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未来家园 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名片网总编辑
栏头拓制:乔杨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公园城市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 洋,张晓瑞, ,张奇智
(合肥工业大学 a. 建筑与艺术学院;b. 数字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合肥 230601)
2018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时提出,天府新区是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结合点,要建设好公园城市,使天府新区成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新的发展增长点[1-2].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我国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2018 年年末的59.5%,城镇化率较40 年前增长了约3.4 倍.根据诺瑟姆曲线得知,我国已顺利完成了城镇化的初期及中期阶段,即将步入后期成熟阶段.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歌猛进”,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日益暴露出其不可持续的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前者如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拉大、局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等“空间不正义”问题;后者如城镇化过程不彻底、区域不协调和机制不完善等“伪城镇化”现象.为破除城镇化“质”与“量”的二律背反问题,构建有实质内涵的新型城镇化,本文将公园城市理念与其相关案例进行结合分析,以期找出公园城市在 现阶段的研究不足,为完善公园城市理论体系和实践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1 公园城市概念内涵
公园城市从字面上看,由公园和城市组成,公园古代指官家的园子供极少数人享受,而现在一般是政府为了公众提高生活品质和美化城市环境而划定的公共区域.“城”主要是为了防御敌人或者野兽的袭击而用城墙围起来的区域;“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公园城市本质是以城市生态建设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精神为规划建设依据.促进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有序进行,注重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们群众的利益.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加公园和绿地的面积,而是要形成公园包含着城 市、城市置身于公园之内的发展结构.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3-4],使得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文明等多种文明交相呼应、和谐共生.
2 公园城市研究概述
2.1 国内研究概述
公园城市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概念的提出不会一蹴而就,我国古代公园主要分为2大派系,其一是以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其二是位于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上海的豫园等.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各国纷纷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划分各自的租借范围,产生了一种新的公园模式即租借公园,如天津的维多利亚花园和上海的外滩公园等;文献[5]指出“城市只有自然景色、建筑与园林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才能成为一个优美的城市”;文献[6]提出山水城市理论,该理论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后来山水城市逐渐演变成生态园林城市.文献[7-8]指出:要发扬中国优秀的园林设计风格,真正实现园林中有城市,城市置于园林之内,把城市建造成一个巨大的园林.生态园林城市更加注重园林的建设,是对山水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类发展模式虽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但仅仅扩大绿化面积,机械的提高城市绿地率很难解决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当前我国学者对公园城市做了新的探讨,有的认为公园城市必须跳出公园看城市把城市融入公园之中[9];有的认为公园城市是人居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合体,公园城市中的“公”字,强调公共属性,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们塑造一种宜人的生活和居住环境[10-14];有的认为建设公园城市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绿色环境的福祉,要重视园林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15-17];有的认为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在城市中增加绿地,而是一次需要集中各行业智慧的集体行动,是以改变传统观念、技术方法为前提的开创性活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是公园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18].这些研究丰富了公园城市的理论内涵与建设方法.但是,公园城市缺乏实践以及对人居环境的重视,导致了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深入.
2.2 国外研究概述
19 世纪中叶奥姆斯特德在纽约设计的中央公园首次将公园与城市相结合,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和放松身心游憩地.田园城市是为了限制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但是田园城市过于理想化,对于城市居民的数量缺乏灵活的应对能力,同时也缺乏对人性的关怀[19-20].赖特的广亩城市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中主义,他呼吁人们回到过去的时代,分散的发展有利于人们亲近大自然,认为美国将逐步走向乡村.太过于强调个人主义造成城市发展滞后、城市文化氛围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私有化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百废待兴、城市公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华沙重建计划、英国第一代卫星城哈罗新城规划都注重城市公园的建设,且强调城市公园与乡村公园的衔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公园.1976 年第一次世界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全球性宣言,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地发展理念在这时期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外城市公园涌现出众多主题公园,如:迪士尼乐园、工业遗产公园、军港公园等.这些公园是对城市公园的补充,满足人们多元化观赏需求.21 世纪以来,城市公园与地理学、生态学和景观学.进一步融合发展,由仅注重游憩功能向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景观品质的提升转变.
3 案例分析
3.1 国外案例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小岛国,李光耀总理提出了“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城市发展构想,全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树木品种众多、植被茂密,为了充分利用这方面优势,新加坡政府规划和建设了众多公园、街头游园和景观小品;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法制健全,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在城市中乱砍滥伐、践踏草坪和攀花折枝的不文明行为,政府将采取约束措施;同时,对于提供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的开发商,将会放宽对阳台面积的限制,为住户提供更大的更舒适便捷的空间;新加坡划定了众多的自然环境保护区,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给生物营造合适的栖息地,确保生态链的完整.这些措施让新加坡的生态环境和国际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建设经验,即要加强法制规范力度、增加绿化面积和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
同样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布城获得全球公认的“智慧型花园城市”的美誉.20 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提出《愿景2020》国家战略规划,根据《愿景2020》布城的公园绿地和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占据着相当大的城市建设用地.布城的规划特色还体现在对特色资源的保护以及将城市建筑熔铸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城市的办公建筑富含着马来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其原有的生态环境与城市肌理在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同时,马来西亚也注重新技术、新科技在城市规划中的使用,布城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有着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为“智慧型花园城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英国伦敦在1938 年颁布《绿带法》,在城市郊区划定8~30 m 永久性环状绿带来限制城市的过快蔓延,同时在城市建成区嵌入生态绿廊以期来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在1944 年的大伦敦规划中艾伯克龙比提出在城市范围内划定多层次的绿环.规划中的海德公园是伦敦最著名的公园,市民经常在此举办音乐节、演讲赛和家庭聚会等活动,其附近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如: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白金汉宫等,使得公园与景点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发展格局.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业旅游,对乡村道路和乡村居住景观进行整治,丰富乡村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大伦敦的规划注重城市公园和乡村公园的协调发展,注重城乡生态系统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美国波特兰享有“玫瑰之城”的美称.首先,波特兰地区是美国最早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无限蔓延的大都市区.通过此措施来缓解城市对周边耕地、林地和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此同时,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更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进而形成紧凑、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其次,借助先进的技术,使得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波特兰地区就开始使用GIS 技术模拟城市功能区、城市用地性质和城市交通最便捷路线等,同时利用遥感影像对城市交通拥挤情况进行监测,为车辆出行提供更加合理的路线,减少或者避免拥堵现象的产生.最后,规划更加强调人性化,波特兰城市公园为市民集会、游玩、演讲、音乐会和休憩等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增强了市民的参与感以及归属感.
以上案例带给我们一些经验和启示:完善公园城市的制度建设,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公园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规划设计部门要注重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保护,延续城市肌理,提高城市的辨识度.要注重城市和乡村公园的协调发展,形成统一的规划管理模式,促进城乡公园一体化发展.运用先进的技术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服务,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妥善处理人地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3.2 国内案例
成都市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根据《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将公园城市建设进一步细化,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25 年,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公园城市;2050 年,全面建成公园城市.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举措,具体如下:坚守生态环境建设底线,构建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创造高品质的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将城市中的公园建设成为公园中的城市;公园城市要完善城市空间体系、量化城市职能,以城市级绿道为骨架,区域级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形成串联城乡的绿色开敞空间;同时注重步行体系的建设,让人们能够轻松自如的穿越城市街区、道路、广场,为市民集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等提供高质量的场地.
江苏省依托苏州等城市,完成了环太湖地区的生态绿道绿廊规划.其主要措施是把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与城市外围的山体、河湖、湿地以及一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点等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生态网络体系;同时按照“一路一景、一路一品”的设计原则,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放置不同的植物种类,增加城市道路乔木种植比重,实现“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有荫”,增加灌木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形成绿荫如盖的城市绿色慢行交通网,为市民步行、骑车出行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广东省江门市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是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是珠江三角洲西部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之一.2016 年8 月江门市政府对《江门市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 年)成果》进行评审,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规划》分析了江门市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公园城市建设的条件,提出加大龙头公园建设、增加植物园、完善湿地公园、挖掘特色田园风光、新建慢行系统和城乡绿廊;打造公园城市新的亮点、整合优质资源,规划特色鲜明、生态宜居、高品质的公园;同时,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将本地公园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工作亮点宣传出去,提高市民的认可度.
深圳市是我国内地率先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为城市生态留够充足的空间,实现了城市与山水林田湖的相互融合和共生.目前,深圳全市共有942 座公园,计划到2020 年建设超过1000座公园,成为真正的“千园之城”,实现市民出门500 m内有社区公园,2 000 m内有城市综合公园,5 000 m 内有郊野森林公园;与此同时,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挖掘公园的文化内涵,让公园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如:将深圳中心公园建设成展示文化特色,方便世界文化交流的主题公园,将花卉世界规划建成各式各样的花卉市场,突出花卉文化.
国内案例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加快公园城市的建设步伐,形成串联城乡的公共开敞空间.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的大生态网络体系.严格遵守生态建设控制线,不能以牺牲环境代价来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宣传力度,使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市民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形成绿荫如盖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使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自然、亲近自然.
4 公园城市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体系不完善
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概念,各个专家学者都对公园城市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公园城市的规划布局、建筑特征以及景观环境都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盲目的增加绿地面积只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缺乏,城市绿化率、公园面积、城市人口以及人居绿地面积等因素需要多少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公园城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要尽快构建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4.2 实践经验不完善
与以往的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相比,公园城市建设不完善,这也导致了理论的论述缺乏实践的支撑.要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增加绿化面积,保护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市民和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对建设公园城市的看法和建议.公园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引导城市由物质利益为导向转向精神、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4.3 规划重点不突出
公园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建设和发展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公园城市各项建设没有一个合理的优先顺序,导致城市无序发展,各功能地区相互独立,缺乏有机联系.所以应把城市建设拆分成若干小项,并对各个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做出等级评价,做到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增量和存量的以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突出重点项目,加大重点投资和扶持重点企业.
5 研究展望
5.1 加快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建设
公园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生态价值体现在空间尺度适宜性、景观形象独特性和空间组织完整性上,合理划定城市生态绿线、管控城市发展红线、保护和利用城市历史紫线、规划河流建设蓝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控制线;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开发潜力上,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城市旅游宣传力度,整合优质资源;人文价值表现在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保护上,抓好历史建筑的管控,确定历史建筑的紫线范围,严守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城市街巷空间,加快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的建设,打造开敞空间,建设生态宜居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城市.
5.2 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
为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可以多增加试点城市,给予城市一些特有的职权,不要仅以GDP 总量来评价城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设宜居、和谐、生态、环保的现代城市,让城市的价值能够实现最大化;加快乡村公园和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力度,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公园发展格局;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将工作地点就近布置在居住区附近,从而改变市民出行方式,引导公共交通、步行、共享单车等低碳的出行方式;注重场景空间的体验,根据人的需求从空间建造向场景塑造转变,增强空间归属感、场景体验感,让市民在生活中享受到宜居,在工作中享受到宜业.同时,要把实践得出来的优良理论、经验向全国推广,由点带面,全面深化公园城市的建设
5.3 突出公园城市的建设重点
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更多的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城市化,即以土地扩张为工具、以增量发展为导向的“速度型”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增加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但也忽略了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做规划;公园城市在规划中要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以人的感受来规划和发展城市.因此,城市规划要以人的视角来考虑建筑的体量和大小,创造行人友好的空间,营造环境怡人的氛围,深化人对城市的感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美化城市景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合理规划城市,而不再使其成为“见地不见人”的规划.同时要突出不同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可辨识度,避免千城一面.例如:将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楼以及皖南地区的徽派建筑与当地现代建筑相融合,让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公园城市要求切实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6 结语
从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看,公园城市正处于理论体系的深入、完善和优化阶段.但是,由于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系统,所以,对其认识与实践规律的把握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未来公园城市应以建设发展公园城市为主线、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为核心、以解决关键问题为出发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公园城市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