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故事
提起小崗村,人们总会自然想起40年前,位于安徽滁县地区凤阳县梨园公社境内小岗生产队的20户人家,那里的“18条汉子”为了解决吃饭与生存问题,不怕坐牢、杀头,摁下了红手印,敢为人先,率先实行了“包干到户”的壮举,诞生了我国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在地区文工团担任摄影宣传员的汪强有幸走进了小岗的土地,他被乡亲们的无畏精神所感动,于是由从工作任务性质的宣传报道拍摄到后来的用心记录,一发不可收地持续拍摄了40年。
在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汪强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上至县长书记,下至村夫顽童,几乎都认识这个脖子上吊着照相机,常年四处转悠的摄影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汪强初中未毕业,就因家贫而辍学了。当时为了生计,他先在滁县地区京剧团做布景,翻跟斗,跑龙套,跌打滚爬,据说因此练得一身武功。后来,他“跳槽”进了地区文工团干上了舞美设计。因中学时曾跟老师学过摄影,所以名正言顺地兼营起了摄影宣传工作。当年,这滁县地区文工团可非同一般,毛主席他老人家曾为之亲笔题词—“面向农村”,于是,文工团理所当然地常年在农村演出,为贫下中农送戏上门。也正是在文工团的下乡演出活动中,汪强熟悉了农村生活,也越发爱上了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父老,并开始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1980年,也是一种机遇,正赶上《滁州报》复刊,汪强再次改换门庭,到报社当上了一名专职摄影记者。他心中不觉狂喜,这样一来就能更多地去凤阳,特别是小岗村采访了!说来也怪,汪强只要 一踏上凤阳的土地,采访欲望、拍摄灵感便油然而生。他无数次来到小岗生产队,拍下了当年大包干时许多至今令人难忘的瞬间。汪强意识到,记录凤阳地区改革的历史,是时代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当仁不让。也不得不佩服汪强的韧劲,40年如一日,凭着自己的“贴近优势”,长年跟踪报道,把镜头牢牢对准凤阳大地上的千变万化;难怪人们称他是“凤阳通”,也难怪小岗人把他当作荣誉村民和小岗村的“新闻发布官”。
40年来,小岗人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入“常态”,从“非凡”趋于“平凡”,就像过日子一样,支撑汪强继续拍摄的已不是激情,而是习惯,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小岗人从大时代中的气象万千转为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汪强则从大背景,大事件的动态记录,渐渐改变为以“摄影日记”形式、平实的镜头语言对农民家庭生活状态的描摹,乃至对普通村民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也使汪强的拍摄视角得到了拓宽,他更注重记录小岗人的生活细节,持续记录着小岗18户带头人家中的生活变化,村子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点滴发展,特别是小岗人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民的日常喜怒哀乐。小岗人的坎坷、徘徊与奋进之路,小岗人的悲欢离合皆是歌,他们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农民在这个时代的缩影。
谈及40年的摄影经历,汪强曾说,自己形如乞丐,状如疯子,常人难以理解。他住过农家的瓜棚,睡过农民的汽车;为拍渔家灯火,他心甘情愿地蜷缩在渔船里连冻了两个晚上;为了抢农民上访的镜头,他被警卫人员捉进了审讯室;拍摄村头赌场时,又遭到一伙赌徒的围攻殴打。至于他曾在省报上发表的反映凤阳“卖粮难”的照片,更是平添了不少麻烦,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汪强也曾苦笑着说:“过去有人说我采访时像苍蝇一样令人讨厌,而现在成功了人家又说我像蜜蜂一样可爱。”
有一回凤阳专业户进京开会,汪强也随同前往。可是上面有规定,“小报记者” 没有采访名额。这一来,把一些“小报记者”给气炸了,有些人当即拂袖而去。汪强则不动声色,变着法子软磨硬泡。不安排住宿,他就睡在会客厅的沙发上,不安排伙食,他就喝一口开水就一 口面包。精诚所至,会务人员终于被感动了,特许他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摄影采访,汪强于是得以拍下了许多宝贵的镜头,不少作品后来还得了奖。1989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平来凤阳视察。当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也不准“小报记者”采访。那时,农民最担心的是政策会变。汪强心想,宋平能来凤阳,不正说明了中央对“大包干”的态度 · 作为记者,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在采访中,他多次被阻,可汪强硬是换了五辆车,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采访拍摄。其中题为“宋平访凤阳—农村政策不会变”的新闻照片还获得了1989年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优秀奖。
正是多年来采访拍摄的酸甜苦辣,使汪强坚信,摄影的特质在于朴实的记录,它承载着历史与社会责任,紧系着百姓生活的发展变迁,摄影者的忠实记录会成为留给未来人们的文献影像,这也是摄影术发展至今赋予摄影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他谈到,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能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小岗村40年的发展留下一些影像史料,以此来折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缩影,留存永恒,即使历尽艰辛,也责无旁贷,苦有所乐,累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