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的人本性论析
作者:田昭霖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1 论析大食物观人本性的必要性
1.1 学习和研究大食物观正当其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维护粮食安全、确保充足的食物供应事关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局势动荡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需求端的挑战和供给端的压力。从需求端来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由过去的主粮为主逐步扩展为主副并重,对副食的需求有进一步提升,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这对我国的粮食供应保障带来了更多挑战。从供给端来看,低效率、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让高粮食自给率的实现代价更为高昂,而且会影响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严重冲击了粮食、化肥等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对我国外部粮食供应造成负面影响[3]。因此,传统的粮食观已不再适应时代新需要,面对粮食安全的新问题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大食物观的提出正当其时。
大食物观是我国在面临粮食安全的新形势、农业生产的新状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思想。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大食物观是应对当前粮食安全问题、推进新时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策略,学术界对大食物观的研究与讨论方兴未艾,学习和贯彻大食物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1.2 人本思想为解读大食物观提供了独特视角
大食物观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和解读。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当今时代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围绕粮食安全已对大食物观的内涵、意义及实践路径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相较而言,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深入阐释大食物观所蕴含的人本性,具有双重价值:理论价值方面,对大食物观的人本性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内涵,并找到连接大食物观各个要素的中心思想;实践价值方面,目前对大食物观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探索,未来工作中必然要将大食物观付诸实践,深入探析大食物观的人本性,能够帮助坚守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为大食物观所指导的农业生产提供方向性指引,真正实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的目标。
2 大食物观的生成逻辑:缘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2.1 粮食安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在联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着直接的物质交换,而最直接的物质交换体现在食物的获取与消耗过程中。因此,确保粮食安全,充足的食物供应对人类的生存及其他生产活动至关重要。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5]。不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自身的生产,都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作为基础,只有在有足够食物供应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繁衍才能正常进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食物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充足,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6]。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人的生存和发展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目标,而粮食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存本质,确保人民有充足的食物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首要任务之一。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很艰巨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依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问题,许多地区和国家都面临着粮食不足、营养不良等问题。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安全稳定作出重大贡献。2019 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7.84%,其中小麦和水稻分别为97.68%和100.10%;2022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6.865 3亿t[7],连续11年保持在6亿t以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6.31 kg,连续8年超过470 kg,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而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局势动荡、世界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从供给端来看,耕地资源约束长期存在,且人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边际效益降低,导致农业单产增速放缓[8]。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粮食需求仍然将呈刚性增长趋势,同时面临需求结构升级,供给端与需求端出现错配带来新的粮食供给压力[9]。在这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我国的粮食供给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也意味着传统的粮食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引入大食物观来指导未来农业的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主体地位。
2.3 大食物观构建了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的新范式
大食物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粮食安全,落脚点是食物安全[10],为新时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大食物观进一步理清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拓新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过去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限制,我国将国际上通用的“Food Security”(食物安全)通常翻译为“粮食安全”,其中所指的粮食仅包括谷物(水稻、小麦等口粮及玉米等饲料粮)、薯类和豆类(主要是大豆)等主粮,而肉蛋奶及水果蔬菜等副食并未被包括其中[11]。大食物观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将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部纳入粮食安全的范畴,从更高维度理清了粮食安全的理念。这一变革符合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也更贴合人们需求的变化和食品供给的多样化发展,为今后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其次,大食物观主在“保量”,即以现代化农业布局维持产业链和食物链可持续供应[12],在更高纬度上保障粮食基本安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节约耕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潜力。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存在耕地保护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任务要求下,部分地方政府在“非粮化”和“非食物化”之间的尺度拿捏不清,具体操作中采取“一刀切”做法,浪费了耕地资源[13]。大食物观强调根据不同地区耕地的特点和环境资源禀赋,积极开发和利用耕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有效维护基本粮食产量的稳定。二是强调最大限度地降低储粮、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实现节粮减损,为食物可持续保供减负。据粮食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户储粮损耗率达8%以上[14],运输粮食损失率约5%,三大主粮的综合损失浪费率为20.02%,约为1.2亿t,相当于2.5亿人全年的粮食需求,粮食浪费问题不容忽视。大食物观强调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储存体系,通过建设高效的物流系统和储存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来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来减少因信息不畅、调配不当而导致的食物过剩或供应不足情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节粮减损的积极性,降低食物浪费,实现食物可持续供应。
再次,大食物观重在“增质”,即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潜能。在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与“大食物”相对应的是“大农业”,习近平同志早在福建任职时就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15]。大食物观指导下的大农业要求改变过去单一、孤立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向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模式,从耕地资源扩展到整个国土资源利用,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市场需求,实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16],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开发各类食物资源,以扩展食物供应链并优化食物结构,增强我国粮食供给的质量和韧性。
3 大食物观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食物需要
3.1 满足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命题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揭示了人如何成为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命题,也是其现实追求的重要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关乎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1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8]。马克思还指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9]。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认为人的需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他将“现实的人”作为其“需要理论”的逻辑起点,指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化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20]。这表明人的需求是与特定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们随着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而发展和改变。因此,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人是“现实的人”,这意味着需求的满足要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来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本质的生成和表达,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一起,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统一[21]。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的“需要理论”为塑造和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就要求始终关注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2 我国粮食供给端存在品种与品质等不合理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食物供给领域,这种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从供给的“量”上来看,食物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出现“错配”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蛋类、水产品、肉禽类、奶类、蔬菜及食用菌消费量分别增长54.8%、33.2%、14.6%、11.4%、6.3%,而人均粮食消费量则下降5.1%。城镇和农村居民对动物性食物的需求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传统的粮食生产模式往往侧重于水稻、小麦等主粮种植,对饲料粮生产的投入相对较少。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到2031年玉米饲用消费需求可能达到2.1亿t,大豆压榨消费约为9 800万t,这使得饲料粮的供应无法满足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11]。从供给的“质”上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食物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对这些生产资料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等环境风险,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一些不合规的农业生产及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3 大食物观锚定需求变化,让“吃”变得更加多元、健康和安全
大食物观紧跟人民需求的变化,顺应新发展阶段人民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致力于构建数量、质量、健康“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和全食物体系,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价值导向。
从“空间”维度上看,大食物观将过去的“生产—消费”的单线供给模式转变为”需求—生产—消费“的精准供给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了解人民的饮食偏好和消费习惯,积极推动农业结构内部调整,使农业生产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在需求导向下的农业生产中,不再仅仅依靠耕地产量,而是盘活耕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如果树种植、蔬菜种植、草原畜牧等),以实现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提高农地的综合利用率和效率,并推动农业生产的空间拓展。除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大食物观还主张向森林湖海要食物,开发潜在的食物资源,根据当地条件发展林下经济、湖泊渔业、海洋养殖等,增加食物供给的多样性。
从“时间”维度上看,大食物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模式,为人民提供更加绿色、健康和安全的食物。大食物观坚持产业生态化,在生产中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采取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从而保障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大食物观坚持生态产业化,即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土地和资源的破坏,有助于建设“绿色粮仓”、耕耘“蓝色牧场”[3];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地、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提供生态保障。
4 大食物观的实践路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
4.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食物观的实践尺度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的需要是人的固有尺度,这种尺度包括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价值需要,人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中实现发展。特别要说明的是,人的需要有两种,既有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全面发展的“真实需要”,也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主观上错误地判断了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虚假需要”[22],在资本主义异化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的目的变为了占有,人的需要也就被异化为了拥有[23],“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这种异化的需要在食物生产和消费领域尤为明显,资本主义商业逻辑下的食品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常常存在过度生产和过度包装等情况,导致大量食物在供应链上滞销。大食物观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但是这里的需要是指真正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真实需要”,大食物观指导下的农业生产实践致力于建构一种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食物消费模式,为此就应超越单一的物的衡量标准,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培育新的食物消费观,促进居民膳食模式健康转型。
4.2 引导合理的消费观念,促进居民膳食模式健康转型是大食物观的路径选择
我国居民食物营养素养较低,过度追求新鲜、多样和高档的食物,盲目购买更多食物而无法完全消费。我国居民在食物营养方面还有很大地提升空间,食物浪费问题相当严重,居民的膳食结构普遍不合理。此外,还面临着多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与膳食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感,还给健康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4〗。大食物观在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的同时,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引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减少食物浪费,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居民健康模式转型,确保新增加的食物能够真正满足人的需求。
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倡导科学膳食。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逐步转变为高热量、高脂肪的“双高”模式[25],而过度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8.2%,糖尿病患病率11.9%,高血压患病率为27.5%,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6%[26]。为了引导居民改善膳食结构,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营养教育至关重要。政府、企业、社区等主体要通过定期举办营养讲座和培训、提供营养手册和在线资源、合作开展营养教育活动以及增设食物营养类课程等措施,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和建议,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实现膳食平衡,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营养教育将为居民提供实用的指导,使他们能够作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进一步改善个人和社会的膳食结构,促进整体健康和福祉的提升。
其次要深化食物消费节约行为的教育,引导人们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我国食物浪费和损耗问题严重,据中国科学院测算,我国城市餐饮每年造成食物浪费约为1 700~1 800万t,相当于浪费了3 000~5 000万人口一年的食物。大食物观的落实需要深化食物消费节约行为教育,引导社会合理的消费观念,杜绝食物浪费现象。为此需要加强对食物浪费问题的意识启发,通过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食物资源有限性和浪费行为的认知,增强他们对合理利用食物资源的紧迫性认识,通过宣传活动、社会媒体和校园教育等形式,引起人们对食物浪费的重视。同时要建立全社会的合作机制,让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食物回收和再分配,以推动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剩余食物的浪费。
另外要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康食品标签制度。建立健康食品标签制度是引导合理消费观念和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措施,通过标签上的明确信息,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的成分、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可以根据自身的膳食需求和健康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食品,从而帮助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同时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测,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食品标签进行抽样检测和审核,确保标签上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市场上食品标签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虚假标注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改善膳食结构和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