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深呼吸共建|廊坊市发布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09-11 08:21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主页 > 关注 > 深呼吸数据库 > 共建发展 >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廊坊市召开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发布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6日 点击数: 9730 次有效性:

29ddc4004459c0793b904c2d44b2fb8.jpg

7月26日,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崧同志对廊坊市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情况进行发布。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同志和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朱淑贞同志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吴源生主持。

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吴源生 :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24年以来,廊坊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崧同志,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同志,廊坊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朱淑贞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崧同志就全市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情况进行发布。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崧: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向长期以来,一直热情关心和支持廊坊生态环保事业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2024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造主动服务突出特征,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2024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阶段成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印发《廊坊市2024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全域控尘、全域管企、露天禁烧、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重污染天气应对等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常态化抓区域扬尘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市主城区建筑工地扬尘防控措施落实;持续强化露天火点管控,完善宣传、巡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深入开展臭氧污染防控,全力提升涉VOCs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任务1463项,制定《廊坊市2024年臭氧污染防控指导手册》,高温天气,倡导鼓励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实施错峰、错时生产。大力推进工业窑炉整治,完成9台工业窑炉整治替代,全市玻璃棉行业全部完成燃煤窑炉和煤气发生炉淘汰;建立周会商机制,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细化措施,强化末端落实。严格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机制,每日通过微信工作群通报空气质量和高值、火点等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发布工作提示。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同比下降3.1%;PM2.5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112天,同比增加2天;重污染天数2天,同比减少9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印发《廊坊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全面推进18项重点工作和谋划实施39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全市146条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坚持“人防+技防”日常巡查机制,利用水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估分析平台和水质自动站,每日发布水质自动站超标数据预警,每月开展全流域手工加密监测。建立“一河一策”管控体系,逐月梳理分析9个国控河流断面的超标风险因子、超标原因和解决措施,形成“重点河流断面达标风险分析一览表”,把风险防范端口前移,消除污染问题隐患;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排查监管,全力做好白洋淀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全市白洋淀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达标率100%。1-6月,全市9个重点国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77.8%,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的基础上,3个断面水质实现了提质升类,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均达到省考核要求。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制定印发《廊坊市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含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了八方面20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各部门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将21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管理,扎实推进隐患排查“回头看”,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污染地块修复或风险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域考核点位V类水比例25%,均达到省考核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成16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52个村庄环境整治,对排查发现的18处疑似农村黑臭水体逐一制定治理方案,尽快整改到位。

二、坚持主动靠前服务,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开展“走访解促”活动。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帮扶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研究制定10项帮扶举措,编制4张惠企“政策明白卡”,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召开政企座谈会27次,走访企业5719家,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1364个,一批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大力推行数字化监管和包容审慎执法。坚持“柔性执法”“差异化”分类监管,充分利用数智环保执法服务系统,开展“非现场”执法,在不打扰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查找、解决问题。做到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又热情服务帮助解决问题,上半年,全市环境违法处罚案件67件,同比下降69.4%;处罚金额221.6万元,同比下降71.7%。

三是优化审批服务效能。严格落实承诺审批时限要求,保障了全市46个省重点项目、298个市重点项目的帮扶或环评审批工作。河北省增发国债项目涉及我市110个项目全部完成帮扶或环评审批。有序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完成排污权交易118笔,同比增加75笔;交易金额360.82万元,同比增长81.7%。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开展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争取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资金4.29亿元,谋划申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13个,申请资金1.32亿元。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招商引资,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签约落地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2.3亿元。

五是举办绿色金融“政银企”对接活动。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人行廊坊市分行和国网廊坊供电公司等多部门,搭建绿色金融政银企平台,帮助21家企业成功获得绿色金融贷款3.35亿元。

三、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一是健全与京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联合签订了《深入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将北三县一并纳入与北京市通州区同步执行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范围,促进环境政策进一步融合;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空气质量联防联控会议,加强信息共享、会商分析和措施联动。强化河流上下游联防联控,与天津市武清区、西青区多次开展联合会商,现场勘察、共同研讨跨界水污染治理。加大与京津联合执法频次和力度,联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解决跨界污染问题。

二是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200余家次企业开展了辐射安全监督检查;持续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到位。

三是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全面开展第五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上半年,全市共办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842万元。

厚植生态底色,共赴绿水青山。2024年下半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紧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围绕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做好水污染防治,持续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强化断面水质保障,加快推进年度39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强化上下游区域联防联控,提升治理水平;持续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做好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核算、配合做好地下水丰水期和枯水期采样监测、完成全年36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160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卫星遥感和常态化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聚焦主动靠前服务,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走访解促”,帮助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坚持开展“创优争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推行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非现场执法,加大环保绩效“创A”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生态环境支撑。

我就通报到这里,再次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欢迎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廊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谢谢大家!

下面是答记者问环节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科技赋能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化、信息化执法已成为当前执法的新形式。请问当前我市生态环境数字化、信息化执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廊坊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朱淑贞:

您好,近年来,我市在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上持续加力,不断健全科技执法监管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向科技型、高效型、系统型、服务型转变,强化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河北省数智环保执法服务系统”实施执法全流程监管。推行“一人一档”“一事一档”“一企一档”“一地一档”执法全过程监督机制,整合现有环境执法系统,建立了执法计划、帮扶督导、服务评价、监督投诉、执法公开的执法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化管理。从执法人员入企审批、入企扫码、现场检查问题填报的移动执法APP,到立案审批、案件调查、自由裁量、处罚决定等流程的行政处罚线上案件办理系统,再到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以及企业端的服务评价、监督投诉,形成了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跟踪整改、稽查评估的全流程、全要素信息化管理,打造数字执法新路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是利用各类系统平台实施非现场执法。通过在线监控、分表计电、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等环境监控系统平台,对重点监管企业实现从生产、治理到排放的全过程综合分析,针对发现的污染因子在线监测数据异常、治理设施运行异常等问题线索,综合研判、精准锁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全面提高了生态环境执法的精准性,并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

三是利用信息化监管实施非现场稽查。在稽查程序和流程上,增加非现场稽查方式,通过移动执法APP、线上办案系统、行政处罚系统等多个系统开展非现场稽查工作,提高了稽查的时效性和问题整改及时性,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更多的生态环境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新形式、新路径,深化“非现场”执法改革,严格落实全流程监管和轻微违法行为“一次帮扶、两次督导、三次严惩”的执法模式,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免罚”,切实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好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谢谢!

廊坊传媒网记者:

近年廊坊市土壤环境质量有何变化?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廊坊市坚持多措并举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制定印发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进一步有效管控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提升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平。

一是聚焦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堵住“源头污染”。深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持续加强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监管水平,督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法定主体责任,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和自行监测,在全市范围组织6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进行绿色化改造,实施源头预防,防止新增土壤污染风险。二是严格落实净地供应制度,筑牢人居环境安全屏障。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质量监督检查,全过程保障地块安全。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2024年上半年,我市纳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核算地块均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进一步增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新举措、强化落实、严格监管、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使狠劲,以更高标准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吴源生 :

感谢各位嘉宾的详实发布和精彩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