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官方文字很可能是古彝文
考古人员,专家学者,一个一个,抱书死读,不会历史。 自从西周高举中原大旗,提出蛮,夷,狄,戎论后,诸夏方国就不复存在了。 自从西周把诸夏方国视为蛮,夷,狄,戎后,三星堆,这个曾经的诸夏方国共同祭祀中心,也随着诸夏方国一起被封印了起来。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多民族互相融合的民族史。三星堆的定位,是诸夏方国的共同祭祀中心。夏、商、周都是诸夏方国的成员,直到秦始皇扫六合,书同文,天下一,这才重构了诸夏方国。 早在秦始皇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一位帝王,团结了诸夏部落,各个民族,来到三星堆共同祭祀。 这位帝王,就是三星堆大立人,帝喾。帝喾以“昊天上帝”理念成功联合了各个民族,这是诸夏方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三星堆出土文物有多震撼人心,诸夏方国的这段历史就有多辉煌。 同样是天下归一,帝喾是用“昊天上帝”祖先崇拜理念,秦始皇是用以战止战。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帝喾,成功联合各个民族,共建三星堆祭祀中心。 9个民族,9个祭祀坑,祭祀9位先帝。《山海经》记载的“建木”,是三星堆。 《山海经》记载的“都广之野”,是成都平原。 《山海经》记载的“九丘之地”,是三星堆9个祭祀坑。 从新闻看,只发掘了8个祭祀坑。但是还有第9个祭祀坑没被发现。
龙生九子,三星堆九丘之地,诸夏方国共同的祭祀中心,9个祭祀坑。 9个祭祀坑,分别祭祀9个民族的9位先帝。祭祀形式,是燎祭。 汉族中元节,烧香、烧纸钱、纸房子、纸车等等等,把这些物品上放上沉香块点燃,香烟袅袅直冲天庭,祖先在天堂就收到了这些物品,祭祀完毕后,把这些灵魂已升入天堂的物品砸毁埋入地下!其历史文化渊源,正是三星堆9个祭祀坑之燎祭。 三星堆的官方文字很可能是古彝文之前讲过,《山海经》不需要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作证明材料,恰恰相反,只有通过《山海经》才能解读三星堆。 因为《山海经》记载的是万里河山,东西一万公里。三星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个成都平原才多大? 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彝族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化,也是解读三星堆的一把钥匙。因为三星堆的官方文字很可能是古彝文。 图(二)民间收藏家图册,据说实物出自三星堆 博物馆里没有的,民间收藏家手里未必没有! 图(二)、(三)、(四),来自民间收藏家图册,据说实物出自三星堆。 图(三) 来自民间收藏家图册,据说实物出自三星堆 从图片看,像古彝文。 图(四) 来自民间收藏家图册,据说实物出自三星堆,为一块玉璧 假设,三星堆的官方文字,是古彝文,那也是合情合理的,是说得通的。 因为三星堆王族的主体构成是良渚少昊氏,鸟图腾。良渚人受海侵影响,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经营几百年的杭州良渚王国。少昊氏一族西进到达了三星堆,三星堆青铜神树人面鸟身、一龙、九日,代表了鸟图腾少昊氏对祖先的崇拜。蛇龙,太昊图腾,太昊即伏羲,也即《山海经》记载的帝俊。羲和十日太阳日,少昊氏一族的女祖是羲和。 事实上,山东东夷族也是少昊氏后裔,鸟图腾。但是良渚少昊氏并没有止步三星堆,他们的一支有虞氏继续西迁,沿着雅鲁藏布江、恒河,到达现巴基斯坦境内,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城市,哈拉帕。《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墟,帝之下都”,是在说哈拉帕城。 哈拉帕城是少昊有虞氏一路西迁,达到印度河流域,建立的华夏文明。而印度之所以被冠上古文明的光环,恰恰是因为哈拉帕遗址被错误地归类为印度文明,仅仅因为哈拉帕城建立在印度河领域。 所以,印度古文明是属于张冠李戴,而且这种错误说法已经流传了100多年。哈拉帕出土的印章文字有很多鱼图腾,即有虞氏图腾。可以想象一下,上古时候良渚王国是多么强大,良渚人多么彪悍,占领山东,西迁到三星堆,又西迁到现巴基斯坦境内建立哈拉帕城。 所以,《山海经·大荒东经》开篇就在讲强大的良渚王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良渚王国,上古时候影响力非常大。 说来说去,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讲良渚。肯定会有读者好奇,良渚人这么厉害,他们的祖先是谁呢? 这个问题,又恰好和开头第一个问题,完美的联系在一起。 假设三星堆的官方文字是古彝文,一切都能说得通。因为良渚人的祖先,前面也提到过,女族是羲和。羲和开创了十日太阳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日历”为什么叫日历的由来。 羲和十日太阳历,一年十个月,计360天。剩下平年5天,闰年6天,用来过年。所以三星堆青铜神树上有9个太阳,还有一个太阳就是太阳轮,在天空轮值。 少昊氏把对祖先的崇拜,做成了一棵青铜树! 少昊氏把对祖先的崇拜,做成了一棵青铜树!一龙,男祖太昊,即伏羲,即帝俊。九日加太阳轮,十日太阳历,女祖羲和。 那么少昊氏的女祖羲和来自哪里? 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了,就是古彝族。 所以,良渚少昊氏如果继承了古彝文,并带着这种官方文字,西迁到了三星堆,也是顺理成章的。要知道,上古时候,文字是王族精英的特权,普通人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上古时候,文字是被供奉起来不让人看的,只有在重要王族墓地可能有出土。比如殷商甲骨文是不会随便找个坑就可以埋下去的。 上古华夏,只有重要王族的精英阶层掌握文字。文字普及到老百姓生活中,还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
|