿过不去,绊着月亮不能走”。
河山楼建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主持修建的,是整座皇城相府中最早的防御性建筑。在河山楼之前,这里还只是个“山村”,而在河山楼之后,皇城相府逐渐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堡”,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明朝末年破坏力惊人的战乱,是最重要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建造河山楼“石用三千,砖用三十万”,耗资甚巨。而且其建筑速度极快,只用了不到七个月就完成了高达百尺的主体工程。古代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要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使以陈氏家族富甲一方的雄厚财力,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河山楼工程之所以如此急迫,全是当时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据陈昌言的《河山楼记》记载:“七月,砖工刚毕,卜(占卜选择吉日)十六日立木(装修),而十五日忽报贼近矣。楼仅有门户,尚无棚板,仓皇备矢石,运米粮、煤炭少许,一切囊物(金银细软)俱不及收拾。遂于晚闭门以守。楼内所避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初犹零星数人,须臾间,赤衣遍野,辄有万贼。到时劈门而入,抢掠金帛,因不能得志于楼,遂举火焚屋。余率壮丁百人镇静坚守……严守垛口。贼虽凶恶异常,仅远远围望,终不敢近楼前……”
这座河山楼在仅仅完成主体工程时,就遭到了战争的考验。据导游介绍当时流寇也许是知晓陈氏的富裕,大量人马直扑这个小山村,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躲入河山楼避难。流寇眼见楼高难以攻克,便恼羞成怒,焚毁周围房屋,并扬言要火攻河山楼,楼内村民从楼内汲出井水从楼上泼下,以示准备充分,不惧火攻。流寇围困日久,久攻不下,只得知难而退,撤兵而去。在之后的日子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着河山楼的坚固,数千人次的百姓躲过了战乱。
进入河山楼内就会发现其为砖石结构,楼身通体为青砖砌筑,厚实坚固,共三间七层,长过八米,宽过六米,高达三十三米,另外还有一层地下层,各层间还有砖砌阶道和木制楼梯相互沟通。其墙体越到底部越厚实,最厚处厚达两米,因而不畏火攻水淹。
河山楼地下层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还有储备物资的仓库,以及转移逃生的密道。进入楼内的石门高悬于两层之上,只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且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楼中最上层还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石。
如此大规模的民用军事防御设施,在今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这座功能齐全的巨大堡垒,可屯兵,可藏民,可储存和加工粮食,可对敌进攻而敌人不能入内,可防火烧、炮击,可长期据守,可通过地道外出通风报信,可派楼内之兵偷袭敌后,使来犯者腹背受敌,关键时刻还可金蝉脱壳、逃之夭夭,实在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防御工事。
在风雨飘摇的明末乱世,河山楼犹如狂暴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艰难的庇护着陈氏家族及周围的村民,在人命微贱的乱世之中保留着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如今,历经近四百年风风雨雨的河山楼,依旧展示着它的雄姿,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战争与和平。
带着感叹离开河山楼后,继续着我的旅程,拜谒了陈氏宗祠,又探访了陈氏子弟读书的南书院,最后来到了容山公府。
容山公府是陈氏家族第一位进士陈天佑的故居,建于明嘉靖年间,而他正是明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自他之后陈家顶尖人才辈出,共出现了九位进士,六位翰林。难怪乾隆皇帝造访皇城相府时,还专门为此题了一副楹联“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容山公府正门上的匾额为“西都世泽”,整座府邸坐北朝南,为三进式院落,每院一正两厢,院中所有房屋均为硬山式双层出檐屋顶,其厅房为四梁八柱,檐柱为石质瓜楞柱,金柱为石质方柱,柱基为高大的香炉座,十分壮观华丽。厅前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楼栏垂花,木雕精美,颇具韵味。
現在的容山公府还被作为蜡像馆使用,其正厅是康熙皇帝到访皇城相府时的群像,我站在康熙皇帝仔细的端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就在我准备询问导游时,旁边一位游客倒先叫了起来:“不对呀!这康熙的蜡像怎么像张国立呀?我记得应该是《康熙王朝》在皇城相府取过景呀!这康熙像应该像陈道明才对吧!”
另一位游客搭话说:“这你就不懂了吧!陈道明演的康熙帝整天忙于政事,哪有那么多时间出来游玩,倒是张国立在《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演的是个‘旅游局的皇帝,整天的出游。这是教育咱们,不要整天的忙于工作,要多出来旅旅游,最好是多来皇城相府旅游。”说着还跟导游搭话:“你说,对吧!”
这两位一唱一和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连导游都只能一边笑,一边不停地点头……
皇城相府之旅已渐进终点,而我却不由有些迷茫,走在古旧的石板路上,一边是高大而斑驳的城墙,一边是城外现代化的建筑,回头望向那些古朴而又狭窄的小巷,走进那里,仿佛听到了角落里,传来古人朗朗的读书声,又仿佛听到了石板路下,游子得得的马蹄声。
在这巨大的古堡里,曾经的繁华落尽,微微锈蚀的黄铜大锁,难掩这里曾经的辉煌。一阵大风刮来,巨大的木制城门咯吱作响,仿佛想要关闭那尘封的过去,却又像是想要开启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