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城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商展经济》杂志 2023年24期 作者:王后军
(达州市委党校 四川达州 635000)
国际陆港是指以内陆区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具有物流资源集成能力的平台集成体,是具有集装箱集散、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及海关检查、通关、报关等功能的对外开放国际商港[2]。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发展国际铁路运输贸易已成为内陆城市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手段,国际陆港枢纽将会成为达州与国内国际市场之间连接的重要纽带,对于推动达州和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重要意义
1.1 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提升达州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机遇
达州通过建设货畅秦巴、物达四海、商通天下的国际陆港枢纽,可以放大铁路枢纽核心优势和地理区位比较优势,补齐内外通道、开放平台、产业融合等短板,推动达州“3+3+N”现代产业和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开放平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秦巴地区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达州对外开放水平。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提出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主动扛起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达州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的责任与使命[3],为达州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了历史机遇。
1.2 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
达州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互联互通节点城市。在这一轮国际陆港建设大潮中,达州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把达州发展成枢纽经济城市和贸易节点城市,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有效对接[4]。国际陆港枢纽将促进达州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更多商机,为达州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国际陆港枢纽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最后,借助国际陆港枢纽这一平台,可以加速商品流通,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性,为达州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达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大部署
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强调“双城”,又要强调“双圈”,达州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州通过建设现代化的交通枢纽,连接重庆和成都两个重要城市,促进区域内要素与资源的自由流动。同时,达州在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和优势,可借助国际陆港枢纽平台,与成都、重庆等地区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整个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综上,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2 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比较优势
2.1 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资源要素优势明显
达州市的资源总量和资源结构在四川省,特别在川东北地区占有绝对优势,禀赋的特色资源丰饶富集。天然气资源:达州市天然气预测储量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现在年产量已达100亿立方米以上;随着铁山坡、渡口河-七里北等气田投产,境内天然气年产量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可占四川省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的20%。普光气田作为国家西气东输和川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已经输出天然气870亿立方米,达州天然气资源优势明显。粮食资源:达州市有耕地644万亩,居全省第3,高标准农田428万亩,居全省第2;粮食主产县6个,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在320万吨以上、连续十年全省第一。“巴渠粮仓”可以为“天府粮仓”直至“中国粮仓”做出更多贡献。钾肥资源:据勘探,普光地区新型杂卤石矿层中含氯化钾7亿吨以上,富锂钾卤水约21亿立方米。尤其是已探明钾盐资源储量近1500万立方米,估算经济价值超过3万亿元,为全国钾肥需求提供了新的来源。煤炭资源:全市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9.6亿吨,主要有主焦煤、焦煤等稀缺煤种。现有煤矿65处,数量居全省第一,核定年产能1109万吨,产量居全省第三。特别是在重庆全境无煤矿的情况下,达州市煤矿资源更具区域性优势。
2.2 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达州历来都是四川省东出北上的交通要道,是南来北往的物资集散地,完全有条件建设国际陆港枢纽。铁路方面:达州市境内有襄渝、达成、达万和达巴4条普铁,通车里程667公里,开行了中欧班列达州专列和中老铁路达州一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正在建设的成达万、西达渝高铁在达州“十字交会”。作为西南第四大货运铁路枢纽,年通过量超过1亿吨,年到发量近2000万吨,一直在为全国大宗物资中转运输发挥着重要枢纽作用;公路方面:达州一直是公路货物运输的枢纽城市,现有高速公路7条,通车里程547公里,居全省第3;国道4条,省道14条,国省干线规模位居全省第4,公路货运辐射川渝陕,连通四面八方;航空方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达州金垭机场已建成投运,金垭机场已开通航线33条,通航国内32个大中城市,2023年客运吞吐量有望超过100万人次。金垭机场作为川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机场,它的建成有助于加快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步伐;水路方面:达州市有通航河流9条,通航里程866公里、居全省第5,年通过能力约960万吨。其中,达州市的渠江是四川省重要高等级航道航运干线,现在正在加快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建设,提升渠江的通航能力。特别是与万州合作开发果园港二期,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铁水、公水联运,可以有效推进达州无水港建设,提升达州水路运输能力;管线运输方面:达州作为国家“西气东输”南线的起点城市,天然气长输管线直达上海,市内天然气管线也在加快连线成网,天然气外输内用管线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达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城市,已建成达州至成都及重庆数据传输直连网,打通了达州对外数据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
2.3 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拥有国省战略支撑
达州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在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方面获得了“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支撑。从国家层面来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达州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互联互通节点城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符合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指引方向。达州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位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版图之中,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此外,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成渝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从省级层面来看,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了达州“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国省战略的支撑下,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有条件、有基础、有保障。
3 达州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战略举措
3.1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国际陆港建设合力
达州国际陆港枢纽建设需放在全国、全省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大局中超前谋划、统筹部署,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3.1.1 谋划国际陆港枢纽发展布局
首先,达州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总体思路应按“前港后厂”的理念,重点打造河市公铁联运港,建设集疏运功能区。达州市国际陆港枢纽的主港区应布局在秦巴物流园,在集疏运功能区周边建临港产业区和临港生活区。依托麻柳公铁联运港、普光公铁联运港、双龙铁路物流港、瓮福铁路物流港等港口布局专业功能区,推进主港区与专业功能区分工协作、高效链接,共同构建国际陆港枢纽。
其次,统筹河市公铁联运港、麻柳公铁联运港、普光公铁联运港、高新公路物流港、双龙铁路物流港、瓮福铁路物流港、高铁物流基地、航空物流基地功能布局。提升达州铁路货运枢纽优势,构建以河市坝、麻柳二级铁路货运基地为主,高铁物流基地为辅,双龙、宣汉、瓮福、开江等铁路货场为支点的“2+1+N”铁路货场体系。同时,对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等进行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细化、完善各种功能。按照“绿色、智慧、健康”标准,建设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开放活力全面迸发、发展能力可持续的,集运输物流、展示仓储、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于一身的全功能、现代化、高水平国际陆港枢纽[5]。
3.1.2 规划国际陆港枢纽货场建设
一是新建达州集装箱基地。对现有河市坝一期450万吨散货场进行“散改集”,向快运、特货等高附加值、清洁物流业务转型,煤炭装卸业务外移至麻柳货运基地、双龙铁路货场。对河市坝货场二期集装箱基地可作前期研究;二是新建达万铁路麻柳货运基地。依托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大宗货物物流需求,改扩建麻柳铁路散货场站,承接部分达州站散货作业及河市坝站一期煤炭储运作业;三是规划建设高铁物流基地。依托达州南动车所,聚焦高附加值、高时效物流需求,规划高铁快运基地,联动航空物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四是升级转型双龙站。围绕7101油库迁建等项目,发展油气化工及煤炭集疏运业务,作为麻柳货运基地大宗散货的补充;五是围绕达州站货运功能外迁,逐步疏解达州货站。近期,提升瓮福铁路货场功能、推进河市坝货场一期“散改集”、启动铁专线建设和多式联运基地建设。中期,推进河市坝货场二期铁路集装箱基地建设。远期,推进达州铁路编组站异地搬迁,科学布局国际陆港货场设施,补齐国际陆港枢纽功能。
3.1.3 强化国际陆港枢纽节点意识
公路物流方面,以达州公路港为核心,以其他毗邻公路物流园为补充;铁路物流方面,以河市坝、麻柳作为铁路物流基地,以瓮福双龙、石柱槽货场为补充[6];航空物流方面,以河市机场为核心,整合金娅机场物流资源;多式联运方面,建立多式联运中心和仓储物流基地,协同宁波舟山港、深圳盐田港、广西防城港、新疆阿拉山口、内蒙古满洲里等港口和口岸,衔接日韩、东南亚、西欧和蒙俄;开放口岸与保税区方面,加快申建开放口岸,支撑三次产业发展的同时,对秦巴地区形成集聚效应和虹吸效应,带动仓储、加工、贸易发展,形成“港口内移、铁海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打造国际化的、富有竞争力的国际陆港枢纽。
3.2 发挥区位优势,畅通国际陆港枢纽通道
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畅通枢纽通道是关键。它是降低铁路、公路航空和内河航运运输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多式联运效率的关键措施。
3.2.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设施是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重要载体。铁路方面,推进成达万和西达渝高铁、铁路枢纽场站及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形成以高铁为主、普铁为辅,衔接高效、功能完备的铁路枢纽网。提升高铁枢纽综合交通能力,构建起传统铁路和现代高铁相互补充的铁路枢纽新格局,畅通亚欧国际集装箱运输大通道。航空方面,聚焦金垭机场“新口岸”,布局航空枢纽网,依托金垭机场和规划建设的航空口岸,重点建设国际邮件跨境分拨中心和航空货运中心。开通面向全国重要城市航班航线,不断拓展运输覆盖范围。完善金垭机场内部配套体系,强化货运停机坪、物流仓储地等建设力度,按国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机场软硬件建设水平,形成以金垭机场为核心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联运综合枢纽;公路方面,聚焦高速公路“主动脉”,畅通快速公路网。构建“一环三纵六横二支”高速公路网,力争“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稳居全省第二名;港口方面,聚焦通江达海“新通道”,开辟内河航运网。实施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工程、渠江达州至广安段航运配套工程和达州港建设,形成“一干二港”(一干:渠江;二港区:达州港金垭作业区、达州港宕渠作业区)高等级航道网和现代化港口物流体系,进一步构建畅通嘉陵江、长江的黄金水道。
3.2.2 提升多式联运效率
积极推动“公转铁”“散改集”,突出发挥好达州铁路枢纽优势,合理引导企业高效运用“公转铁”方式运输,提升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占比。提高达州物流集装箱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标准化、集装化、厢式化运输装备换代升级,推广应用国际标准集装箱,推进多式联运装备升级和服务规则衔接,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园区、国家多式联运枢纽配套场站,探索建立达州多式联运体系,切实提高达州多式联运普及率,打造达州多式联运服务品牌。整合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推进达州市铁路、航空等重点领域电子货运“一单制”,遵循“一体化、物权化、网络化、产业化”原则,构建一体化单证规则体系,推广“一次办理、随到随检、快速通关”模式,实现24小时无障碍通关,全面提高全程联运效率,打造秦巴地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3.2.3 构建内联外畅通道
打通四向物流大通道,将东向和北向作为到发地,将南向和西向作为组货基地。东向,集聚川东北、西北和部分川西货物,做强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品牌,经万州进入长江经济带,加速融入长三角和东亚经济圈,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北向,对接西安通道,依托长安号、渝满俄班列体系,连接京津冀,开辟蒙俄市场。西向,扩大中欧班列达州组货基地规模,经成都、兰州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向,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老铁路班列体系,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物流体系,汇入海上丝绸之路,为建成“国际陆港枢纽”畅通交通枢纽通道。
3.3 搭建智慧平台,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
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平台搭建必不可少,应积极申建开放平台、搭建运营平台、构建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
3.3.1 申建国际陆港枢纽开放平台
发挥公用型保税仓作用,全力争取达州保税物流中心“十四五”期间成功获批。加快建设达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平台,完善功能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入企业设立分拨中心、仓储中心,大力发展保税展示、物流运输等服务贸易,提升保税服务能级,力争尽早获批。充分利用川东北地区缺乏综合保税区的有利时机,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础上,完善综合保税区功能,培育引进货代、船代、空代等保税平台企业,同步申报建设达州综合保税区,加快金垭机场航空开放口岸前期论证,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口岸开放规划。申建铁路运输类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填补短期内铁路开放口岸难以获批与开放功能不足的短板,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
3.3.2 搭建国际陆港枢纽运营平台
做大做强运营平台,由达州高新区等联动市级平台公司,组建实体化的投资公司,推进陆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后期,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面向市场引进专业的运营公司开展运营。融入合作运营平台,积极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建设。建设信息共享平台,联动万州、开州,利用舟山江海联运平台等资源,加快建设达州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实现跨运输方式、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信息联通。
3.3.3 构建国际陆港枢纽服务平台
构建产业发展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会展平台等国际陆港枢纽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化国际陆港枢纽服务平台体系,使各类平台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备、服务更完善。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交通”的新模式,建立推动国际陆港枢纽发展的智慧交通服务平台,加强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跨境智慧物流,形成智慧型枢纽经济新形态。依托达州本土的资源优势,高水平建设“两新一数”创新平台,加快形成区域性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高端产业、高端成果的汇集地,使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提升国际陆港枢纽平台能级。
3.4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国际陆港枢纽规模
产业是经济之本,促进产业发展是推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核心任务。达州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导向,做大做强国际陆港枢纽偏好产业集群。
3.4.1 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主港区利用保税功能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重点发展新材料、通用航空、粮油外贸加工等外向型产业。专业功能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扩规升级与补链延链结合起来,加快现有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同时,主动承接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汽摩配件、轻工纺织等产业沿达州国际陆港及集疏运沿线布局,做大做强临港产业集群。最后,引入成都、重庆的国际外贸和货运代理企业在达州汇集,加强与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合作,建设日韩、欧盟、东盟国家海外仓,打造全国重要商品集散地,加快形成“买全球、卖秦巴,买秦巴、卖全球”集散大市场格局,为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奠定产业基础。
3.4.2 培育壮大物流产业
一是积极整合大宗物流。依托能源化工、现代建筑、智能装备、大宗农产品等产业,加快推进秦巴物流园区、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双龙铁路物流园区、麻柳物流园区、宣汉县普光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大宗物资集装箱比重,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形成覆盖川东北、服务秦巴、辐射全国的“五园三心”大宗物流体系;二是发展保税物流。以达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建设为引领,立足达州实际,研究制定招商优惠政策,扩展保税、加工、配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等功能。统筹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保税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为川东北乃至西南地区的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三是升级冷链快递物流。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创新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推进冷链物流与粮油、富硒茶叶、畜禽、特色果蔬和苎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加快融合,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互补、链条完整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四是积极发展快递物流。重点依托秦巴物流园区,完成秦巴快递分拨中心建设,引进快递品牌企业入驻建设区域性分拨处理中心。推动在达州同步配套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点、处理中心及作业枢纽设施,大力发展高铁快递、航空快递,推进构建航空、铁路寄递网络,开通国内快速专线、专列。支持省内外资本进入市内快递市场,推动快递企业做大做强。
3.4.3 积极推动产业招商
以临港产业链为基础,积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围绕临港产业链开展招商。高规格举办国际陆港枢纽合作大会(论坛),以会促合作、促招商,力争成为达州对外展示宣传的重要形象窗口。探索实现“以商招商”的有效模式,做实投资环境推介与项目对接。积极开展省市联合招商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协调社会各界开展联动招商。突出“精准化”招商,进一步简化投资企业转移审批登记手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招商力度,提升外来投资比重,通过招商引资工作为达州临港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3.5 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扩大国际陆港枢纽开放
深化区域协同合作,促进达州与成渝地区、东南亚、中亚、欧洲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建设以国际陆港枢纽为载体的国际贸易通道、跨境产业通道,为达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3.5.1 深化国内区域协同合作
重点对接成都、重庆等地区,加强与万达开等地区的协作,不断提升达州国际陆港的服务水平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加强与成都重庆在产业转移、物流通道、研发转化、市场联通等方面的对接合作,推动达州国际陆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万州新田港、重庆果园港等合作。在班列线条争取、资源整合等方面,积极争取达州货物享受与成都、重庆同等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优惠政策,推动共建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深化与川渝陕结合部市区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商贸流通辐射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区域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合作,推动达州国际陆港枢纽与宁波舟山港等合作单位的结盟合作,以物流通道合作带动商贸产业合作,形成各地域之间交通物流互联互通、功能平台互动互补、经济产业协调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7]。
3.5.2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面向日韩、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力争缔结一批国际友好城市,推进双向经贸交流合作。加快布局东南亚地区至达州,甚至欧洲的双向国际联运通道。同时,协同昆明、南宁、兰州等地探索共建中老班列,联合集结、整合政策、共同宣传,打造西部地区中老班列组织运营新模式[8]。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大国际机场共同搭建运营组织平台,通过货源协同组织、通道时效优化等方式打造泛欧泛亚多式联运中心。推进双向经贸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境外地区、边境口岸和发达地区国际国内经贸交流展会,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国内信息、技术和市场等资源共享、为达所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项目的深入调研,充分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厘清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从顶层设计、枢纽通道、智慧平台、产业集群、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符合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的战略举措,为达州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提供了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