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点睛:共富之路
铭念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中国名村赋》(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赠华西村)主撰作者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文/陈长汉
“无论任何时候,我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所以,我生命不息,服务不止。”2013 年3 月18日18 时58 分,说这句话的人走了,停止了他的“服务”。
他是谁呢?他叫吴仁宝,是“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领头人,是“中国农民第一人”,创造了华西村这一个乡村奇迹。
来到华西村,在村口你会看见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是吴仁宝说的,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作为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自己富裕起来了不算,还带领全村致富,把昔日的“穷华西”,建成了一个“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美丽、“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幸福、“五业”(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兴旺的新华西。
从1964 年至1972 年,吴仁宝带领华西人一股劲苦干了8 年,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实现了人变、地变、产量变。到了1976 年,当时的华西大队工副业产值达28.2 万元,已占全年总收入的54.4%,集体积累(折合资产)已有60 万元。1979 年9月,华西大队首次受国务院嘉奖。1983年,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吴仁宝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经历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推开。吴仁宝认为,中央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在那些长年吃大锅饭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分田到户是非常必要的,而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集体经济已经十分壮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呢?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500 多亩粮田由30 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后来,在吴仁宝的安排下,一些村民外出学手艺,回村后陆续办了锻造厂、带钢厂、铝材厂、铜厂等。在那段时间里,华西人陆续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 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工业生产。1980 年,华西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 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从2001 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村子以百分之百的签字同意率先后并入华西,到2004 年,华西已由原来的面积0.96 平方公里、人口1600 多人,扩展到方圆30 多平方公里,下辖16 个村,人口3.5 万人。如今走进大华西,人们看到的完全是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观景象:山北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粮仓”,山南鳞次栉比的工厂是“钱庄”,中间鸟语花香的别墅是“天堂”。
当被人问到为什么“大公无私”地带领村民致富,吴仁宝深情地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无论任何时候,我都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正是凭着这个信念,才有了华西村这“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富起来后,吴仁宝提出,华西富了,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吴仁宝就带头践行自己的诺言,关心周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爱周边村村民的安居乐业。吴仁宝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播种机,努力把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农民的心里,播撒到更广大的土地。他积极帮助周边地区,先后到省外建立了“黑龙江华西村”和“宁夏华西村”,使两个村的村民收入翻了4番。此外,他还为中西部20 多个省份举办100 多期培训班,智力扶贫带动10 万人脱贫致富。
半个世纪以来,吴仁宝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最前列,率领华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纪腾飞”,实现了从农业样板村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再到农村现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其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链接
在吴仁宝看来,活着,就要工作;活着,就要为老百姓服务;活着,就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可惜的是,他永远地去了。“生命不等于呼吸,重在精神的延续,父亲用毕生奋斗锻造出的‘吴仁宝精神’永远不会结束。”在吴仁宝的追思会上,华西村书记、吴仁宝的儿子吴协恩说道。从中,我们感到欣慰,吴仁宝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